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臺灣藝術大學教師徵聘過程猶如設局詐賭!

看板AfterPhD標題[心得]臺灣藝術大學教師徵聘過程猶如設局詐賭!作者
blackhouse
(blackhouse)
時間推噓34 推:36 噓:2 →:48

一、公開抱怨原因–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2020.7.10聯合報/記者馮靖惠
【高教薪酸1】國外搶才 教授薪資8倍 國內還在忙「內定陪榜」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4/4691587

這篇是抱怨文,
投訴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近年辦理數次教師公開徵聘過程猶如設局詐賭,
就結果來看有失尊重,白白浪費他人時間與心力。
大學自治,教授治校,
校方或系所關起門來想要聘請誰,想要照顧自己的系友,我都尊重,沒有任何意見。
我不爽的是,既然是公開徵聘,就不要搞得像打假球、像設局詐賭,
或是將大學教職位當做人事運作的籌碼。
臺灣學界這種「內定文化」潛規則,不僅枉顧學生受教權益,也把其他教師當猴子耍,
虛偽造假,傷害學術風氣,很要不得。

二、三次教師公開徵聘

107/09/17-10/17 第一次公開徵聘專任教師
該系徵求專長領域為建築與古蹟修復,
https://i.imgur.com/tRKKTNo.jpg

筆者於10月12日投件,
個人之學歷專長、教學資歷與工作實務經驗完全符合徵聘資格條件,
卻在書審階段就被打槍,頗感錯愕。
事後回想,書審者也許佛心來的,知道這是假徵聘真內定,
就別把人才請到現場來面談,浪費人家時間。
原定徵聘專任師資一名,結果變成二名,即李長蔚與邵慶旺先生,
依當時系上專任師資顯示,兩位都是該系所畢業生,而且都只有碩士學歷,
我想他們是用助理教授資格應徵的,畢業後先留在系上當講師,
再由講師取得助理教授證書。
個人專業能力再強,也強不過系友的加持。
該系目前專任師資介紹,李長蔚先生已取得博士學位,邵慶旺先生則無。

108/11/01-12/01 第二次公開徵聘專案教師
https://i.imgur.com/14LSMJw.jpg

這次徵求專案教師一名,徵求專長領域同為文化資產保存,資格條件略同前述,
讓我感到不爽的也是這一次。
108年11月26日,筆者第二次投件應徵時,其實大概知道這也是開給特定人士的教職缺,一方面,因為系上師資出現一位客座助理教授,一查也是系友。
再查臺藝大客座助理教授聘任辦法,推測其聘期只剩1年多,
所以應該是有意讓其「客座先轉專案,日後再從專案轉專任。」
以前只聽過資深學者擔任客座教授,沒想到當今世上還有客座助理教授。
二方面,徵聘公告上要求的7門教學科目中,該位客座助理教授已任教其中4門課程。
筆者已有預料,不想再花時間準備書審資料,姑且一試的心態下,便將第一次投件時的
資料原封不動地再次寄過去應徵,包括兩封被退回的推薦信。
(我的推薦人是本專業領域的資深學者,相識10年以上,
但因推薦信效用在臺灣已名存實亡,徹底形式化,就不再麻煩推薦人重複撰寫)
神奇的是,不久收到進一步面談通知,然而,後續卻發生令人感到困惑的事,
整個過程散漫如同兒戲。
我被通知12月20日10點30分來系面談,卻在前一天,12月19日下午5點前夕,
被當時系辦助教粘小姐告知隔日面談會取消,
因為有位委員臨時有事無法出席,將再擇日舉辦。
不久後,我又被告知面談會改至109年1月15日10點30分,然而,像劇情跳針,1月14日下午5點前夕,粘小姐第2次告知我隔日面談會再次取消,因為有位委員臨時不克出席。
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其中若非另有隱情就是有人不免太不當一回事了。
時值肺炎疫情擴散,5個月後,粘小姐第3次通知面談會時間訂於6月17日上午10點,
此次終於成會。
我猜那位客座助理教授也有應徵,當日面談名單上共有四位,果然出現其姓名。
其他兩位,一位從南投北上,另一位則是知名傳統匠師之子。
既然只是陪榜過場充人數,還把人家遠從南投叫上來板橋,真的有點過分。
當日,
我特意問是位客座助理教授「您不是已經是系上客座助理教授,怎麼也來應徵?」

