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為有暗香來(全劇雷)

看板China-Drama標題[心得] 為有暗香來(全劇雷)作者
Jacob8888
(從零開始)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9

題外話
這篇文章初稿是在11月3日看了幾位版友的心得之後草草寫完,一直放著遲遲不發,只是在考慮是否要將中劇版第一次發文獻給這部劇,還是《知否》,又還是《古相思曲》。

如果你想找愛情劇,強烈建議你直接跳過這部作品。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作品,建議直接離開不要看這篇文章,避免追劇時被我的胡言亂語搞亂了。如果你已經看過這部作品,建議你先去看看其他版友的心得,避免看我的文章時不知道我在那邊胡說八道。

我想講的內容可能會顛覆你對這部作品的感受,但我並沒有打算針對任何提問做出回應,只是想紀錄一下自己對這部作品的見解。

這部作品我大概看了六次,只是為了校對文章內容與劇情是否合得起來,並不表示我個人喜好。此外,我沒看過小說,也沒打算另外花時間核對小說內容,所以文章內容可能跟小說有所出入。

總之,評論是一種主觀意見的表現行為,沒有對錯優劣之分。從不同角度審視作品,也會有不同感受。對於這部作品的定位,我不會推薦給沒看過的人,畢竟不知每個人的喜好如何,看完可能覺得浪費時間?如果你已經看完這部作品,卻在猶豫要不要二刷,這篇文章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想法。

雷:音樂好聽。

雷:劇中場景設計剛好符合我的審美觀。

雷:女主角在演什麼,其實我沒看明白。

雷:千芷生氣的表現方式比較吸引我。

雷:男主角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雷:華戎舟的拚勁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

雷: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身為母親的長公主的殺意。

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開局
家主問華淺:「如果人生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你會做出改變嗎?」

華淺答:「我會」。

在這個對話之前,華淺還口吐鮮血,處在一個懷疑人生的狀態:「為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處心積慮地算計,怎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顯然,華淺此時還沒想明白導致這個結局的問題根源,直到家主引出上面的對話。

問題來了,家主希望華淺改變的是什麼?華淺自己想改變的又是什麼?


宗旨

依我個人之見,上述問題的答案,「大概」就是這部戲想表達的宗旨。

既不是逆轉結局,讓華家人死而復生;亦不是期望身邊有位真心誠意無條件愛她的人,更不是遠離皇城/仲氏園,隱居鄉野。安排這些劇情,只是呈現出華淺「好像」真的努力做出改變;又或者說,「似乎」隨著劇情推演在慢慢地做出改變。但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吊觀眾胃口,或者說是誤導觀眾的煙霧彈。改變,只在一念之間。早在開局華淺回應家主的對話時,那一刻華淺就(想)改變了。換個方式說,華淺並不是隨著劇情發展逐漸改變,而是因為(想)改變了,所以才有後續這些劇情。

那華淺究竟想改變什麼?

劇中初次透露的答案很顯然,就在華淺重回與大爺新婚那日,華淺坐在梳妝台前,與鏡中的自己對話:老天爺啊,您是聽到了我的祈禱,所以才給了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改過,不是修正對牧家所造成的傷害,因為除了牧家,華家為了都管之位,為了華深的無知和華淺的私欲,早已對千千萬萬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華淺,無法改變其他人。改過,只能是除去華淺自己那自私自利的一面。

自新,也不是要完全摒棄過去的自己,打造一位全新的華淺。從各種劇情和結局來看,我更傾向作者是想讓華淺除了保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之外,還要展現出更多不同的面向。

心理學
講到這邊,其實這部戲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癒劇,想探討的主題是「健全的人格」。具體來說就是,戲劇宗旨想要華淺改變的是從「自私自利」的人格變成「內在和諧、平衡」的健全人格。對華淺來說,「重獲新生」並非擺脫流亡的生活,歷劫歸來,死裡逃生,而是在形容人生的轉機,一個上天賜給她,讓她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既然談到心理學,就必須借用佛洛伊德的人格論。以下這段直接引用維基百科:
佛洛伊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即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以下再引用一位Youtuber青蛙刀聖的說明:
剛出生的嬰兒,處於無意識的狀態,能吃能喝,聽得見聲音,摸得到物體,但這個嬰兒能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出這些行為嗎? 不能! 那是什麼驅使嬰兒做出這些行為?本能。 佛洛伊德稱之為「本我」。

