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台灣國、高中生潛力「素晴らしい」 讀

看板Baseball標題Re: [新聞] 台灣國、高中生潛力「素晴らしい」 讀作者
t035825518
(就是愛棒球)
時間推噓51 推:51 噓:0 →:119

※ 引述《ghostl40809 (gracias)》之銘言:
: 台灣國、高中生潛力「素晴らしい」 讀賣巨人社長不解:為何到大學成長就停滯?
: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
: 2023年12月12日 16:25
: 「2024讀賣巨人軍90週年紀念台灣試合」今天進行記者會,讀賣巨人社長今村司在記者

: 後接受專訪,坦言駐台巨人球探屢次回報台灣國、高中有許多好手,無奈在大學時期成
: 停滯,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 讀賣巨人成軍90週年,預計在2024年3月2、3日對決中信兄弟、樂天桃猿,並且預計是

: 北大巨蛋首場所有座位全部開放的賽事。巨人社長今村司以及後援投手大勢來台擔任賽
: 宣傳大使,今天進行賽事宣傳記者會。
: 在記者會後社長今村司接受專訪,對於台灣選手,今村司數度以「素晴らしい(很優秀

: 」形容,他說巨人隊在台灣有駐台球探,多次向公司回報台灣國中、高中生很棒,選手
: 質真的相當出色。
: 但是話鋒一轉,今村司疑惑表示,明明台灣選手在國、高中時期很出色,但卻在大學時

: 成長停滯,「真的相當可惜,明明在多練一點就會成為很棒的選手,真的很惋惜,但還
: 很看好台灣選手的未來性。」
: 巨人軍和台灣合作密切,日前前巨人隊台灣選手姜建銘就前往巨人隊參與教練培訓,今

: 司也說與這位台灣好手有相約餐敘,也期待台灣教練持續幫助台灣棒球界進步。
: https://tsna.com/article/81748
: .....XD


這邊來聊一些日本棒球發展與台灣的差異

首先,台灣過往因為採取菁英訓練模式,
大多走棒球路的選手從國小開始就加入體育班,接受正規的訓練,有的甚至從國小就開始住校,一天的訓練時間動輒5-6小時

而過往的少棒因為需追求成績,大多教練都是以打罵教育來帶領球隊

上到國中後,基本上模式相同,因此台灣打棒球的小朋友在到達高中之前,大約就已經接受了六年的高強度軍事化訓練

所以台灣在U12、U15的階段很突出,大部份只是因為較早接受正規、高強度的訓練,

也因此台灣的選手在對棒球的熱情以及課業上,已經大打折扣,
更不用說,過早的大量訓練及比賽,造成未來運動傷害的比率大幅提高


而日本方面,在國小階段多以社區棒球的方式經營,週一到週五正常上下學,訓練比賽都規劃在六日,因此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性,也不會影響到課業,並延續對棒球的熱情

國中端才開始有學校體系出現,但大多都是以軟式棒球為主,這時候比較出色,未來想走棒球路的選手,大多會選擇強度較高的週末硬式聯盟(社區性質)

直到高中才完全回到學校體系,而這些強豪校的訓練量,絕對不會比台灣的穀保、平鎮等科班學校少,但屬於偏社團性質的球隊也大有人在。

最後來到大學端,
本人認識一位早稻田大學棒球隊的球員,與他聊過日本大學的訓練,早稻田大學棒球隊的訓練時間是每週二到週五16:00-20:00及週六、週日皆整天,訓練量可說是非常大,一整週能休息的時間只有週一晚上,而週一到五的日間時間則是完整的參與學校課程,因此日本的球員大多具有一定的學術能力,也因為都是犧牲假日的時間來從事運動,大多日本人聽到你是運動員出身,都會十分的佩服與尊敬。

而台灣卻恰巧相反,在國小、國中、高中拼命操了之後,來到大學卻大多都是以自主方式來管理。
試問你從小到大被操了九年了,因為參加球隊錯失了大多學生可以經歷的校園生活,沒有教練的約束,你還會想拼命練球嗎?

