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哪種球場文化比較特別
1.啦啦隊偶像化 吸引大量妹迷和砲哥進場
2.球員偶像化 進場觀眾女生比例比男生高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1吧 全世界只有臺灣能把啦啦隊搞到比球員本身還重要
1.啊 世界首創啦啦隊屌打球員
我說的是在那些人心目中 不是真的有屌打
2還是行銷本質球員 不算特別
1阿,2要出圈,這樣搞也很正常啊
2才正常
2與其說偶像化,不如說球團本來就會塑造球星
時空背景不同,塑造成形象不同而已
哪來啦啦隊比球員重要.....你要不要算一下成本投入分配
一直都有在塑 塑不出來而已0.0
第三行推文是被你吃掉了逆
1啊 全世界只有台灣這樣玩 韓國都沒這麼扯
而且這兩個對以前台灣棒球都不常見,需要有人出來帶頭做
不過韓職拓展女性市場的決策現在來看真的是傑出的一手
阿
球員偶像化,看起來短期內沒有標的,四爺都很難了
韓國本來就很會包裝跟行銷藝人
現在只是拿那套用在球員身上
其實日本也有球員偶像化 還要求球員三十歲以下盡量不要公佈
有另一伴或結婚了 也有拍形象照個人小卡什麼的 所以對韓國兩
年可以把行銷成這樣 也是蠻想知道他們還做了什麼
就搭上有個知名韓星是KBO某隊鐵粉的順風車
反正都是讓球迷進場,不同手段也沒啥不好
某藝人是X隊鐵粉其實在日本也很常見 不過好像對年輕球迷沒啥
效果 可能是明星影響力有差吧
1 吧 這現場只有台灣有
樓上是指韓華吧,韓華也是很特別球隊
韓追星族對比後在球場追星還比較便宜
如果就培養運動迷而言2是好事吧,1不確定
引導追星族改追球員是真的有厲害 我這兩年跟太太開始看韓國
明星或去演唱會什麼的 覺得追星族消費力真的很恐怖 一場五六
四爺也是到12強冠軍隊長才出圈 本質上還是要靠國際賽成績
千還要買週邊 現場一堆年輕人 像我們這樣三十左右的還是少數
台灣現在生態行銷啦啦隊真的比較快
比較好奇有沒有人研究砲哥妹迷轉球迷的調查XD
台灣大概就2推不太動
2是正常的 1就比較特別
所以很好期為啥韓國可以推得動 他們看演唱會比台灣票價便宜
他們棒球票比台灣貴 台灣價碼拉更開 應該不是進場費的問題
偶像化過去最成功就SBL信安田壘野獸那年代
韓國畢竟有5千多萬人,市場真的比我們大不少
不過也歸功藝人進場看籃球宣傳談戀愛才會大家都認識
日本就棒球文化扎根很深的國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棒球
的方式 就算沒在看棒球的人也很容易在日常接觸到自己
家鄉球隊的東西進而受影響
奇怪不過香蕉棒球聯盟吧,但人家很夯
台灣演藝圈就沒落也沒什麼電視節目
場地和氣候有差吧,就算看不懂比賽,台灣氣候和場地
像我認識日本東北的人說 雖然不太看棒球 但是很自然地
會哼樂天的隊歌XD
有知名藝人喜歡的話幫忙宣傳的確有很大幫助
韓國隨便一個大咖去看棒球都可以宣傳
門票真的不算直接因素 排球常常低到幾乎免錢 但是....
其實蠻讓人勸退,一開始嘗鮮體驗不好,後來很難入坑
之前不是說KBO的票價不貴嗎?
現在台灣哪有什麼新生代很紅的
場地和氣候真的有差 我就聽過很多人覺得不舒服不想去 而不只
是球賽本身
台灣現在反而是啦啦隊跑演藝圈 然後透過啦啦隊才去跑棒球場
台灣的習慣,明星宣傳或自稱球迷,真的有幫助嗎?
爪三劍客那時候狂拍廣告上節目那時候新莊外野也滿
總板有篇韓華票價下面都說很便宜
那時候週五外野能滿現在不行
你外野還是要靠本質迷才行
韓華是便宜啊 但是台灣更便宜吧
2才是正常
現在職棒要競爭跟那些娛樂產業跟以前能選擇娛樂有差
2是特別在女性比例 這麼高的女性比例在棒球中獨樹
全球
玩這些錢,體感舒適度,比不上看電影唱歌逛商場等
因為之前有幾篇有提到KBO的票價更低
那你大概被誤導了 他們最低的票價很低 但是好的位置還是要上
千塊的 跟中職算是有差別吧
人家當然不會考量去看球
商業化娛樂化確實能增加看球意願,畢竟周邊也生活化
大概就便宜的很便宜吧,好的座位很貴也是難免的
1
台灣把球員偶像化這塊興趣缺缺
另外看了一下他們比較貴的位子看起來也沒到很多
偶像化要建立起來的成本並不低,沒有國際賽的話要搭配
行銷
何況韓華還是新球場,整體下來跟台灣比票價卻沒差多少
但其實去年啾有些活動就滿針對女性客群的時候(其他隊
可能也有但我不記得了)
2哪裡特別
台鋼有些年輕球員值得推啊
球員偶像化外野等球場任何位置都是熱區,才能賣更多票。
韓國演唱會價格跟疫情前比起來聽說漲了很多
韓國人的收入外野票超便宜 打工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去看一
場
新竹,開幕即閉幕
啦啦隊那可能比球員重要 啦啦隊有法子簽下2憶合約嗎...
