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補助台漫影視等文化部預算相關採訪報導
大家好我是遠見雜誌記者
這幾天寫了一篇跟文化部和公視預算有關的報導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8817
受訪者包含
・發表聲明的產業協會跟工會
先前連署的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在裡面
・肩負投資文創內容的文策院
・實際擔綱文化黑潮計畫的評審
有兩位是文化黑潮之T-Comics臺灣中長篇漫畫的評審
・出面喊話的小說家
・參與連署的漫畫家(台漫)
・立法委員(國、民兩黨各一位)
因為預算審查是一個變動的過程
想要倒退一步回應幾個在版上看到大家討論的問題
・政府補助文創產業的意義?
・補助會不會讓創作者喪失對市場的敏銳度?
・為什麼不繼續看日漫韓劇跟好萊塢就好然後衝科技業?
底下節錄幾段比較核心的論點
還有跟台漫有關的內容
爭點一:政府補助無效率,應交給市場機制決定?
陳玉珍舉李安為例,雖然前期李安靠著政府電影輔導金成長,但終究得自力開拓市場。「電影本質仍然是一門生意,只有在商業層面非常成熟的運作,才有可能發展茁壯。」
陳玉珍向記者強調,她認為文化代表社會精神和靈魂,並不是全然「物質性」,但作為事業體進入操作層面,就必須面臨政策性的選擇。現在因為補助,有些人永遠不必擔心資金,也不用在意觀眾偏好,「只需要眼睛看著上級指導就可以了,」這樣的補助政策,反而傷害其他創作者。
(中略)
「一開始我就跟你說,補助絕對有其必要,但整個國家對文化內容展成的政策,也不能只有補助一途。」在漫畫、遊戲和影視業界打滾多年,2023年接任文策院董事長的蔡嘉駿說道。
他表示,每個政黨執政時,面對很多產業,都會採取補助政策。就文化內容產業來說,補助是創作者面對市場前拿到的第一桶金,「但如果永遠只有補助這種單軌的資金供給,難免會造成好像有背離市場的情形,」這就是2019年成立行政法人文策院,在既有文化部補助以外,利用國發基金投資,達到雙軌並進的原因。
(中略)
在協會的職務以外本業為製片,袁支翔從個人視角出發,表示影視作品乘載的其實是文化的話語權。「韓劇現在全世界都在矚目,裡面有多少韓國東西的置入和文化輸出?」培養出話語權以後,不管是明星、流行音樂、周邊商品,都能夠收穫更多經濟利益。
爭點二:補助審查標準有問題,養出「台灣價值」作品?
陳玉珍提案時,曾經引述同黨籍立委柯志恩批評公視製作的《聽海湧》,有篡改歷史、毀人名節的爭議。陳玉珍向《遠見》解釋,有創作者反映,「政府要的是主事者的歷史觀與意識形態,如果
立場不符合,人家就不要了。」因此,現在不只是補助的無效率問題,更有衍生的尋租問題。
(中略,放台漫相關)
擔綱「文化黑潮之T-Comics臺灣中長篇漫畫」評審,漫畫家HOM(翁瑜鴻)表示,評審過程中,並未被要求偏好具台灣特色的作品;評選過程中,關注重點是作品的專業程度、影響力、以及社會共感度。
同樣擔任「文化黑潮之T-Comics臺灣中長篇漫畫」評審,內容開店平台「Content x
Creator 創利市集(簡稱CxC)」共同創辦人陳宏睿表示,審查時並未看重所謂的台灣特色,商業可行性才是重點。
(中略,放台漫相關)
HOM補充,缺乏市場吸引力和使用台灣特色是兩件事情,不須混為一談,「有不少使用台灣特色的作品,在市場銷量、獎項及國際授權表現都很亮眼。」
呼應HOM的說法,作家朱宥勳表示,本土和政治未必直接相關,而是創作時最熟悉、更容易調度的元素。「《葬送的芙莉蓮》看起來是西方奇幻的皮,但芙莉蓮和費倫,哪個角色的思考模式不是日本人?《迷宮飯》哪一道菜不是日本和風洋食?」
朱宥勳強調,創作時當然要學習他人敘事的強項,但不應該只是複製元素,那樣只會產出贗品,「所有創作者最優勢的武器,一定是它最熟悉的東西。」
(中略,跳到發起連署的工會採訪)
本次發起連署反對刪除預算,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的行動,也引發二次元文化愛好者關注。理事長黃俊維表示,2018年時文化部推動原創漫畫的輔導金中,評審條款中將「臺灣文化素材含量」納入標準,評比分數佔比高達40%,當時就曾發起請願和文化部溝通,「因為那是在限制創作者。」
他強調,工會2025年跳出來、2018年也跳出來,始終站在支持創作自由的立場,所以本次的三項訴求:「反對不合理刪除文化部預算」、「保障漫畫創作者的創作自由」和「建立友善的文化創作產業鍊」才會突出創作自由。
(中略,跳到評審意見)
在審查黑潮計畫的過程中,陳宏睿也看到問題,「看到有些漫畫出版社,它的自籌款竟然敢寫0%,代表全部都要政府出錢,我們當下就是想,你憑什麼?沒有自籌款代表你不願意投資。」他批評道,有時補助就像鴉片,要是長期吸食、沒有好好制定政策,對產業仍舊有害。
爭點三:補助從出道領到成名,為何政府要持續投入?
