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請益] 真的有條件不好到交不到朋友嗎?

看板CATCH標題Re: [請益] 真的有條件不好到交不到朋友嗎?作者
OrcaKW
(Orca.小元)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80

我在想目前你跟板友的互動,應該多少重現了你在交友上的狀況。

一開始出個聲打招呼、發問,大家會回。
但「對你來說」不知怎麼的,
幾輪互動之後就越來越沒人想理你、開始說你很煩。

依原po與板友們的互動,你讓人覺得煩的過程是這麼發生的:
1. 拒絕
你不斷打槍別人的建議,板友不管說什麼,
你最後都要/都能繞回「外在價值太低」、「長相不佳」。

現在哪位板友看到你的長相了?
但我敢說推文的人、只看不出聲的人,已經開始覺得煩、想翻白眼、或直接略過。


2. 否定
推文中否定別人的事「說出來沒什麼」(386樓)。
有人在說生活感情上的問題,其他人給拍拍秀秀,是提供情緒價值。
那你呢?

你不也希望和別人聊天、得到支持?
同樣別人也希望,但你的反應是批評看輕,
這樣看起來就像個雙標仔、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3. 評價
「只要有外在價值就會吸引人」(392樓)。
你說慕強是天性,但你不也總是注意到別人強的那面?

當板友以自身例子說交友不看長相,「十塊飲料、一包炸物都能聊整晚」。
你的反應是……回到1,繼續說自己外在價值低、長相不佳。


結論:
我認為所有的關係都是價值互換,外表、金錢、情緒、照顧、成就感等。
父母對子女的照顧,我覺得也是先滿足了他們自身。

你一直提想交朋友,但除了反覆說自己外貌不佳,尚未看到你能提供給別人什麼。
因此在關係中,很容易被歸為一直「要」,但很少「給」的那方。

在描述原生家庭的互動,我猜可能家中的氛圍可能也是比較疏遠,很少感情交流。
但在你自己說出來、以此當作人際互動不好的原因之前,
沒有人會通靈知道你的過去。

我覺得這是壞處,沒人會同理你、給你拍拍;
我覺得這是好處,代表每段新的關係都有機會重新開始、跟過去不一樣。

寫著寫著想起多年前在板上回的2篇文章,
狀況不同,但交友分層次的的同心圓概念,應該能適用。

Re: [請益] 要怎麼交朋友?
#1Moo1SmK (CATCH)
https://www.ptt.cc/CATCH/E.S-GLYJbxk3ww
http://i.imgur.com/a5jujaT.png


Re: [請益] 有辦法不要讓恐懼太過影響到自己的行為嗎
#1QlrnTpo (CATHC)
https://www.ptt.cc/CATCH/E.TCLHuOxwpmF8


祝大家2024年快樂平安~
(最後這句我沒刻意去做,下意識就打出來了。
打一段字只花我3秒,但看得人能感到祝福,何樂不為。
如果我不是心理師,應該也很難特別點出這句話還分析。職業病XD)