「本我」的運作方式是遵循「快樂原則」,也就是即時滿足生理需求,無法以主觀意識控制它。餓了,等不了,要立刻吃東西,滿足食慾。吃不到,又哭又鬧,一秒都等不了。吃飽了,想睡就睡,想拉就拉,等不了,必須立刻滿足需求。

小孩逛商場,看到可樂就想喝。你跟他說家裡有,回家再喝。小孩直接跟你翻臉:我不要,我不要,我現在立刻馬上就要喝可樂。小孩為什麼會如此暴躁?因為「本我」的需求沒有立即得到滿足。驅使這種行為的本我,是原始的本能,不講道理的。我現在要喝可樂,你現在馬上買給我。

佛洛伊德觀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小孩會逐漸發展出一個「自我」的人格。父母教育孩子去認識現實世界,每當父母和孩子來回拉扯,沒有即時滿足小孩的需求時,這個過程便形成了經驗。而小孩對於現實世界的理解和經歷,會儲存在大腦的前意識區(淺層意識)。經過這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加,小孩再次來到商場,看到可樂雖然很想喝,但這時小孩會從大腦的前意識區抽出相關的記憶/經驗,他的主觀意識告訴自己:家裡也有可樂,這個需求還是能夠滿足,只是需要等些時間。當小孩能夠以自己的主觀意識控制住「本我」的欲望時,這時候「自我」的特徵就展現出來了。

「自我」的運作方式是遵循「現實原則」,是通過經驗、教育後會考慮現實因素的,它是能講道理的。「自我」的人格之所以能成功建立起來,有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原始的欲望/需求也要能夠滿足,只不過可以「延遲」。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只是無限延遲,而不能獲得滿足,那「本我」就會支配大腦,這也是小孩之所以情緒失控的原因之一。這種「延遲滿足」的方式,就是小孩能培養「理性」的機會,這是建立「自我」,控制「本我」的一種協調過程。

簡單來說,「自我」的人格是由大腦主觀意識負責與現實世界溝通的,它可以控制「本我」的人格所產生的欲望和衝動。

華戎舟
此人到底是誰?為何而來?去往何處?
華戎舟,就是華淺那個自私自利的人格分裂出來的角色。以佛洛伊德的說法,華戎舟,就是華淺「本我」欲望的具體形象。在華戎舟這個本我的世界觀裡,能夠驅使他運轉的所有法則都來自華淺這個自我的意識。當華淺有需求,華戎舟立刻滿足她的需求。當華淺有危險,華戎舟變會脫離華淺這個自我意識的控制,做出本能反射動作,不顧一切衝上去,這是「本我」的表現行為。「本我」只存在於人的潛意識,且不受主觀意識控制;但華戎舟存在於華淺的意識世界中,所以也受華淺的意識(命令)控制。華戎舟,既是華淺,也不是華淺。華戎舟只愛華淺,是因為他只愛自己,他是從華淺的人格中抽離出來的虛像。華戎舟無條件地為華淺付出一切,是因為他很清楚,此刻的他只存在華淺的潛意識裡。華淺在,華戎舟在;華淺離,他便消失。而這部戲前面29集不斷地拋出愛情煙霧彈,就是想營造一種幻覺:唯有讓華淺誤以為「這個世界」存在一位真誠愛她的人,華淺才不會離開。只要華淺不離開,華戎舟便像是一具有血有肉的生命體可以永遠「顯性地」陪伴在她身邊。

那華淺又是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容許我簡單說明佛洛伊德提到的第三人格:「超我」。

小孩在超市吵著想喝可樂時,大人告訴他家裡有,回家再喝;然而,回家後,大人又找了各種延遲說法,讓小孩改天再喝。當欲望一而再,再而三被無限延遲無法滿足時,小孩潛意識中的「本我」會驅使身體做出什麼行為?偷!搶! 對「本我」來說,這是最快速能夠滿足欲望的方式。經常聽到人說:你是小孩嗎? 竟然沒有思考能力,無法判斷是非對錯。其實這指的就是,潛意識的「本我」不受「自我」主觀意識控制,無視現實規則的約束。