還是2吧 只靠1的話熱區以外也很難坐滿
富邦內野不是都賣完了
本質是給消費者娛樂體驗,棒球競技只是附加的
1 啦啦隊比球員紅w
啦啦隊比球員紅 韓援啦啦隊又比其他國籍的啦啦隊紅
62
[討論] 中職、中華隊如何增加女球迷數量這場韓國女球迷妖獸多開起來比例比男生多 昨天我有進場台多戰感覺比例大概7:3沒有韓國那麼扯有6成女球迷 是不是只關心啦啦隊男生球迷 沒有關心過女生需要什麼的感受 中職跟中華隊國際賽如何增加女生球迷進場意願是新的票房利基點20
[討論] KBO 是不是太把球員偶像化了跟中職用啦啦隊吸引砲哥擴大產業規模 球員只要好好打球就好的方向相反 KBO把球員偶像化吸引砲姐入場 這樣球員不就還要分心顧球迷 結果在國際賽就被中職搧2巴掌30
Re: [討論] 如何增加女粉絲看中職比例就增加啦啦隊啊, 現在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了。 大家以為啦啦隊只吸引了男性? 根本是錯誤的觀念。 事實上為了看啦啦隊進場的女性球迷24
[閒聊] 洲際砲哥百米衝刺賽明年假日一三壘真的該考慮都請啦啦隊然後熱區劃位加價賣 球場熱鬧有話題也可以吸引更多人買票進場看比賽 不然萬一有人因此受傷對中職形象也不好 --16
Re: [討論] 你各位覺得中職的最大賣點是?這我有實際經驗, 前年冬盟認識了一個第一次從日本飛來台灣看冬盟的養樂多球迷. 當時我是這麼向他介紹的 "明年季賽可以來台灣看看, 台灣的啦啦隊超棒的(開照片給他看)." 於是他去年四月第一次來台看中職... 然後去年他總共就飛來四次還五次, 看了約20場左右, 一路看到總冠軍賽.9
Re: [閒聊] 對於T1行銷方面的建議拿香跟拜是最蠢的做法,就好像抗中保台僅此一家 所以T1絕對不能去抄P,穩死的 我也提供個建議,首先兩個行銷方向 【偶像籃球】 【本土在地主義】 先談偶像籃球,基本上看籃球的八成是男的,我認為T必須找出另一邊的客群:女性 所以,要吸引迷妹,就是要將球員偶像化,廣告代言偶像劇,讓球員多多去客串7
[討論] 男生進場看啦啦隊 女生進場看猛男今天的韓國女球迷非常多 因為他們把職棒球星包裝成偶像 台灣絕大部分進場的球迷以男性居多 女性這塊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建議各球團開始引進猛男或小鮮肉 吸引一些不曾看球的女性觀眾進場3
Re: [新聞] 可愛周邊選手偶像化 韓職棒20多歲女粉增年 : 輕女性球迷大為增加。專家分析,除了球隊行銷策略奏效,在周邊商品增添可愛元素以 外 : ,「選手偶像化」也是主因之一。年輕帥氣的選手吸引不少女性粉絲,促進票房增長。 : 天氣又陰又悶熱,也沒破壞大批蜂擁而至的球迷,進場觀賽好心情。1
Re: [新聞] 混血女神Dora 被爆熱戀職籃球星林子洧大震驚!原來我被騙了這麼久嗎?原來根本沒在一起過喔?應該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樣,過去 一段時間提到小胡就聯想到Dora,反之亦然。 演藝圈的螢幕情侶屢見不鮮,原來籃球圈也慢慢向演藝圈看齊了。那之後籃壇的行銷要走韓 團那套嗎?各種CP配對還有唯粉、唯毒……如果能像韓國職棒把選手偶像化吸引觀眾進場、 買買周邊商品就是大成功了。 畢竟是偶像嘛,實力擺一邊娛樂才是真的2
Re: [抱怨] 看到阿富那篇新聞經濟效益問題啊 追啦啦隊的砲哥場場進,啦啦隊周邊不遺餘力地買 球迷有嗎?你會花幾萬去買球員的人形立牌嗎? 也不會嘛 當然就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