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分享] 福岡小雞鷹隊的數據科學世界(?)

看板BaseballXXXX標題Re: [分享] 福岡小雞鷹隊的數據科學世界(?)作者
osvaldo4040
(Xian)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每週一次的「更深入了解鷹隊」——專訪新入團的R&D打擊教練菊池拓斗

本週的「更深入了解鷹隊」,我們專訪了新加入軟銀鷹隊的R&D集團打擊教練——菊池拓斗(32歲)。他在富士大學時期曾與山川穗高等球員並肩作戰,但並未有職棒經歷,反而擁有獨特的職涯背景——曾擔任高中教師,在棒球學校指導選手,並透過YouTube分享打擊教學影片。如今,他成為強化球團R&D部門的一員,負責運用動作解析技術來提升選手的打擊技巧。這次訪談中,他分享了在美國留學期間學習到的打擊理論,以及未來的展望。

— 在富士大學時期,你的角色是?

「大學四年間並不是固定的先發球員。」

— 山川穗高是你的學長吧?

「我非常敬佩他,他的訓練量和揮棒次數都非常驚人。即使回到宿舍附近的小屋,他的房間燈光常常開到晚上11點。」

— 大學畢業後,你選擇成為高中教師,而不是挑戰職棒?

「我的目標本來就比較偏向指導者之路。即使知道自己無法進入職棒,這對我來說只是過程,並不是最終想做的事情。」

— 在高中擔任打擊教練時的指導方式是?

「當時的指導方式與現在完全不同。我最重視的是加快揮棒速度以及讓選手大量揮棒,並且將自己的經驗直接傳授給選手。當時的理念就是這樣。」

— 為何在教書三年後辭職赴美?

「最主要是對『職業教練』這個職業感興趣。在日本,當時幾乎沒有以私人棒球教練為職業的人。」

「到了美國後,我發現光靠自己過去的經驗來指導選手,根本撐不過30分鐘的一對一訓練。真正的教練應該理解正確的技術,並知道如何引導選手提升。我才意識到,教練的角色並不是單純傳授自己會的東西,而是要不斷更新知識,根據選手的需求提供正確的動作訓練。」

— 日本與美國的棒球指導方式有什麼差異?

「完全是180度不同的概念。在美國,教練們經常強調『打擊是旋轉動作』。有些因父母工作而來到美國的日本小球員,經常會被教練提醒『再多轉動身體』,因為他們習慣用手部力量揮棒。」

— 只用手揮棒的方式是不好的嗎?

「職業選手的旋轉動作會逐漸變小,因為當力量變強時,即使旋轉幅度減少,依然能產生相同的輸出。但如果是年幼的球員,他們的力量還不足,這時候就必須讓身體大幅度旋轉,等到長大後再逐漸縮小動作範圍,這才是理想的發展方式。」

— 去年你接到了軟銀的邀約,當時的想法是?

「其實,我從來沒有特別想要進入職棒擔任教練。老實說,我當時擔心自己能為軟銀帶來什麼貢獻,這是最初的想法。」

— 那為何最後決定加入?

「因為R&D集團展現出的高度決心。他們希望透過動作解析,讓選手確實掌握技術,並且付諸實踐。我感受到球團的熱忱,也相信自己這五年來的經驗可以派上用場。」

— 實際參與指導後,有什麼感受?

「首先,動作解析的數據比我想像的還要精細10倍。過去我們做的訓練很多是靠主觀判斷,而現在能夠透過科學數據驗證,並讓訓練方式變得更加精準。」

「雖然我是來自業餘棒球領域的教練,但只要以正確的方式指導,球員們都會全力以赴。他們並不會把我當成外來者,而是認真對待我的指導,這讓我覺得來到這裡是正確的選擇。」

— 你的指導目標是什麼?

「目前日本棒球的整體打擊成績正在下滑,因為投手的球速和球質越來越強勢。我希望能透過更優秀的打擊技術,讓比賽變得更精彩。」

「為了做到這點,我們必須不斷引入新的技術與觀念,不能只是依靠選手的『感覺』來打球。我認為,一個好的訓練環境,應該讓願意努力練習的選手能夠真正提升,而這正是技術訓練的精髓。我希望能夠打造出這樣的環境。」

— 菊池拓斗小檔案

菊池拓斗
‧ 1993年1月16日生,福島縣出身
‧ 光南高校、富士大學棒球隊成員
‧ 畢業後曾在清陵情報高校擔任指導教練
‧ 前往美國進修一年,學習棒球指導與訓練技術
‧ 回到日本後,在福島縣成立棒球學校「T-Academy」
‧ YouTube頻道「タクトTV」訂閱人數約3.5萬(截至10日)
‧ 過去曾指導軟銀明星球員近藤健介的自主訓練
‧ R&D(Research & Development,研究開發)部門專注於透過高科技分析選手的動作,
以數據化方式提升表現

---------------
時代變了,你不用打過職業,
只要你被認可專業,一樣可以執教日職

https://bit.ly/4iibGKk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92.245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