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興趣測驗,其實難以解決職涯問題

看板CareerPlan標題[討論]興趣測驗,其實難以解決職涯問題作者
beast999
(摳比)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6

嗨,各位好~
這一次的主題是想討論很多人會喜歡用的興趣測驗
主要是我自己在實務現場上,在使用興趣測驗上的一些心得分享
如果有任何意見回饋的話也歡迎良性溝通~


圖文好讀版:https://lihi1.com/jUIpI
--------------------------------------------------

當在職場、工作的發展遇到迷惘時,你有想過做興趣測驗嗎?

在從事職涯諮詢師的這幾年裡,常常會遇到來諮詢的個案拿著網路上做的興趣測驗或是卡牌結果來找我討論,對於許多生涯方向還處於模糊階段的人來說,興趣測驗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種救贖,宛如遇到感情問題,就到處求神拜佛的青年男女——但從來沒想過,神佛
是如何幫助你。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其實我只有在非不可以的情形下,否則不會優先以興趣測驗或是卡牌來協助個案討論職涯方向的問題,而其中原因呢,我想以此篇文章來與讀者分享我的觀點,如果有任何指教的話也歡迎討論。

職業興趣測驗的歷史:源於一戰

興趣測驗的發展大約可以追朔到100年前,當時測驗發展的目的是源自於一戰時期,軍隊需要針對士兵們進行人員的管理與調度,所以發展出利用測驗的方式將士兵們用不同的分類方法調配到適合的單位,而測驗的方法延伸應用到求學與職場之上。

興趣測驗的背後邏輯則是數據的分析與歸納,意思是透過受測者面對題目所給出的答案,判斷受測者是屬於什麼類型的人,進而提供給受測者相同類型的結果,舉例來說,如果受測者面對幫助別人的事情給出高度的分數,那就會吐出社工、老師一類的結果。

興趣測驗被忽略的誤差與使用限制

但其實興趣測驗,有著諸多使用限制與誤差因素,包含測驗時的指導語以及測驗題目的內容是否適切,影響施測者判斷,最後導致結果的誤差問題等等。

但最主要的還有三大因素:個人經驗稀少、過去經驗影響、迷信興趣探索結果。

1.個人經驗稀少,導致興趣測驗解釋誤差大


面對「職涯方向」有問題的人,這些人之所以沒有方向,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對於工作世界的認識程度太低,所以沒有足夠的經驗與資訊,幫助這些人判斷自己是否會喜歡以及自己是否會適合。

就像是一個剛出社會的大學新鮮人,他們對於職涯的選擇,多半是源自於大學所讀科系的延伸工作,一但跳脫這類別的工作範疇,他們就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如果是一些沒有直接技能對應職場的科系,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就像是大學哲學系或是歷史系。

對於生活經驗太少的人,即使施測了興趣測驗,但是結果的可信賴度很低,就像在測驗裡面問讀歷史系的人喜不喜歡「審計」工作,對他們來說可能連「審計」都沒聽過,要怎麼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呢?

2.過去的經驗,影響興趣測驗的結果


一般的興趣測驗,是透過不同的興趣類別,不同的切入點,來統計施測者的興趣取向,但是施測者在面對題目的時候,會誤把自己「熟悉」的工作當作自己的興趣,最終導致測驗結果與施測者的過去經驗相關程度很高。

如果一個人在從事業務工作10年以後,面對測驗題目問他,喜不喜歡與人社交的問題上,會傾向於答喜歡,因為對於施測者來說,這是他習以為常的事情。

相反的在他「不熟悉」的領域上,會傾向回答不喜歡,就像第一點所提到,原因可能因為沒有從事過,或是自己不拿手。

興趣測驗,並不能忠實的呈現一個人真正的興趣取向,可能統計出的是你「熟悉但不討厭」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多元性以及可能性,所以面對興趣測驗結果的解讀上是施測者必須要與受測者說明的部分。

3.興趣測驗後,過度迷信興趣探索結果


曾經遇過一過個案,拿著他的測驗結果來找我,說測驗結果顯示他很適合做人力資源工作,但是他對於人資的工作一竅不通,所讀的科系也與人資需要的能力相差甚遠,但是他又急著要找到一份工作來解決經濟缺口。

在那個當下,要進入人資工作,除非是有神顯靈或是後台夠硬,否則要錄取的機率是微乎其微,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所以當下給予他的建議,因為尚未具備需求職能,優該先找一份錄取機率較高的工作,等經驗與能力學習充足後,在進入人資領域。

但是他卻把這份測驗奉為圭臬,認為測驗結果顯示他就是適合作人資,而不適合做其他工作,而無法接受其他的建議,這聽起來似乎很荒謬,怎麼會有人把一份測驗看得這麼重要,但卻真實的發生在我與個案的晤談之間。

4.那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做興趣測驗?
我認為唯一適合做興趣測驗的人,是生活經驗相對充足的人,像是已經做過幾種不同類型工作或是在職場有有幾年時間,在工作岡位上有接觸到不同職務的人,對於這些人他們的生活經驗與做過的事情更多元。

興趣測驗剛好可以幫助他們,彙整過去的經驗,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與了解以後,這樣條件下的測驗的結果內才足以達到信賴水平。

說白了興趣測驗,就是幫助受測者進行過去經驗的統計跟歸納,難以幫助你遇見自己的未來,畢竟人的未來具有許多的變化,你永遠無法預料到下個月自己可能會在什麼因緣際會下,又產生了什麼新的興趣。

結語:拓展生活經驗比做職涯興趣測驗更重要


現代的家庭教育比起我們的父執輩來說,更保護自己的小孩,擔心孩子從事相對危險的事情,所以會給予諸多的叮嚀與限制。而學校教育依然是以學科為重,過多的重視學業成績卻忽略了均衡發展,導致生涯探索的欠缺,這對於一個人的養成是不健康的。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不知道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你可以試著讀讀我過去寫的《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運用6個方法讓你豁然開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鼓勵讀者們,多多嘗試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才會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

--
美國生涯發展協會‧生涯諮詢師

網路作品
職人調查局
https://medium.com/me/stories/public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8.21.107 (臺灣)
PTT 網址

weiman0702 01/20 16:14推 我也覺得興趣測驗有很大的侷限

opm 01/20 17:30貧窮會限制想像力的

UCCUplz 01/20 19:49同感

alice78226 01/21 12:30推推!很多時候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根本連接觸都沒有

alice78226 01/21 12:30過。

Pcinereus 01/21 18:51同感 現在一大堆職涯工作坊 一天動輒好幾千塊 有些

Pcinereus 01/21 18:51新鮮人找工作碰壁或是一兩個工作不順就報名...看了

Pcinereus 01/21 18:51真的很心疼

pass9487 01/22 16:31那不知道要做什麼的......做興趣測驗沒有用對吧?

pass9487 01/22 16:31很多敘述.....根本不知道要選啥,就像沒吃過苦瓜、

pass9487 01/22 16:31臭豆腐,怎麼知道喜不喜歡

nakinight 01/22 18:05不如冥想

yooyum 01/24 22:09超級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