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1司法官、律師海海 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1司法官、律師海海 上榜心得作者
HenryJoker
(henry10205)
時間推噓11 推:11 噓:0 →:0

一、前言+背景

111年公館大學法律系畢業,應屆考刑法組研究所落榜,應屆考上律師/司法官。法律主科在修課時,有不錯教科書的話我幾乎都會嗑,平時成績大概中或中上,沒拿過書卷獎。我不是那種天才型一讀就高分,也不是死命硬讀、泡在書海裡的考生,就是沒啥特別的法律系學生,司法官能上榜完全不在預料內,名次也不是在前面,不過就供各位立志考上律師或司法官的參考,望能有所助益。而以下主要根據時序分享,所以可能有些東西稍嫌重複,敬請見諒。另外,沒有業配,我不是寫心得補習班會給錢的名次。



二、成績



(一)一試

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118

綜合法學(一)(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124

綜合法學(二)(民法、民事訴訟法):124

綜合法學(二)(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交易法、強制執行法、法學英文):
88

總分454(149名)/律師372、司法官382



(二)二試



憲法與行政法:111.5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109

國文:71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一) :79.5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二) :93.5

公司法、保險法與證券交易法:58.5

海商法與海洋法:43.5



律師分數:566.5(512.5及格)

司法官分數:523(515.5及格)(按級距推估141名左右)



(三)三試



筆試:523

口試:83.33

總成績:606.33(136名)/602.67錄取



三、讀書過程



(一)3月到6月:

這段時間主要在打底+複習以前所學的法科,就直接用書單來說明



1.刑法:刑法爭點解讀-旭律師;額外推薦:刑法分則上下-許澤天、刑法案例演練-許澤天、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蔡聖偉

刑法只有一本是因為讀研究所時,以讀文章+複習自己刑法總則、分則筆記為主,另外也有讀顏聖的刑法總則(考國考的話,也可以市面上的王、林師的刑法總則來打底)。

許師的刑法分則主要當作工具書用,用來讀不熟、上課沒筆記的罪名(推薦拿來讀國考打底)。

若刑法解題不大行的話,刑法案例那兩本都蠻推薦,可以親自去書局看看誰的文筆風格、內容比較適合各位(蔡師的方法論理論為多,案例相較為少,許師的方法論理論相較為少,案例為主)。旭律師的爭點解讀則是能快速瀏覽、複習刑法爭點(不是打底書)。



2.刑訴:Jango解題書;額外推薦:刑事訴訟法研析上下-黎律師、刑事訴訟法實例解析-林鈺雄

這本內容甚為豐富(今年更拆成上、下二本),除了詳細擬答外,對於實務、學說見解皆有完整介紹及整理,我國考時打底+複習就都是用這本,不怕錯過什麼大小爭點,對於各家見解也能有基本及應用方法的認識。

黎律師的刑訴研析,則推薦給時間足夠+對刑訴想深入參透者,內容也很豐富,更完整收錄美派、日派、德派及各學者的不同見解,熟讀完相信必能對刑訴及其中爭點能更全面性掌握。

林師的實例解析甭特別說什麼,權威性的解題書,不看不行。



3.憲法:憲法爭點解讀-歐律師(修課時讀的教科書:憲法—權力分立、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吳庚.陳淳文)

這科我就蠻推薦一本書主義,因為這本書確實內容寫得很完整、豐富,我打底主要就靠這本書建立憲法的體系及各個概念。大一修課時讀 憲法—權力分立(俗稱:十萬個為什麼
),雖然有些法理上反思,但沒有真的學到什麼憲法的考試內容。吳庚那本寫得不錯,不過個人感覺偏舊。而這本歐律師讀完後就覺得收穫滿滿,也不再對憲法的體系、爭點迷茫。



4.行政法:行政法爭點解讀-嶺律師(修課時讀的教科書:行法法-莊國榮、行政訴訟十講-李建良)

這科我也是只以這本作為複習,內容也很不錯。另外修課時讀的 行政訴訟十講-李建良,個人蠻推薦作為有充分時間的打底教科書,行政法若想非常深入研究,則可閱讀 行政法總論-陳敏,但聽說多數人主要是把它當工具書。



5.民法(財產法):民法債編I,II-張志朋律師、財產法爭點地圖-賴川、債法題型破解-張璐、張璐的物權法有聲解題書(修課時讀的教科書:陳聰富民總、陳自強其中幾本、天龍八部中幾本、林誠二債各少部分)