※ 引述《normaunds (normanni)》之銘言:
: 我是個身高不到165的男生,年屆三十了
: 沒有真正交過朋友,最多就是小學時有去過兩三位同學一次家中而已
: 自己的外在條件的確比一般的標準差了不少
: 所以我真的沒在挑,覺得相處的來最重要
: 我對人完全不提挑,就算是跟我一樣的肥宅沒特長成績不好的我也能接受
: 本人努力透過網路拓展交友圈
: 但是屢戰屢敗
: 在網上社群軟體加了好友以後容易被冷淡、已讀
: 說了身高也會被已讀
: 身高160
: 我知道外在條件不好,嘗試去詢問整形,決定明年要做整形
: 本人最近才又再次被封鎖,非常沮喪,我不是來討拍,我是想讓大家知道我真的很醜,讓我
: 心情一次掉到谷底
: 才可以整理好心情努力
: 也請大家提供意見
: 臉型太大 、眼睛小、額頭扁塌、鼻子塌鼻翼寬、顴骨突出、牙齒骨暴。簡單的說就是底子
: 很差,這可能我要去facelift 問才行
: 我時常在想,是因為我真的太醜、長相在男生裡面很差,家裡家徒四壁,自己因為隱疾才沒
: 好工作,交心的朋友嗎?
: 網路上的社群軟體的網友通通對我防心很重,對我說重話,罵問候母親的話,斯文一點的也
: 會罵關我屁事
: 甚至叫我心理諮商,不要跟她們抱怨,長得好看聲音柔美的人就不是抱怨,她們還會安慰她
: (因為我很想交朋友,但因為條件不好,低於她們的門檻,所以她們覺得我煩,所以我做什
: 麼都被她們嫌棄,連聊天也被拷貝)要整形也被嫌人緣不會變好,錢掉水溝表演
: 是我太好人沒個性嗎?
: 還是太越級打怪了,因為我看她們長得好看甚至網美等級的都很容易跟人交心,去人家家裡
: 玩,有說有笑,,甚至載人到處玩,我的話就是跟雞肋般的存在。她們只會很假的說我不是
: 外貌問題,是性格問題
: 但我有眼睛,明明就對長相好的人很友善,對肥宅特醜的人的我很冷漠,還能說是性格問題
: 我也是覺得翻白眼表情。想跟她們出去玩,也是被當隱形人一樣,更不用說她們自己私下找
: 一群人出去玩,後來在社群軟體貼合照,我完全不讓跟
: 被人說我跟你不熟,不要跟我抱怨
: 等等一系列嫌棄很醜、沒錢的言論,表面上客套的說漂亮,實際上的動作上把我當87對待: 社交軟體上的人很多電資,高薪、會打扮
: 只有自己才有得靠,感覺對人性失望了
: 被各種冷排、言語、關係暴力、差別待遇
: 交朋友真的會很多人看利用價值(帥美、錢財、社會地位、身高、學歷學識等等)來決定是
: 否交妳這個朋友嗎?一旦達不到標準還想交就會受到傷害
: 我是否只剩整形一途,還是說剩餘的精力、時間拿去考希望渺茫的五等特考?提升自己: 現在真的找不到不看外在價值的男男女女了嗎?

--
部落格/粉絲專頁:傾聽存在,小元心理師
https://orcakw.tw/
https://fb.com/orcakw.chen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50.18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OrcaKW (49.216.50.180 臺灣), 01/03/2024 12:42:42

simonfz01/03 12:43某人第一篇就讓人看破手腳了,不要把專業浪費在這XD 但

simonfz01/03 12:43好人好事推

職業病,我的手手說她忍不住惹XD

normaunds01/03 12:49不好意思,請問我是用pitt,這個幾樓的地方我要去哪裡

normaunds01/03 12:49看呢?

normaunds01/03 12:51什麼看破手腳?

OrcaKW01/03 12:53JPTT可以看,其他方式自己找。況且幾樓我覺得不是重點……

normaunds01/03 12:54我以前有被人出賣過,所以對人的信任感降低了

我文末中附的連結幾乎有一模一樣的狀況。 你一直提過去,想告訴別人什麼呢? 「在你自己說出來、以此當作人際互動不好的原因之前, 沒有人會通靈知道你的過去。」 你可能想解釋為什麼自己信任感低, 但對別人、特別是陌生人,真的是「干我屁事」。 試想一個路人沒頭沒腦開始講自己祖宗十八代,創業有多辛苦,您有何感想? ↑這是別人對你的過去沒興趣的理由之一,因為唐突、因為無趣。 人可以分享回憶與過去,但若只停在過去,是翻不出什麼新花樣的。

normaunds01/03 13:16那我是不是搞錯客群、市場了呢?我不應該找太注重外表

normaunds01/03 13:16占比高的人當朋友@@?

normaunds01/03 13:20雖然有些人說,交朋友看的是綜合評分,顏值、身高、錢

normaunds01/03 13:20、身份地位、群體地位(假設在一個社交軟體群組裡面)

normaunds01/03 13:20,但臉真的不是占分最高的嗎

如果你認為臉是最高的,它就會是最高的, 而且很可能在有意無意中會成為你的行動準則。 即便不同的板友都說,看綜合分數、會看不代表只看。 所以到底是誰最重視長相呢? 這兩篇文章看下來,談最多外表長相的,看起來可能是你。 心理學把這種狀況稱為「投射」,白話文翻譯: 你心中想什麼,就會(只)看見什麼。

myislet01/03 13:21推!

