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生產] 高雄大同醫院溫柔生產心得分享

看板BabyMother標題[生產] 高雄大同醫院溫柔生產心得分享作者
amberfline
(少了e)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7

孕期以來一直受惠版上眾多學長姐經驗分享,
想要共獻一點小小的回饋,雖然虎寶妹已經四個多月了
先來張大小虎和樂融融照片
https://i.imgur.com/Rvyv6dM.jpg


生產日期:111年11月25日
生產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託高醫經營)
接生醫師:徐昕宜醫師

-----以下文長------
我並不是一開始懷孕就規畫進行溫柔生產的媽媽,
甚至本身對溫柔生產也不是很了解,以為溫柔生產=居家生產或水中生產,
原本懷孕前的規畫很簡單就是自然產+無痛,除非有醫療需求剖腹,
(以上就是天真的第一胎,後來就完全應證計畫趕不上變化)

在整個孕期歷經23-32週住院絕對臥床之後,
心境上有一些改變, 希望在醫師評估可行下,能夠盡量少醫療介入,
但在安全的環境下(在醫院生產), 用自己的能力(本能?)生下孩子,
生產經驗比我想像的順利, 整體而言有修復我在孕期安胎住院耗損疲憊的心情。


溫柔生產又稱為順勢生產,我個人認為”順勢生產”比較符合實際上的情況,
畢竟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 前提是在母嬰健康的情況下,
醫療人員或助產師給予適當協助,順著產婦個體讓生產自然發生,因為生產本
身是很自然的生理行為。

當然,因為自己有生產的經驗,了解選擇什麼方式生產很看產婦本人意願,
任何生產方式都好,母嬰平安是共同的目標。


很幸運的大同醫院開始推廣溫柔生產,也請了陳鈺萍醫師當顧問醫師,
在我住院安胎的期間,先生自己去參加了說明會,也很認真的提問並蒐集資訊,
回來討論之後,我們決定若給醫師評估可行,就以溫柔生產的方式進行。

大同醫院負責溫柔生產的醫師是徐昕宜醫師,她是個溫暖熱情的二寶媽,
而且她本人也有居家生產過的經驗,同時也是全母奶媽,
每次產檢都很溫柔的關心孕婦的狀況,氣氛都是很輕鬆感覺像是跟朋友聊天,
讓我感到很安心也有被支持的感覺,也開始對即將溫柔生產慢慢建立信心,
畢竟周遭朋友無痛都是標配打好打滿,一度也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嗎?

我住院安胎的原因是因為17W環紮之後,22W產檢發現子宮頸口擴張+發炎指數異常,
但其他產檢項目都沒有問題,因此在胎兒從500g成功養到2000g後,
原產檢醫院的醫師就放我出院了,出院後我去請徐醫師評估溫柔生產的可行性,
因為狀況沒有異常,頂多我要盡可能在生產前增加體力,
畢竟長期臥床讓我連行走能力都失去了,更何況是生小孩。

確定要在大同醫院生產之後,我就開始在原產檢醫院及大同醫院兩邊都產檢,
直到36W平安在原產檢醫院拆線正式後進入待產階段。

為了成功的實行溫柔生產,從33W開始我就盡可能在不引起宮縮的情況下,
緩慢在家中增加活動(配合一天8顆安胎藥),
慢慢恢復到能自行如廁、沐浴,到後期比較能小碎步移動後,
靠著先生每天下班後開車載我去各大24小時營業的大賣場散步。

36W產檢時聽到另名產婦很開心討論助產師的事情,才驚覺對生產還是有未知恐懼,
畢竟跟孕前一開始設定肚子痛就到醫院等內診然後上無痛後等生產順序不太一樣,
此時先生說他有留了助產師的連絡資訊,
只是之前跟我提不知道我是耳包還是不想要有助產師介入沒有回應就作罷,
當天我就緊急聯絡了助產師。

由於太晚才跟助產師聯繫,雖然她無法陪著我進產房,
但是她還是擠出時間幫我們上了產前教育,
包含各個產程的情形以及我當時的狀況可以在家做的產前運動、會陰按摩等,
還有生產時可以用那些方式舒緩疼痛等,
讓我不會覺得迷迷茫茫就要上戰場的感覺,同時她也是擁有IBCLC證照的泌乳顧問,
在後續也提供我哺乳的協助。另外也參考陳鈺萍醫師的好孕工作室的情況,
有去做了一週一次的結構治療,到生產前總共做過4次,
明顯的感受是讓我在孕後期好睡、全身痠痛有舒緩。

同時徐醫師也推薦了一些書籍讓我們加緊補充資訊,
包含陳鈺萍醫師的「生產本該無傷」還有「生產隊友」,
我們也討論了生產計畫書。我自己的生產計畫書其實沒什麼特別,
大概就是希望不催生、不浣腸、不剪會陰及不打無痛,
但是我每個項目後面都有一個「只要醫師評估需要就執行」,
包含需要進行剖腹等醫療措施,畢竟母嬰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本身子宮頸的功能不佳,一直很怕36.37W可能就會生產,
感謝女兒很貼心給我很多時間恢復身體,在40W整當天產檢完的下午滴滴答答的破水,
在急診快篩完後我順利地到大同醫院的LDR產房。


去年生產時大同LDR產房費用是一天3000元,也可以選擇普通待產房,
但是LDR產房有獨立衛浴、電視、家屬休息的貴妃椅,個人覺得很值得,
雖然我是到產後縫會陰才體驗到變形金剛的功能,但還是覺得那張床很厲害。