教育心強烈的大人,在小孩偷竊搶掠的想法浮出意識之前,就設法把它壓制下去。當小孩能夠從完整的語句中理解概念/觀念之後,大人會不斷地灌輸善惡觀、是非觀、道德觀等,讓小孩開始學習去約束「本我」可能觸發的行為。這個社會化的過程中,就形成了「超我」的人格。它是一個道德模範生,相當於學生眼中的老師,小孩心裡的父母。「超我」的運作方式是採用「道德至高原則」,要求人類自我意識要誠實、善良、奉獻、操守,成為品格高尚的理想存在。

本我(潛意識)、自我(自主意識)、與超我(部份有意識),這是佛洛伊德提出的三種人格。

華戎舟,是華淺的「本我」。現實中的華淺,是華淺的「自我」。在「另一個世界」中的華淺,是華淺的「超我」。

劇中的華淺,總是站在道德至高處,這就是「超我」表現行為的特徵。

對牧遙,華淺正視自己的錯誤,並勇於面對,主動向牧遙道歉。

對父親,動之以情,希望能夠遠離煌城,一家人過著平凡的生活。曉之以理,承認對牧家造成的傷害,必須盡快彌補過錯。威之以勢,從政治上探討煌城各方勢力的利弊得失,以及失勢後的下場,勸誡父親辭官歸隱。

對母親,借用母親自己從小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來提醒她自己,希望她不要寵溺兒子,變成一個口嫌體正直的人。嘴上喊著不會男女平等,實際卻是重男輕女的雙標仔。

對哥哥,三申五令,不准他在外亂搞,否則就不再理會他。

對千芷,對華戎舟,也是經常以道德至上的標準訓誡,面對窮苦百姓,你們不可以怎樣怎樣,做人應該這樣那樣,日後......。




宗旨
再次回頭來看,這部戲是想傳達一個人(華淺)想做出改變的起點,其實是重新認識自己;而改變的終點,是能夠讓本我、自我與超我三種人格達到內在和諧、平衡。主旨絕對不是去探究無條件付出的「真愛」是否存在。到這裡,就清楚說明結局為何斷在那一幕,因為這壓根不是愛情劇,不是愛情劇,不是愛情劇。


既然提到「意識」與「人格」,就必須再提一個字「」。
佛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或是受壓抑的願望,獲得滿足的象徵。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壓抑人的本我願望/欲望,被壓抑的願望/欲望在潛意識的活動中並不會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

換個方式說,當妳夢見一隻可愛的動物,並不是因為你想飼養這種動物,卻因故無法飼養,只能到夢裡尋求慰藉;而是你有一個尚未滿足的願望透過意識象徵的形式轉化成這種動物,並且出現在你的夢裡。當你夢見兩隻可愛的動物一起跳舞,那也只是一個無法執行的現實行為以象徵的方式出現在夢裡。夢中的人、事、物、行為、現象、情緒等,全部都是象徵。

修正華家曾經犯過的錯,是象徵。

受長公主愛戴,是象徵。

撮合大爺和牧遙的愛情,是象徵。

想遠離皇城/仲氏園,是象徵。

救助華戎舟和小乞丐,是象徵。

華淺送給長公主的串珠,是象徵。

華戎舟送華淺禮手環刀,是象徵。

生日要吃的湯餅,是象徵。

最後,華淺與華戎舟告別,也是象徵。

歸納這些劇情的共同點,都在象徵華淺做出「改變」,最終學會「放下」。

執著-->自私自利的人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造成錯誤、傷害-->得到懲罰、報應-->上天再給一次機會-->從「心」改變-->避免報應發生-->彌補錯誤,降低傷害-->時而浮現卻又刻意摒棄自私自利的人格的過程中拉扯-->不搞手段,誠心待人-->放下執著-->兼併包容各種人格-->與自己達成和解

我想,這些就是整部戲想表達的。

再強調一次,這不是愛情劇。結局斷在那一幕,表示華淺心靈治癒的療程告一段落,就這樣。倘若繼續往下演,就得面對現實,她現在只是保外就醫,無法逃避刑責,估計有生之年都要在獄中躺平了。

__________



既然說到「夢」,就不得不把《全面啟動》這部電影拿來對照。以下只是我胡亂硬湊,原著小說和電視劇的人物、場景肯定沒有參照這些設定。電影劇情我已經忘光了,所以不會回答任何提問,也無法回答,一切都是蝦掰的,別認真。