面談會的形式,也透露了內定的疑慮,
每人10到15分鐘,5分鐘自介,10分鐘提問,不用簡報、沒有試教,
坐在一間教室裡,只有像考生面試一樣的問與答,還特別告知不能帶手機進去,
但現場有錄影,料想是用以維持表面公正。
委員共有五位,除系主任之外,另外四位都是校內其他學院的教師,沒有校外委員。
這一行的專家學者我算熟,卻沒有任何人來自古蹟保存領域,
因為眼前的委員我一個都不認識,沒見過。
如果是真的教師徵聘,為何不找專業領域的學者來評估呢?答案也很明顯了。
坐我左前方第一位委員開頭說了一句:「不知道會來一個這麼強的競爭對手!」
自我介紹之後,問了一些無關研究與教學內容的問題,面談會就結束了。
雀屏中選者,可想而知。
我對臺灣的大學教職徵聘文化的疑問是,
交往許久的情人、結縭多年的夫妻都有可能因了解而分手,
為什麼會認為僅僅用15分鐘或半小時的面談就可以找到適才適任的教師?
業界徵才也是要面談上好幾回的,
內定的懷疑假設,應該是最好的解釋。

過了半年之後,突然想起這件事,想印證結果是否如我所料,
12月初致電粘助教,開門見山問,最後是不是聘用了那位已是客座助理教授的系友?
她不敢明說,只回我核定人選還在上簽中
(這裡,先把後續發展提前說明一下,
時至隔年1月15日再次電詢系辦徵聘結果時,系辦工讀生表示粘助教已離職,
我另向人事室某秘書查證,
公文顯示早在109年11月19日就已經過校評會確定直接聘用系上客座助理教授了,
粘助教是因為被我說中了而不好意思坦白講嗎?)
110年1月15日,再次電詢系辦徵聘結果時,粘助教已離職,
工讀生把電話轉給系主任,
我禮貌性地詢問徵聘結果,沒想到他竟然回覆我要自己上網去查看。
聽到這樣的回覆,就有點不高興地回他:
「你們要搞內定也不要把其他人當猴子耍,大學找教職哪有自己上網看結果的?」
這位系主任生氣地回我說:「你這樣指控,我可以去告你」,
通話最後不歡而散。
我的經驗是面談後續,對於未獲聘任者,系所辦都會以email或是書函知會對方,
以示慎重與尊重。
這位老兄是把教職聘任當做研究所考試看榜單嗎?
我最後還是去看了確認一下,人事室當然不會有這種公告。
令人好奇,國內哪一所大學招募師資流程的聘任結果會是採用上網公布的要自己去看?

111/08/03-09/01 第三次公開徵聘專任教師
就在今年8月3日,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果然又開了專任師資缺,
https://i.imgur.com/bwfGYfI.jpghttps://i.imgur.com/jZLpoPk.jpg

再次印證我兩年前的預料「客座先轉專案,再從專案轉專任。」
不過,經過上次我的投訴,這次徵聘師資已經記得在公告備註欄裡加上一句
「錄取名單公告於本校網頁。資格不合及未錄取者恕不另行通知。」
當然,也跟上次師資徵聘公告一樣,
工作項目要求的7門教學科目中,客座轉專案的助理教授已經任教其中的4門課程了。
這次,若沒有因為事件的揭露而改變校方心意,
我推論沒有意外的話,
那麼最後拿到專任教職的,仍然會是客座轉專案的范姓助理教授。
任何有興趣投件的人,自己要有心理準備。

三、為什麼說整個師資徵聘過程簡直像設局詐賭

首先,
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除了兩位早年以專業技術人員聘進的專任師資之外,
目前四位專任師資都是助理教授,
清一色也都是該系所畢業的;https://i.imgur.com/U3xudxa.jpg

