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作品] 海角‧天涯[D750/Z6II]

看板DSLR標題[作品] 海角‧天涯[D750/Z6II]作者
rambo2728
(拎背雄菸導)
時間推噓18 推:18 噓:0 →:9

作品照片:
https://flic.kr/p/2maZHsr
https://flic.kr/p/2maW1gB
https://flic.kr/p/2maZGxq
https://flic.kr/p/2maZGUC
https://flic.kr/p/2maX4Yb
https://flic.kr/p/2maW3je
https://flic.kr/p/2maZJd4
https://flic.kr/p/2maZHPJ
https://flic.kr/p/2maZGrJ
https://flic.kr/p/2maZJ2s
https://flic.kr/p/2mb2cM1
https://flic.kr/p/2maW2he
https://flic.kr/p/2maW1Sw

機身鏡頭:Nikon D750/Z6II
Tamron 15-30 f2.8
Tamron 24-70 f2.8
Nikon 50 f1.8d
Nikon 14-24 f2.8z

技巧解說(如閃燈、修圖)及心得分享:
燈塔,象徵孤獨,同時卻又指引著家園,燈塔也是許多文學作家筆下最浪漫的地方,特
別在春夏季節入夜之後,徐徐的海風,伴隨那彷彿觸手可及的繁星點點。如果說天涯的起點是這片無垠的星河,那海角的盡頭便是那孤獨的燈塔。站在海角仰望著天涯,燈塔與星河,或許是這片土地最孤獨卻又浪漫的故事了。

燈塔所在的地方通常都是光害較低的郊區,特別緊鄰的那片大海,通常更是絕佳的低光害地區。當然凡事都有例外,特別在地窄人稠的台灣,西半部許多燈塔,周圍都有嚴重的光害汙染,而北海岸則經常會遭遇漁船的燈光影響,所以台灣雖然燈塔並不算少,但也不是每座燈塔都能同時欣賞到銀河。或許有人會疑惑,燈塔不就是個巨大光害源,為何能同時拍到燈塔跟星空。其實整片區域的光害源對於一般星空風景拍攝有較大的影響,而燈塔若所在區域為低光害區域,此時僅僅只有燈塔單獨的點光害,對於星空風景的拍攝就較為有限。

但雖然拍的到星空,卻因為燈塔高流明高亮度的關係,仍然可能會對畫面產生若干鬼影、耀光的影響,因此對於燈塔拍攝,鏡頭素質也是項重要參數,但目前鏡頭工藝來說,縱使不是大三元,多數鏡頭仍有相當不錯的鍍膜水準。再者所站位置同時也會造成鬼影耀光的產生,所以如何構圖跟所站方位也都需要注意。

再者,根據台灣燈塔發光的方式大致可粗分成閃光、燈鏡、旋轉。閃光顧名思義就是固定時間閃爍,可能暗10秒亮1秒諸如此方式,因此可藉由是先觀察燈塔大約暗幾秒,在燈塔亮起之前用黑卡遮擋鏡頭,待燈塔熄滅之後放下黑卡繼續曝光,避免耀光過曝的情況發生。燈鏡意思則為固定方向投射,同樣可能固定時間閃爍,但因為投射方向固定,因此較容易避免耀光的產生,但如果要避免過曝,同樣得依靠黑卡遮光或是多次曝光合成。旋轉最有名大概就是鵝鑾鼻燈塔了,巨大的光柱360度迴旋,如果放任不管,這在長曝之下選轉的光柱將會變成圓盤狀,另外當光柱轉向相機方向時,還可能造成嚴重的耀光跟鬼影產生,處理上同樣也是觀察旋轉一圈需時多少、轉向自己方向要遮光多久,藉由黑卡遮光搭配,將可把光柱處理成三葉、四葉等等方式展現。


鵝鑾鼻燈塔
https://flic.kr/p/2maZHsr
屏東鵝鑾鼻燈塔或許是最多人拍過的燈塔銀河了,太平洋與鵝鑾鼻半島超級低光害配上台灣最有名的燈塔,幾乎成了來墾丁拍銀河的定番。然而鵝鑾鼻燈塔其實並不好拍,鵝鑾鼻燈塔是台灣光力跟光程最強的燈塔,再加上他為旋轉發光方式,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鬼影像鼻涕般噴的滿屏都是,因此需配合黑卡適時遮擋,同時也可將旋轉的光柱利用黑卡分割成三葉、四葉的形狀。另外拍攝時我還會額外加拍一組低ISO低曝光時間的影像,以包圍曝光的方式,清楚記錄燈火中心的細節,最後再於PS裡將過曝的燈火中心合成調整回去,不再只是毫無細節的巨大光亮點。