Inception 全面啟動 VS. 為有暗香來

築夢師:家主。
負責設計夢中場景,包含建築、天氣、馬車、皇后愛吃的荔枝、華淺補腦的核桃等「人」以外的一切事物。

夢主:家主。
在夢裡的身份就是神一般的守護者,負責支撐整個夢境,相當於心理醫師給病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個環境,並且擔任這個環境的安全守衛。築夢師與夢主可以由同一人擔任。在電影中,能力強的夢主甚至可以隨意改變夢境中的物理法則。一旦夢主死去,夢境就會坍塌,目標對象就會察覺自己身處夢中。在《為有暗香來》劇中,也可以把夢主的「性命」想成是家主的「堅持」,一旦家主放棄對華淺的堅持,夢境就會崩塌。從華淺經歷大火洗禮,以及答應長公主安排婚事,可以清楚得知家主的「心」已死。當家主在夢中正式與華淺告別之後,下一幕華淺的手指頭動了,意味著華淺的潛意識察覺自己身處夢中。

盜夢師:大夫、家主。
主要工作是獲取病人的訊息。在夢裡,透過和病人潛意識映射出來的人物進行對話,或者,直接偷盜潛意識映射出來的東西,以此獲得病人的訊息。這裡要解釋一下,在電影裡,史蒂芬教授原本打算將男主培養成為心理諮商師,傳授他如何進入病人的夢中提取潛意識裡的訊息,是為了能夠正確引導病人,適當的給病人指引方向,讓病人可以得知自己內心想法,了解自己,進而化解心理上的病根。但男主的團隊卻動了歪心思,把病人的隱私出賣給競爭對手,借此獲取利益,因此,教授稱呼他們是盜夢的小偷,而不是心理諮商師,這才有了盜夢師一說。在《為有暗香來》劇中,大夫並沒有真正進入華淺的夢中,比較有可能的方式是扮演心理諮商師,透過引發華淺「說夢話」的方式來獲取病人的訊息。

偽裝師:大爺仲夜闌。
偽裝師的作用通常會體現在難以獲取病人訊息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在夢中隨意改變容貌、身形、聲音,以一種病人比較能接受的身份和病人對話。在《為有暗香來》劇中,如果真的要找出一位能夠讓華淺卸下心防坦承訴說的對象,那肯定就是曾經愛過的大爺。這裡必須額外說明一下,有一幕場景很容易誤導觀眾的判斷,那就是家主快馬加鞭跑去拜託大爺向昏睡的華淺精神喊話。為了要製造華淺的重生像是穿越時空,因此必須把某些劇情壓縮在最後一集,就導致家主和大爺乍看像是在過去26個月從未對著華淺說話。

目標對象:華淺。
在電影中,給病人的專屬稱呼。目標對象會在夢境中(精神世界)填充潛意識,這個過程相當於目標對象在夢中將自己的潛意識展現出來,這樣醫師就可以接觸到目標對象的潛意識了。這裡必須說明一下,電影中除了盜夢團隊之外,夢中所有的「人」,都是從目標對象的潛意識投射出來。

問題來了,在《為有暗香來》劇中,只有情報網遍佈整個煌城的家主才有可能認識劇中所有角色,那為何華淺從未見過/聽過的人也會出現在華淺的潛意識裡?尤其是家主身邊的護衛長,以及大火過後到城郊外村落生活的街坊鄰居,還有每月初五幫華戎舟療傷的大夫。甚至醒來後還對家主說出他請南風護衛長傳授華戎舟武功的事情,為何在城郊外村落的華淺可以知曉城內發生的事情呢?

另一個讓觀眾更在意的問題是,華淺對家主的認知一直都是家主愛著牧遙,如果夢境中的家主也是由華淺的潛意識投射出來的人物,那為何夢中家主對牧遙毫無感覺,而看華淺的眼神依然充滿愛意?換個方式提問就是,夢境內的家主,其實也是夢境外的家主?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了解「甲寅夢歸丹」在劇中的設定。

助眠藥:甲寅夢歸丹。
在電影中,夢/夢境有幾個很特殊的設定:
1、具有「共享」機制。
2、透過藥劑注射機,可以將連結的人同時帶入夢主的夢境裡。藥劑的量,會影響夢境中的時間。進入夢境中時間就開始倒數計時,一旦藥效退了,表示時間到了,人就會醒來。
3、夢主在夢境中死亡的話,夢境會崩塌,目標對象的潛意識就會察覺自己身處夢中。前面提過,這可以想成是家主的「堅持」,當家主「心」死,也就意味著夢主死亡了。
4、目標對象的潛意識具有安全防衛機制,一旦察覺夢主有敵意,就會透過潛意識投射出來人去殺死夢主。在劇中,華淺的潛意識認為家主處處都要針對她,大概就是類似的設定。

從第一個設定來看,另一個問題來了,在《為有暗香來》劇中,明顯只有華淺一人進入夢中,連身為「夢主」的家主都置身其外,劇中並沒有如同電影夢境共享的設定,那家主到底為何可以透過跟目標對象「精神喊話」方式,向目標對象的潛意識傳遞訊息? 大夫又是為何可以透過引導目標對象「說夢話」的方式,從目標對象的潛意識提取訊息?

