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黑洞捕手

看板book標題[心得] 黑洞捕手作者
fosa
(阿盛)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書名:黑洞捕手
作者:陳明堂
出版社:天下文化
ISBN:9789864799602
出版日:2020/03/31

2019天文界的大事就是國際科學團隊發表黑洞照片,在先前都只是黑洞理論與間接證據,這次是「直接成像」的黑洞照片,而台灣中研院也有參與國際團隊也因此能共同發表,本書作者陳明堂是中研院黑洞團隊發起人之一,本書開頭是介紹他怎麼從物理領域跨到天文併加入中研院天文所,中間是開始參與其他國家望遠鏡計畫,後半是他主導中研院在格陵蘭建設的望遠鏡計畫,其實本書有點像是他個人的自傳,但畢竟他算中研院天文所創所元老之一,且真的大小計畫都有參與是走在第一線的實務人員,從他做為了解黑洞計畫與中研院天文所是個很好出發點。

他從小生長在台南鄉下,高中只念善化高中卻因為受到激勵念書開竅後考上成大物理系,在當年是大事鄰居還幫他放鞭炮慶祝,因家境不好雖然有獎學金但還是不夠所以除了家教外還兼差去吹嗩吶相當有趣,大學畢業後申請到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念物理博士,做的是超流體的研究,博士後做「微重力環境下的結晶」,當時對未來職涯發展感到不安,看到中研院天文所在找電波望遠鏡的人才就回台應徵看看,他當然是希望取得中研院研究員的職位,但畢竟先前所學領域與天文望遠鏡無關,所以中研院開的不是研究員而是次一級的研究助理,而他在美國已經有另一個工作機會且大女兒將要出生,他沒辦法說服老婆接受這份前途未卜的工作,但在創所咨詢委員賀曾樸努力說服下,居中協調讓他先去「史密松天文中心」做訪問學者,讓中研院對他有觀察的機會,雖然職位沒辦法變動但在其他補助會盡量幫忙,且承諾如果因為中研院體制關係讓他工作生涯受困,一定會把他「救」出來,一來是受到賀曾樸誠懇愛才的說服態度打動,二來也是厭倦美國中西部景色,想到大城市甚至全世界看看,他接受了中研院的職位,這段敘事雖然短短的但我看的覺得很有意思,愛國學者返台研究大概是50到80年代的事情,沒想到快到2000年還有這樣的事情,且還好有打動他,如果少了陳明堂後續中研院很多望遠鏡計畫執行可能不會那麼順利。

後續就是他在「史密松天文中心」學習當時最先進的微波毫米陣列望遠鏡技術,他在三個月後也取得天文所「助研究員」的職位,雖說算是初階研究員,不過當年中研院升遷還是論文導向,發表越多論文以及引用就越好升等,但對他這種以實務方面研究的學者就很不利,他有了留在「史密松天文中心」工作的念頭,當時老闆魯國鏞了解這狀況並帶他與院長李遠哲討論此狀況,最後外派他到夏威夷參與興建次微波毫米陣列望遠鏡的計畫,因為高度超過4000公尺在逆溫層上所以觀測效果很好,但也因為太高所以在中途2800公尺需要設立中繼站「石頭屋」讓工作人員適應高山氣候以及當山頂氣候不佳時有個休息處,2013年還發生件大事就是英國因為經費關係決定關閉轄下的「聯合天文中心」,那邊除了有最大單一碟面的次毫米波段望遠鏡,更有最新的次毫米波照相機,後續由台日韓等亞州國家共同成立「東亞天文台」接收設備,賀曾樸也擔任首屆台長,這次黑洞觀測計畫的三座望遠鏡(SMA、ALMA及JCMT)台灣都有參與支援運轉,後面提到的格陵蘭望遠鏡則因此較晚運作沒有參與一開始的計畫,但在後續研究仍是重要的一份子。

後來美國「阿爾瑪計畫」計畫重新打造望遠鏡,原本所使用的微米陣列原型機開放學術單位申請使用權,台灣提出的計畫是搬遷到格陵蘭,最後在與亞利桑那大學與加州理工學校競爭下勝出,這在當年美國國內也有不小反彈聲音,不過原本的原型機是設立在美國沙漠,要搬到寒冷的格陵蘭就需要改裝加設加熱片以免結冰影響觀測,在時間與經費壓力下原定要設立在山頂上後來改為美軍圖勒空軍基地,一切問題都解決後就是正式設立望遠鏡,他也紀錄下許多有趣的事情,像是與當地因紐特人共同參與狗橇競賽、夏天擾人的北極蚊以及闖入基地的北極熊、台灣媒體東森主播舒夢蘭到現場採訪,這些都是很有趣的經驗,題外話「圖勒」這個地點在中文網路圈內也是知名梗圖地點。

其實我沒打算寫那麼多本書內容的,但全書紀錄的這些事情對我來說都很有意思,理組畢業的我心中畢竟還有科學少年的一部分,看著書中作者突破各種困難真的是讀的津津有味,而這比小說更好看的是這是真實世界且是台灣的科學成果而非其他國家的,現在這些天文觀察研究都還在進行中,台灣能參與國際先進研究計畫並能實際提供貢獻,身為台灣人真的是與有榮焉啊。

--
"fosa的雜思錄"
http://fosa.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留言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93.76 (臺灣)
PTT 網址

sun5102705/23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