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心得] 《數據、真相與人生》讀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標題Re: [心得] 《數據、真相與人生》讀書心得作者
Izako
(Izako)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9

我終於從圖書館借到書了!這本書書名是Don’t Trust Your Gut: Using Data to
Get What You Really Want in Life,直譯是《別相信你的直覺:運用數據獲得生命中的想望》,作者是Seth Stephens-Davidowitz。第二章只有32頁,一下子就讀完了。最後四分之一的部分談到孩子成長環境中有倣傚對象的重要性在原PO的摘要中著墨較少,所以我想錦上添花地補充一下。

  「先天 vs 後天」(Nature vs Nurture) 是人類社會長久以來的大哉問。本書第二章在討論家庭教養 (Parenting) 這種父母後天干涉對於孩子成年後收入的影響。收入並非一切,但好像也沒有更容易拿來比較「父母的成就」的指標了?

  同一對父母生出來的兩個孩子,基因應該相近到他們成年後的收入也會相近,如果這兩個孩子被隨機分給不同家庭收養,而他們的成年收入有顯著差異,那就代表後天教養的影響顯著。本章前二分之一引述了Sacerdote’s Study (2007),小結是先天資質對成年
收入的影響程度約為後天教養的2.5倍。(P.67)

  父母光是在孩子第一年就要做大約1,750個選擇 (P.57),孩子脫離父母獨立之前,父母要做成千上萬個教養的選擇,但就算都「選對了」頂多能讓孩子的成年收入增加26%。26%聽起來不少,但作者的論點是這個增加幅度不足以產生社經階級的變化,遠遠比不上先天資質的重要性。

  後天教養的諸多選擇裡,唯一一個有大型研究支持,能讓孩子成年收入顯著增加的因素是居住地點。要將居住地點這個變因獨立出來建立因果關係其實並不容易,作者介紹了經濟學家Raj Chetty在美國主持的大型研究,這部份很有趣。但是如果這篇摘要把書中的簡介再簡介一次,那就是(拾人牙慧)^2了!有興趣請找來看看!

  「住對社區」,可以讓先天條件相近的孩子的收入增加 13% (P.77)。Raj Chetty進一步研究哪些指標可以預測優良社區。一個社區內居民有大學學位、雙親家庭、繳納普查表格(類似台灣的戶口調查)的比例越高,越可能成為充滿機會的優良社區。Chetty 做了兩個案例研究,其中之一顯示小女孩住的社區內若住有女性發明家,她們成為發明家的機率也會上升。

  為什麼社區裡的大人這麼重要呢?因為小孩子的成長本來就不限於一個原生家庭,小孩子本來就會跟照顧者以外的人接觸。Asiyefunzwa na mamaye hufunzwa na
ulimwengu. (史瓦希利諺語:「要靠一個村莊才能養大一個孩子。」)
Stephens-Davidowitz猜想原因在於孩子會將父母以外的大人作為學習對象。親子關係很複雜,孩子不一定會將父母當成楷模,但卻可能願意聽鄰居阿姨的話。而如果鄰居阿姨正好是一個發明家呢?

  雖然好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的成年收入有正面影響,但是後天教養的 +26%哪裡比得上先天資質的2.5倍影響力?本章的結論是:「看過這麼多研究後,我要提出和我的書名相反的建議──在後天教養上,就相信你的直覺吧!」反正你有太多選擇要做,每個選擇
其實沒那麼重要。(P.87)

  是說,如果教養放第二章,第一章該是什麼呢?

  第一章討論的是怎麼利用數據擇偶啊!先天資質!
---------------

  我查了一下 Parenting 這個字的起源,果不其然是個新字,1918年是
Merriam-Webster 追溯這個詞彙第一次在印刷媒體出現的年份。在那之前,父母兩個人對於孩子的養育大概不會有太多的控制。即使在今天的地球上還是有很多地區的預期壽命不到四十歲,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超高,孩子活過第一年後,很可能要由父母以外的人協力帶大。認為每個男孩都應該接受教育,是西元前六世紀希臘的Solon就提出的概念,但他提倡教育要由城邦提供,這樣才能確保每個男孩都能受教。只有男孩。

