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中職觀眾人數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https://i.imgur.com/WmCMkNF.png
各個聯盟的觀眾人數和總人口比例都在21%
只有中職是11%
也許這是台灣的棒球人才外流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台北的一顆大巨蛋應該有明顯增加
中職觀眾人數要提升到其他聯盟的21%
還要如何努力
--
這張圖出場率很高 代表不是市場規模
而是市場滲透率的問題
你會去逛百貨公司 不一定會去逛球場 生活跟棒球的連結
有的球場滿場才12000人,外野的座位又很爛
如果去吃吃喝喝 看妹 三五朋友去球場聊天 在交通方便處
舊球場想吸引人進場,不是很簡單的事
問題就是很多球場交通也不是很方便
中職一年360場 跟其他國家比少很多 不能直觀這樣計算
賽季真的太熱了 不蓋巨蛋最少加個蓋?
明年上半季很重要,一日球迷有些會嘗試第一次進場看球
留不留得住,就看他們第一次進場看的體驗
加蓋更熱吧 像西武的就常被靠北
要更精確可以去看單一球場觀眾數
占了所在城市人口的佔比
啦啦隊前面那區就不用講老球迷都擠爆,新球迷一定在外圍
外圍的環境又比較差
多少被假球拖累吧 認識蠻多假球案後不看中職的長輩
他們當初可是最熱衷的一群人 希望這次冠軍能挽回一點
確實 話說台南球場要退休了 統一新主場找到了嗎?
被假球殺了
是說這麼剛好都20%左右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美日制度完整情況下21%可以先當上限
場次差那麼多 比總人次沒意義吧
看台中洲際就知道 台灣假日和平日差距超大 要提升其實
還是要在平日多做一些優惠配套
主要還是看場均觀眾
外野修好一點啦
洲際 廁所嚇死不少女生 我每次去都以為我在什麼第
三世界
跟P+學吧 最潮的聯賽 沒有之一
台灣人每天都在想明天要上班,所以懶得去球場
球場就小阿
洲際廁所真的很可怕
如果沒有假球案,比例早就超過15%吧
就算提昇到場均10000左右,也是很大躍進
問就是除了巨蛋硬體太爛
洲際廁所年底就要整修了
硬體要好也要市場支持,今年以前巔峰職棒三年也不過6800
人
主要是平日要怎麼提升追進假日的平均
台灣氣候也是問題吧 又濕又熱看球很不舒服
票房一定要針對在地人和 平時下去開發這個市場...
蛤,修廁所也要市場支持,又不是吵蓋巨蛋
中南部如果有個兩萬到兩萬五的室內場館,我覺得有搞頭,
畢竟真的熱又濕
以前那種下午場跟當兵沒什麼兩樣
球場大小有限 多幾個小巨蛋 場均會更高
熱到不知道要說什麼 南部再一顆蛋 卍解
問就是升級球場硬體 還有提升外野的經營
平日的話,對象應該要針對最有時間的大學生下去挖掘~
或一些公家單位~只要能挖個少少的%,對票房就很補了~
天氣這問題真的只有巨蛋可以解,希望能看到第二顆蛋
平日公司行號給公關票或是票價更便宜些
台灣人愛吹冷氣,蓋蛋絕對回本
學生或上班族,平常日不是補習就加班,科科
夏天看比賽真的很熱
@蔡其昌
生活與球場連結很重要 大巨蛋是加分 但也只有一個大巨蛋
不要說夏天5-9月根本全程都是熱
看職棒沒有什麼時候涼爽的
去問巨蛋感想,哪個不是說看球好舒服
天氣熱看球真的很痛苦,位置又小又擠,偶爾再遇到飄雨下
雨
現實目前很難有第二顆蛋,想辦法改善看球體驗吧,尤
其是夏天。
希望能有第二顆蛋,下雨不能比賽還延期超久很鬧
方便舒適多功能
依照休閒娛樂,看球賽得到票數應該很低,現在國旅都輸給去
日本旅遊了
不要黑 把老球迷帶回來就好了
還有女球迷數量真心少 行銷要加油
台灣的環境夏天室外看球真的很痛苦 要很有愛
這也是為啥巨蛋這麼香 吹冷氣 這是種享受
我就是屬於看球太不舒服而少進場的人
娛樂性的東西環境很重要的 想想如果百貨公司三十幾度
電影院三十幾度會有多少人有愛到還會去
台灣天氣就是不比美國韓國日本高緯度
亞熱帶就是濕、熱,人家就算熱也不會那麼濕
全身黏膩膩得整場瘋狂搖扇子,你覺得看球舒服嗎
老人不用硬拖回來,年紀越大原本觀念只會更根深蒂固
臺灣就是這幾個國家裡最溼熱的
現在只剩台灣看棒球 日韓年輕人都在看足球了
別被那個21%限制住了 那只是今年剛好是這個數字 其他三
國都還想繼續向上發展
足球喔 省省吧 日韓足球聯盟被職棒按在地上摩擦
場地 場地 場地
笑死 又有人在唬爛日韓不看棒球
數據 民調數字放在那不看 自己通靈唬爛
韓職今年進場年齡層最高的是20幾歲
佔比
日本民調數字
台灣真的太熱了 女生朋友願意去大巨蛋看球 但不願去
戶外流汗
能場均8千就不錯了
收視率也一樣。這次12強總冠軍,日本也是台灣的兩倍。台灣
還是也成長空間啦。慢慢加油
要翻倍喔,太難了吧
去台南球場彷彿回到兒時的立德棒球場
看收視率的 是不是搞錯什麼
內野5~600,不少人嫌貴
洲際廁所真的超髒
台灣夏天熱到不行
體驗過巨蛋室內吹冷氣看球就回不去了
女生朋友大多非常注重防曬,也許就是那另外10%
證明屬蛋主義才是王道 戶外球場全改公園吧
日本收視率本來就會比台灣高很多
認真說夏秋都太熱是個很大的原因
討論提升進場入數,最後都會討論到巨蛋身上
太熱了+1
這就跟現在乘客願意多花錢搭高鐵,也不想搭客運塞在路上
6-8月外面又濕又熱 影響看球意願
扯什麼天氣熱,你台灣熱的過亞利桑納?