再加上人才庫不廣,這些過往三級棒球時期的明星選手即使不練球,大多還是比隊上一般選手來的突出,依然能獲得上場機會,這就是為何台灣高中的優秀選手到了大學容易消失或是沒有進步的主因,
也造成了台灣總是小時了了,到了成棒階段卻不如人的情況。

淺聊一些台灣與日本棒球文化的差異,其實這幾年台灣的棒球環境有慢慢在改變,但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全反轉過來,至少需要10年甚至30年的時間。

總結,國小、國中端應該以普及化的方式來經營,讓更多人能來參與棒球運動,人才庫廣了以後,便有更多有天賦的選手能進入棒球圈,再從高中開始銜接大學直到職棒接受高強度、專業的訓練,相信會是更好的棒球發展模式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67.161 (臺灣)
PTT 網址

jumperman12/12 19:18還記得當初有個國中畢業就能丟151km的,就去巨人.....

※ 編輯: t035825518 (49.216.167.161 臺灣), 12/12/2023 19:19:01

jumperman12/12 19:19沒想到去之後也幾乎沒被養起來,很快就被丟包了....

※ 編輯: t035825518 (49.216.167.161 臺灣), 12/12/2023 19:22:24

shazna12/12 19:24記得之前樂天Podcast有請過球探上節目,也有說過為何球團

shazna12/12 19:24現在喜歡高中畢業生,某些層面就是上了大學實力不升反降

shazna12/12 19:24的問題,確實就是從小被管到大,到了大學就飛自我了

shazna12/12 19:25放飛自我

efkfkp12/12 19:27感覺跟台灣大學教育很像,小中高永遠用上大學就自由了在騙

efkfkp12/12 19:27,結果有大學念就真擺爛了,外國則是小中高自由到大學開始

efkfkp12/12 19:27認真念,結果人家的大學產出人才,台灣只會量產文憑機器人

efkfkp12/12 19:27念的書就業後忘光光,ㄎㄎ。

swps4030912/12 19:31早大除了練習量驚人之外也真的人才眾多啦,有個在台灣

swps4030912/12 19:31乙組已經很頂的學弟,去那邊打了以後說日本真的臥虎藏

swps4030912/12 19:31龍,唸書唸不過打球也打不過

KWBilly12/12 19:34個人經驗覺得16-30歲這段時間才是努力報酬最高的,國中

KWBilly12/12 19:34國小覺得過的開心培養態度比較重要,硬拼其實幫助不大

chironys12/12 19:41制度造成的問題,一堆台灣人不願意相信還一直怪在態度

chironys12/12 19:41上,少部分人出問題有可能是態度關係,整體出問題只會

chironys12/12 19:41是制度的問題,這點對岸一直在演示給我們看

hyjoly12/12 19:411F說的就老皮林羿豪

dickenst3512/12 19:44甲子園4000支球隊,雖然會打職業的可能只有100-200人

dickenst3512/12 19:44左右,但球員基數還是比我們多很多,出優秀球員當然

dickenst3512/12 19:44比我們多。至於訓練量和自主要求,這幾年差距不會太

dickenst3512/12 19:44

finalzerd12/12 19:46林威助:兄弟練習的量還不到阪神的一半

finalzerd12/12 19:46你確定訓練量沒有差日職很多嗎?

j302413312/12 19:47日本玩棒球的高中生我記得十幾萬人,美國大概二三十萬

j302413312/12 19:47,台灣才幾千是要比個鳥毛….