芳苑燈塔
https://flic.kr/p/2maW1gB
芳苑燈塔是座黑白相間相當漂亮與醒目的燈塔,但如果說目前拍過最難處理的燈塔,那我首推芳苑燈塔。芳苑燈塔位於王功漁港,雖然這裡入夜後旁邊的美食街與遊客中心相繼打烊,但位處西半部與周圍的路燈,高光害下僅能讓天蠍座依稀可見,銀河基本上則是肉眼無望了。且因高光害下曝光參數僅剩ISO1600、F2.8、10s,在此條件下勉強能拍到銀河輪廓,且不造成周圍環境過曝,但後製上要保持畫面純淨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這邊則是推薦台灣之光Sequator模擬赤道儀,藉由拍攝多張疊加,在後製上取得更多餘裕,避免資訊不足硬拉導致的顆粒感,連銀河顏色都能呈現。

國聖燈塔
https://flic.kr/p/2maZGxq
有別於芳苑燈塔,位於西部的國聖燈塔一樣有著光害的問題。台南市區的光害,讓剛從地平線上升起的銀河變得黯淡不可辨識,但當銀河爬過中天豎起直立後,此時銀河後方為台灣海峽,加上這裡沒有路燈等其他光害的干擾,銀河瞬間變得肉眼勉強可視。但此時台南方向的光害干擾卻可能一不小心就造成過曝,建議可用包圍曝光的方式處理,例如
ISO4000//F2.8//20s&5s,然後利用5s那張補回去原本市區過曝的區域。

綠島燈塔
https://flic.kr/p/2maZGUC
說到綠島你會想到什麼?海草冰?浮潛?監獄?綠島大街的比基尼辣妹? 對我來說綠島的星空也同樣迷人,只要稍稍遠離路燈光害,銀河便肉眼可見。許多人拍銀河喜歡用超廣角,恨不得把銀河多包一點進去,但在拍綠島燈塔時,我卻習慣使用24-70 f2.8的鏡頭,通常使用40-50mm的焦距,此時銀河中心將會把整個畫面填滿,讓畫面更加震撼壯闊。然而這邊要注意的是,在焦距約為50mm f2.8的條件下,曝光秒數如果過長可能會拖線非常明顯,建議在15s內就收快門,而現今相機發展都相當進步,高ISO的雜訊都有不錯的抑制效果,雜訊可以後製抑制,但拖線的星點則不容易處理。再者對焦時若是仍用超廣角鏡頭的思維,隨便對個目標就以為已經是泛焦的話,那很可能回去放大檢視才發現星點可能沒有準焦,建議改成對星點手動對焦,這樣即可造成燈塔主目標與背後星空都清晰的結果。

鼻頭角燈塔
https://flic.kr/p/2maX4Yb
PS盛行的年代,網路上的照片假假真真,或許你曾看過摩西分海上正對銀河的照片,或是鼻頭角燈塔上整條銀河的照片,我這裡負責任告訴你,假的~~~~到現場看過後這才知道原來被騙了其實並不是那一回事。鼻頭角燈塔的位置並沒有正對銀河,銀河中心有一小部分會被山給擋住,所幸還是有部分銀河中心能夠拍到。推薦一款銀河神器APP太陽測量師付費版,裏頭不只有萬年曆可查詢世界各地任何時間點的太陽、月相、銀河方位時間,更可結合google map的街景模式,讓你在家就能先預判銀河方位是否正確,是否值得一衝;到了現場勘景時則可改成AR虛擬實境模式,讓你白天踩點時候就能迅速推估銀河位置,而不用拿著手機羅盤找尋東南方又比個老半天,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遇到風水先生在尋找風水吉地。

花嶼燈塔
https://flic.kr/p/2maW3je
花嶼是我心中最美的台灣燈塔,花嶼是個很鄉下的小漁村,不走觀光路線,會上到這的外地人10個裡9個是釣客,有別於澎湖其他群島,花嶼是安山岩構成,島上巨大的怪石嶙峋,而潔白燈塔就獨自矗立在巨石堆中的廢墟遺址裡,讓人有種恍如末世的滄桑。很多人喜歡用超廣角拍銀河,為的是將銀河盡可能多包一些,然而橫跨天際的銀河縱使使用魚眼也不一定能夠完全包完,遑論超廣角鏡頭了。所以拍銀河我更喜歡使用全景接圖的方式,有多廣想多廣全都自己來,回去丟進PS或LR一鍵搞定。但在全景接圖時最重要得一點應該是雲台水平,如果雲台歪斜就開始拍攝,那回去接圖後很可能會變成地平線歪斜,導致可能需要裁切掉許多地方來調整回水平,白白浪費許多像素。再者就是每張影像overlapping的部分,超廣角鏡頭通常都會有明顯邊角失光的特性,因此重疊的部分不能太少,否則可能會有奇怪黑色條紋。我自己並不會刻意去看表尺計算每張重疊多少部分,而是較為隨意的調整,但大致上左右也約略各自重疊1/4的寬度。