11%然後說有巨蛋就會進場,這跟老闆畫大餅有什麼差XD
你知道台大改網球場以前的籃球場夏天人多的跟什麼一樣嗎?
就真的很熱 連晚上都是整個汗用噴的
所以亞歷桑那是用巨蛋球場啊
新莊還有攤位在後面煮東西 真的熱的跟地獄一樣
事實就是棒球還不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爪不管主客場都會進場看球就只有你其他隊在那邊扯太熱
才不進場看球
遠熊不是不讓棒球場次多一點
台灣夏季就是你出門那種熱空氣跟潮溼度馬上迎來
這時候就是要回歸本質迷吧越多本質迷越會進場
前面推文也有一篇討論
這樣比怪怪的吧?台灣場次最少,然後你用總觀眾去算,台灣
當然很低阿,你把場次乘以2,跟韓國一樣720場,不就也佔21
%左右
不是大巨蛋的比賽,進場體驗很差是事實,沒有從硬體改善很
難催出什麼票房
不知道國外巨蛋的比例多少 日本這兩年78月也超級熱啊
慢慢來吧,明年基本盤看能不能場均增加1000人
平日很難增加
有些人還是一直有假球等於中職概念 國際賽打好 他們覺
得是應該的 最多就是比較願意進場看國際賽
在看看能不能增加更多女性球迷,開發更多商品市場
夏天太熱 不舒服
就算你把3-11月所有巨蛋假日場次都佔住 也不會所有場次
都坐有八成滿 更何況六球團不會把所有賽事都集中在一個
球場
照你列的要增加場次。但球隊數不同不能這樣比吧~
因為球場太爛
真的要有冷氣
我台北吱吱 也只有假日會去桃園 平日真的太晚
而且平日進場就贏台灣不少
平日進場提升真的不容易 他不單只有球賽本身的問題
日本近幾年也是熱爆 就熱衷程度不同
他們甲子園也是室外
人家下班就是會去喝酒加看球
我們平日下班是回家癱倒耍廢
而且我們最熱衷看球的那一輩應該是90年代那群現在少
說也50以上了
我不知道ARI多熱,但台灣的濕度也是很可怕
挑戰滿座率吧
這是進場人次跟總人口比例吧
那就是市場規模(球隊數、場次)而不是熱不熱的問題
==
票價太貴。美職日職的硬體和內容對得起他的票價,種
花的相對就是貴了一點
熱,沒進場就滿身大汗,廁所又爛
你有沒有考慮球場問題XDDD
看明年新莊外也能坐多少人,就知道有冷氣沒冷氣差距
平日就不會貴啊 假日通常會塞主體趴
日職主題日全場(含外野)送球衣,都沒大巨蛋主題日
貴
洲際擁塞的交通 實在是令人卻步
現在假日就是靠啦啦隊和主題趴在拉台 認真說新竹沒
有比賽真的可惜 休假時間寶貴偏偏都要跑別的地方看
球
假日沒辦趴 還未必就愛進場
台南球場太破舊,真的會影響進場的意願
總觀眾數會受到場次影響 不能這樣比吧
發生五次假球又要吸引多少人看呢?
總觀眾數確實會受總場次數影響 不過中職場均觀眾數也輸美
日韓職 可以說是不論比平均、比總數或比總數佔總人口比例
都輸的概念 所以相信是有成長空間
台灣多雨,巨蛋比較適合
說實在比例的算法很不公平
但有成長空間倒是真的
氣候也是問題吧!台灣夏天太熱,逼退一堆女性觀眾
這樣算稍微不公但是 雖不中亦不遠 需要再經營
高雄根本應該打冬天的 XD
場次差這麼多 為何大巨蛋不能一日午晚場?