前兩個主要是2月前準備研究所讀的,因為內容、爭點分析完整,個人很推薦作為國考的打底書,而我國考時主要讀後面兩個,因為還是間隔了一段時間,怕忘記太多概念及爭點,所以就以解題書來當作複習(但兩個都沒有完全讀完)。個人是覺得這幾本都寫得很好,對於我這個對民法沒有什麼體系感、爭點意識的人來說,都覺得讀完思路較清晰、較有把握,各位可視自身情況去做調整、閱讀,若時間不甚充裕,解題書或許可留到一試後、二試前。



6.民法(身分法):讀家函授-程穎身分法

身分法在大學時期是少數沒嗑教科書的法科,個人覺得太瑣碎、無聊,所以大學只讀法條+課輔講義,幸運還是有拿個A。所以這科對身分法外行來說,掌握好基本爭點、概念即可。國考複習時沒額外再看書,怕太耗時間,只上完程穎老師的身分法科的讀家全修班函授,老師會帶作體系圖,爭點講解也是很到位。



7.民訴:喬律師解題書(修課時讀的教科書:許士宦口述講義上下)

因為民訴是大三上下的科目,不算忘得太多,時間也不夠整個重看,所以就以喬律師的解題書,找重要主題、爭點去複習。而無論邱派、非邱派,建議都要讀過民訴(也沒一定要邱派)的教科書,比較能掌握整科的體系(其實大科都是啦)。之所以讀喬律師,是因為裡頭有不少邱派的東西,個人讀起來比較順,也有其他老師、實務的見解做補充,整體來說蠻不錯的。



8.商法:公司法體系解題完全攻略-陳楓、讀家函授-曉寒保險法(修課時小讀過:保險法-葉啟洲)

商法這科,這段期間(3到6月)比較只著重在公司法,複習大三時的課輔講義,內容上在陳楓老師的新書出來後應該更完整,很適合用來國考前期複習,我也沒有特別讀什麼教科書。保險法則是,距離修課過遠,當時修課教科書也沒有嗑很多,所以索性以函授作為打底+複習,曉寒老師體系、爭點也都整理的很好,解題也有一定方法,個人私心推薦。證交法則是,還沒碰。



9.海商海洋法:無讀。個人主觀認為,除非你完全要靠這個選科拉非常多分,勉強衝上律師榜單,否則不要特別讀



這段期間除了讀打底、複習的書以外,也會針對書的內容去做筆記整理,方便自己日後做題、想問題、複習、考前速覽,且做筆記的同時,可以深化自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整體讀書進度安排上,我並沒有事先作出計畫,因為我覺得太難事前預估各科分配、參考書解題書分配等,所以就循序漸進,每天讀,隨時調整速度、讀的內容,也不是說都能完全讀完(所以看到以上有些科讀比較少,就是滾動式修正的結果),但至少要讀到自己能有把握的程度。而我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在能力所及的前提、老師講話不黏的情況,函授一律用2倍速,雖然會耗心力,但省時,多的時間可以拿來做其他事,或舒壓,而非邊聽課邊放空、滑手機、耍廢。



(二)7月:



一試考非常多基本題、實務題、法條題,在準備前聽過學長姐說前兩個禮拜再刷考古題即可,但我個人是比較怕不穩,所以給自己整整一個月=7月,來準備一試。我主要以讀家的一試總複習為主,七月上半主要是看函授+把看完的科目稍微做個一兩年考古題,下半則是瘋狂做考古題,大概做106~110,105以前我就稍嫌遙遠不想碰。但106~110的題目做了四、五次以上有(可能不只),每次答錯(尤其第一次)要認真地檢討每個選項,釐清觀念、熟悉考向或自己沒見過的實務見解。另外,讀家提供的「TAG EASY」網站(我不知是合作還什麼),對做選擇題來說,個人覺得很方便,可以收藏錯題,上面也有些科目可以買詳解(我能買的全買,省掉自己找答案的勞時)。



要提醒的是,小科不要放!小科不要放!小科不要放!很多人都認為一試有過就好,不用太費心力,但我個人是超怕連一試都過不了,所以小科讀得(總複習講義)也很認真。我主觀認為說,大科大家的錯誤率,程度差不多的不會差到哪裡去,而我自認程度沒那麼好,想說大科可能會多錯一點,那我靠小科把它補起來,相對於大科提升答對題數,小科的答對率更好把握,而且無論大小科每題都2分,把掌握好的小科穩穩拿分,總分還是可以提升不少的。況一試有分律師/司法官門檻,倘稍有閃失,即使法學論述能力再好、見解背的再多,可能就會跟司法官擦身而去。