「日本有很多漫畫出版社、連載平台,有各種年齡和不同需求的讀者消費,所以有足夠稿費。」漫畫家葉長青表示,出版台灣漫畫的利潤無法和代理日本漫畫相比,出版社無法配置完善編輯人力,這也反過來影響台灣漫畫的品質。
葉長青回憶,剛開始作畫時,基本上沒有收入,有兩次心灰意冷想放棄的時候,文化部的漫畫輔導金接住了他。得到文化部補助,再加上文策院支援,讓他有機會參與國際漫畫節,最後賣出歐洲版權,也讓他找到自己在漫畫市場的定位。若沒有這些補助,「我應該不會看到在廣大的漫畫市場裡,日本漫畫其實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中略,對應到板上有討論的成名漫畫家領補助)
不過,有民眾質疑,補助名單中有創作者不只在出道時領取補助,成名後也持續仰賴補助生活。陳玉珍也提到,政府不能完全扮演「養人」的角色,「我們用小孩子來講,爸媽有力量、願意支持,但不會養你養到28歲,你也要拿出一點東西。」
在漫畫產業打滾多年,陳宏睿解釋,科技業尋求資金時,可能會先找加速器、風險投資,若將相同邏輯套用至漫畫產業,民眾就會感到疑惑,為何邏輯不同。他認為漫畫產業因為市場規模太小,沒有人願意投資,才會出現即便成名,創作者仍持續拿補助的現象。
黃俊維也表示,台灣是自由市場,不像韓國早年有保護政策、限制海外內容比例,讀者選擇很多,反面來看創作者相對弱勢,因此仰賴補助。他認為台漫才剛起步,好不容易培育起一定的漫畫人才,以及願意出版台漫的出版社,若又要因為生活費不足就此放棄,實在非常可惜。
HOM補充,黑潮中長篇漫畫補助是為了讓業界產出更高品質的作品,藉此發揮更大的效益及影響力,基於這個理由,有實績的創作者因為內容或整體規劃的扎實度脫穎而出,可能比較容易獲得補助,並不是基於名氣。
(中略,跳到結尾)
能否在未來看見台流像韓國的「K-Content」那樣名揚四海、撐起台灣作品的一片天,這要觀眾、創作者、政府和企業的多方支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為何要追求台流?葉長青的一段話,或許適合做為結尾。
「當我在法國國際漫畫節台灣館,被介紹說『葉長青是代表我們台灣漫畫的一員喔!』那一刻我是非常感動的,原來這就是我的路。為這土地用漫畫說故事,我覺得好光榮,謝謝!」
_______
整篇文章有超過8000個字
篇幅較長所以節目跟C_Chat板較直接有關的內容
除了這篇以外有在電玩展遇到KOCCA的人
有出另一篇借鏡韓國作法
砍預算爭議》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扶植遊戲業,本國元素非必要?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8822
再請大家指教
謝謝!
