Re: [新聞] 顧立雄:牽引式火砲不符作戰需求
※ 引述《chyx741021 (科科科吉拉)》之銘言
: 心得感想:
: 今天自由時報刊了一系列國防部長顧立雄的專訪,
: 這篇主要是講未來五年的國軍裝備汰除原則,
: 除了CM12戰車之外,還特別點名了牽引式火砲已不符作戰需求
: 然後汰除原則那段,希望是真的有魄力把吃人力的老裝備換掉,
: 不要整天眼高手低,沒有最先進武器就繼續幾十年老裝備繼續用,
: 然後就這樣一年又拖過一年
: 原文來源:
: 顧立雄專訪》 CM12戰車115年起汰除
: 牽引式火砲不符作戰需求
: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51630
: 原文摘要:
: 國軍近年增加對美軍事採購,逐步接收新式裝備,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國
: 軍秉持「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建軍備戰,也正全面檢討調整三軍兵力結
: 構。例如,國軍有許多老舊戰車,淘汰後將以無人機部隊取代。
: 顧立雄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明裝備汰除規劃,他表示,國防部會依照武器獲得期程逐年汰除
: 老舊裝備,這項舉措自115年起就會規畫,總體原則是,凡不符合作戰需求、使用效益不彰
: 、修復成本過高、逾壽期者,都要有決心跟魄力淘汰,降低維保人力和成本。
: 顧立雄說,根據國防部後次室的統計,114年已較113年增加28項、8萬餘件的汰除,後續還
: 有一個114年到118年的整體汰除計畫,包括CM12戰車等1800餘項、25萬餘件裝備都要汰除。
: 另外,講白一點,「過去關於牽引火砲等,可能檢討結果已經不符作戰需求,就要陸續汰除
: 」。
: 至於國軍是否採用機動火砲或其他替代選項?顧立雄僅笑答,「有這個規劃」
牽引砲不是不行
是M101實在是完全跟不上時代
M101的問題除了老+不好拖以外
最大的問題就是射程太短了
射程才11公里
舉例來說
依目前的作戰規劃
實兵旅在第一線,後面才是後備旅來支撐
第一擊會由作戰分區火協統合所有火力朝海岸線射擊
但後備旅的M101射程實在是太短了,短到後備單位的砲兵要單獨前推到實兵旅的作戰地境內才能打到目標區,加上後備旅的輪車也少,再加上各單位的作戰地境裡面會有很多阻絕,後續火力回歸旅使用的時候,會很麻煩,倒不如
換成M777直接就在自己旅內的砲陣地就可以,少變換陣地一次會節省很多時間跟人力
--
牽引砲本身不是問題 手短才是最大問題
我論到時M101是當拋棄式 火砲在用 能多打幾群賺到
那後備旅就沒火力了...
應該說 如果只是要壓制火力有沒有更好選項
準頭不重要 最好是又遠又便宜的
迫砲阿 用眼睛看著打的話 低科技又有效
後備旅那種裝備XD 配迫砲CP值高
手那麼短 不如把105砲下放步兵營算了
能找到合格的砲兵操作M101都要感恩了吧
老舊武器可以當拋棄式沒問題,但砲手不行啊
沒有機動性 運具也缺 能撐到手邊基數打完 已是強運
還要轉移 我看轉移人有點機會 沒被無人機整窩端的
台灣的火砲太舊了,不管是哪一種
不然砲就要預置,以人就砲
沒那麼多砲預置,而且預置在別人的戰鬥地境裡面很
怪
砲手問題不大,是射擊指揮所的計算不好訓練
推樓上
the 藏
砲不能預置 沒有載具 砲手除現員基本都不能用
這樣乾脆105廢掉改81一台得利卡就能機動
不用計算全部去挺進射擊打完就上車回家
障礙多的話用機車當載具也是可以的三台車一個砲班
真的覺得後備旅就不用再想曲射火力跟機械化了,編制
內除了班長、兩名伍長、兩名班用機槍,剩下的人通通
人手兩管AT4,機動的部分就徵用民間兩噸半以及機車
即可
要先確定生得出一大堆無人機內
跟國民擲彈兵有87%像
城鎮地形會需要曲射啦 81已經夠親民了 1發不中 修
11公里感覺還沒架好就被點掉了...
