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大系統成立6年 今年再推雙主修
原文恕刪,
身為跨領域人兼小自虐狂的姊姊,應該可以說嘴一下
我跟舍妹都是優九聯盟學校
我:北部某充滿文組的私校政治系所,博班申請清大資應
妹妹:私立電鍋大學機械系,跨校雙修巨資系,準備雅思中
前提:
雙主修很辛苦,跨領域更辛苦,更花心力
這與學校在哪無關先不討論
先下小結:跨校聯盟是個好東西
大家比較好奇的是文憑上面會寫什麼?
我去年帶文化跨校廣告輔母校政治的學生剛好今年畢業,
證書上會加註跨校輔系/雙修,跟平常無異
另外補充,國外case
我同學碩班拿雅思在英國Essex ,雙聯神戶大學碩班
畢業證書有兩張
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他是拿雅思成績申請神戶大學
在神大是上國際班(英語授課)
跟我們一般申請日本研究所會拿日文檢定不太一樣
不過同學日檢N1,也有修一般日本班課程
至於跨國雙聯的部分,由各校簽訂合作協定
之前在中山政研有看到跟比利時魯汶大學合作
在東吳政治所有跟日本愛知大學雙聯博
強者我同學畢業後,現在在對岸任教
接下來討論優缺點,在此僅以個人經驗之私校優九與台聯大進行討論
前提:校際聯盟跨校選課免學分費;跨校雙主修要繳交學分費
資源整合部分,相對於國立大學,
私立學校對於科系的發展由於資源(經費)有限,學校間各有長處
透過跨校聯盟,可以讓學生用較低的成本,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
跨校雙主修由於必須繳交學分費,而且不適用任何學雜費減免、分期、助學貸款,
也無法申請一般校內雙主修科系適用的補助/獎學金
對於學雜費已經偏貴的私立大學來說,要完成雙主修,學生經濟上面還是有點壓力
如果沒有學貸,除了原本的五到六萬元學費,
另外還要一萬初頭的學分費(一學分1500左右)
純跨校選修部分,雖然不用繳學分費,但開放的課程就…(遠目
對照起來台聯大系統裡面其實理工醫農皆有,
還橫跨教育老牌,三校也都稱得上該領域首選
又,地理位置相對來說彼此間距離不遠,跑班難度低很多
優九聯盟橫跨北中,基本上很難跨校選課
舎妹當年去輔仁修社工系的課程,通勤時間非常長
後來決定雙修巨資,交通方便(十五分鐘車程)確實是很大的誘因
東吳的語言自學中心資源豐富,有開放跨校生使用
至於聯盟間暑修部分,仍是自行辦理跨校手續,
跨領域博生暑修補先備學分中,學分費很貴也是捏著選下去,誰叫自己學校沒開
選課流程還算方便,但目前沒有統一的文件,
跨校雙修各校文件不同,行政很崩潰XD
作為長姊兼選課苦主,
要質疑的是,
這樣的聯盟是否會導致好的更好?頂大資源更加集中在學生身上?
看看去年文山大聯盟吵翻天,還有貓大女學生受訪嗆「學歷貶值」
(人家明明就不是選課聯盟…做做USR也要貶值膩)
私校依然是私校聯盟,高價設備依然買不起,預算一樣慘
而且校內都有程度差異了,私校間跨校差距更明顯,選課聯盟完全無力弭平這問題
課程部分許多私校都有相同系所,互補的意義似乎有點看不到?
東吳、文化、輔仁、靜宜都有法律系,
東吳法律對自家雙修申請門檻很高,會不會導致申請不到的乾脆去文化雙修?
這樣意義何在?
東吳、文化、淡江都有政治系所,
淡江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全英語授課,今年搬回淡水校區,在跨校聯盟間或許有其優勢?
相較之下其他的國立聯盟似乎是更加共好,不過若要公私協力,家長跟校友的阻力應該不小
最後總結:
跨校雙修需要學分費,弱勢學生依然很辛苦
校區間距離會影響修讀意願
制度規範上跨校生跟本校生還是有差別待遇
私校聯盟相似科系間資源整合還有進步空間
最後曬一下妹妹的心得
https://i.imgur.com/WyclR3A.jpg
希望她的肝好好的(合十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Unto a full grown man
--
當初輔系就四年塞滿的 QAQ
好奇Essex跟神戶兩張畢業證書就是兩校分別授予碩士學位
嗎?不只這樣能不能當成是雙碩士呢
*不知
本案中結果來說是雙碩士~也寫了兩篇學位論文
只是入學資格是用雙聯,就學時間各一年
國內大學以上承認雙重學籍,施行辦法依各校
所以同時雙碩士完全沒問題,只是要跑公文看準不準
私校沒問題,國立比較麻煩(要認真寫簽呈
5
Fw: [新聞] 政大加入「台聯大」成最強大學系統!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政大加入「台聯大」成最強大學系統! 時間: Thu Apr 22 17:30:01 2021 政大加入「台聯大」成最強大學系統!最快8月跨校選課 6萬學生受惠 ETTODAY2
Fw: [新聞] 政大、世新等8校正式締結文山聯盟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AfterPhD 標題: [新聞] 政大、世新等8校正式締結文山聯盟 時間: Fri Oct 29 22:41:57 2021 政大、世新等8校正式締結文山聯盟 破除「學歷貶值」說 2021-10-29 12:57 聯合報 /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