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馬斯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今年試
目前家庭功用應該不大,在生產倒是有想像空間
如果它能夠在動作和判斷取代作業員
就算一隻110~150萬台幣也滿有競爭力的
供電問題,可以在作業台旁邊留插座
它就位要操作時,"自己"插上電線旁路供電
https://i.imgur.com/veT6d0I.png
一隻能夠247連操三年甚至兩年都夠本
至於那些什麼建置成本
現代金融體系這麼完善
要把成本弄得像付人類薪資一樣不是問題
我對它的質疑是
1.訓練成本和操作真的能達到和人類一樣嗎?
(有些人不太懂訓練成本啥意思
舉個例子我要它摺Pizza盒
只需要說:摺好這些盒子+示範一次
https://i.imgur.com/ZbFNAHd.jpeg
不需要什麼可視化程式或模組化語言
然後下一次轉換工作要它去鎖螺絲
也只要說出指令和簡單示範)
2.社會能夠接受取代人類的高度自動化?
--
「我看不到」
「欸 我真的看不到」
「 」
「我還是什麼都看不到啊...」
「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
--
不是有自動化產線
自動化產線要訂製,變化調整性低
"自動化"分好幾個層級,純機械、PLC、AI自調節
你要知道強者如台積電,不也一堆作業員
社會接受?工廠能接受就好了
港口自動化這麼簡單的事,美國做不到
美國碼頭工人不讓資方自動化
那是美國做不到 其它製造業導向的國家都做的到
我可以買一台讓他去上班嗎
他可以代替我去上班嗎
台灣死要省錢的作風你覺得呢?嘻嘻
週末機器人大戰又要來了嗎
作業員用這個取代可以啦,在工位旁邊插電就好,但是
我覺得現在AI離真人還是太遠了
絕對可以。機械化作業的人工多到難以想像,只不過
大部分都在人工又更便宜的國家,但很快機械人的成
本就會追上了
機器人自己量產自己就可以壓成本之類
現在都有無線充電公路了…
不過外用型的大概要搭配無人機送電池了。飛行背包
概念?
台灣工廠先做好自動化吧
我請作業員搞不好還是比較划算,因為需要請作業員
的工廠,有時候每天的任務未必相同,甚至早上跟下
午都不一樣,你這個機器人目前還沒真人聰明,請真人
就好,等到跟真人一樣聰明,再考慮機器人
如果固定工位,那腳就是沒用的東西,輪子履帶不行嗎
輪子就可以了,只有操作設備需要用到手,主要就是
手部的精細動作有用
將來只有服務業機器人需要做的跟真人一樣
假設以後有牙助機器人,兩個輪子跟兩隻腳仿真人,在
櫃檯諮詢、處理患者問題的時候,一定是仿真人機器人
比較有用
仿真人黑絲機器人XD 豬哥患者準備植牙一整排,兩個
輪子沒豬哥患者鳥
目前工業自動化機器大都是特化形,沒有非人形不可
啦
很簡單,機器人應該用gogoro換電池的思維來看
Fsd 經過練習現在已經超越老司機等級了,機器人留
給純勞力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人形能做到保安 照護 服務的時候才真正算得上實用
但按照現在技術發展速度,十幾年內就會有突破了
1&2都不是問題吧 要考慮的只有資本而已
2-3小時電量很足惹 缺電自己去換就好
作業員請的也是外勞,外勞會有機器人聰明嗎?
特斯拉自己就是高度自動化用最多機械手臂的工廠
李炳輝的按摩店率先受惠
從工廠開始 那就要從薪水當成本來討論了 在商言商 1
10-150萬 台票的機器人假設保固三年無條件換更新品
先不討論故障率 這種機器人在台廠還是不夠競爭力 =
= 但在歐美應該有戲 只是歐美工會不是吃素的 美國連
港口自動化都被鬧的要一路拉長到2030 == 這東西可想
像到時有得吵了
零號機 臍帶電纜股受惠!
成本確實是能否普及主要的因素 但特斯拉本來就是
差異最大的是軟體吧,機器人本身差異不大
最重視成本控制的公司了 像是robotaxi在設計時主要
理念就是將每單位行駛成本壓到最低
我用外勞就好!還可以剝削謾罵!我幹嘛用機器人?
