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MSB Reference

看板Audiophile標題[心得] MSB Reference作者
fxck20202021
(what?)
時間推噓27 推:27 噓:0 →:5

趁對Premier音色還算有印象的時候寫個比較文。


本篇只有針對Reference (以下簡稱Ref)對Premier升級感受發言,

因為對MSB外型/音色以及MSB的售後有好感,

CEO Jonathan對任何技術性問題以及使用體驗疑問都能在1-2天內回答

入手Ref之後有寫信過去分享喜悅(有告知是購入二手),他也有回覆恭喜入手

沒想到約一週後後主動來信關心是否有使用上的疑問需要他幫忙解惑的,實在揪甘心!

就是這種良好的體驗讓我當初想升級時沒試著找別的廠牌,就直接往上了。


會想升級第一個原因是被論壇燒到 (誰不是?)

“Reference is the sweet spot”

“Night and day compared with the Prime DAC”

(老梗文案但我就活該被燒)

雖然12月的音響展有聽Ref+Marten組合,

但現場環境底噪實在是無法好好鑑賞,加上人來來往往很難放鬆聽。

只覺得三頻延伸及細膩度有提升,粗淺聽一下就離場了。


第二個也最主要的原因則是Ref有passive preamp output且有支援我需要的HT bypass,

可能也有機會用直入後級幹掉C12000?都要測試了才知道。


開箱的第一個感想:重量差好多!

Premier DAC+Powerbase: 8.2+8.2kg

Ref DAC+ Powerbase: 12+20kg

光重量就是100%的提升。

深度也比Premier深了一截,是完全的正方形(長寬都是444),幾乎快佔滿RX的整片面積。

注意一下Ref Powerbase要換保險絲是要拆下蓋的,跟Premier直接從後面板旋開抽換不同

但也很簡單,把下蓋周圍的十字螺絲解開就行。


簡易聽感(以下都有開啟Premier DD filter且透過C12000管前級)

以常聽的類型測試 (包含人聲及無人聲)

西洋流行/電子/環境/瞪鞋/後搖/民謠/爵士/古典 (比例蠻平均的但電子略高些)


“第一次感受到hi-fi” (可能只摸到果皮就是了)


1. 人聲明顯比Premier靠前且密度更好,口唇位置本來約在高音單體高度,
現在則高了約30公分,表演舞台臨場感更強烈,有坐前三排的感受。

2. 3D音場些微擴張(可能受空間影響),舞台形體感則明顯許多,
表演/錄音空間”大小”,不管是真實錄音現場或者透過後製營造,
都可以可以在聆聽空間很輕鬆的展現出來。

3. 演奏樂器前後左右的排列區塊獨立感更好但整體演出還是能融為一體不紊亂。

4. 中高頻聽起來似乎有華麗些,但大方向依然是溫順無線條感,情感流露自然耐聽,
真的是MSB強項!

5. 低頻下潛與Premier差不多但處理得更Q彈且更具規模感。

6. 動態處理更俐落。

7. 綜上,也是最重要的,與音樂的連結更緊密了。


是毫無妥協的性能提升。


接著測試DAC直入後級,看一下這個號稱可以上打2萬美前級的module是否真的這麽厲害。

跟C12000管前級輸出相比,最明顯的莫過於透明度以及聲音乾淨度。

大概就是”吹彈可破”

整個聲音變得非常清澈,聽一些synth/techno - 如leftfield / autechre / kraftwerk

抑或是大編制等不太需要修飾的類型非常爽快。

速度收放快不拖泥帶水,三頻分布不慍不火。

音場收斂些,密度更高些。

音量切換三頻均衡度始終如一,大聲不會刺耳,小聲細節一樣滿。

搭配音量切換時所發出的噠噠聲,頗有機械感,不錯。


但...有一好就沒兩好,

聽trip-hop如Tricky / Massive Attack / Portishead…等,

或者瞪鞋/後搖/爵士必須有的”氛圍” “音牆”,

像以下這首Dawn - The Motif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p32UVUefg