cpylislv12/12 19:48台灣還有個問題是很多校方不給打球

finalzerd12/12 19:48以台灣打棒球的人數,其實我們的成績已經很好了

cpylislv12/12 19:48能打球的環境也少

zxc7022712/12 19:50主要是台灣現在的青年世代的父母的教育方式,還是以農工

finalzerd12/12 19:50不過說實在一直要求台灣棒球要強也很怪,我們台灣的技

finalzerd12/12 19:50能點是點在科技代工業,根本不是棒球,棒球其實已經很

finalzerd12/12 19:50厲害了

zxc7022712/12 19:50業時代那套,只要多練習就會變強,只要魚躍龍門就會順利

j302413312/12 19:51我最不爽的是一堆家長污名化體育,然後國際賽又在那邊

j302413312/12 19:51喊燒要球員為國爭光,你家小孩連出門打籃球都要被靠北

zxc7022712/12 19:51卻忽略了人格的養成及適才適性的重要,但新世代的父母

zxc7022712/12 19:51因為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多了,加上經濟也有改善,才會開始

zxc7022712/12 19:52讓小孩有空間去多元發展,但還要等時間慢慢發酵。

s652548012/12 19:54直接大學職棒強度更高 其他人不就追不上

s652548012/12 19:54前面快樂後面高壓 就會不同了嗎

finalzerd12/12 19:54ARod到很晚才開始打棒球,小時候快樂就好

seimo12/12 19:55樓上我就說這就是華人社會的價值觀。你一天沒有顛

seimo12/12 19:55覆把體育當作次文化的想法。真的沒有一天運動會變

seimo12/12 19:55強。不是棒球而已。你看看對岸打籃球的素材遠比日

seimo12/12 19:55本好太多。205-210能跑能跳。但日本的172就打的比

seimo12/12 19:55中國他們這些人亮眼。更不用說我們籃球已經被日本

seimo12/12 19:55海放了

finalzerd12/12 19:55有木屐那種天賦,玩什麼運動都不會太差

seimo12/12 19:56而且過度練習跟比賽勝負過於注重還會導致受傷

a7659765912/12 19:57會不會旅外回來加入富邦 一樣可以套用XD

finalzerd12/12 19:57波西也是讀書嚇嚇叫,棒球只是閒暇的興趣而已

seimo12/12 19:58這也是大聯盟之前有人來台演講。主題就是台灣為什

seimo12/12 19:58麼無法把基層的成績複製到成人。其中就有過度練習

seimo12/12 19:58跟要求團隊勝利這一點。這對於球員會造成身心障礙

seimo12/12 19:58(熱情消失)以及傷疼產生。過於團隊會無法個人突

seimo12/12 19:58破(你身材不好就給我用砍或者碰的還有練觸擊等等

seimo12/12 19:58

seimo12/12 19:59那沒有多元性的發展真的會失去很多提升可能棒球員

seimo12/12 19:59意想不到可以改善缺點的機會。

takamiku12/12 20:00你要舉美國例子反而比較準

finalzerd12/12 20:01其實台積電搞不好就有一堆天賦不輸張育成的人才,只是

finalzerd12/12 20:01從小的生長環境讓他無法展現天賦而已

takamiku12/12 20:01就自從美國開始注重U18以下層級之後 選才更加精英化 基

takamiku12/12 20:01本上就是沒對手 全部目標都金牌

seimo12/12 20:02但是這一點也慢慢在質變了 現在小孩比較會想了。不

seimo12/12 20:02少新一輩教練也比較開明(會讓球員顧功課跟多元)

seimo12/12 20:02不然陳致語這種類型以前根本扛不出去

finalzerd12/12 20:02這幾年米國開始重視青少棒國際賽之後,跟以前有點樂樂

finalzerd12/12 20:02棒球的感覺不同了

seimo12/12 20:03只是我們開啟到比較晚。真的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且最

