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禁止群起效「油」後,從數據面見證作弊醜聞

看板Baseball標題[分享] 禁止群起效「油」後,從數據面見證作弊醜聞作者
polanco
(polanco)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13

完整標題:禁止群起效「油」後,從數據面見證作弊醜聞

作者:劍花 Charlie

原文網址: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5623


賽揚強投Max Scherzer在球場寬衣解帶!看起來是非常莫名的行為,然而這是大聯盟為了嚴格管制外部物質使用,在場上檢查投手時所產生的怪奇畫面,目的是為了抑制投手抹「油」這項陳年陋習,並捍衛聯盟聲譽與商業利益,不過這樣的舉措真的有效嗎?投手真的弱化了嗎?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6/325476/aspect-sysTZ9rbkM-700xauto.jpg

Romo: 剛好我想上廁所…

▲這個看起來很母湯的畫面,是在執法首日,運動家隊後援老將Seargio Romo面對裁判盤查選擇先脫再說的結果

群起效油 經黏累月

大聯盟投手們在球上塗抹外部物質,讓球變得「黏黏的」,以提升對球的控制力與壓制力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聯盟不是不知道,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裝死,結果便是截至今年6月3日,聯盟平均打擊率僅有0.236,堪稱是來到另一個「死球年代」。

雪上加霜的是,搭配追求三振及長打的時代潮流所致,造成比賽內容清一色都是「三振保送全壘打」,觀賞性下降成為明顯的問題,畢竟現場觀賽是很難欣賞單純的投打對決,還是球飛來飛去比較有趣。

因此基於商業考量,聯盟便開始著手介入,在五月底先是抓包包含我國旅美球員鄧愷威在內的四名小聯盟選手,以達殺雞儆猴之用;接著展開一連串會議,最後在本月21日宣布往後的賽事,裁判將主動檢查投手身上是否有可疑物質,如果有的話便立刻驅逐出場並禁賽十天,目前唯一被抓到的則是西雅圖水手隊後援左投Hector Santiago。

https://youtu.be/nyI9vhkoBh4
▲以前只有這種明顯到路人都知道有問題的才會抓

為什麼要用外部物質

事實上使用其他物質來幫助投球並非現代專利,前述提到的死球年代,多少是因為投手在球上塗抹口水,讓打者難以掌握所致;又在2014年,洋基隊投手Michael Pineda在比賽中被抓包使用松焦油,目的是藉此增加對球的控制。

到了近年,球團與投手發現,使用特定外部物質,如Spider Tack,或是將防曬霜與汗水混合,都能讓球變得黏,除了能強化控球外,還能讓轉速增加,使得滑球能有更好的變化,也讓四縫線速球的下墜幅度減少,產生視覺上的上飄效果,讓揮空率得以提升,切合現代投手對於高三振的追求,所以部分球團甚至會找人研究該抹哪些物質,今年季前前天使職員Brian Harkins可說是最好的證明。

顯然抹油這回是,在時代風潮與聯盟不作為下,建構了巨大的共犯結構,影響到了聯盟的商業利益,因此讓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終於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但是聯盟這樣禁絕外部物質的作法,真的能有效抑制轉速嗎?真的能讓比賽觀賞性提高嗎?真的是基於公平性的考量嗎?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3/325473/aspect-0iyuSs2s90-700xauto.jpg

可以看到6月7日後,聯盟整體轉速下滑明顯

投手的危機

轉速真的掉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分析,自從6月3日以後,滑球的轉速掉了3.7%,四縫線速球的跌幅則是更大幅度的3.9%。尤其是在6月7日,也就是鄧愷威等投手被抓後一周並召開內部會議後,整體四縫線速球與滑球的轉速出現了劇烈的下滑。

不過這只是整體走向,對於某些投手來說影響更加顯著,華爾街日報將研究範圍定在於6月3日前後都投超過25顆滑球的投手,發現其中有39人轉速跌幅超過5%,包含許多知名球員如Gerrit Cole& Trevor Bauer& Max Scherzer跟大谷翔平。