直入後級聽起來就太乾淨了。

少了煙霧感(聽這些現場都馬該是煙霧瀰漫:P)。

這時就還是得用管前級把一些氣氛尻回來。


因此目前還無法下定論,

管前級的甜美,感情呈現以及特有的氛圍感我個人認為還是很難被取代。

但如果跟C12000的晶體前級比較我覺得MSB preamp真的是不相上下。

不過更直接的音樂呈現所帶來的是耐聽度考驗,就算三頻均勻,

聽久了可能還是會覺得有點衝,這點需要考慮下。

且MSB Preamp音色處理極度中性,無任何音染,這點好壞就見仁見智惹。

如果有偏好廠家的前級音色,不管是晶體或管,應該都還是會接獨立前級才是。

且會買到這等級的也應該都有一部正在使用中的前級才對,要ABT不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以DAC直入後級,這段的訊號線對音色的影響還蠻大的。

試了swisscables / CC / yter,都能把該廠的特色發揮出來,線材可玩性高。


關於音控,MSB說搭配獨立前級的話要把音量Max out (Off),

但WBF有幾位前輩認為把音量調成可控並落在93-98這之間音色表現"較"好,

問了Jonathan之後他回: There's "absolutely" no difference, just turn it off.

...呵呵

我還是會找時間測試看看就是了,能用MSB調整音量而不失真其實也蠻方便的。


以上粗淺分享,感謝看完。



碎念:換到現在弱連結似乎又落到後級身上,年後會開始試聽之旅,

到時候有入手新大件再來分享惹。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47.55 (臺灣)
PTT 網址

l9802/02 16:36推分享

odanaga02/02 16:37

odanaga02/02 16:37msb輸出級阻抗要查一下 我記得Ref直出是150

150沒錯!也感恩U您讓我更快入手XD

Daedolon02/02 16:38

ivanxx063302/02 16:49

您兩小時就行!

comipa02/02 17:01

sa95050202/02 17:07

icekiba02/02 17:14

感謝以上大佬們

klba02/02 17:25明年應該能看你分享select了

ntuee180302/02 18:16恭喜

感恩!

cccwei02/02 19:02先排msb reference

要升級時第一時間通知3c大

payaya02/02 19:19

Arie02/02 20:08喔喔喔 期待後級續集!

有試聽一定會分享

Roa02/02 20:09您,真的升級如太空梭

就剩您了!

kimwang02/02 20:18

superfo02/02 20:53嗚,怎麼這麼多msb文啦

荷包也要減法哲學

Sojourn02/02 21:08推推推

謝S大

ozyamazaki02/02 21:48推 同使用者 兩箱各2x Kg 一個人搬到三樓 腰超酸 > <

ozyamazaki02/02 21:49也是做了超久功課 最後決定直上畢業 以後搞後端就好

前輩好 直上就是respect!

※ 編輯: fxck20202021 (36.238.147.55 臺灣), 02/02/2024 23:04:41

luke41702/02 23:23推心得,太猛了這搭配Orz

謝路克大!

alau02/02 23:39好奇這種等級的設備,線材要用到多好。怕豹

大概就5-10w左右等級 沒有太追求線材:$

thomas79002/03 01:58恭喜,謝謝心得分享

謝湯瑪士大!

superfo02/03 06:04話說,我爬文隔壁版有select,本版竟然沒有,大大我們都

superfo02/03 06:04指望您惹

我覺得讓s大您來開局!

Tim99668802/03 11:50推分享,真希望有機會可以聽到!

沒問題,有來南部隨時歡迎^^

kirafreedom02/03 13:20

※ 編輯: fxck20202021 (1.175.196.193 臺灣), 02/03/2024 16:43:15

superfo02/03 17:21不要,我還在dave撐著用

quillmane02/04 23:25Reference真的是要體會MSB精華最合理的選擇,Select天

quillmane02/04 23:25價太貴;Hybrid模組的聲音跳一大階,中性又沒有白開水

quillmane02/04 23:25的問題,恭喜您!

hesione02/04 23:47

Amulet102/06 01:07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