seimo12/12 20:03主要的社會價值觀也沒法加速改變

ccl00712/12 20:04U12 今年學美國只是我們地方小只有21縣市 他們巡迴幾個州

ccl00712/12 20:04然後你看到美國那些學生運動高中層級最多就是州冠軍

seimo12/12 20:05其實韓國也跟我們很像 只是他們更病態一點XD 日本

seimo12/12 20:05則是最像歐美的運動多元性基層發展

ccl00712/12 20:05理由很簡單 經費要當天來回 他們政府是不補助的 主要靠拉

seimo12/12 20:05所以現在日本的籃球排球棒球等一堆基本都是達到歷

seimo12/12 20:05史最高點

finalzerd12/12 20:06米國以前青少棒國際賽都很像出國校外教學的歡樂感

ccl00712/12 20:08贊助 家長等要出錢 至於國中小附近幾個郡 組社區聯盟為主

ccl00712/12 20:09只有縣市冠軍強度 一個運動好手應該可以參加兩三個吧

ccl00712/12 20:10如果一路U15 U18都用縣市來決定好手 那花東應該能留住更多

cksuck12/12 20:11向下培養出基層的棒球風氣 國中小不需要在意戰績 讓大家

cksuck12/12 20:11都有興趣 打的人多才能挖掘出更多天賦頂尖的選手

ccl00712/12 20:11選手 只是這樣中學層級的教練KPI就不知道看什麼了

cerenin12/12 20:11沙子宸他爸就是這樣引導,高中才開始現在旅外,真是一位

cerenin12/12 20:11好父親。

cksuck12/12 20:12如果台灣的基層棒球風氣有籃球那麼普及 現在的成棒跟職棒

cksuck12/12 20:12實力一定更強

zxc7022712/12 20:12其實籃球風氣也不普及,大部分都是被學校逼著上籃球課。

ccl00712/12 20:12沙子宸就是類似美國選手 正式訓練大概3年 身高又190很有

zxc7022712/12 20:13出社會後還會打籃球的剩下不多,反而羽球隨之上升。

ccl00712/12 20:14想像空間 像沙小學跟國中踢足球 練出來腳步跟速度都不錯

coffee11212/12 20:18看過一些打排球的 從小狂操9年 大學隨便了

seimo12/12 20:20看看籃球(我們跟中國都很類似)這種結構的產物 上

seimo12/12 20:20限很難太高。

seimo12/12 20:21其實葉適用在其他團體球類項目(有商業價值) 單人

seimo12/12 20:21類型就沒有這個問題(羽毛球 桌球等)

seimo12/12 20:23日本他們是真的當作一個學科還是主文化在研究跟規

seimo12/12 20:23劃。我們是預算就是要花的才能順便發展(而且還很

seimo12/12 20:23次要)。所以造成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我們永遠

seimo12/12 20:23就是被動的成長。台韓中相對上就是很類似的背景

seimo12/12 20:25然後我們這幾國相對上團體球類近來跟日本整體表現

seimo12/12 20:25上也是明顯有落差(足籃棒)

seimo12/12 20:27而且我們這幾國在主力球類成績都算是基層比成人好

seimo12/12 20:27很多

SMG201612/12 20:31大學那段怪怪的,台灣強的高卒不是旅外就是進中職了,大

SMG201612/12 20:31學本來料就不強,台灣成人階段不如小時候,其實主因還是

SMG201612/12 20:31在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口基數問題,量大了,能上得了國際舞

SMG201612/12 20:31台的菁英數量才會多

lsj04912/12 20:33確實 台灣制度就是那樣 社團也不盛行

asd2296116612/12 20:37確實 台灣長大越來越弱 跟美國看齊的日本已經上太空

s652548012/12 20:40華人典型 有什麼絕對不好嗎

s652548012/12 20:40特守到腿軟 要隊友扶著才能離開

s652548012/12 20:40這樣有什麼不好

s652548012/12 20:40至於心理素質這個好像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吧

s652548012/12 20:40高收入的行業壓力跟競爭力都是非常非常大的

s652548012/12 20:40現在誰身邊沒有幾個在吃藥的人

seimo12/12 20:49華人典型沒有不好 只是普遍運動從業人員很容易變成

seimo12/12 20:49猴子看待。工作志向很難有運動員(爸媽期許上)

