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revel m16 + NuPrime IDA-8

看板Audiophile標題[心得] revel m16 + NuPrime IDA-8作者
novels99
(novels99)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3

原本吃飯時會開客廳的Sony STR-DH790 + Klipsch Reference Theater Pack 5.1的其中兩聲道聽音樂,但喇叭方向是面對客廳非面對餐桌,於是想說買一組簡單主動喇叭面對餐桌,吃飯時可以聽,當時是選了edifier A80,
用A80來聽音樂打開了一扇窗,聲音解析、聲音動態都比原來優了很多(低音、聲音厚度原組合較佳),聽音樂的樂趣多了起來,聽音樂的管道、類型也開始有所轉變。
原本用youtube聽音樂的我開始用其他管道聽音樂,先是用酷狗,再來是用海貝音樂聽手機中的無損音檔;原本主要聽流行音樂,也開始往其他音樂類型拓展。

由於也有聽電影原聲帶(Hans Zimmer)、交響樂等,A80的單體、箱體、內建擴大是依照近場聆聽環境使用設計,於是再入手了revel m16 + nuprime ida-8組合,
我的使用情境是用手機撥放酷狗串流及記憶卡內音樂檔,並非對音源很講究的發燒友,所以選擇這組合是因為下述考量:
1. 綜擴 nuprime ida-8:需求要有USB DAC功能、體積不要太大,原本有考慮小台DAC + nuprime STA-100,但不知小DAC(topping、SMSL、ifi audio)跟STA-100搭配性如何,所以就選擇了IDA-8,另外用藍牙音頻接收器+光纖達成LDAC藍牙傳輸需求。
2. 書架喇叭 revel m16:書架喇叭中相對較佳的低音、音場寬, 本來有考慮Acoustic Energy AE500(價位較高)、DALI OPTICON2 MK2(價位較高、低音較少)

會想挑音場寬的喇叭是從A80使用經驗獲取的,原本A80擺放間隔約1公尺,後來拉長到1.8公尺左右(座位離兩喇叭中心也約1.5~2公尺左右),音場感覺就出來了,僅是擺放位置調整,聆聽質感就上升許多,蠻神奇的,可惜擺放位置侷限,喇叭後面仍無法拉長跟牆面的距離,我想仍沒發揮A80的最佳狀態。
m16的擺放空間是辦公室中一間沒使用的房間, 兩喇叭之間隔拉長到2.5公尺, 我的聆聽座位也離左右喇叭也各約2.5~3公尺,雖然m16離牆仍只有約10~20cm,但未來仍有改善的空間,以後有機會再來調整。

m16 + IDA-8 組合音場、低音都較A80優,惟解析方面仍是A80較優、m16組合聲音稍暖一點也更加耐聽。
昨日在辦公室聽了一些電影原聲帶,EX:神鬼奇航、不可能的任務、侏儸紀公園,確實有表現出電影原聲帶的磅薄,回到家吃飯時再用A80聆聽,雖大編制不是A80的強項,但聽起來的差距並沒想像中差的那麼多,再想到A80的價位不到m16組合的1/3,仍是很驚訝A80能有這樣的表現。

因為擺放及空間對聲音的表現影響很大,所以才挑音場寬的喇叭,,希望在擺放位置上的要求可以寬鬆一點,m16的音場真的很寬,當我貼近其中一喇叭的旁邊時,聽起來還是很舒服(A80則在此情況下只能聽到其中一邊的聲音)
IDA-8能解的音頻格式也比A80多了DSD,能解的取樣率/位元深度也都更佳
現在上班前、下班後、上班途中休息,都會到房間內聆聽m16、IDA-8組合帶來的樂趣,爵士、流行、古典都能滿足需求,可補上A80在大編制上的短版,短時間內不會再尋求器材的升級了,畢竟空間擺位限制(無法擺落地、喇叭後距離無法拉開),先好好把這套組合帶給我的音樂感受體驗完整,有機會再跟朋友交流一下不同組合帶來的感受即可。

本想用m16來當客廳的前面兩個環繞喇叭(聽音樂時會用IDA-8推),然後把原本兩個環繞喇叭拿來掛天花板當天空聲道(環擴順道換成Onkyo TX-NR7100),但若被老婆知道再買A80後又購入m16組合一定會被罵,還是先放在公司聽吧,但其實以聆聽環境來說A80、m16組合是各有擅場的,器材方面ready了,之後就enjoy music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01.11 (臺灣)
PTT 網址

icekiba09/05 17:15感覺跟上面某篇的文體一樣…

aerial09/05 17:18AI心得入侵?

ms034430309/05 20:35選舉到了

l9809/05 21:56問題是發文門檻不看發文數呀.....洗文沒意義

GLUESTICK09/05 21:58好嚴格

simple72109/06 01:14Robot體

DarthHaHaHaa09/06 01:37感覺上有點流水帳 字裡行間沒什麼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