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請益] 102政大財經法組第一題

看板Examination標題Re: [請益] 102政大財經法組第一題作者
theseus
(多事之秋)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21

關於本題的討論方向,提供一點想法。

所謂拍賣,指的是由拍賣人在公開出價的多數應買人中,選擇出價最高的人,與其訂立契約的買賣。一般來說,要達到最高價,可以是漸次往上加或漸次往下減。在前者情形,出賣人的拍賣表示通常應該解為是要約引誘,由應買人來出價才是要約。我國法對於拍賣的規範,原則上採取這種模式。此由民法第393條規範:「拍賣人除拍賣之委任人有反對之意思表示外,得將拍賣物拍歸出價最高之應買人。」、第394條:「拍賣人對於應買人所出最高之價,認為不足者,得不為賣定之表示而撤回其物。」的規定可得而知。

不過,學者(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上,頁153,103年10月)同時也指出,如果是訂有底價的情況,當最高出價高於底價時,拍賣即因而成立,並無民法第394條的適用。因此,本題理解上的差別,應該就在於對於「設定起標價」的解讀。得否將其解為可接受的底
價,會影響本件得否適用民法第394條規定,並進而決定契約是否成立。

如果認為起標價的設定並無任何意義,本題將與一般的漸次升高出價的拍賣情況,並無差別。拍賣之表示僅只是要約引誘,應買的出價表示則是要約,拍賣人仍得視出價高低決定是否為承諾。若認為太低,依民法第394條規定不為賣定之表示而撤回其物。此時,丙的出價也會因為第395條規定,在拍賣物經撤回時失其拘束力。因為契約根本不成立,丙對於乙的主張當然就無理由。

上述的想法自然有其道理,也有規範依據。不過,上述想法如果放在本題,將形成的有趣現象是,因為契約根本未成立,所以丙無從主張契約上權利。這跟丙要對「誰」主張,並沒有關係。但題目的意思卻像是要檢討對於「乙」的主張有無理由。也因此,解讀上才會把設定起標價解為是底價,然後將已
經高於該起標價的應買表示,解為是承諾。在拍賣提前結束時,契約即因出價最高而為成立,進而得以檢討究竟契約成立在誰跟誰之間的問題。不過,這可能都是對於題目所問的過多的臆測而已。完全有可能採取拍賣物已被撤回,契約根本未成立。丙當然無從對於乙主張權利。


※ 引述《imymeyou (九品芝麻官)》之銘言:
: 題目:甲男乙女為男女朋友,乙在過農曆年時須回南部父母家七天,請求甲每天為乙餵魚而
: 將大門鑰匙交付甲,第一天甲如約前往餵魚後,在乙書桌前翻閱雜誌,發現乙在某知名拍賣
: 網站的帳號密碼。
: 甲隨即使用乙帳號登入網站,並以乙之名義拍賣限量紀念幣一組,並設定自1元起標。在拍
: 賣第五天,丙出價8000元,暫居出價最高位,但當晚拍賣提前結束。在拍賣預定期限14天屆
: 滿後不久,丙找到乙,並主張其係該市價3萬元紀念幣拍賣的最高出價者,雙方已成立買賣
: 契約,乙負有交付紀念幣之義務,乙否認雙方成立契約。請說明:丙對乙之主張在法律上有
: 無理由?
: 張璐解題書說:標賣之表示應為要約,出價者即為承諾,是本件應由丙得標。
: 但民法394規定,拍賣人對於應買人所出最高之價,認為不足者,得不為賣定表示而撤回。3
: 95條規定應買人所為之應買表示,於拍賣物經撤回時,失其拘束力。
: 我不太了解為什麼解題書是說,本件由丙得標,民法394規定得撤回,395說應買表示失效,
: 那本件既然已經撤回,怎麼還有丙得標的問題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88.13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theseus (123.194.88.137 臺灣), 07/22/2021 15:30:40

steverxxx07/22 15:47張璐老師推

louis1181107/22 17:17

n633509707/22 18:19謝謝售後服務

imymeyou07/22 18:56謝謝老師!

reclaim83007/22 21:38老師推

imymeyou07/22 22:46也因此,解讀上才會把設定起標價解為是底價,然後將已經

imymeyou07/22 22:46高於該起標價的應買表示,解為是承諾。在拍賣提前結束時

imymeyou07/22 22:46,契約即因出價最高而為成立。

imymeyou07/22 22:46老師好:針對這一段說明仍有不解之處,依老師說明即係拍

imymeyou07/22 22:46賣底價解為要約,出價高於底價即為承諾表示。

imymeyou07/22 22:47但於本題情形中,底價設定為1元,等於只要有人出價高於1

imymeyou07/22 22:47元,雙方契約即因要約承諾而達成雙方意思合致,即為成立

imymeyou07/22 22:47買賣契約。那後續出價之人如何能夠在為成立契約?難道後

imymeyou07/22 22:47出價者即類似為一物二賣之情形?

imymeyou07/22 22:47例如,底價1元,一開始有人出價100,依前開低於底價即為

imymeyou07/22 22:47意思合致之見解,後續再有人出價1000時,該出價之應買表

imymeyou07/22 22:47示效力何解?

theseus07/22 23:03「最高出價高於底價時」請參閱上面這裡。

jenoren07/22 23:09哇,原波竟然釣出本尊親自解題XD

jenoren07/22 23:09個人比較傾向張璐老師的解法,題幹的敘述,在考試上絕大

jenoren07/22 23:09多數都是有其意涵的!

imymeyou07/22 23:35了解!所以是限於最高出價高於底價時,才能解為意思表示

imymeyou07/22 23:35合致,並非一有出價高於底價之情形即認為買賣契約成立!

imymeyou07/22 23:35感謝老師解答。豁然開朗!

Wolfedadc07/23 14:23

dreamsletter07/25 06:29推老師!

dreamsletter07/25 06:29其實也有學者(恩師QQ)寫文章也是這樣認為

dreamsletter07/25 06:29參見:李淑如,網路拍賣契約成立、生效與撤銷等基本

dreamsletter07/25 06:29問題之研究

dreamsletter07/25 06:30補推

ptk981110712/24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