這其實也和「甲寅夢歸丹」在劇中的設定有關。

在《為有暗香來》劇中,家主在品香宴上說明甲寅夢歸丹的功效可以治療離魂症。因為對過往種種感到悔恨,期望有重新來過的機會,致使昏迷者不願醒來,造成魂魄滯留夢中,稱為離魂症。而從大夫的描述可以更進一步得知,甲寅夢歸丹的功效除了安魂固魄,還可以讓尚未甦醒的病人聽到「外面」的聲音。所以大夫建議家主多跟華淺說說話,這樣會有助於病人早日甦醒。

多重夢境
這裡還要提到劇中一個特殊設定,那就是夢中夢。第一層夢境中的華淺,是華淺的潛意識A(內在人格),劇中的人物都是由這個潛意識A投射出來。當第一層夢境中的華淺睡覺時,甲寅夢歸丹變會強制開啟第二層夢境,意味著一個人的潛意識A還有更深層的潛意識B,這跟電影《全面啟動》中三重夢的設定有些許差異。夢境外的家主,並無法直接與第一層夢境中華淺的潛意識A進行對話,而是可以透過第二層夢境向更深層的潛意識B傳遞訊息。每當第一層夢境中的華淺從睡眠中醒來時,原本儲存在潛意識B裡面的人物訊息就會被潛意識A投射出來,成為劇中一個個角色,而且這些角色的特徵會隨著潛意識B接收的外部訊息調整。簡單來說,甲寅夢歸丹可以建立一條夢境內與夢境外(現實)的聯絡通道,讓病人開啟第二層夢境,夢境外面的人與第二層夢境中的潛意識B可以進行溝通,傳遞訊息。

迷失層(混沌區):郊外村落。
在電影中的設定中,其實還有一個夢境外的設定,那就是「迷失層」。這是一個虛無的空間,既不是現實世界,人的五感卻又可以接收到如同現實般的刺激;既不是夢境,這個空間卻又符合夢境的各種設定。進入迷失層後,大腦神經會混亂,因為五感接收到刺激太真實,外貌也會隨著時間慢慢變老,因此無法辨識現實與夢境。雖然知曉死亡可以脫離夢境,卻因為過於真實而不敢自殺。電影中男主角的老婆就是因為無法分辨,企圖跳樓自殺脫離夢境,沒想到最後一次竟然是在現實中自殺。而主角有陀螺,藉由陀螺是否轉動不停可以分清楚現實與夢境。

整理一下電影針對夢境中如何醒來的幾種方法:
1、死亡。
2、藥效沒了。
3、Kicks。
4、心靈治癒。


在《為有暗香來》劇中,郊外村落其實就像是迷失層。在夢境中,經歷毒酒與大火的華淺,並沒有真正的死亡。劇情發展至此,本應該讓華淺直接從夢境中醒來,可卻被長公主強制送到郊外村落這個迷失層裡。在這裡,華淺體驗到從未有過的生活,這裡的一切過於美好,以至於華淺的潛意識無法辨別現實或夢境。

有些觀眾大概會質疑:為什麼還不醒?到底還要拖多久才能看到淺溪戀修成正果?