至於速球的部分,採用同樣的範圍,其中318位投手有205位的轉速下滑超過1%,顯見投手在最近失去了強力的武器;驚人的是,這段期間打者的表現提升了,整體長打率提高了
0.24個百分點;打擊率從0.236提高到0.246。相較於開季無安打連發的比賽,六月的賽事也出現更多的打擊大戰(國民對費城人,13比12;大都會對勇士,2比20;小熊對釀酒人,7比15)。

https://youtu.be/xdycHEGRY28
▲這場真的相當瘋狂,各打一隻滿貫砲與三分砲,還讓國民小編撿到槍狂酸七六人的Ben
Simmons

強投落難

而在整個外部物質風波爆發後,打者方面雖然沒有太多發言(畢竟自家人多少也有涉嫌),但還是有Josh Donaldson、Kris Bryant等表態支持,前者更是直接點名Gerrit Cole跟Lucas Gioiito抹油(不過Donaldson在這之後對決Cole則是遭到三振),因此我們就來看看Cole的成績吧!

首先是帳面上的ERA,本季創下連投61個三振而沒有任何保送的他,在四五月繳出1.78的鬼神成績,但到了六月卻僅有乏善可陳的4.65;至於轉速方面也出現明顯的下滑,6月3號的先發速球平均有2439轉,到了6月22日也就是執法首日,卻只剩下2260轉(對雙城一戰的成長可解釋為隨著均速提高而提高);滑球更慘,他的跌幅是投超過100顆滑球者之中最大的6.3%。雖然該文並沒有直接說Cole使用外部物質,但這是他在被Donaldson點名後所做出的回應(引述自聯合報報導)

「老實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很多東西是是上個世代球員傳下來的,我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被允許的。」、「這對許多熱愛棒球的人很重要,如果聯盟想立法規定其他東西,我們可以談談,因為最後我們都該朝同一條路上前進。」

問他老兄有沒有用外部物質,他的回答顯然介在有跟沒有之間…不過筆者在此必須說的是,並非所有被本文點名的投手都有用油或外部物質,畢竟轉速不只跟外部物質有關,跟球速還有投手自身調整都有更直接的影響,然而根據Cole以上的內容,加上其他投手如
Carlos Rondon、Tyler Glasnow的抱怨,還有Adam Wainwright的坦白,雖然只有一人被抓到,但從數據面及以上球員的表態觀察,這個公開的秘密似乎得到一定程度的證實。

https://youtu.be/UCvwEBYZJUc

聯盟的處置得宜嗎?

那聯盟這樣的處置是對的嗎?筆者認為是對的,畢竟塗抹外部物質一直都是聯盟明定禁止的項目,依法行事並沒有任何問題,那如果有選手因此表現下滑,那筆者只能說相當遺憾,畢竟規定就是規定,聯盟有捍衛其規則的權利。更何況作弊的結果,使得比賽觀賞性下滑,大聯盟本質上是個商業聯盟,自然會對此下手,筆者對此也是支持的,畢竟商業層面的繁榮,是可以帶動整體運動市場跟棒球競技提升的(NBA近來也有避免過分買犯造成觀賞性下滑而想修改規則聲音)。

不過筆者希望聯盟捫心自問,如果作弊的結果對於商業利益有助益,那他們還會嚴格執法嗎?個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畢竟聯盟若有如此胸懷,抹油早就被抓包了,拖到現在才進行管制,不就是因為害怕作弊的事傳出去,會讓聯盟被貼上作弊仔的標籤,使得商譽跟行銷遭受重創,因而選擇裝死。

如此利益至上及息事寧人的心態,同樣也能展現在對太空人偷暗號醜聞上那敷衍的懲處上(球員跟教練作弊,結果被罰的是總管?然後發起者Alex Cora還開開心心的坐在紅襪休息室!)。

https://youtu.be/M2XNW1qHN9w

太鼓達人vs 化學家— 與太空人偷暗號醜聞比較

若將兩者相比,個人認為自比賽層面來說抹油更糟糕,因為根據數據分析,其實敲打垃圾桶的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的好(知道是什麼球不代表打的到,更何況可能猜錯),不若抹油那樣立竿見影,這邊不是要說太空人作弊正當或被罰很可憐,而是要點出他們都是令人髮指的作弊,不因為抹油比較多人用就比較應該。

