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長壽移軸鏡 NIKON PC-NIKKOR 28mm f/3.5
長壽移軸鏡 NIKON PC-NIKKOR 28mm f/3.5
好讀網頁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6302619
常規原生移軸鏡,給人的感覺往往是高冷
對於一些商業攝影師,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但對於一般人而言,使用率低,且價格偏高
加上天生結構,自動化程度較低,較難上手
也因為非市場熱銷產品
移軸鏡設計更新慢、產品週期長
但數量往往不多,就算二手價也硬
無意間看到LOREO PC Lens in a Cap
這顆小巧便宜的移軸鏡,本想玩玩看
不過光圈小,成像品質符合價位
打算用在拍鏡射人像會虐自己
"那......來支常規原生移軸鏡如何?"
這個大膽念頭興起,不過平常大概會被打退
但,命運總是這麼神奇,讓我撿到低於1萬的
這顆鏡頭適合什麼人
個人認為,除了預算有限的工作者
大概就是對光學原理有強烈興趣、想實踐者
不然就是沒辦法,就是想拍正面角度的鏡射人像
另外,會衝這顆另一個原因
是產品更新慢,以後就算轉換系統
還是有轉接繼續運用的高度價值
生產年間為1980~2008,足足有28年
卻只有生產約35,000支,可見其冷門程度
外觀很標準的NIKON風格
而且有大大的移軸螺桿
一看就知道是移軸鏡
PC-NIKKOR
PC代表Perspective Correction (透視變形控制)
會選擇28mm,主要是有室內拍攝需求,故沒選35mm
f/3.5是有點小,不過還是比前身f/4大一些些
這個世代的NIKON鏡頭,大多是用顏色來表示景深範圍
黃、藍、橘有對應光圈值的顏色,來評估之
光圈設計為移軸鏡常見的前置設計
並有Pre-set,方便以最大光圈合焦
畢竟,它沒有光圈撥桿可以連動
使用時,先往下解離鎖定
在調整光圈值,下環為無段式的光圈控制
可以快速從最大光圈轉換到設定光圈,以利合焦
最大光圈為f/3.5
畢竟不是以大光圈為目標設計
最小光圈是f/22
最近對焦距離為0.3m,算是不錯
移軸螺桿,可以有11mm的移軸量
因為前置光圈,故沒有常見的光圈控制環與兔耳
取而代之的是,控制鏡頭方向的結構
前玉的鍍膜為NIKON那世代的綠色為主
後玉的鍍膜跟前玉相同
F卡口,為non-AI,因為無AF
無光圈撥桿與AI結構,相當單純
同時也相當仰賴手動操作
具有9片葉片,算是有誠意
光圈葉片所包圍的形狀為九邊形居多
大多狀況是帶一點點的星狀
無限遠合焦時約為64.9mm
最近合焦時的長度約為68.6mm
對焦行程為3.7mm,略短
鏡身外徑約為74.7mm
含導桿的一端達77.5mm
重量約為400g,以這尺寸的鏡頭而言略重
基本上,沒什麼明顯的畸變
光圈全開(f/3.5)就可用,中央有不錯的銳利度
邊緣會稍微糊一點,不過不放大的話就還好
縮個一級,就相當銳利,包含邊緣解像力也提升
大約超過f/11後,銳利度開始下降
光學結構為9 片8 群的逆遠攝
可能以大像場為設計目標
總結:
少見、使用率低,價格硬,但有特殊性,漂亮價格可遇不可求
雖然現代影像處理軟體發達,要以後製的方式
進行透視變形修正不難,不過若變形幅度大
畫質難免影響較大,且會相當裁切影像
光學式的移軸鏡較無上述問題
而鏡中人像,更是難以被取代的能力
雖然可以用後製的方式,有機會把攝影者除去
但若背景複雜,將會相當耗時
對於移軸鏡而言,就相對省時省力多了
光圈最大為f/3.5,若是追求淺景深
那它不是你的菜,它的初衷是拍建築物
拍拼接畫面,光圈不是開發重點
其成像品質,以當時名氣不大(?)的老鏡而言
算是可以了,加上便宜的價格,個人覺得ok
f/3.9光圈全開還算可以用,建議f/5.6常駐
近攝能力雖然不如其他競品,但堪用
逆光的鬼影、白霧難免出現
在一般日間戶外,f/3.9已經夠低ISO運用
早晨/黃昏的話,就比較吃力了
對我而言,主要是做為鏡中人像所用
其他運用場合隨緣,在者,拍建築校正
個人大多是用LAOWA 17mm f/4
購買阻力,倒是移軸鏡的原罪
使用率低、不好上手、價格貴
這支鏡頭下一代為PC-E NIKKOR 24mm f/3.5D ED
同時是目前現役的款式,標價近10萬元
而上一代只要其1/10 (雖然也是運氣好)
不過無整合傾斜移軸(TILT)能力,但也沒什麼好選擇了
實際運用起來,加上有合焦晶片輔助
還算容易上手,拿來生活雜拍OK
並可以作為鏡射影像專武
如果預算充分,收來做為收藏所用也不錯
--
先推個
早期還行,但現在只有s校正的移軸鏡,不如用24mm裁圖
數位修圖很方便的現代 XD
這個鏡頭應該是ai吧?