尤其國私跟強執,個人這兩個小科偷笑地竟然全對,這兩科算是最好拿分的,把基本觀念、法條弄熟,再多做考古題,答對率不會差到哪裡去。而當時我收到一試成績,只覺得完全靠賽,不敢想也沒想二試會上司法官,當時連考上律師都覺得很抖,但事後來看,一試成績好,自然準備二試上也比較穩、成績也不會差很遠。不過,不是說,大科就不用讀,只是要注意準備程度上的分配。



(三)8月到10月:



這段期間已經沒有時間再讀參考書了,我完全靠讀家二試總複習,它多師資的部分我能看幾乎都看了,重點在強化記憶跟爭點把握。雙師資的我大概就交錯順序看(不太會同時上),特別不熟的科則是前後看(像公司+證交,是一試後馬上看,二試前再看)



1.刑法:

連芯老師講的內容很完整,也比較深入,補充不少重要的實務跟學說文章,很適合本來就有點刑法底子的繼續衝高分

周易老師則是中規中矩,因為有些觀念在一總講過了,二試主要帶重要概念及爭點,有精讀完分數中上不是問題



2.刑訴:

Jango老師的講課很全面,各家學說、實務補充非常多,講課風格個人並不覺得有何問題,雖然他的解題書就已經很足夠,但聽他上課更能把握到平常可能忽略的小點、加強各概念的記憶、理解學說推導過程

言頁老師,印象也是上的不錯,針對重要爭點也有加強說明



3.憲法:

陳希老師對於各個憲判字的整理非常簡要、精確,又不失推理過程,非常讚,也有各個基本權的答題模板可參考

徐偉超老師則是帶蠻多題目,更熟悉對各基本權審查的操作、如何回答權力分立的問題等,當然也有講解憲判字

整體上兩位老師個人覺得蠻互補的



4.行政法:

鍾禾老師講義針對各概念爭點整理地很好,講課步調跟邏輯也都很順,講義內也有不少題目+擬答,光這個講義個人就蠻足以應付行政法科實例題(個人私心蠻喜歡)



5.民法:

程穎老師,無論債法或身分法,都上得很好,講解深入淺出,學說跟實務的重要、新近見解也都補充很完整(個人私心蠻喜歡)

張璐老師財產法部分也是,重要概念爭點、新近學說實務也都有補充



6.民訴:

平若古老師,以簡要、平易的方式,把民訴整體的重要概念、爭點講解過,家事稍微提點一點

李甦老師,雖然似以猜題為主要導向,但透過不同主題猜題,還是會把基本觀念帶很清楚,老師的家事法我也是看了兩遍,概念跟爭點都講得很清楚,我本來沒讀過家事的也更有體系,對重要爭點能把握

蘇軾老師,地毯式的詳盡複習民訴,另包含少部份家事、強執法,總之就是很快速、精要地掃過民訴所有觀念,體系很好,也都有實例說明每個爭點、概念,上完後算是讓我對民訴整科認識詳盡、安心不少



7.公司、證交法:

陳楓老師,極!推,看兩遍,上課非常有體系,講解也非常好,很懂考生可能卡住的點,對於重要爭點、時事也都補充非常詳盡(個人私心蠻喜歡)



8.保險法:可能因為各只有一堂,雙師資的總複習個人都覺得偏水,我還是回去看3到6月讀的筆記



9.海商海洋法:

許霍老師,個人無特別評價,畢竟我是完全沒碰過、太不熟悉。這科總複習只看過一次,我把我覺得重要的、可能的考點稍微摺頁(不超過五個),然後考海海的前一節下課才拿出來再翻個兩眼,背一下幾個要件或一兩句話就上陣,結果(43.5分)來看並沒多差,所以前面才說,海海的話甭到特別用力讀



上完總複習後,我會把自己覺得重要的、有考向的概念、爭點補充進原本的筆記,或額外做筆記,同樣是在深化理解跟加強記憶。接著接近二試的兩三個禮拜,開始做考古題,按考試科目時間表操課,讓腦袋熟悉哪個時間點在處理什麼法科。我個人是只有寫解題大綱+爭點見解分列,在實際考試時間內完成寫卷+檢討,並沒有完整寫考卷,覺得太耗時間+心力。但這點看每個人自己的需求,有些人非常需要臨場感,或練筆速。



另外,大概5月到10月過程中也有參加與同學組的國考讀書會,建議若尚有餘力、時間的話可試試看(我們是一週一次四小),透過專精不同科目的同學來幫忙出題、講解題目、補充資料及見解,非常省時、省力、省費,互利互助,營造多贏,尤其或許能夠命中國考考試題目。



