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自營商罕見買超台股141億元 官股券商
這之前有發生過吧
每年除權息旺季都有的大戶與自營商敲定避稅的交易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28000261-260210?chdtv
大戶降低成本及好處
台股進入除權息旺季,上市櫃大股東等大戶,在除權息交易前,透過鉅額交易賣出個股、買進個股期貨,除權息後再買回,成為市場節稅新招。近日來爆出鉅額交易的建大、台中銀,昨(28)日除權息首日各自再爆2.3萬張、1.12萬張鉅額交易,成交金額分別達14.8億元、1.1億元,應是相關節稅手法。
以「賣股、買期」方式,是近年標準的大戶避險理財,大戶不僅可避掉股利所得須納40%的高額個人綜所稅率,透過買進個股期貨,同樣可享受現股配股票、股息的投資利得。
除了建大、台中銀等,近期類似避險理財的大量鉅額個股,還包含日前除權息的台新金、大聯大、正新等,近日頻頻出現鉅額交易的永豐金等,也即將在今(29)日除權息。
專家指出,4年多前,個股期貨從歐洲引進台灣,由於其功能可取代現股,槓桿效益極大,小額資金即可參與現股表現,且又能節稅,每到除權息旺季,即有很多大戶尋求自營商提供避險理財方案,自營商提供報價,在大戶覺得可滿足獲利需求的空間內,雙方一同進行的交易操作。
投資專家指出,大戶若參與除權息,將大幅提高交易成本,致使獲利縮水,但若棄權息,又怕有股票價格漲上去的風險,拉高他要買回個股時的成本,因此便與自營商談定價格,透過鉅額交易將現股賣給自營商,同時買進個股期,形同取得配股配息,除權息過後,再反向將現股從自營商手中買回。
專家指出,大戶透過個股期貨參與除權息的成本「遠低於」用現股參與除權息,最終獲利可能相差2成以上,與此同時,提供避險理財的自營商也取得「買進現股,再賣出現股」的價差套利空間。
據估計,權息旺季為個股期貨交易額年年增加,今年可望高達700億元。業者指出,此類避險理財完全合法,雖然市場質疑將因此使得國庫少了除權息為個人帶來的所得稅負,但政府可以收取證交稅、期交稅,且業者也能增加手續費上的獲利。
大戶萬張股 稅負省逾半
2014年08月29日 04:10工商時報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近期台股鉅額交易大幅攀升,主要來自上市櫃大股東等大戶透過權利與股票一樣的個股期貨,積極進行策略交易,避開除權息被課稅,同時仍可享受到權值息。
由於策略交易的稅負成本,遠低納入股利所得後遭課徵高額的個人綜所稅,吸引大戶熱衷此道,推估可節省稅負逾50%。
對證券、期貨業者來說,賺到了經紀手續費及期貨交易手續費,隨著個股期策略交易大增,台股成交量能大增,政府證交稅收豐收,可謂三贏局面。
進入除權息旺季,近4年,個股期策略交易,成為大戶最佳避稅理財工具,由於此策略交易是透過自營商與大股東現股鉅額交易套利,因而造成近期自營商買超及賣超金額大幅波動。
業者指出,若大戶直接參與除權息,配到的股票(以每股票面10元計算所得)及現金股息,都將被課股利,通常大戶適用個人綜所稅最高級距40%,等於股利所得4成須繳稅。
若採取策略交易,大股東雖在現股作一買一賣,個股期也需一買一賣交易,但合計所課稅額,比課40%個人綜所稅低很多。
更重要的,大股東進行個股期仍可享受與股票一樣權利,個股期履約價格會在除權息後作調整,仍可享受與股票除權息一樣的權值息。
以某檔股價50元,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進行一筆1萬張策略交易來說,所需付出證券交易手續費、證交稅及期貨手續費,合計約近350萬元,相較於參與除息,至少會被課720萬元。
同時,透過策略交易個股期交易,仍可享受1.8元現金股利,即1萬張可有1,800萬元股利入帳,雖然表面上是棄權息,但仍可享受到配息,兩者相較可省下約370萬元,相當少付逾50%稅額
證交所:查核控管自營商部位
2014年08月29日 04:10工商時報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基於近期證券自營商為上市櫃大戶進行避險理財規劃,透過自營部位大舉買賣股票,造成部位波動大,證交所昨(28)日呼籲證券商要依規定嚴格控管額度,證交所會定期及不定期抽查自營商股票部位控管。
近年來證券商、期貨商為了增闢財源,積極共同開拓「個股期」業務,去年證交所、期交所、券商公會及期貨公會等四大單位,曾共同召開記者會導宣投資可進行個股期的策略性交易。
近來除權息旺季,這類交易大增,造成證券自營商部位大起大落,證交所呼籲證券商,要留意控管額度部位,證交所除了月底會統計券商的預警報表外,也會在月中不定期進行抽查。
留意風控 不保證穩賺
由於市場股價波動難免,證交所呼籲自營商在操作這類策略交易,須特別注意風險控管,不一定保證穩賺不賠,還是要留意可能出現虧損,因為股價走勢,任何人都無法保證。
※ 引述《ime5566 (天團56)》之銘言:
: ※ 引述《village0817》之銘言
: : 原文標題:自營商罕見買超台股141億元 官股券商護盤可能性高