(前一版專任師資)
除了李長蔚先生近年取得博士學位,其他3位都只有碩士學歷。
在今日找教職幾乎要求博士學歷的基本前提下,顯得格外特別。
系所方可能會對外宣稱,不是我們愛用自己的畢業生,
而是因為這個領域人才比較少,不易聘到專業師資。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筆者的專業養成背景、教學資歷、實務與行政經驗不但完全契合徵聘資格條件,
甚至比當時錄用者更勝一籌,也符合該系所評鑑報告中建議的需求師資。
當日另兩位面談者的專業背景也都不錯,卻怎麼也比不過系友的身份。
其次,
第二次徵聘後,范姓客座助理教授便直接轉聘成專案助理教授;
況且,第二次、第三次師資徵聘中要求的7門教學科目,
是位客座轉專案的助理教授一直都是其中固定4門課程的任教者,
那麼為何還需要額外找課任師資?
如何能不令人感到懷疑、啟人疑竇呢?
因此,依據經驗法則以及上述兩次徵聘結果推論,沒有理由相信第三次會有例外,
只能說校方、這個系所真的很照顧自己的畢業生,令人欽羡。

四、師資單一化不利於系所發展也損及學生受教權益

這個學系雖然名為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實際上卻一直停留在木雕、剪黏、彩繪等仿作工藝層次,
與古蹟修護無關,造成專業局限,學習視野狹窄。
然而觀察過去95年、101年的兩次系所評鑑報告中,
評鑑委員其實對於該系所的教育目標、教學課程與師資都有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
卻看不到明顯的改變,
例如「95年度系所評鑑報告」建議:
1.儘速增聘不同領域的專任教師。
2.加強與古蹟修護實務接軌之實習課程。
3.增加保存理論、法令、保存修復科技,
以及寒暑假古蹟現場實習課程,課程設計與就業市場結合。
4.為達設系目標,宜加強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國際保存潮流、修護實務、
地方文化研究等面向之研究與教學。
5.加強與校內外相關系所、業界與文化行政機構等互動合作。
6.教師宜依發展目標,拓展更寬廣的研究領域,宜組成跨領域的研究,
不要自限於木雕、彩繪之內容。
校方或系所若只想聘用自己的畢業生,
師資來源太過單一化、背景同質性,如同近親繁殖,也無法引進外部資源,
缺乏多元化思維下,最終受損的還是系所競爭力以及學生受教權益。
多年來師資結構不改善,紙上談兵,學生的出路很難跟古蹟修護實務接軌,
就我從畢業學生口中所知,畢業後轉行者居大多數,已失去系所成立的教育目標。
筆者之專長與工作經驗能夠回應上述的部份改善建議,
但該系所數次的師資公開招募卻與報告建議相違,怎麼能不令人心生疑慮呢?

五、師資聘用是系所權力但請勿把公開徵聘當成猴戲

再次聲明強調,
貴校或貴系所想要關起門來聘用誰,我沒有意見,
就算全都要用自己的畢業系友我也尊重。
我想沒有任何法律要求大學一定得要公開招聘師資,
畢竟大學自治,教授治校,
每個系所都有權力為研究與教學的發展方向,找到適切的老師。
我不缺工作,只想找到舞臺,
貢獻所學,提攜後進,促進國家學術進步,提升古蹟保存的品質。
不爽的地方只有一點,
既然要辦理公開徵選,就請坦白公正,不要像打假球、像設局詐賭一樣,
假徵選真內定,浪費別人的時間、金錢與心力陪你們玩猴戲。
就算你把大家當猴子耍,最後也請記得發個感謝信,
謝謝人家不辭辛勞,還願意當個天真的傻子來陪榜。
臺灣這種大學教師徵聘文化實在太虛偽了,
連講求倫理道德、品德修為的高等教育工作者,
自己都帶頭玩起「假徵選真內定」的騙人把戲,
難怪臺灣是全球詐騙產業的始祖,
何止肯亞柬埔寨,早已聞名世界。
在臺灣找大學教職,處處都是潛規則、系所人事鬥爭的傳聞不絕於耳,
師資徵聘真是一個既神秘化又羞辱尊嚴的過程,永遠不明白道理何在。
論文抄襲,師資排外,
學術界若處處沉淪,國家前途堪慮。