  將教養的責任單單放在父母 (Parent)頭上是近代的現象。

  過去兩個世紀經濟發展配合的是用國家力量保障私有財產制,讓每個人可以擁有私人的資產,土地、房屋、馬匹、汽車,再加上金融系統,讓貨幣得以流通,資產可以被儲蓄,再加上不同政權進行過的暴力資產分配,一般家庭逐漸能做到靠著單薪或雙薪來支應孩子的生理需求。滿足了生理需求,孩子還有心理需求,各種將父母作為對象的教養書籍也跟著大量出版。

  這件事是好是壞很難說。但是一百年或兩百年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我還在一邊養孩子一邊觀望。我長大時家裡有信誼出版的「你的X歲孩子」系列教養書,我識字很早,還會指著書頁上的語句對父母說他們哪裡做錯了,非常難搞。我在孩子出生後已經跟我父母懺悔過了。母親趁著我回憶自己有多難搞時,開始說「你以前只要如何如何,就會更快樂。」然後我基於長年與他們相處的習慣,聽到「更快樂」這種價值觀論述,忍不住發起挑戰,不知怎地又展開討論。當幼兒照顧者真的很難,辛苦各位照顧者了,包括我的。

  底線是不能動用暴力或是違反誠信。
---------------

  有人將「孟母三遷」作為選擇居住地點的範例,讓我很想帶大家重新讀孟母三遷這則大概可以算做中國文化後天教養第一人的故事。典出西漢劉向《列女傳》: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翻譯:「鄒國孟軻的媽媽,人稱孟母。她住得離墓地很近。孟子小時候,學喪葬業玩耍,孟母說:『這不是我養孩子的地方。』就搬了家,搬到市場旁邊,孟子就學商人行銷,孟母又說:『這不是我養孩子的地方。』又搬到學校旁邊,孟子玩的內容變成學祭祀,見面告退的禮儀。孟母說:『我可以在這裡養孩子啦。』就住下來。等孟子長大,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獲得大儒的名號。有識之人評論孟母懂得利用環境化人。」

  不曉得各位讀到了什麼。在下覺得這個故事腦洞有點大,例如:

─ 說搬家就搬家嗎?
─ 學區房這麼好找?
─ 孟子本來一起玩家家酒的朋友呢?搬家後還見得到嗎?
─ 喪葬業不好嗎?商人不好嗎?在廟堂揖讓進退就一定好嗎?
─ 說不定孟子是個做什麼像什麼的孩子,不一定要當大儒,在哪個環境都能出頭天呢。
─ 孟母除了養孩子外,有沒有其他的嗜好呢?
─ 孟母這個狀況該被稱為失去名字,只能當孟軻的媽媽;還是因為孩子有成就,而得到
名字?孟軻媽媽自己喜歡被叫孟軻媽媽嗎?

  好希望孟軻媽媽能來發篇文喲。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3.56.245.71 (美國)
PTT 網址

w25jv 06/03 22:17感謝分享!

CheesePizza 06/03 22:39謝謝分享:)

CheesePizza 06/03 22:39我猜孟軻家應該本來就有錢,所以可以地段任選說搬

CheesePizza 06/03 22:39就搬,然後有錢贏在起跑點,出人頭地就簡單多了XD

suction 06/03 22:53很有趣 不過後天教養本就是得盡力

ALENDA 06/04 01:48

stephanie92006/04 08:09謝謝分享,其實我們都比孟母累......但過去沒讀書

stephanie92006/04 08:09的女人能這樣想已經很厲害了!

iamis 06/04 08:43環境是無形的資本競賽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要搶學區送

iamis 06/04 08:43私校 但我覺得家長還是有著力的空間

LauraRoslin 06/04 09:36現在看覺得孟軻學習能力一定很強

LauraRoslin 06/04 09:36所以看到什麼就學什麼,應該是很像才會嚇到媽媽

giselaa 06/04 09:53其實現在親職壓力大有一部分就是因為核心家庭型態

giselaa 06/04 09:53

venev 06/05 14:04推這篇的主題,希望板上有更多這類分享討論<3 最後

venev 06/05 14:04腦洞大開題:孟母是 single mother 加上 WFH 所以

venev 06/05 14:04才能想搬就搬吧?如果卡在丈夫職業、或夫家家族產

venev 06/05 14:04業,也無法這樣三遷試誤試到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