七美燈塔
https://flic.kr/p/2maZJd4
七美同樣也是澎湖相當好拍攝銀河的地方,幾乎稍微遠離路燈光害,銀河就隱約可見。七美燈塔算是所有燈塔裡相對友善好拍的,雖然屬於閃頻發光模式,但屬於五等電燈,就算直拍也不會有太嚴重的耀光或鬼影產生,一個B快門20秒就可以收工,算是可以很簡單就拍攝的入門燈塔。

東吉燈塔
https://flic.kr/p/2maZHPJ
發光方式為明2秒暗10秒,搭配黑卡遮光可輕鬆避免過曝。東吉與花嶼燈塔應該是台灣最難到達的燈塔了,如果你飛澎湖,那就還得再搭乘接駁船前往。如果你從嘉義搭船出發,雖可直達東吉,但卻也並不是每天都有發船,再者東吉這邊海象較為惡劣,經過黑水溝時如果你是暈車體質又沒吃個藥,那這趟絕對夠你臉色鐵青頭暈腦脹;另外在冬天春天東北風吹拂下,很可能台灣只是舒適的涼風,在澎湖卻是吹起連機車都可以吹倒的狂風,這樣的情況下船班是都不會開航的,關島數天甚至一兩周也算經常發生。澎湖可以說是燈塔的故鄉了,除了花嶼、七美、東吉外,其他還有西嶼燈塔、查母語燈塔、目斗嶼燈塔,可惜後三者並不容易拍攝,特別是後兩者燈塔均位於無人島礁,雖然這些燈塔都相當有特色,但實拍上仍有相當大的困難。

東莒燈塔
https://flic.kr/p/2maZGrJ
如果說你想看藍眼淚,那我首推東莒,不知道為啥,東莒出現藍眼淚的機率好像就是比馬祖其他鄉鎮還來得高。然而藍眼淚盛行的四五月通常伴隨大霧,動不動就飛機停飛,六月又有梅雨,要在馬祖看到滿天星斗對於只在這停留一兩夜的遊客來說可能還需要一點運氣。但如果你有幸遇到,晚上欣賞完藍眼淚之後,別忘了順便來燈塔下看看滿天星斗,如果你想拍照,建議在ISO4000//F2.8//20s曝光星空之後,可以再來張ISO1000//F2.8//6s,將當塔過曝的地方補回去,不過這也只是建議,拍照嘛,自己開心更重要一點。

東引燈塔
https://flic.kr/p/2maZJ2s
東引燈塔的發光規律較不好捉摸處理,但幸好燈光中心背後有遮擋,直接避免了強光直射鏡頭的問題,僅需搭配包圍曝光,便可將燈光中心做良好還原。台灣最美的燈塔是哪座,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但我想很多人應該會把票投給東引燈塔。東引燈塔位在半山腰上,如果你想俯瞰最美視角,那可能得費點力氣爬上有點陡的階梯,但這絕對值得。東引離台灣非常遙遠,但其實並不難到達,甚至我覺得如果有機會也一定要去走走。東引有非常多特別的景色,如安東坑道、國之北疆、33據點、中柱島、東引燈塔,還有就是臥鋪的台馬輪,這都是非常新奇不同的體驗。

奇萊鼻燈塔
https://flic.kr/p/2mb2cM1
奇萊鼻燈塔,距離花蓮市區不到20分鐘的機車車程,但因為緊鄰太平洋,使這裡成為觀星的好去處,然而往南部遠處便是花蓮垃圾掩埋場,因而如果風向對了,總會聞到奇怪的刺鼻怪味...。奇萊鼻燈塔約明暗各三秒,我還是習慣使用黑卡遮擋,因為雖然光線並非直射,但亮3秒在高ISO的情況下,仍會造成很大點的過曝,使整個發光中心喪失細節且不好修正。