(四)12月到1月:三試準備



書面報告(類似履歷),建議找學長姊或同學看看是否有錯誤、可補充或修改之處。口試準備部分,也是組讀書會,去分配搜集不同題型的資料(如法律倫理、時事議題、民刑行的重要實務見解、新近修法等)。而口試當下非常看運氣,口委會問的問題可能真的大相徑庭,有些會很刻意問蠻難的法律專業題,或法條及公約題,不過像我碰到的就幾乎是問情境題,比較偏無正確答案、考驗反應能力跟法律倫理的部分。總之準備面向齊全就比較能處變不驚。

另外提醒,上面可見三試總分是筆試(二試分數)+口試,筆試的佔分比蠻重,幾乎是決定性因素,如果二試分數已經高出及格分非常多,基本上穩穩過場即可,若只高及格分一丁點,則是危險區,但不是毫無機會,需要突破框架,努力表現,大放異彩,讓自己分數能夠非常突出,逆風高飛。

而口試前都還能跟實際面試的同組同學,稍微先交流一下,避免答題內容重複(如讀過的書、印象的實務判決、修法內容等),網上有考古題,可以那個為準備基礎。也可以稍微先講好分數高的是否讓分數低的有更多表現機會,同組通常分差不會太大,不是要競爭而是要合作,讓口委對整組印象、分數往好的地方去。



四、讀書以外



!不要買別人做的筆記

別人做的筆記是別人內化的東西,那個通常不會比參考書、解題書、補習班講義整理地完整或精確,要打底+前期複習的話,請服用該讀的書籍(無論是教科書、參考書、解題書),以對於概念爭點真正理解,及發現自己的短處。倘要日後總複習、或隨時有筆記方便參閱,必須自己針對自己讀的內容去精簡地條列、摘要,或特別針對不足之處強調,才能真正內化、看懂筆記重點。



!國文

好像有看過哪屆的國文分差其實比商法還大,不能忽視,且國文因為不是雙閱,加上又很主觀,普遍覺得射倖性高。但觀往年題型,通常一題議論、一題抒情,所以平時能培養一些批判、分析能力是最好(如多閱讀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對其有基本的認識、並能應用)。

抒情部分我則是認為即使文筆再怎麼不堪,也就寫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性面即可。如果完全無感性,就嘗試頗析那個題目,寫偏像議論的方式,只要不離題、不違反題目要求、不是太奇耙,也不會太差(自身經驗是綜合以上二者)。

個人主觀認為,分數沒那麼高的人可能是因為,不是文學能力特強,又嘗試要裝模作樣,堆砌辭藻,那種在國文老師眼裡,或許反而既沒有真情、又不是專業,自然不高分(不負責任亂說)。另外,無論再怎麼無法文思泉湧,也要發揮法律人最會的,把論述加長、加廣、加深,白話:瞎掰,有聽說寫的很多,筆墨分是有的。

最後,倘若法科跟其他人差不多,或比前段班的同學稍差,國文的重要性就非常突出,它可以讓你贏過其他法科程度相去無幾的考生,或甚至從律師榜上脫穎而出擠進司法官榜單。



!讀書模式、作息

我自己是非常討厭拘泥於任何制式的、沒有必要的行為框架,所以我在二試筆試前,包含一試前後,都是晚睡晚起型,平時讀大概下午1或2點到晚上11或12點(當然中間吃飯、休息該有都有),一試衝刺期可能讀到凌晨1或2點。到二試前一個月才開始調作息+按表操課做二試考古題。就非天才型、死命嗑書型的人而言,重點不是遵守了什麼讀書模式、計畫,而是實際讀進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又能輸出多少,雖然我晚睡晚起,但讀的總時數不一定少於他人,又符合自己舒適的方式,不會讀得很有壓力、痛苦。有沒有讀進去、一天下來讀的進度夠不夠,摸著良心都知道。如果沒有實質讀書,再怎麼乖巧地、形式地早起早睡、每天到圖書館報到,都是枉然。

而我也並不是只純粹讀書,該舒壓還是要有,像平日看yt廢片跟打lol、假日常常跟同學打打桌遊、去中秋烤肉,甚至是一直到考前兩個禮拜才先停止玩lol。另外也有接家教,不是完全全職考生,也不用領父母補貼領得那麼心虛或太多。