低薪高房租房價,很少人會有閒錢去看球
台灣的球場環境肯定是阻因之一,有大巨蛋可比較後差距更
是明顯
說台灣看球潛在客群 如上班族 學生 因為上班上課壓
力或工時沒空的 可以參考韓國
明年統一如果認養亞太 那一定會再上升
女性表示:想要猛男啦啦隊
喵喵會說場地太爛無解 然後亞太又說不想租zzz
台南台中先改建廁所吧
難
感覺是差在老年人 美職和日職比賽超多退休老人進場
場均7000多人其實有進步了,再多給一點時間吧。以前的場均是
真的誇張的低
廁所要用好一點啦…老人小孩很需要廁所
而且以前女球迷真的很少,現在女球迷增加很多了
先投資 也就是先生蛋 才能有雞
去看球跟去打球能比喔 輸了
交通問題
今年去新莊天母應該超過一半都下雨 如果內野都能有雨遮
會更想去看
拜託廁所先弄乾淨,座位不要髒,食物賣便宜一點
外包清潔公司整理一下
像天母平日最便宜票價200,沒啥人可以直接坐到內野
用總觀眾去算不對吧,好歹用場均觀眾
觀眾席弄成可以遮雨+電風扇,應該不難吧
場次是人家一半然後比總人數比例?
先把例行賽增加的140場試水溫比較快+容易
*到
確實 中職還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不過台灣人口負成長 人
口紅利不足
中部跟南部各生一顆大巨蛋,在這之前賽季檔期台北大巨
蛋要完全支援
中南部再一顆棒球巨蛋 才會突破
日職其實有6支球隊主場是在巨蛋 把西武蛋算半顆也有5.5隊
台職要像有人說21%人口數 最少要兩顆棒球巨蛋 不然很難啦
在此之前 台北蛋的例行賽數目36場也是不足 拉到50場先!
還好吧 場數差那麼多 怎麼比
觀賞舒適性有同等級再來比這個
韓國的外野座位席更爛
就是要蓋巨蛋才能提升 日韓涼爽舒服 會冷加件外套
就好 台灣氣候濕熱噁心全裸也沒救 早該北中南各一
顆巨蛋= =
爆
[分享] 今日大巨蛋人數 刷新中職最多觀眾2024/06/01 星期六 中信兄弟 VS 味全龍 @大巨蛋 觀眾:29688人 *刷新中職史上最多觀眾數 謝謝你 兄弟 謝謝你 老黃爆
[專欄] 觀戰人數頻破紀錄 進場零安檢已不合時宜觀戰人數頻破紀錄 進場零安檢已不合時宜 丹尼爾 中信兄弟將於9月21日、22日在台北大巨蛋舉辦周思齊引退賽,其中21日(週六)的賽事 門票38500張已經全部完售,確定將再度刷新中華職棒例行賽最多觀眾進場記錄,同時也 將超越今年三月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於大巨蛋舉辦的台日交流紀念賽,37890人的台灣棒40
Re: [討論] 大概什麼等級的比賽能到四萬人還記得2001的世界杯棒球賽(就是《再出發》那一屆),當時也是台灣棒球的一個低潮期 ,兩聯盟惡鬥、中職票房冷清清,預賽的中美跟中韓兩場比賽辦在偏僻的澄清湖棒球場, 只是無關晉級的預賽而已,觀眾人數都已經破23000人,中美之戰更誇張,美國隊球員也 是小聯盟為主,當天觀眾人數有紀錄的是滿場的25000人,根據小道消息,實際擠進球場 的人數可能逼近28000人~38
[討論] 當年台灣大聯盟觀眾比較多為何後來是被併看到台籃2個聯盟整天吵來吵去誰比較強,突然想知道 當年中職跟台灣大聯盟合併的故事,看到這篇新聞 6年的時間前4年都是台灣大聯盟觀眾人數比較多 到後2年中職觀眾才慢慢追過台灣大聯盟,到了合併20
[閒聊] YT直播觀眾結算是怎麼算的?我看昨天某聯盟同時在線人數是禮拜五中職的兩倍 可是最後結算才37萬 中職卻有33萬 有點好奇YT是怎麼結算直播觀眾的 --9
[討論] 預測2024年中職總進場人數今年中職總進場人數180萬人創新高 明年打360場總觀眾數肯定超越今年 來預測一下2024年總進場人數,主要還是看台北大巨蛋、台南亞太、澄清湖 台南亞太看新聞希望明年年中完工,趕上下半季比賽,個人覺得明年 年底前能完工就不錯了,預估台南總觀眾數和今年差不多8
Re: [討論] 潘威倫引退的觀眾怎麼比想像中少二萬八千人在中職這觀眾數不夠多? 周思齊兩場八萬很多 但以統一對戰台鋼這人數也已經算很多了 當然我是希望中職人數越來越多 中職也有兩支南部球隊其中一隊還是第一年一軍比賽的新球隊在台北比賽二萬八千名觀眾5
[閒聊] 大巨蛋熱身賽預售破萬熱身賽兩場台北大巨蛋賽事都有人氣球隊中信兄弟,分別是3月16日對上味全龍,3月17日對 上富邦悍將隊,同時這兩場比賽,不論主客場都有女孩應援團。 根據中職提供到下午兩點為止的數據,3月16日銷售95%,3月17日售出80%,兩場觀眾人數都 已破萬,寫下中職官辦熱身賽紀錄,同時目前僅開放內野下層,聯盟會評估是否開內野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