s652548012/12 20:50你不要誤會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

s652548012/12 20:50有時候就只是你不是那塊料而已

s652548012/12 20:50美國人的講法很像叫人人要走出舒適圈一樣

s652548012/12 20:50問題是會不會這些人痛苦了很久才進到舒適圈

s652548012/12 20:51運動跟國力差不多

s652548012/12 20:51現實就是WW B C韓國辦得到的我們辦不到

seimo12/12 21:01沒事 但我也是針對我們現況來解釋。 不過我在美國

seimo12/12 21:01待過七年。那個很神奇的一件範例。我曾經在大學打

seimo12/12 21:01著系籃系壘。很熱愛這些運動。但後來要讀書比較沒

seimo12/12 21:01法兼顧但同時也不強(沒什麼進步)結果到美國只是

seimo12/12 21:01去健身房球場玩玩當消遣。居然重拾訓練感恩打球的

seimo12/12 21:01樂趣。沒天份是一回事 但是人家的環境就是可以讓你

seimo12/12 21:01持續會想接觸跟對運動整體認識更深

seimo12/12 21:02我可以不用是專業運動員 但是那個環境讓我知道有認

seimo12/12 21:02識當運動員真的很榮幸。「運動員」當的很榮幸感覺

seimo12/12 21:02就是很好。

s652548012/12 21:11這個很像張忠謀先生說過的

s652548012/12 21:11你要在這個社會生存要有專業

s652548012/12 21:11你不一定喜歡但是你必須會

s652548012/12 21:11至於興趣大家都知道 興趣是用來花錢的

s652548012/12 21:12職業隊如果可以多一點我覺得會有幫助

s652548012/12 21:13所以我一直不贊成什麼先把水準往上提高再來增隊的想法

s652548012/12 21:14說不定我們就看不到誰有料了

dong8012/12 21:18民族性不同 大學你再像國高中這樣操 年輕人不會聽跟接受

dong8012/12 21:19國中小還能聽話 高中已經很勉強 大學那種服從嚴格管理很難

seimo12/12 21:22上面s大同意你的看法。因為我們現在的架構還不會慘

seimo12/12 21:22到跟籃球一樣太多人進來。只是基層真的還要在努力

seimo12/12 21:22擴大也是真的

Arodz12/12 21:28投入的人數差太多太多了…☹

Arodz12/12 21:31選擇跟努力都重要 太多人選天花板低的運動 當然練不出來☹

bio5chris12/12 21:35洪中自轉好像也有提過,所以有段時間很討厭練球

yy22249912/12 21:37韓國比台灣更極端 他們就打得贏日本

saintlin12/12 21:51擴大基層人數是很重要啦,但社區球隊方式一定比菁英學

saintlin12/12 21:51生球隊更來得容易擴大人數。你有小孩你會國小就送他去

saintlin12/12 21:51整天練球課業不管了這樣,還是週末活動舒展筋骨就好?

dong8012/12 21:51水準不提升一直增隊 不就像現在台藍一堆聯盟隊伍 以前兩聯

dong8012/12 21:52盟時期也是超過十隊了

saintlin12/12 21:54再說就算國小就去菁英教學,進不進得了職業都還未定欸,

saintlin12/12 21:54個人是覺得從國小就開始專業訓練結果職棒都進不了真的

saintlin12/12 21:54浪費生命還不能重來,換作是我反而會很討厭棒球。

ccl00712/12 22:22所以你很少看到台灣球員退下來繼續練球的 一朗49歲跟50歲

ccl00712/12 22:23投球動作有差異 神獸等級真的很愛玩棒球

Arodz12/12 22:24沒有足夠的投入數 要提升水準談何容易?

Arodz12/12 22:25讓大家從小就很容易接觸棒壘球才對啦

bigpan12/12 23:03想太多 台灣絕對不會改變

markkao45612/13 12:35大學就看到校長這些人,如何發展

leefour12/13 18:59不是棒球文化差異 是怎個社會文化都有問題 有「廉恥」的

leefour12/13 18:59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