: : 原文連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4726?exp=a
: : 發布時間:2021/06/23 21:41
: : 原文內容:
: : 台股今 (23) 日大漲 261 點收在 17336 點,三大法人自營商罕見大買 141.92 億元,買
: : 超金額超越外資引發市場側目,對此,分析師認為,從自營商買超標的來看,研判可能是
: : 官股自營商部位進場低接,扛起穩盤重任。
: : 台股今天出現股匯脫鉤現象,不受外資匯出、新台幣匯率連續 7 個交易日翻貶影響,大
: : 盤指數逆勢大漲 261 點,三大法人中,外資與自營商更是同時出手買進,其中外資買超
: : 109 億元、自營商更罕見大手筆買超 141 億元。
: : 分析師表示,自營商過去買超標的主要以 ETF 為主,但今天卻意外大手筆買超台股,且
: : 鎖定權值電子股、面板與金融股來看,布局策略與官股券商進場護盤時類似,研判「很可
: : 能是官股券商透過自營單位進場護盤」。
: : 攤開今天自營商買超標的,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分別獲買超 1.2 萬張、1.1 萬張,台積
: : 電與聯電也分別加碼 6290 張、5308 張,其他包括中信金、開發金、台新金與國泰金等
: : 也同步獲自營商青睞同步敲進。
: :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儘管今天八大官股賣超台股 24 億元,但比起前兩天合計買超 114: : 億元,今天的賣超只能說是適度獲利了結,不至於對台股構成賣壓。
: : 法人表示,在聯準會釋放升息預告後,引發資金撤離新興市場,對台股而言無疑是一大隱
: : 憂,研判在疫情尚未全面平息情況下,第二季經濟成長動能有壓的情況下,官股可能持續
: : 帶頭做多。
: :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 : 難得自營買得比外資多
: : 官股現在萬七就要護盤了嗎?
: 這是去年6/23自營同樣買超台股一百多億
: 參考過去走勢後來發生什麼事情
: https://i.imgur.com/063X7Hq.jpg
: 幻想下週自營要倒貨的
: 自營這是成功抄底了吧?
--
漲姿勢了
大戶一出手就是不一樣
那雞雞不是16日剛除息??
謝謝分享 看來是這樣沒錯
如果除息當天大跌的話自營不就虧死 而且還要負擔配
息的稅金
感謝分享
買最多錢的gg倒是說不通
本來也以為是躲除息,可是看到佈局選擇都太均勢了
讚
如果自營放空個股期幫買進來的股票避險也許是個方
法?
專業!!
以前避稅是一天二十幾億,今天是150億了,是通貨膨
脹太誇張了嗎?
幾百萬滑個價就沒了
如果是真的… 國稅局還在睡?
所以大戶直接跟自營商約定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嗎?為
什麼不是直接進行私下交易?
記得國稅局有發函證券公司,這會查的。不過也許交易
券商有想到甚麼方法
爆
[閒聊] 2022/08/12 盤後閒聊爆
[情報] 6217中探針 Q2 1.1379
[標的] 特斯拉年生產2000萬台額目標是否不合理?27
Re: [新聞] 大賣空本尊:消費者債務上升 經濟凜冬將14
Re: [新聞] 美國通膨飆上8.5% 福斯新聞:家庭每月多57
[標的] 3596智易 撿便宜多14
[情報] 5876 上海商銀H1 1.62 Q2 0.81&現金增資11
[情報] 08/15 ~ 08/19 美股財報行事曆45
Re: [標的] 國泰永豐華碩微星聯發科請益 持股健檢9
Re: [新聞] 房價貴、物價漲…央行知道台灣通膨被遠4
Re: [請益] 操作到底是心態重要?還是策略技術?4
Re: [請益] 操作到底是心態重要?還是策略技術?18
Re: [新聞] 熱浪燒中國 生產重鎮限電 安徽獨立電爐44
[請益] 操作到底是心態重要?還是策略技術?13
[情報] 2323 中環 H1 -0.6(Q2 -0.48)&減資事宜39
Re: [新聞] 房價貴、物價漲…央行知道台灣通膨被遠1
[請益] 同一分點大量買賣,當沖率高的問題11
[標的] 8091 翔名科技低檔慢慢存24
[請益] 台灣升息少台幣也不跌的秘密18
[情報] 藍天 Q2 0.06 H1 1.0715
[情報] 4707磐亞 第二季0.3924
[情報] 2324 仁寶 2022H1 EPS0.96元爆
[情報] 2834 臺企銀 7月營收 & 7月自結eps1
Re: [請益] 操作到底是心態重要?還是策略技術?16
[情報] 6289 華上 22Q2淨值為負 面臨下市規定6
Re: [心得] 如果要輕鬆又刺激的賭博,買vti不錯22
[情報] 興富發(2542)09/26 除權除息8
Re: [新聞] 房價貴、物價漲…央行知道台灣通膨被遠6
[心得] 盤後資料整理(Excel格式)68
[情報] 2382廣達Q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