--
如果他們肯把一些只想吃補助不思長進的排除倒是沒問題
寫的不錯,尤其在訪問整理各方人士意見讓文章更客觀,也不用
講解方,點出現有問題就很棒了
謝謝肯定
這篇算是各方都有問到回應
“台漫才剛起步”是剛起步還是起步很久還像剛起步?
訪問朱某人呵呵呵
明年就超日打韓
推
拿漫畫評審來反駁聽海湧的評審,這兩個有很強的關
係?
也不是他說沒有就沒有,設個kpi吧
沒有特別要處理聽海湧,只是想聽評審經驗
先推
所以才說這幾天出來護航補助的 只有謝東霖老師有說到要點
領補助是要讓創作者更進步 有了成績又有後續更好的計劃 才
有資格繼續申請 而不是像那種沒補助就活不下去的
覺得各方意見都有道理,可能就以後拉個標準出來,然後
那個台灣元素占比評分的不能要
評審說現在沒有要求台灣元素~
推整理
現在需要的,其實就是要商業化,讓產業不要一直拿人手短,
內容有沒有本土元素,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產業環境要健康,就是要面對市場,讓創作者們邊競爭邊進步
自籌款0%是真的扯了點
看完你節錄的內容 覺得蠻中立的
打從作品一開始客群設定就沒規定英文就跟商業化扯不上邊
了,你要賺錢唯一就是出海不是靠本土快死的出版業
國產steam遊戲有誰只靠中文就能活下來
再垃圾的內容方法對了就能賺錢,麻煩正視怎麼賺錢這件事
推
先噓那隻姓朱的,是在供殺洨
文化黑潮也是滿口幹話,當然沒被要求特色,是被要求命
令
不是很確定命令是指什麼,可否詳述
中文不就是可以賣到對岸嗎
推用心
而且說台灣市場小,都忘了華文市場多大嗎?
華語市場大但是毛多啊,尤其是最大那個
推認真的記者
推。
台灣作品賣對岸?前幾樓是說還願還是霹靂?
台灣的文創公司都是經營艱難的小公司,沒幾家有辦法承受
對岸的出征整改下架消失的審查文化
投資作品但沒有辦法上架導致成本無法回收的話,是會導致
公司破產的好嗎
雖然「下架文創作品」這在對岸人眼裏可能只是稀鬆平常的小
事,但對於投資者文創工作者來說是投資血本無歸心血付諸東
流的大事
還願那是赤燭自己在搞 對岸代理商都整間被收掉了
其實朱自己上了一部片 他覺得補助的意義也是在創作者還
沒辦法自立時給予支持 跟這裡一堆人的主張一樣
「對待台灣文創作品時就知道要爭取不受題材限制的創作自
由」「賣到對岸時,作品被審查下架消失就認為是廠商自己
的問題????」
對岸那種沒有標準的下架方式,就真不適合小廠商去正規經
營投資,風險太大了
笑死 賣中國也在該 護航的時候就說台灣市場小
阿那張符的內容跟題材有什麼關係?單純就夾帶私貨而已
說因為題材會有受限就算了 那張符的內容跟題材根本無關
跟題材無關又如何?進到對岸市場就自動切換到自我審查的
腦袋把不合黨意的言論自動刪掉嗎?
沒刪乾淨的話,作品被下架消失廠商破產都是死好?
這種審查環境對廠商的投資風險是真的太大了
阿就舉例錯誤阿 還願那是故意的
要講的話之前那部轉生士兵還什麼的也算符合
雖然原作好像還有在出 但就動畫化計畫整個取消掉了
只要對岸有這種隨意下架封殺作品的權力,那對文創作品來
說投資風險就是超大
言論管控起來,想編織罪名的話,舉張白紙等能是有罪,所以
樓上真不用宣傳要如何揣摩上意閃躲紅線,欲加之罪何患無
詞
我沒有否定他們創作環境的問題 我是不能接受把還願當受
害例子
我是認為想去中國投資的廠商不要落入「去那裡要學習如何
揣摩上意閃躲紅線」的陷阱裡,那裡是一張白紙都能陷人入罪
,一開始就不要把那裏當作是能回收成本的市場,比較不會
中招一次就賠到破產
當你不能接受還願是受害者的那瞬間,你就是加害者一夥
了
再多理由都沒用
推認真報導 台灣需要更多像你這種的報導者
感謝
可以參考酷日本基金的下場
政府的投資失敗率相對更高,因為投資目的是扶植跟民間逐利不同,且公部門效率較差;但政府還是會去做就是了
笑死 還願那麼爛的例子 還死不承認自己比喻錯誤
而且對岸真的下架你 那是影響要很大的 阿怎麼別國
還繼續去吃那塊市場?還有國外難道只有對岸?