關鍵還是要有適合自己的讀書模式,誠實地問自己,這樣或那樣讀書,有沒有認真對得起考國考,這種誠實面對自己時,不要過度自信,也不用杞人憂天,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完全沒有方向、無所適從的話,可以先讓自己摸索一下,真的不行再去抄別人的模式,不過要小心倖存者偏差,固然某些人很成功是按照A特定模式,但或許更多人也是按照A模式卻失敗,只是沒有呈現出來讓人們看見而已。



!申論的取捨

我自己並不是手寫特別快的,但就是在表定時間內,把我想寫的爭點跟見解盡量寫出來。我考完後,看到很多補習班的講解,蠻多爭點或見解寫的跟自己論述都不一樣,甚至重要爭點根本沒提到,覺得自己完蛋了,連律師都考不上。但從事後的分數來說,其實還行。我們不太可能在考試當下把所有的爭點、自己知道的見解都寫上去,所以必須有一定的拿捏、取捨,並在時間內完成一份至少是有頭有尾有內容的答案。每個小題分配時間要得當、確實(包含審題、寫題),一旦有落,後面的題目就要加速,甚至忽略掉某些爭點或論述,不要虎頭蛇尾,或根本沒結束論述。



!考試不要放棄

老掉牙的勉勵詞:堅持不懈。除非是生心理上無法負荷、有其他生涯規劃,否則無論是考試準備過程中,或是已經在考場應戰中,不要輕言放棄,不用認為自己實力還沒到,只是考練筆的,也不用一題/一科覺得寫差了,就不繼續考。能儘早上榜都是好事,所以不要錯過任何無論大小的機會。我自己考完刑法刑訴,也覺得沒救了,考向完全不是用力準備過的,甚至不知道寫了什麼鬼在考卷上,但還是盡力完成所有科目。雖然刑事法科分數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還是有基本分,整體分數也比想像中高。



!總複習精進

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同時報司律,而我記得在二總函授常聽到老師說,如果目標只在律師,那這個爭點掌握XXX即可,立志司法官的,要多注意YYY。個人是建議,都已經是二總了(前期打底就真的看個人程度、分配),能讀就讀,充實實例題寫題能力,把分數能拉高就拉高,也有機會拚上司法官。



五、心得、結語



研究所雖然報考刑法組,但文章幾乎只看刑法,刑訴則愛讀不讀,也只有稍微讀解題書跟林鈺雄的實例解析,所以落榜。但落榜後才逐漸意識到考試的嚴重性,尤其法律系畢業沒有什麼特殊技能,就是必須考試拿到資格,無論繼續升學或工作。因此我才真的進入較認真的讀書模式。一路走來,最重要的是感謝自身所處的環境跟家庭,讓我有幸有一定的資源、至少無後顧之憂,只需讀書考試即可。還有謝謝備考過程中在身邊陪伴的好朋友們,跟國考讀書會的大家。

雖然但是,真的無業配,上面二總盡在寫讀家,不過我只是想把真實的讀書情形、主觀心境完整呈現出來而已。然後,我非常多次在分享書單、課程時提到什麼「體系」、「爭點」、「加強記憶」的詞彙,確實一是我詞窮,二是我真的覺得考J個考試不外乎就J幾個點,不要陷於茫茫的爭點海中,而盡量理解上位法理、整體法規範的架構及體系,並以此知道各個爭點在吵什麼、在體系中的哪個位置,或許亦能藉此反思、產生自己的見解。理解後多看幾遍、隔時再看,讓自己對它有更深的長期記憶,以便考試應戰時,能夠書到用時不會少。

雖然但是,我怎麼看都是靠國文進司法官,如果有大大法科成績/能力都在我之上那就當我是野人獻曝罷了。

最後,送給我自己也送給大家一句話:自律即是自由。只有當自己能夠規範自己,按照自己的計畫跟準則行動時,我們才能夠獲致真正的自由。這個自由,我想表達的不是一定會有什麼考上後就自由的結果,而是充分自律準備後,我們就是一個自由的人,對得起自己,如此結果的有無,只剩不可控的因素,那只是運氣問題而已。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80.140 (臺灣)
PTT 網址

softlifafa02/10 00:47推推

muvao02/10 08:18寫的很棒!恭喜上榜!

jason70053002/10 08:29

shihpp02/10 08:48推 恭喜上榜

tony71102/10 09:19真的很厲害

vivian31502/10 10:20推推

lightjayjw02/10 10:30很實在,輸出力很強

as77as7702/10 16:49推心得 恭喜恭喜

UE2902/11 00:33推!

ntnusleep02/11 15:50恭喜

dark022402/12 10:54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