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請益] 科技部2030優青跟新進人員差在那裡?

看板AfterPhD標題Re: [請益] 科技部2030優青跟新進人員差在那裡?作者
wxes9050304
(CT025B)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8

嗨,我也是新進人員,分享一下我認知的科技部常規公告可申請的個人型研究計畫,有錯請指正!

《一般專題研究計畫-大批》
主持人費:15K
註:年底的作文比賽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大批》
資格:教研專職工作5年內新人
主持人費:15K
註:與一般專題計畫的差別在審查比重,舉如[一般]研究計畫60%、學術表現40%;[新進]研究計畫70%、學術表現30%(依各學門規定)

《隨到隨審》
資格:從未申請過科技部專題計畫者(包含獲得或未獲補助)及符合其他特殊規定者
註:可申請[一般]或[新進]皆可。就算年底送,不會跟大批申請者競爭,大批約3月初審、5月複審,隨到隨審只需1至2個月審查即得結果

《產學合作研究計畫》
規定:ㄧ年有二期申請機會,一般廠商配合款至少25%
主持人費:可由配合款編列主持人費
註:經驗上不一定比較好申請,但要準備的資料更多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新秀學者」》
資格:教研專職工作5年內新人,博士生與博後也可申請,拿到計畫後給予2年尋覓PI職位規定:申請至多4年,一年至多500萬,原則核定25案(所有領域總計)
主持人費:30K
註:相似於原本之「愛因斯坦培植計畫」,但申請資格更寬裕、計畫年限更短。若未獲補助,可於一個月內改投隨到隨審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優秀年輕學者」》
資格:45歲內
規定:申請至多4年,案數不一定
主持人費:15K
註:原本的優秀年輕學者計畫是跟著大批,現在併入2030計畫,但應該差異不大,是一榮譽性質的計畫,猜想變由綜合規劃司支應。若未獲推薦,則可變為一般專題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國際年輕傑出學者」》
資格:45歲內
規定:申請至多4年,一年至多1000萬,原則核定15案(所有領域總計)
主持人費:50K
註:相似於原本之「哥倫布計畫」,但申請資格更寬裕、計畫年限更短。若未獲補助,可於一個月內改投隨到隨審。



※ 引述《joda (回家)》之銘言:
: 剛好科技部人社中心舉辦的寫作工作坊中有提到相關資訊
: 這是三個不同的方案
: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
: 取得博士學位5年內或45歲以下
: 這是今年提出的新方案,門檻高、不易通過
: 目前案例不多
: 優秀年輕學者(優輕)
: 45歲以下且有科技部專題研究主持人資格
: 優點是執行計畫最多可至4年 經費也擇優核給
: 不同學門會有自己的規定 例如歷史學門每年至多3個名額 且審查分數在當年前40%: 新進人員計畫
: 一生一次隨到隨審券,用完就沒了,切記不要跟著大家在12月底送件,然後就白費了: 其他就跟一般專題研究申請差不多
: 所以算是通過率最高的(歷史學門目前通過率高於50%)
: 工作坊有影片紀錄 目前還在剪輯中
: 請關注科技部人社中心的臉書
: ※ 引述《liangbi (liangbi)》之銘言:
: : 最近收到學校科技部發文,年底要準備提科技部計畫
: : 小弟的資格同時符合優秀青年學者跟新進人員計畫。
: : 請益網路上強大的大大們,這兩者之間差異在那?
: : 主持人費都是一樣的之外。
: : 那個會比較容易過案???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119.243 (臺灣)
PTT 網址

geniusturtle11/05 16:49

calvin137811/05 22:09感謝分享

NBL12311/06 00:23

hint11/06 16:44非常詳盡 謝謝!

snowm11/06 17:11謝謝分享!

gbs085611/06 17:49請問大批如果過2件,只能領一份主持人費嗎?

wxes905030411/06 18:12g大 對喔。2030+一般也是。產學合作則可另計

bobachen11/06 19:34新秀一年25件,國際一年15件,只有哥愛一半的規模

bobachen11/06 19:35審查模式也和哥愛不同。基本上各司獨立運作

bobachen11/06 19:36優輕通過率則大約落在15~20%

JamesChen11/07 11:20同樣是科技部的計劃所有主持人費都不拿兩份。

bobachen11/07 11:59非也,產學不受限制。

wxes905030411/07 13:00b大專業,感謝分享

JamesChen11/07 13:05產學給錢的是產

cjws8029311/07 14:11不懂就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