因此本文支持大聯盟管制外部物質,還給大眾公平的競爭環境,固然作弊的原因不若太空人那樣是自己亂來,多少是因為大環境下的不「油」自主,但這些作弊者的信賴依舊不值得保護,作弊就是作弊。更何況抹油效應明顯且規模有過之而無不及,套用太空人作弊吹哨者Mike Fiers的話,請問有多少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他們無法站穩大聯盟不是因為實力不夠,而是因為他的對手作弊,讓他必須吞下夢想破碎的後果?他們花了大半輩子努力練習,結果不是輸在場上的對手,而是輸給對手陣營的化學家?這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9/325479/aspect-lFpGLwjiZi-700xauto.jpg


https://youtu.be/IdJVTCDp4J0
▲當場脫皮帶是哪招?

結論

總結來說,聯盟終於對抹油這項陳年惡習展開管制,再一次體現他們那利益至上的嘴臉;而從數據分析的角度,確實體現管制對於投手的影響,許多大投手紛紛落難,接下來會有什麼效應我們就繼續看下去;至於聯盟的執法,基於過分濫捕會造成商譽損害,消極不作為會致使觀賞性下滑跟公平性的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採用不溯及既往的手段筆者表示支持,不過依然有改善空間,畢竟讓球員在場上寬衣解帶實在是太不得體,而且是對球員人格的抹殺,應該要在退場於一些較為隱密的地方進行,期許聯盟能有所作為,並對其他潛在的作弊事項採取更加積極的態度。


本文編譯自華爾街日報報導,由Tom McGinty跟Andrew Beaton所撰寫的 The Data
Behind Baseball’s Stickiest Proble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32.1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aseball/M.1625405668.A.A2D

saiulbb07/04 21:36明確規範 嚴格執行 標準一致 MLB加油吧~

※ 編輯: polanco (42.77.119.210 臺灣), 07/04/2021 21:37:04

zxc90638307/04 21:42職業聯盟本來就利益至上啊

aotom07/04 22:07脫皮帶是因為外部物質可以藏在扣環上,裁判也會檢查

aotom07/04 22:07作者是真的不知道嗎?

brian9b3b07/04 22:19那彈球問題有要改善嗎

zxc90638307/04 22:22今年就是因爲改正彈力球 加上投手又抹油啊

waterQAQ07/04 22:39今年就是因為換球後還抹油投手太強 打擊率太慘了 聯盟才

waterQAQ07/04 22:39開始認真抓吧

jazz12345707/04 22:51聯盟:我要抓抹油;大谷:靠北 ; 翔平:送啦!

Midiya07/04 23:06樓上講得好像大谷有抹油似的 = =

GoodDonkey07/04 23:21翔平的雙響砲靠沒油嗎~

qazxswptt07/04 23:21可是大谷笑容滿面的想鬆開皮帶

mirrorlee07/04 23:23長打率提高了0.24個百分點 打擊率提高了0.01個百分點

mirrorlee07/04 23:23這是驚人的打者表現提升嗎 這記者腦袋有問題吧

mirrorlee07/04 23:37這種長打率變化 你跟我說是因為天氣變暖 球比較會飛 我

mirrorlee07/04 23:37還比較相信

lym071507/05 00:40我好像懂作者痛恨聯盟利益至上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就是因為

lym071507/05 00:41舉著利益至上的大旗 想說球迷都喜歡全壘打 我們就來讓全

lym071507/05 00:41壘打變多吧 根本不管任何副作用 反正收益有增加就好了

lym071507/05 00:42要不是比賽愈來愈難看 新球迷愈來愈少 彈球會改才有鬼

lym071507/05 00:46那種以為自己是上帝 想控制比賽就控制 想賺更多錢而偷改

lym071507/05 00:47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