再說一次,這不是愛情劇。從始至終,只有家主單方面暗戀華淺。這不是相愛的兩人經過一番努力後愛情圓滿的鬧劇。

所以這邊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導演在夢境中安排長公主將華淺送去郊外村落的用意何在? 其實前面已經說明這是一部心理治癒成長劇,主旨是想透過劇情發展讓觀眾了解華淺如何和自己達成內在和諧,與自己和解。因此,後續劇情一路發展到家主在夢中正式與華淺告別,華淺贈送家主湯餅做為謝禮之後,華淺才醒來。簡單來說,由家主的「心死」就像是夢主死亡,所以有了第一次的清醒。

華淺醒來後遭受各種爆擊,氣血攻心再度昏迷進入迷失層,這時夢境中已經沒有「家主」,所以華淺離開迷失層唯一的辦法,就是和自己達成內在和諧,與自己真正的和解。

總結
將電影和劇中的設定連結在一起,前面提到的問題或許可以解釋如下:

配合床鋪下的草藥薰香以及熬煮的湯藥,內服外用雙重治療下,華淺身理上的傷早已痊癒。甲寅夢歸丹,並不是治療心理疾病的藥,而是讓病人建立一條聯絡通道,讓夢境外的人可以和病人的潛意識對話。昏睡狀態的華淺,會將第二層夢境中聽到的人物特徵儲存在潛意識B裡,並在第一層夢境中由潛意識A投射出來,就是觀眾看到的劇中角色。而整部劇中的角色,只有「家主」不是由華淺的潛意識A投射出來,而是家主透過與「夢中夢」的華淺的潛意識B對話,讓自己的形象在華淺的第一層夢境中具現化出來,使家主坐穩「夢主」的身份。這也說明了,夢境中的家主為何在被華淺的潛意識A誤解他與牧遙的關係的情況下依然愛著華淺。另外,這也同時說明了,在過去26個月,家主絕對是每日持續不斷地對著昏睡中的華淺精神喊話;還有一點就是,家主一直待在華淺身邊,所以其他人來找家主談話的內容都會傳遞到華淺的潛意識裡,並投射在夢境中。

同時,聰明如各位觀眾的家主肯定也是一直找大爺來跟華淺精神喊話。夢境中的大爺在後續劇情雖然對華淺沒有愛意,但也沒有恨意,之所以在得知真相時並沒有急著趕走華淺,其實是因為夢境外(現實)的大爺早已放下彼此的恩怨,再透過與夢境中華淺的潛意識B投射出來;而大爺最後一次來看華淺時,牧遙也放下恩怨才陪同大爺一起來。

大夫說:甲寅夢歸丹的香氣雖然能進入體內,可是治不了心病。

正所謂,心病還得心藥醫治,而華淺的心藥,就是她自己。家主在華淺耳邊不斷地碎碎念,構造出夢裡一幕幕的劇情發展,引導華淺的潛意識A在夢裡尋找心藥。最終,華淺的潛意識A感應到在夢中夢的潛意識B與家主的對話,察覺這個心藥就是華戎舟,也是她自己。告別華戎舟,在內心達成和諧,與自己和解。

以上


劇中還有很多細節都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逐一檢視,但礙於篇幅有限,被我忽略掉了。有興趣的版友,或許可以試著找出來跟大家分享,感謝。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56.236 (臺灣)
PTT 網址

temptation12/11 01:02推你的心得解析 想問為什麼要給華戎舟編排過往背景?

jiba9717712/11 01:28音樂真的好聽

wings512/11 03:01推原po的 這部不是愛情劇,以及結局斷在那邊沒有錯XDDD因

wings512/11 03:01為壞事真的都做了,我真的也沒想要看她後續怎麼贖罪啦,

wings512/11 03:01這部就是看女主的心境轉變和不同面向的她,如果斷在29集

wings512/11 03:01會覺得這部很普通,30集整個把喜愛度推進一個程度,真要

wings512/11 03:01說一言難盡的可能是我看了29集不是真家主的家主有點可惜X

wings512/11 03:01DD

huiminyu12/11 07:18好用心的心得

huiminyu12/11 07:18華淺只是想改變死亡的命運

huiminyu12/11 07:18若不是前世死了,怎麼會想要改變?

WFU12/11 08:42大推原PO心得 刊比論文 編劇值得慰藉了~

kasndjo12/11 14:39一樣覺得這部不是愛情劇 而是自己治癒自己的過程

kasndjo12/11 14:41最後一集收得很不錯

cestvt12/11 18:38寫得真好

cestvt12/11 18:38提供另外一種觀點

khgs12/11 21:56推原po用心的心得

hueisung12/11 23:39推非常用心至極的心得

ddv8uc12/12 02:30一直到最後一集之前都在想為什麼家主是男主xDD

pttnew12/12 12:11真的很喜歡這部

fishbook12/12 18:06推這個角度

nhk12387119212/13 02:07你也太用心了吧,最近很多好劇看都看不完XD

piaolz12/13 16:23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