那是奴隸制目前沒有在檯面上,不然台灣應該應該名列
前茅
花100萬買一隻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做流水線 我看你是
錢太多
機器人不用健保/不會偷懶/不會每年吵著加薪
但要用機器人能做的流水線,現在還不能取代真人
現在的流水線很複雜,不是像影片機器人展示的那樣
如果機器人做出問題,是找原廠,還是廠商自己吸收
技術做給你了,怎麼使用、會不會用就看個人功力了
操一年,每天只休息充電時間,這樣一定回本
自動化不用人形啊
機器人要折舊 人可以裁員
技術都不會是問題,唯一能阻止機器人的是就業率
人你裁員還不是要聘人,你還不如旺季機器人24小時
操,淡季機器人一天只開機12小時
好多腦袋僵化的人
機器人應該先從藝術,創意行為開始,這比較沒門檻
機器人不用維修保養喔= = 天曉得是多少錢
餐廳送餐機器人推行很久惹,但還是沒有取代服務生
有些店根本就擺著不用= =
機器人維修保養這種事情,早在工業革命引進蒸汽機
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有人問:蒸汽機不用維修保養喔
產出效率能比嗎 哈哈= =
不然就用機械手臂就好惹R
蒸汽機是產出效率相對於人太強惹
不用想太多 目前大概只能用在展示
有工業價值不會只做1萬台
工廠端基本上都已經被六軸機械手臂取代了
一台六軸約100萬台幣以內 Optimus推出後 如果好用
全面汰換不是問題
能幹社區保潔的話 就賣爆了
十萬台幣一台 等於請三個月人工 好划算
十萬台幣如果耐用,成本是可攤提的
技術問題其實是其次,政治問題才難
機器人能當保全嗎??這樣是否就不用付管理費?
我買來替我上班
就是有錢的國家拿來補少子化的工具,也不能造成失
業
100一台很便宜吧 差不多一年年薪而已欸
流水線專用機器設備即可,人形用在人群空間,就是服
務業啦
例如長照市場就超大
機場搬行李那種物流也行
一百萬機器人可以當家管做家事,我會買QQ
初期應該是輔助 例如長照幫忙移動病人 比較粗大工
作
1+1組合節省一半人力
機器人沒有壓榨過勞或工作時數的問題 多好
流水線上能用機器取代的早就都取代了 還要人的就是
取代不了的 你以為的機器人可以去取代那些人 但實際
打雜庶務倒是能
上困難度還是很高 然後以現在超高度自動化的半導體
真的耗人力沒技術但是又非做不可
廠來說 還需要一狗票設備工程師做維修保養 除非所謂
機器人可以自己替換零件 不然會需要超多設備工程師
人形機器人都出現了,直接取代設備工程師就好了
前提是要比人力划算 不然都不用想
勞團抗爭使用機器人要綁定員工人頭
通用人形機器人是達成美國製造很重要的關鍵。
對,美國要重新成為製造業大國的可能 就是人型機器人能夠廣泛取代枯燥、重複的勞動 但關鍵問題也是我問的那兩個
C-3PO+R2D2來了我要買一把光劍
大多工廠作業員多的關係是因為成本效益,一台機器取
放貨成本不如作業員。
訓練成本另外一家公司吸收了
產線根本不用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還以騙騙不懂科技的一般家庭買單
工業就免了,我不看好。如果某些步驟能用人形機器人
簡單完成,那為什麼不花那些錢去買專用機器就好?
想要人形機器無非是追求人的彈性或人的物理特性
但前者目前甚至比 L4L5 自駕還難實現,故不好做
而後者的市場則選項多或者根本非必要
AGI到來以前,確實
※ 編輯: hugh509 (1.165.129.153 臺灣), 03/22/2025 17:05:52訓練成本反而是機器人優勢 之前有個很有名的故事 日
本機器人pepper 訓練他玩劍玉 前面100次都失敗 但是
101次成功了 從此以後他成功率是100% 這也是馬斯克
解釋的自動駕駛會快速成熟的原因 因為AI+連網 只要
有一台學會=全部都學會
產線用人型的確沒意義 但是機器手臂引進AI可取代大
量低階勞務
不知到啥時能看到機器人控告雇主利用權勢性侵
1,00 萬嫌貴的,到底有沒有管過工廠?