這次照樣投件看看會有什麼反應。
幸運的話在第一關就被刷掉,若不幸的話,還得浪費時間心力再次陪榜。
不過,事件曝光後,系所方應該不會有膽子找我去,
若真的敢再找我去面談,就證明整個徵聘過程坦蕩蕩可比青天,絕無造假,哈哈。

筆者對以上言論負全部責任,同時具名向教育部申訴,
雖知投訴無用,
明眼人都知道這種過場程序必然會合於規定,卻不一定合情合理。
但不合理的,就該表達意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2.40.19 (臺灣)
PTT 網址

youzi111408/19 18:42大學可以不公開招聘嗎?

※ 編輯: blackhouse (218.172.44.174 臺灣), 08/19/2022 19:12:37

mintao08/19 19:33原PO找記者的效果可能會比PO在這邊有戲劇張力

Okutaguramu08/19 20:10客座助理教授,王丹在臺灣當過,這真的有。

hongliu08/19 20:31申請大學教職就跟期刊投稿一樣,本來就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hongliu08/19 20:31,沒申請上也沒關係,就像投稿一樣趕快轉投下一家才是,

hongliu08/19 20:31沒有必要過於忿忿不平。

madchester08/19 20:48不尊重人的該罵就罵,幹得好!

abcdef408/19 21:12就是內定 政治酬庸啊 公立大學更是難擠 肯定要靠關係

yijanmou08/19 21:31歡迎來到真世界

yijanmou08/19 21:35再接再厲吧

JKY08/19 21:47學術亂倫已經是常態了

boddy08/19 22:50不要浪費生命了,去別的地方吧!

dbspvj08/19 22:571. 公開招聘是政府規定的。2. 聘老師專業不是唯一考量

dbspvj08/19 22:573. 這種系所你進去應該也會不開心,建議去更好的地方發展

Linethan08/19 23:09如果公開招聘是法規要求的,那私下內定不就是陽奉陰違

Linethan08/19 23:09嗎?連教育機構也是這樣行事,真的很讓人懷疑能教出什

Linethan08/19 23:09麼的學生

aragonite08/19 23:14看完覺得很誇張

ostracize08/20 00:55公立國中高中內定的也很多啊。你是華僑嗎?

ostracize08/20 00:56怎麼對這種事情一無所知?!

rejuvenation08/20 02:00古時戰場上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保護神」是

rejuvenation08/20 02:00很重要滴XD. 戰

rejuvenation08/20 02:00場上沒有四象 大部分是炮灰吧XD. 你懂我懂齁。

danhung08/20 02:42推dbspvj。每個應徵者都有自己的強處,系所有自己的考量

CuLiZn5608/20 02:54無聊!人際關係也是實力的一種表現!你這種人誰敢用?

uglykidwen08/20 02:58遇到這種內定又不尊重應試者真的很討厭,台灣這種亂象

uglykidwen08/20 02:58真的很多

rejuvenation08/20 03:58樓樓上噓的那位。你是沒遇過除了你說的「那種」實

rejuvenation08/20 03:58力以外、其它能

rejuvenation08/20 03:58力2266喔?如果在我們這種環境都充滿這種,是悲哀

rejuvenation08/20 03:58也是一種國家隱

rejuvenation08/20 03:58憂。人際關係在不同時期都很重要但不應該濫用。

eric092908/20 04:32這所不去也罷,換一間吧

calvin137808/20 08:27看完以後突然覺得我才被弄四次算還好(??)