normaunds01/03 13:28我從小到現在都只有初級而已

normaunds01/03 13:29那遇到那種會差別待遇的人,是否應該就不接觸了,或提

normaunds01/03 13:29升自己的外在價值吸引人才是重點呢?

normaunds01/03 13:32畢竟我之前呆的圈子她們大多數看第一印象大於所謂的內

normaunds01/03 13:32涵,臉大於等於錢大於聲音大於學歷大於身高

evadodoya01/03 13:39我想這篇寫得很詳細了 這就是大家對原po的印象 你可能

evadodoya01/03 13:39只要一天不去看心理醫生你過50年永遠只會說外表 但你是

evadodoya01/03 13:39不想去 所以不是別人不想救你 你自己就沒有想要讓人救

evadodoya01/03 13:41講難聽一點人家乙武洋匡斷手斷腳 還有女生會去靠近 他

evadodoya01/03 13:41手腳可不是整形就能搞定的東西

bbbing01/03 13:51就,先要確定能成功我才要開始努力

bbbing01/03 13:51你講任何方法,他就要你給成功的保證

bbbing01/03 13:51於是就理所當然地失敗了,然後重複

bbbing01/03 13:53這也是"被討厭的勇氣"書裡的主旨,他講了一堆不行動的理由

bbbing01/03 13:53其實根本上就只是他不想行動,所以才找理由不行動

simonfz01/03 13:57個人覺得比較像“被害者情結”,有興趣可以a它一年前的

simonfz01/03 13:57文章,情況甚至更加深,最大的特徵就是它總會拐個彎,說

simonfz01/03 13:57“難道那些人就沒錯嗎?”

simonfz01/03 13:58無法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跟狀況。

糾結「難道那麼些就沒錯嗎?」的確是人之常情, 心理學家Melvin Lerner提出 我們對世界有個「公平世界謬誤」(Just-World Hypothesis), 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錯的人」應該要受罰。 但事實只是事實,天要下雨就下雨、要颱風就颱風,是對事件的描述。 況且誰來定義對錯? 對錯喜惡,是個人的

評價

,不是真相。 「他殺了人。」 是描述。你覺得這樣「不對」,是評價。 「他殺了人,為30年前被滅門的家人報酬。」 是描述。你覺得這情有可原、應酌減刑期,是加了個人喜好的評價。 有興趣可以翻翻刑法,每一條怎麼判、判幾年都是操作型定義, 只有在最後量刑才考慮犯意、手段、案後態度做最終裁量。

normaunds01/03 13:58請麻煩您用詞好一點,什麼「它」

normaunds01/03 14:00@bbbing 不行動是指什麼意思@@?整形還是?

evadodoya01/03 14:16去看心理醫生 找興趣這兩件事情 沒人在跟你說整形!

bbbing01/03 14:21找自己的興趣讓自己過得開心,這兩件事不只我重複講了

bbbing01/03 14:21我都可以想像等一下會收到甚麼跳針了

normaunds01/03 14:31知道了,找自己的興趣,但不用迎合,找別人的興趣聊嗎

normaunds01/03 14:31?畢竟人都是想被關注的?

是啊,人想被關注;那你有真正去關注、把重點放在別人身上嗎? 人想被關注,也想覺得有趣新奇、也想感到人跟人的連結。 交朋友差不多就是這些事吧。

pupu6038801/03 15:21你人太好 這人看起就是自戀沒救邊緣人

pupu6038801/03 15:21都是全世界欠他

哈XD 我回文主要為了自己開心~ 當然,如果能得到像您這樣的交流,或是引起一些討論, 我會更開心的喔 (.ω.)

user32435201/03 15:28推。我確實是直接略過了

normaunds01/03 15:34話先不用這樣說吧...我想改變啊

normaunds01/03 15:39也許我表達能力不好,不會說話,先跟你們說聲抱歉

starwishsun01/03 15:5340樓話太重了,我相信他是想改變只是不知道方法,不

starwishsun01/03 15:53然不會提出來詢問的

starwishsun01/03 15:54再送原原po一句,改變不是今天改明天就會看見的,請

starwishsun01/03 15:54至少給自己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時間

foster090501/03 15:58推推 (第一段真讚)