前置光圈 沒有AI功能
推推 謝謝分享
這個鏡頭可以機身測光啊
我覺得沒黏晶片的話 不行 因為沒有測光連動脊
除非是有支援 非CPU鏡頭設定 non-AI
很酷
我用給A7系列相機用的移軸轉接環,但何N鏡都可以接
可以平移和傾斜
無反用單反的鏡頭 有足裕的空間玩移軸
39
[問題] z6 和 a7r3小弟知道兩台相機的功能不同,沒有誰好誰壞,會這樣考慮是因為價格兩者相近 a7r3可裁切 z6儲存較省錢 手感方面,a73小弟有試過,小拇指會放不下,小弟第一台單反xt3,小拇指會抽筋,後來還是買了把手,a73應該跟a7r3差不多吧,z6看大家評論應該是握感不錯的,小弟找時間試試看 鏡頭方面,一顆24105帶過即可,nikon的還沒出來,sony的看起來也不錯,但是上次詢問底片被勸退後,覺得還是用移軸鏡好了,目標是一顆ts-e 24mm ii(暫定啦),轉接環雖然nikon沒有開放卡口,但是慢慢的有轉接環出來的,像是fringer跟天工33
[問題] Sony APS-C 標準輕便鏡頭請益現在手上的主力組合是A73 + Tamron 28-200mm 主要是出外旅遊使用,沒什麼大問題表現也很滿意 但偶爾平日也想帶著相機紀錄生活或是隨手亂拍時 這重量體積還是覺得大/重了點 於是考慮買一台APS-C的副機,打算撿A6x00系列的二手23
[問題] Z5入門銀河鏡頭請益大家好~最近買了Z5+24-200的kit組,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銀河季 想再添購一隻入門的銀河鏡頭,目前在價錢考量下就LAOWA 15mm F2 、VILTROX 20mm F1.8和Samyang 14mm F2.8 IF ED UMC三支作決擇, 因為是小資族所以希望除了銀河外,在日常生活或風景的拍攝也能有 不錯的成像,不住台北也沒辦法租借來拍看看,希望前輩們能給些意14
[問題] 鏡頭推薦-室內設計各位專家大大好: 小弟的相機是canon 70d,鏡頭是canon efs 17-55mm這一顆鏡頭 除了喜歡紀錄生活與旅遊拍攝之外, 少部分會拿來幫忙親友拍攝室內設計的作品, 室內坪數常見大約30坪,客廳5~10坪,房間3~5坪,14
[閒聊] 無反專用移軸鏡還是有前輩在使用移軸鏡,135最知名的是佳能的移軸,可是都已經是無反的時代了,像那怪物般的Z卡口,法蘭距縮短和卡口增大(佳能沒)都說可以增加鏡頭設計彈性,還是是真的太小眾了,會賠錢?不然像17移光圈只有f4有點可惜(風景縮光圈,但有總比沒有好),還是說玩移軸的前輩都直上大畫幅惹?! -- Sent from PTTopia --14
[問題] Samyang 14/2.8 與 Laowa 15/2 for SonyE餓死抬頭 For Sony E Mount Samyang 14mm f2.8 AF Laowa 15mm f2 MF 這兩支鏡頭的討論真的是冷中之冷QQ 尤其Laowa 對於我這個副廠愛好者來說, 其實這兩支鏡頭都滿香的 (翻譯蒟蒻:我窮QQ)11
[問題] SONY 14F18GM 轉接在 Nikon Z7 上主要是小弟本身是使用Nikon Z7,在不考慮換系統的情況下很想使用SONY的14mm f1.8 GM這顆鏡頭。 因為很常爬山帶上山,SONY的14 1.8比Nikon的Z14-24少了200g,且光圈較大更適合拍星空銀河,但是網路幾乎沒看到這顆鏡頭轉接後的使用心得。 主要是拍風景照,對焦部分還好。剩下的就是想請教這顆鏡頭轉接在Z系統上跟Z14-24相較畫質差異以及會有那些問題(比如SONY的鏡頭都需要數位校正...) --5
[作品] 台南街景隨拍作品照片:5
Re: [問題] 變焦鏡的使用方式?焦段影響是的視角的範圍 變焦鏡最大的方便是可以變焦...有點廢話 說穿了就是好多顆定焦鏡做在一顆上 所以變焦鏡上面有刻度就是這樣 為什麼要特別標 24 35 50 85 1052
[開箱] TL也有好用的小鏡頭-銘匠 35mm f1.4好讀連結: 在 2019 之前 L 卡口一直一路是被邊緣的卡口,主要是使用的相機不多, 外加機身的價格也貴,直到 Panasonic 與 Sigma 的加入才讓這個卡口慢慢的發揚光大, 到了 2020 的年中自從老蛙的史上最廣的 9mm f5.6 提供 L 卡口之後, 慢慢的開始有第三方鏡頭廠商共襄盛舉,這就是這次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