11是最大實際大概打6
6公里是要打誰… 不如直接上迫砲,還比較靈活。
迫砲?120 4 81 2
更短…… 囧
其實老美那套鷹眼移動火砲很適合台灣引進:人力需
求低只要兩人、搭悍馬上又有機動性和速度、車身不
大易於隱蔽、悍馬又相對好養對後勤不至於造成太大
負擔。
120迫最大有6公里,如果資料可信的話
射程號稱11、打增程可到15,而且透過高機動性部署
多少應該可以延伸打擊範圍。
6100打4000
話說自從古寧頭羅鍊戰車神威之後,裁汰戰車就預置砲
笑
29
個人認為射程是問題之一,但打得不準,發炮時間又慢,人員編制龐大也是很大的問題, 打完就跑才是野戰火炮該有的表現,由其現代戰爭無人機偵查一堆的情況下,你火炮發射 完時間拖的越久,越容易被對方偵搜到然後摧毀掉。 台灣真正該買的野戰火炮,應該類似美軍Hawkeye 105mm這種16
砲兵講過很多久次的東西就不重覆了 結論就是,不是砲的問題 是沒有現代化的的射指及通信 再來就是現在的後備軍士官兵素質極差 後備的兵力是常備退伍後轉服的,因為軍事訓練役+停召預官預士11
至於軍備局自稱的155卡車砲 我個人覺得很迷,他只有模型展示過 砲貓不管未來會不會買,他有動過,有打過是真實存在的 但軍備局155mm輪型自走砲? 先不提他有沒有火力展示過11
當然有打過實彈,畢竟就是XT-69那根砲管 但是也只有公開一張照片而已 更神奇的是2023年誤擊賞鯨團的新聞竟然是用輪砲車試射的照片 : 民國96年的宣傳是17
其實我不太想回的... 但是上班前再回一次... 這是兩句話,分別是 『軍團砲兵營編制連絡官數員,戰時派遣至上級指揮部』 『聯兵旅砲兵營編制連絡官數員,戰時派遣至聯兵旅旅部及慣常支援之聯兵營級』
51
Re: [新聞] 陸軍將擴軍 下月起調編制很多人對純步旅有期待,甚至拿烏克蘭來比 我只能說那根本是OO比雞腿 目前的純步旅,就是五步一砲+直屬連(旅/通)編制 沒有反甲和機動力,最大的火力是120砲(105) 直射武器營級有少量50機槍和40榴彈槍,但都是地裝人攜48
Re: [分享] 李喜明:國軍已沒有能力在台灣周邊掌握制本文就很平靜的說一下這串的幾個軍事上的錯誤 如果看到認為我說錯或說謊的地方,歡迎指教 但不要有些東西,你覺得不可能,看到就我以為在黑 溫腥提示: 1.如果你是共軍無法登陸派的,可以直接跳過本文,我們沒有共同語言19
[討論] 牽引砲將不會繼續發展牽引式火炮是提供戰場間接火力的最廉價方案 但如今以傳統牽引式火砲射程 105:11km 155:14km M777:24km -售價約七千萬台幣12
Re: [討論] 臺灣砲兵的未來整理重發,昨天有和砲兵的同學聊一下這個問題 他認為原本的討論已經混雜了全部的種類,就變成無法討論了 各階層的砲兵任務 後備步兵/機步裝甲能量不同任務不同 軍團砲兵本來就有火箭和身管砲兵,如果要把火箭營再擴編當然最好12
Re: [分享] 前作戰分區指揮官訪談紀錄如果針對內文有問題,歡迎指教和指正 先說針對G大那篇,其實很多人看不出來嚴重性在那 問題不在步兵旅有沒有車,沒車也沒差 實際動員到真的開打至少也有14天到1個月 走都走到了,至於沒有彈藥的問題,反正也沒人期待後備旅真的能打出去7
Re: [討論] 臺灣砲兵的未來真的不太想噓你,但你的東西可能都網路看到的 先不談國軍真實面好了,免得有些ID會跑出來亂 只談你的問題 1.火力艦本來就會進到20KM,但是艦砲射角低伸,對內陸和反斜面的目標沒有攻擊力 2.國軍迫擊砲和後備的105牽引砲營不會是共軍反砲兵的目標6
2019後備戰力提升案:第一類後備部隊-灘岸守2019年國軍規劃將後備旅級部隊分為第一類-灘岸守備、第二類-縱深及城鎮守備、第三類 -重要目標防護等三種部隊。為加強灘岸守備力量和加強城鎮守備部隊規模,2020-2023年 內新編101、109、117、137、249五個甲種後備旅,使甲種後備旅數量達到12個,而灘岸守 備型態的乙種後備步兵旅則減少至2個,除作戰區直屬獨立旅外共有14個灘岸守備旅。除一 、二作戰區外,每個作戰區的作戰分區內的每個適合登陸的灘頭上,原則至少應具備至少一5
Re: [討論] 台灣國軍陸軍引進卡車自走砲之困難與必要臺灣要引進卡車砲其實有幾個考量必須先思考: 1. 彈藥:臺灣現有的155彈藥為舊式M107系列 彈藥,並無法支援超過20公里以上的射程。如 果要引進長倍徑卡車自走砲,勢必同時要引進 新式彈藥。在自行生產產能有限、外購也困難6
Re: [討論] 台灣國軍陸軍引進卡車自走砲之困難與必要推 jobli : 有一個疑問是為什麼很多人糾結射程 12/10 10:35 因為金馬萬一開戰是很可能要跟對岸互轟的 上一次砲戰國軍就是吃了射程短的虧 = 整串很多人搞不清楚各部隊任務,各部隊的利害地區和作戰地區3
[分享] 2019後備戰力提升案:第二類後備部隊2019後備戰力提升案:第二類後備部隊-縱深及城鎮守備旅 2019年國軍規劃將後備旅級部隊分為第一類-灘岸守備、第二類-縱深及城鎮守備、第三類 -重要目標防護等三種部隊。在新編101、109、117、137、249五個甲種後備旅後,將負責 原灘岸守備任務的乙種後備步兵旅轉變為城鎮守備型態,並撥交/採購120迫砲編組成迫砲營 來裝備新編組的城鎮守備部隊,國軍於2021年末(依資料推測)完成數個城鎮守備旅迫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