這個還真沒啥鳥用,工廠作業員 早上上下貨堆高機+
簽收 然後沖壓 下午組裝 焊接 +填寫報表 品檢數據。
下班後製作表單 異常單
台灣的員工很多需要身兼數職4-5個工作崗位項目都有
可能,機器人真的沒有什麼鳥用
至於送餐機器人就更鳥了…一般服務員可以送餐+收餐+
整理擦餐桌+帶位,你一個送餐機器人只能做不到1/4
的工作
沒看過工廠可以會計+生管+品管+繪圖+制表的才會覺得
這種機器人有鳥用
機器人的缺點就是無法指證
生產線不用機器「人」
機器人取代EE,想太多了吧XD.EE恰巧是最難被取代的
16
機器人電池 用換電就可以 機器人可以自己走去換 這不是問題 人也要休息5
有一個疑問 機器人廣泛取代中低端人力之後 本來的藍領、服務業從業人員要去做啥? 哪怕還是需要人力當機器人監工,肯定還是有大批人要等失業 總不可能普發失業救濟金,消費能力下滑在所難免12
這是兩天前波士頓動力公司釋出的影片 人類可以開始問一些假設性的問題 五至十年內 機器人是否能夠執行大部份人類的實際勞動力6
是這樣的 我是研究能源&機器人&星艦這方面專家 其實不管是電動車 太陽能 機器人 還是星艦 馬斯克的真正目的 都是為了一步一步征服火星爆
做人要實際一點,夢不要吹太大 我們就來看近期一個使用類人形機器去做原本手動的例子好了 這是北捷失物招領中心的取物機器人影片 以前櫃台取失物給旅客得先走進倉庫到架上拿失物,14
率? : 工廠是很追求效率的地方。 : 如果預算很夠,為什麼不採購特定用途的自動化設備, : 然後重新設計生產線以追求成本、效率等多方面的最佳化,反而要搞這些半調子? : 如果預算不夠,或是只想找過渡階段的人力,24
每次講到人形機器人時,一定會有人說這就是類似馬車變汽車的典範轉移, 但我發覺這個故事其實恰恰是說明「人形機器人發展有限」的好例子。 「馬車」是「馬+車」的組合。馬很難搞,上工之前要先長大, 長大後不論有沒有工作都要吃喝拉撒與相關後援補給,為此還曾經登上倫敦的報紙。 過去人們其實就不斷試著改善這種運輸工具。64
雖然你這篇的邏輯很好懂了 但瘋狂的信徒是看不懂的 人型是沒有意義的 一個馬車把馬換成機器馬 並不會比完全改變設計 變成一台汽車還好 比如汽車自動駕駛 現在還停在LV2等級 無法取代人類 所以LV2汽車還會有駕駛座 有方向盤 有油門 有煞車 有儀錶板 有排檔桿7
以現在AI發展的路徑上 看起來是把腦子跟機器分開發展 未來工廠的AI是一顆獨立運作的腦子 類似PLTR搞的那套 所有參與生產,公司運營的數據他都有
15
Re: [請益] 憑良心說AI要怎麼賺錢?其實人形機器人是很恐怖的 以前的機器人為了追求效率 會為了某項產品或流程客製化一個機器人 所以它的形狀不一定是人形的 優點是可以專精做某件事10
Re: [新聞] 中國便宜貨2.0衝擊波 引全球強烈抵制中國的核心思想可以一直都不變也是強 以前毛澤東搞大躍進 集中生產鋼鐵之類的 失敗之後 後來的政權又搞補助太陽能9
[問卦] 為什麼人類那麼執著人型機器人?我特AI Day 2022公布了人型機器人Optimus 雖然動作的靈活度明顯比不上Boston Dynamic那隻 (其實以我特的財力,直接將Boston Dynamic買下來就好)5
Re: [閒聊] 馬斯克:20年內將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其實地外殖民要成功 AI發展是很重要的吧? 因為以前的地外殖民想像中 一堆工作都要人來操作 自動化程度很低4
Re: [爆卦] 特斯拉將生產機器工人生產特斯拉為什麼一定只有人形機器人才能取代人類呢? 當人造智能夠強大 任何形狀的物體跟機械都能取代兩足人類啊 汽車可以取代 飛機可以取代3
Re: [爆卦] 特斯拉將生產機器工人生產特斯拉不只你不懂啊 我原主題下面一大堆人在靠夭這一點 這就是聰明人跟凡人的差別 馬斯克一定不是凡人 這是肯定的1
Re: [新聞] 新移工來源國有譜了 仲介:緬甸、印如果台灣繼續關緊移民門檻 但跟特斯拉加強合作Optimus Gen系列的機器人 這樣可行性有多高 畢竟台灣缺的是勞動力 要是能用機器人代替外勞 好像是更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