三貂角燈塔
https://flic.kr/p/2maW2he
對我來說,三貂角燈塔是我遇過最最最最難拍的燈塔,不是燈塔難拍,而是每次去不知道為啥總是多雲,屢試不爽!去了5次貢辜4次,最後一次終於勉強天有開,但其實也還是很多高雲遮擋,只能說60分勉強及格。我想這是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吧,三貂角燈塔是台灣最東方的燈塔,突出於台灣東北角,春天時仍吹東北風,此時經常滿滿的低層雲壟罩,等到夏天換成南風或東風吹撫,濕潤的水氣讓雲系發展迅速瞬息萬變,加上不是北部人平時又得上班,好不容易天晴了也只能望著雲圖興嘆。這張照片是由多張影像合成處理,三貂角燈塔最大的問題不是燈塔的強光而是右邊雷達站門口的投射燈,燈光雖不是直射但巨大的光害仍可能會造成過曝或嚴重色偏。因此這張照片我分別用了ISO4000//F2.8//13s(銀河)、ISO1000//F2.8//13s(地景)、ISO4000//F2.8//1/3s(燈塔發光中心)、
ISO10000//F2.8//1/4s(燈塔光柱),這四張合成一張,B快門秒數部分都是很隨心壓放,總之地景、銀河、燈光中心、光柱有清楚呈現就好,秒數大概對了就好絕對不是重點。回去後在PS裡先將地景與銀河的照片調整到曝光、色調大致相同,再將銀河與燈光中心利用遮色片的方式抹上,而光柱這張影像則是使用PS的混合模式如變亮、加亮顏色來將光柱給抹上。

三仙台燈桿
https://flic.kr/p/2maW1Sw
位處無人無路燈的三仙台,面向太平洋,這時候要考慮的已經不是銀河好不好拍了,而是地景真的很暗很暗....。這裡同樣不好前往,除了那樓梯超陡超高很會讓人超喘超難爬之外,另外要到這裡還得沿著海岸行走,我是看準了退潮時間前往,如果是滿潮大潮也許一不小心是有可能會被浪給拍落海的。潮水、風向、交通路線等等這些條件是否永遠跟月相雲圖一樣重要,都是得同時注意規劃的。三仙台燈桿是臺灣東部海岸地區最早的燈塔,使用白熾燈,數秒閃爍一次,但因為與燈桿距離較近,所以若維持我慣用20秒曝光方式的話,可能會經歷多次閃爍而造成較嚴重的過曝,因此當時解決方法是將ISO拉高至6400,改成曝光10秒,減少遇到閃爍的次數。


台灣還有很多漂亮的燈塔,例如球子山、蘇澳燈塔、基隆嶼燈塔、北碇東碇...但很多不是位於管制區內暫時無法拍攝,要不就是光害嚴重,光害問題未來或許可以依靠Sequator輔助處理,但最大的心願還是能去金門拍攝北碇東碇,甚至去國外拍攝那些更加經典的燈塔
說不上為什麼,但是就是喜歡燈塔銀河這樣的主題,放假時和三五好友吹著海風,有一句沒一句言不及義的瞎聊,或是仰望著星空發呆,耳裡只剩快門線倒數的滴答聲或海浪聲,回去之後再藉由電腦將腦中的想法實現呈現。
台灣這些相對較好拍較好到達的燈塔大概也稍稍告一段落,當然如果有機會仍然會想去北碇、東碇甚至烏坵、基隆嶼、查姆嶼過夜拍照...之後想改蒐集哪類主題暫時也還沒太多的想法,唯一肯定的就是還是會追著銀河跑,期待能和好朋友們一同走遍看遍波瀾壯闊的美景,拍照嘛,開心最重要。


--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203.190 (臺灣)
PTT 網址

notsmall07/14 14:16推推

archaeology07/14 15:11很美、專業

louis233307/14 16:07優文讚讚

xu3fu6xup607/14 16:11有點想知道 14 24 2.8z心得

xu3fu6xup607/14 16:11目前我是轉接14 24 f2.8g到z6ii上

rambo272807/14 16:40影像品質上,有太多主關客觀的影響因素了,但重量上真

rambo272807/14 16:40的是有用過就回不去的感覺,特別當你需要背著或拿一整

rambo272807/14 16:40天又上山下海時

GoedeMorgen07/14 17:08燈塔大師...出團可以揪一下嗎

MrFJ07/14 20:59燈塔王原來是你!

rambo272807/14 21:30我只知道王塔米糕不錯吃~~~

twenty707/15 07:29

diarydreams07/15 10:05超強的!感謝熱情教學文!

newx07/15 12:26

akito07/15 12:27

qo6m307/15 13:00很棒的分享,感謝!

GPX200007/15 14:50

otter120507/15 20:24超強推!

c52chungyuny07/15 23:20這太神了吧

c52chungyuny07/15 23:20菜逼八想學但不知道從何開始

rambo272807/15 23:47就多跑多拍多看吧...我自認現在銀河也還是修很差啊XDD

rambo272807/15 23:47youtube上有很多國外教學唷 英文很爛也無所謂 他都直

rambo272807/15 23:47接一步一步修給你看囉

superyow07/16 08:39push

abscented07/18 10:20推!!!超美的

pipi869604407/27 09:38

asneo09/20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