就像赤燭後面出的九日 就有成功打入國際
還有啦 當你東西要賣 一開始就要揣摩投資者和顧客
是說還願真的雖 被八成反到腦袋有問題的人搞死
我要是論文這樣寫我教授會叫我去吃屎
問A答B
47
[情報] 文化部文化黑潮T-Comics台漫補助名單C3Tc9BDLtdUUMBObvquLy2xVtWuyGKjeUwfVEptyrGBLgdL2bN3txI= 113年「文化黑潮之T-Comics臺灣中長篇漫畫產製徵案要點」第一次徵件補助名單 總補/獎助金額為:26,180,000元 申請單位 案件名稱 補/獎助金額36
Re: [新聞] 反對不合理刪除預算 漫畫界連署:勿重回→ yoyun10121: 聯署還真沒寫砍預算會變創作寒冬耶, 唯一提到冰河期的 01/18 06:12 → yoyun10121: 是在說2000年代 沒有說寒冬啦,但是這是有類似的話 第一篇的新聞連結第二段: 聲明指出,現在台漫再興,成亞洲各國創作者羨慕的出版環境,端賴政府辦理漫畫刊物補22
Re: [新聞] 賴清德:支持台漫成長茁壯 帶領台灣推 Sinreigensou : 台漫元年(咦 推 lianginptt : 台漫元年! 近期的台漫元年可以從金漫獎算起 2010開辦金漫獎 對標金馬金曲金鐘24
[預算] 阮光民:傷害文化產業就是文革手段漫畫家阮光民: (作品「一杆秤仔」曾獲文化部補助金漫獎大獎) 國民黨的漫畫審查制度已經危害台漫五十年之久,造成非常難挽回的地步。 近幾年真的靠很多繼續創作的漫畫家、出版社、愛台漫的讀者朋友與文化部的漫畫補助,台3
[討論] 阮光民:漫畫審查制度危害台漫50年先上圖 國民黨的漫畫審查制度已經危害台漫五十年之久,造成非常難挽回的地步。 近幾年真的靠很多繼續創作的漫畫家、出版社、愛台漫的讀者朋友與文化部 的漫畫補助,台漫才有一點起色。近幾年在國際上也不斷的有好成績。超越14
[推薦] 台漫創作者看過來!補助金最高700萬元台漫創作者看過來!補助金最高700萬元 23:252023/11/30 考量漫畫有分鏡、IP擴散效果等優勢,具影劇化及跨域應用潛能,文化部推出「T-Comics台 灣中長篇漫畫產製徵案要點」,補助已累積一定經驗的創作團隊或具市場發展性的漫畫作品15
Re: [新聞] 反對不合理刪除預算 漫畫界連署:勿重回我覺得比起不合理刪除預算 不如問 補助了起碼二十年 卻沒什麼起色 那麼歷年編列的預算真的合理嗎7
[情報]文化部百億補貼 中長篇漫畫及各種補助金摘要: 1.利用漫畫轉譯臺灣歷史、文化多元面向,得優先列入補助考量。 2.本要點不受理以生成式 AI 作為創作工具之計畫案。 3.中長篇漫畫每案補助最高額度為新臺幣七百萬元(含稅)。4
[分享] 漫畫家謝東霖臉書原文出處漫畫家謝東霖臉書 (《我在詐騙公司上班》《神明便利商店》) 創作者表態,是不是不酷啊? 肯定執政黨,是不是不酷啊?3
R: [閒聊] 其實補助台漫也不會怎麼吧?再稍微補充一下歷年的補助狀況。 在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上的名稱如下,方便查找: 107-109「原創漫畫內容開發與跨業發展及行銷補助作業要點」獲補助名單 110-114「漫畫創作及出版行銷獎勵要點」獎勵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