如果是指第一段,以他與板友的互動連結實際狀況的那段, 諮商專有名詞叫「立即性」。 是我非常喜歡也很常用的諮商技術。 我永遠無法確定在諮商室之外, 案主說帶給他影響的那些人是怎麼想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但在諮商室那小小的空間中, 我幾乎能100%肯定互動中的點滴是由我與案主共創。 案主給我的感覺、很可能也是他給別人的感覺, 案主對我的想法、或許也是他對別人的想法。 這樣的假設是出於人格一致性,以及客體關係中的「內在運作模式」理論。

人在與世界互動時,展現的態度言行具高度的一致。

就像我「現在」會一一回這篇文章的推文, 在BG板回憂鬱症文章時引用DSM-5、期刊論文, 觀者應該會推測我是認真魔人。 事實上我自認在工作、在面對自己、在與朋友相處, 確實只是認真程度的差別。

#1aJWwknn

(Boy-Girl)

http://www.ptt.cc/Boy-Girl/E.kSmaEifoDRu4

josietao01/03 17:09推好心,雖然我覺得他看不懂也不會改

leolarrel01/03 18:36以薩提爾派來說,串主內傷不小,外在表現才變這樣,看醫生

leolarrel01/03 18:36

leolarrel01/03 18:37以阿德勒派來說,串主自卑感重.

以客體關係來說,原po可能內化了父母對待他的方式。 而他習慣的這種自貶、討好、訴說自己缺點的行為, 會「誘使」別人以「他預期的方式」、也是「熟悉的方式」對待他。 這樣互動下來,他的投射形成了「投射性認同」, 更加鞏固了對世界與他人的敵意。 以下這段深有所感、我經常在工作中帶著這樣的概念想我的案主(們)。

對早年之病態客體關係劇本的重演,

構成了一種想要去逆轉早期童年壞結局經驗的企圖。

採用投射性認同做為建構關係之方法的人,

拚命地渴望要有一個「好的」結局。

他們想要知道那些與他們最親近的人,

並不是因為他們滿足了什麼特定的需求才愛他們,

而是因著他們原來的樣子而愛他們。(Cashdan,2001,頁114)

Reference Cashdan, S(2001)。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林秀慧、林明雄譯)。心理。(原 著出版年:2000)

foster090501/04 00:31借串問一下 如果知道是因為家庭影響到了自己 例如接

foster090501/04 00:31受負能量等等 除了離開家庭之外 還有其他方法建議嗎

foster090501/04 00:31

離開家庭是用距離換取空間的作法, 在心理上也可以為自己拉開距離(界線)。 你身上的23對染色體來自父母,但父母、你是你。 你會見過家人從未見過的風景、體會他們無從瞭解的世界。 父母也只是一介凡人。

SmallEdamame01/04 01:33看到後來不耐煩+1。但也多虧原原po的文,釣出這種有

SmallEdamame01/04 01:33意思的回文。個人認為原原po只是想談自己,尋求改變

SmallEdamame01/04 01:33不是本意。

一般認為改變的歷程有5到6個階段。 1. 懵懂期 2. 思考期 3. 決定/準備期 4. 行動期 5. 維持期 懵懂期是「什麼都還不知道」的狀況, 原po我覺得是在思考期,開始意識到問題,發現「有哪邊怪怪的」。 通常開始運動、諮商,是在3、4階段。 (有一位美國心理師提到美國人通常在第2階段開始諮商, 但我覺得國情不同,臺灣人普遍不習慣和專業人士「討論困擾」, 故諮商並非遇到困難時的首選,親友才是。) 最後才能到4到5階段, 試著做些與過去不一樣的事、發展新的生活方式, 嘗試、失敗、調整、維持。

evadodoya01/04 06:55雖然很困難 但希望他本人能看的懂

simonfz01/04 07:41希望這篇跟很多好心分享的鄉民能帶給他新的思維,不要到

simonfz01/04 07:41時第三篇又是拐個彎的抱怨抱怨抱怨啦XD

evadodoya01/04 07:53100%會

owo020401/04 09:24別人打一個"它"字,搞不好根本只是沒選到字,原原po就要

owo020401/04 09:24認真糾正,從這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evadodoya01/04 09:49相反方向想 如果那麼容易解決大概連第一篇文章都不會有