生產前某次產檢我有問過徐醫師,我怕自己會痛到失去理智,
有沒有什麼最重要要記得的事情,她跟我說為了避免錯誤用力,
記得雙手不要握拳還有一定要哈氣!後來我就真的雙手開開拼命哈氣,
其實後來想想那樣蠻好笑的。

生產時是去年11月,大同醫院的婦幼中心在去年9月才全新啟用,
所以設備超新,我入產房時雖然已經開4公分,但是只有宮縮感沒有痛感,
加上他們的胎心音及宮縮監測器是無線的,完全不影響在LDR床上的躺姿,(如果不是先破水,應該是可以下床用產球活動的)
我當時還爽爽看電視睡了一覺。大約入院3-4個小時後我才被陣痛痛醒,
護理師內診確認寶寶已經入盆就讓我下床,開始換姿勢減痛,整段過
程先生都是最佳陪產員,最後我是靠著先生(他當椅背的功能),
坐在木製的生產椅上推出小虎妹,第二產程只有20分鐘就打完收工,後續延遲斷臍,立即的肌膚接觸也都有給我很充分的時間,不會有倉促感,就是一整個很和諧很有愛的氛圍。

先生全程在我的背後當靠山,深度參與整個過程,事後跟我談起小孩出來時他深刻的感動,但我只能很老實地跟他說,
其實我沒戴眼鏡什麼都看不清楚@@,寶寶超巨4360g,我的會陰裂傷程度2度,
覺得會陰按摩有點幫助。

生產後轉到單人房,一樣是新啟用的病房,很新很乾淨,浴室熱水溫度很夠水量也很大,產科跟嬰兒室的護理師都很親切,手把手教會我怎麼手擠奶(口訣壓~擠~放),
對母奶的態度是鼓勵不強迫,但我自己很想親餵,
後續雖因寶寶黃疸要照光,護理師也都盡量讓我能夠一天親餵兩次母奶,
我還轉自費住院等小孩照完光才一起去月中(月中防疫政策很嚴格),
看板上都說自然產恢復很快,由於自己是第一胎沒什麼可比較,但是我的確
隔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也沒什麼太無力的感覺,整個胃口大開,這樣應該也算恢復良好。

之前沒有在關注溫柔生產這部分資訊,
要不是先生起了個頭我可能至今還不是很了解,
開始認識後發現南部這方面資訊相對北部少,
所以真的蠻開心有醫院及醫師能夠用心推廣,讓南部的媽媽們也能有機會,
多種選擇決定自己的生產方式。

生產不是一件單獨的事件,良好的生產經驗對後續的哺乳跟育兒在心情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加分作用,
孕期中許多相關的分享會跟課程都很鼓勵伴侶甚至家人一同參與,
因為隊友真的超級重要,就我先生自己的心得,產前教育很重要,
能夠讓心疼想協助又不知該如何下手的隊友知道何時該做什麼跟怎麼做,
有助雙方有效溝通及增進革命感情。

最後感謝不可缺少的神隊友,在孕期中、生產時及產後都給我極大的支持,
連在貴貴月中沒有彈性親子同室,最終我選擇了從頭到尾都親子同室
(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他也毫無怨言的支持並盡可能在所有空檔都來跟我換手,
所以回家完全沒有經歷可怕的陣痛期,小孩一樣穩穩穩。

以上一點心得分享,也給對順勢生產/溫柔生產有興趣的產家們一點信心,
即使如我從孕晚期才開始準備有點臨時抱佛腳,
一樣獲得很棒的生產體驗,對於生產這件事的回憶滿滿正能量及喜悅,
如果能有二寶,完全覺得可以再經歷一次沒有問題:)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5.40 (臺灣)
PTT 網址

mexilo 04/08 23:30謝謝分享

EileenW 04/09 00:37聽起來好棒,沒想過的方式,謝謝你真誠的分享

yutakayu 04/09 02:23也即將要溫柔生產,感謝分享!

※ 編輯: amberfline (1.175.65.40 臺灣), 04/09/2023 04:11:24

naturealice 04/09 06:08我也是第一胎醫院打無痛+被拉真空吸引生出寶寶的。

naturealice 04/09 06:08麻醉藥的副作用超多,經驗非常不好。第二胎溫柔生

naturealice 04/09 06:08產,全家人包括大寶都全程一起參與產前課程跟生產。

naturealice 04/09 06:08待產時用溫水淋浴跟活動變化姿勢減痛,個人經驗也是

naturealice 04/09 06:08很美好喔!非常推薦去大同嘗試溫柔生產

w25jv 04/09 06:42感謝分享

echokite 04/09 08:30感謝推薦!

fairyfish 04/09 11:23好棒的經驗分享,自己也是順勢生產的受惠者,老大

fairyfish 04/09 11:23醫療、老二在醫院順勢、老三居家,越生越放鬆,心

fairyfish 04/09 11:23境越來越健康

tin0319 04/09 11:54推,在樂寶兒生產完也覺得可以再生一次XD

amyyyyy 04/09 18:30高雄也有覺得很棒!之後如果有第二胎也很想嘗試!

jabocheval 04/09 21:35我也是徐醫師的產家,真的很喜歡她!在大同醫院的

jabocheval 04/09 21:35溫柔生產經驗也很好:)

※ 編輯: amberfline (1.175.101.238 臺灣), 04/10/2023 13: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