calvin137808/20 08:33我的是系所最後選專長不符合的人 然後全系一起改口假

calvin137808/20 08:33裝上次徵的專長是該新人的專長 至於本來預計要開的課

calvin137808/20 08:33程就要那個人去硬開

chage08/20 08:44台灣開出來的應徵條件僅供參考 太多符合條件的人都只能被騙

jackk556608/20 08:55記者快來抄

mtcoat08/20 09:03公開徵選都只是做做樣子 私下有指定人選早就不是秘密

Ischolar08/20 10:48國外也會有內定,這間只是特別誇張

madchester08/20 10:54看了推文,原PO知道為什麼會有此文化了吧? 哈哈哈

chamber08/20 11:17這也是看學校看系所的文化

aquantum08/20 11:48高調

eric092908/20 11:53高調

chien53308/20 13:13看多了,所以我根本不想浪費時間再找台灣的教職

Ceramic08/20 13:34前幾年的台大人類系也是這樣,人類、考古各一,每年發。

joey070208/20 14:13您辛苦了!也感謝您鉅細靡遺撰文分享經驗

Ihsuma08/20 14:57每年發不是問題,每年發是結構上公務員佔缺自然產生的。

Ihsuma08/20 14:58只要缺仍在,系所內部政治/人選無法找到妥協,懸空明年再

Ihsuma08/20 14:59來又有何礙?反正流程也不是系上老師在跑。

mark020408/20 15:18登入次數2,有效文章1,具名指控比較可信,或者投媒體吧

mark020408/20 15:19https://reurl.cc/GEAmmv 找這些立委檢舉更有效啦

sabrinalll08/20 16:47其實很常見

duriamon08/20 19:01如果碰到披著人皮的道德敗類是沒有辦法的吧?呵呵!

frgthy08/20 19:54公家機關招募一向如此

zhewei08/20 20:14遇到內定確實會很不平,但這社會很現實,就算去吵去鬧,

zhewei08/20 20:14也無法改變這個結構,再者,系上採內定有時候也是一種安

zhewei08/20 20:14定,假若才一般管道新聘進來的實力極強,但人不和!!系

zhewei08/20 20:14上真的會雞飛狗跳,這也是為平麼裙帶關系很常見的原因之

zhewei08/20 20:14一,能夠找到個性好的同事,比起專業能力好還來得重要,

zhewei08/20 20:14這是敝系這幾年的感覺,不過內定依舊不好的習慣,若能公

zhewei08/20 20:14平的選才對大環境的發展才是好事

Ceramic08/20 21:45很多系所在徵人都還要求寄紙本資料,一寄都是上千數千元

Ceramic08/20 21:46這種作法完全跟不上時代,寄一堆又被內定,就只有被氣死

Ceramic08/20 21:46而已,真的非常糟糕。

Scansnap08/20 22:19我個人經驗,被找去面試,簡介完就開始一直被罵,罵不停

Scansnap08/20 22:19,直到有人罵我指導教授,才有人出來制止!至於感謝信等

Scansnap08/20 22:19,想太多!我還很感謝沒罵不夠,再寫一封信來罵XD!

Scansnap08/20 22:25工作上更扯,碰過一直急著要我補資料的,我補了順便電詢

Scansnap08/20 22:25對方是否受到了,結果回我之後面試會通知,我整個不知她

Scansnap08/20 22:25在說什麽,想當然最後沒通知,不過每次我投的缺,都不會

Scansnap08/20 22:25公告錄取人!比您慘的人多了,放過自己

kumoking08/20 23:12台灣的求職環境何時尊重過求職者了 XD 放過自己吧 !!

kumoking08/20 23:14要嘛一直玩這整人遊戲直到換你整別人為止 :)

kumoking08/20 23:15要嘛砍掉重練, 去找一個會尊重你的職場吧 !!

Ceramic08/21 00:29mark0204是在噓什麼指導人家具名指控,人家就已經具名向

Ceramic08/21 00:30教育部檢舉了,是不看文章喔?

ronalud08/21 10:40mark0204這個id就別期待了

mark020408/21 15:37我噓文還提到投媒體,是不看文章喔?

mark020408/21 15:38"期待"?貼ptt vs. 找媒體指控,你"期待"啥?

tainanuser08/22 07:55都是同系出來?那應徵者跟教評會有師生關係?迴避原則

tainanuser08/22 07:56有沒有遵守?如果是同學或師生關係,有需要釐清、說明

tainanuser08/22 07:56,如果都是出自同一指導教授,恐怕問題不小?

kevin60033908/22 10:39你去找媒體可能比較有用吧???

nankai31808/23 19:56找媒體爆料或教育部來查,會有用嗎?應該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