evadodoya01/04 09:49

leolarrel01/04 09:50心理諮商非常講求"親和感"跟"同理心",你們這些指令式

leolarrel01/04 09:50建議沒用啦

是啊,諮商講求「親和感」跟「同理心」。但目的是什麼? 對我來說,親和與同理的目的是反映現狀、促進覺察,最後做出新的選擇。 在和青少年工作時,我也常常直接討論事情怎麼做。 如:報告要怎麼寫? 不舒服沒到課要請假。 聽起來不像狹義的諮商,然而當案主生命中就是缺少明確告訴他社會規則的大人, 我要端著自己是心理師的身分而不說指令式的建議嗎? 題外話,實務現場觀察到部分父母不知什麼原因, 很強調「從小就把孩子當朋友對待」。 父母的功能之一有管教指導、說明社會規範。 而且口說「不要求什麼」的父母, 實際上的要求並不會比較少。 加上未明說、什麼都要孩子自己決定, 孩子反倒更無所適從、進退失據。

bbbing01/04 09:50我們不是諮商師,他也不是來諮商的

leolarrel01/04 11:10你們知道自己不是諮商師,很好啊

想獲得益處,用什麼管道都有可能啊。 諮商不是唯一的道路w 我有法律問題會直接請教律師,有學術研究問題會請教指導教授。 專業人士的價值,在訓練、相關經驗的累積、精確和效率。 並非是這項技術「只有」他們才會。 我也會煮東西,但可能就我自己覺得好吃而已XD

leolarrel01/04 13:21樓主誤你會了,我說的指令式建議那一整句是在回樓上那幾

leolarrel01/04 13:22樓,不是你

leolarrel01/04 13:23也算是回串主之前發文下的那幾個"你該XXXXXOOOO","你該

leolarrel01/04 13:23$%$^$#"的留言

leolarrel01/04 13:26樓主你已經不錯了,算是願意做到傾聽,有些人連傾聽都做

leolarrel01/04 13:27整天你該XO,你該1234,人家聽不進去就說人家沒救了,笑死

就……原po和板友互動的狀況,很真實的重現他的人際模式。 (如我寫的第一段)

emptyvoid01/04 15:09推好心和專業

謝謝~

simonfz01/04 15:11敝人倒認為沒救是因為掛羊頭賣狗肉XD 而非未聽取建議而

simonfz01/04 15:11之~

一般無特殊人際困擾的人,累積的不滿可以透過親友、同事分散。 但人際困擾者沒有這些支持系統, 若好不容易遇到有人聽他說話、難免會想一股腦傾訴…… 時間一久,同樣的戲碼便再次重演。 諮商關係是創造一個特殊的時空, 讓這樣的模式能被好好檢視, 打破循環、斷開瑣鍊。

overpolo01/04 16:47沈玉琳 詹惟中 好看嗎?還不是人緣超好

simonfz01/04 18:12謝小元大的觀點跟分析,完全能感受到諮商關係提供的安全

simonfz01/04 18:12感跟支持,未來身邊有朋友需要的話,也會這麼建議他!

謝謝你(.ω.)

※ 編輯: OrcaKW (118.232.106.227 臺灣), 01/04/2024 19:13:53

jidou01/04 19:07原原po的發文和推文,我的印象是:1.我條件差很糟糕。2.認

jidou01/04 19:09識的女生很現實很爛。 反覆抱怨類似的事。

jidou01/04 19:21回顧第一篇文章,跟現在這串,內容都差不多。

normaunds01/04 20:01呃..我沒說她們很爛吧

normaunds01/04 20:03開文大,也許可能我該承認我真的很爛吧...

normaunds01/04 20:05@starwishsun 謝謝你,我該認識新的人,改變生活模式

normaunds01/04 20:05,提升自己的條件了,有沒有朋友就佛系隨緣了

normaunds01/04 20:06六親緣淺可能是我的命@@

jidou01/04 22:33雖然沒說爛,可是充滿負面評價。我也覺得可以上網發文或發

jidou01/04 22:34youtube,也有人喜歡看抱怨文。

normaunds01/04 23:16好,那不好意思,我錯了,只有我自己爛,這樣ok 嗎

normaunds01/04 23:18我好幾天沒說話了,只有一個人問我想要談資八卦我而已

normaunds01/04 23:18...

normaunds01/04 23:21欸不是那我要怎樣才是正向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