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1年高考金融保險(自修上央行)心得雜談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1年高考金融保險(自修上央行)心得雜談作者
leespeng
(   )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0

代轉


前言
一、背景
二、工作經驗
三、起源
四、推薦備考工具
五、備考心得
六、111年高考成績單
七、各科目細談
八、其他
1.定額錄取的遊戲規則
2.國考有大量申論題手寫
3.作文是用藍筆,申論題是用黑筆,
擬稿是用藍筆
4.睡眠有利記憶、判斷思考及寫作運
算,尤其考試前一定要睡到飽
5.申論題的準備與作答
…………………………………………………………

前言:
考上後,原以為哥可以馬上打出心得,然,分數不慎理想且名次超乎預期(高),有點混亂。已在金管會(普考)就職,需重新收集是否換單位的資訊,訊息量過大,心得擱
置數日。
現已擬入職央行,待下周二決行。

(註:哥非尊稱,本人已過而立之年36.8歲,第一年上普考,第三年上高考)

一、背景:
學業起於道生幼稚園海豚班直至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對於考科未有相關背景
,硬要提,大學有學過經濟學通識課程。在開始準備之前,未曾聽說「貨幣銀行學」,也不知道「會計學」原來分這麼多種,堪稱一張白紙進入金融保險國考。
如有決心進入任何其他國考考科,相關本科系的考生只是比你早學,時間會讓你超越他們。

很愛的四個字:全力以赴。

二、工作經驗:
房仲9年左右,歷程很精彩會講到開花,在此跳過。


三、起源:
房仲後期房價緩跌且成交量萎縮,失去熱誠幾乎沒動力做業績,只被動接客外,整天玩電動(傳說對決S級玩家,專精輔助/射手),小姑姑建議可以考國考,於是踏入「墊腳
石士林書店」閱覽各考科書籍,再一番瀏覽下,因為對自己的基本算術能力還算有信心,覺得算術比較多的科目應該可以很快入手,於是開開心心地選擇「金融保險高普考套書」

|、推薦備考工具:
考試用筆:GUNI三菱自動溜溜筆;同款0.5筆芯。
好處是寫一整天,手也不會酸。
練筆用紙:double A 活頁紙(大格內頁);規格:B5/80張入。
這款的行高跟國考一樣,而且不會讓筆斷水。
考試計算機:E-MORE(MS-20GT)(國考編號EM-20)

筆記本:0本
沒作任何筆記,寫一寫就直接丟了,直接在書上畫重點或將關鍵字集中。我字很醜雖然足以辨認,但看自己的字看一整天會很累,又筆記又不能拿進考場,小弟沒有考試就要筆記的迷思。
不過,我翻書速度算快,忘記什麼可以很快找到他在書裏面的位置。

備考心得:
第一階段普考上榜(全職考生):
開始準備後,一開始會在書最前面做記號看看了幾次,發現看了十次後,還不是記得很清楚。於是找出每年考題來看,發現完全看不懂題目,囧。真的很囧,這個刺
激讓我想該不該放棄高考,先攻普考。

這時才上網查金融保險考試的難度,才知道很難...,事前收集資訊真的很重要,一度在思索是否換考科。最後決定考下去,調整準備重心在經濟學、保險學以及貨幣銀行學,會計以普通會計為主,其他有時間刷一下。
(註:哥學過速讀,小時候的紀錄是3萬5/分 & 85%,速讀對長期記憶效果不佳,而且
要長期看書會很傷眼睛

第二階段高考落榜(在職):
原本準備方向就是普考,高考的範圍比較弱,又加普考基礎訓一個月後,緊接疫期期間幾個月,因為…,造成考前幾個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能看書的時間跟體力
大受影響,造成偏讀現象及記憶能力降弱。直到前一個月才回到正軌準備高考,但是畢竟脫離完整範圍準備一段時間,對自己遺忘的能力有驚恐到。


第三階段高考上榜(在職):
重新檢視自己的弱點,增進考試技巧,修正準備方向,於是上榜了。

111年高考成績單
https://imgur.dcard.tw/EIooCzbl.jpg


七、各科目細談:
1、國文60分(作文35)
公文明年不考(跳過),明年作文占80分。
如果說作文是否要寫到7-8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考2個小時,至少要能寫1個半小時作文。
去年想用字精簡,結果頁數太少(2頁半)得20分,今年5頁多(第8頁寫1/3) 得35分,所以字數還是很重要。建議多使用照樣造句法或者舉一反三多例舉法寫作,盡量把篇幅撐開,當然要在不要太離題的前提下。

2、英文(46分)
這科是我的硬傷,法緒以及憲法第一年有讀外,就沒再碰了,直接放飛。真的飛很遠,前面寫太慢,後面英文都是用猜的。賭神沒上身,只簽到46分。

3、貨幣銀行學(73分)
這科能考得範圍非常廣,也是我僅次「中級會計」買最多書的一科。打基礎可以從志光何薇出的開始會比較有系統,高點出的那本有點太簡單,但是高點系列書的總體經濟學部份對於貨銀的計算或分析題建立思緒非常有幫助。另外「楊雅惠(必看熟)」,「黃昱程」以及「李榮謙」,依序增加難度,最後兩本很實務,沒有基礎很難看出差異。
隨著書越看越多,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學派非常多種,且細項非常多樣,導致不會有一本書能涵蓋所有理論跟說法。於是書一直買,一直有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因此,考題答案可能有多種「情況」或「學派」時,要自己再分小標分情況或學派寫,除非題目已經有前提假設;如是一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書有不同的項目,最好能寫出全部的項目,這可以先以一本書的項目出發,然後其他的書當補充,這樣答案就會很完整。另外,補習班的答案,其實會有遺漏,可以參考,但是不要侷限在上面答案的項目。
最後,除了教科書,央行跟金管會發的報告或新聞稿如果能出考題,也要稍微了解一下,已經從裡面出現不少考題。

4、經濟學(65分;選32;申33)
這是三年來,經濟學考最差的一次(上次82分)。
第一次考普考時有努力準備過,有點是吃老本,這次考前只有看內容。推薦高點張政出的經濟學,那本會大補血,讀完高普考該會的應該都會了,然後搭配其他題庫書練習,第一次考的時候效果還不錯。
這次把時間分給中會(3656)、財管(5079)及貨銀(6473),這三科上次考
很差要先搶救,經濟學算是成功的策略性降低分數。其實有點賭,希望經濟學1分能換其他科目好幾分(最後交換效率,1換3.29),這是個無法預期的狀態,幾度曾想過要不要徹底刷過經濟學題目,最後忍住,只點到為止。
畢竟考試不只有經濟學。

5、中級會計學(56分;選46;申10)
極力推薦「鄭丁旺」跟「林蕙真」的中級會計,去年考完後發現題目都會跟教科書上的題目似曾相似,出題老師要出題,應該都是有參考大教授的題目。
小弟是以讀內容為主,先看熟準則,中級會計光算計算題,是無法體會其他狀況的差異點。
雖然書上的題目有全部算完,但是可能練習的不夠,這次申論題部分,好像少扣一個項目最後答案不對,似乎就直接0分,吃了兩顆0,有點嚴格,慘不忍睹,不忍直視


6、保險學(68分)
保險學首推高點李慧虹出的,幾乎所有保險的架構都濃縮簡述在裡面,但是答題時要詳細解釋。另外還有搭配志光陳世昌跟陳森松的教科書,補充遺漏的部分,外加可以提升論述能力。
另外,保險學雖然是學理,但是要熟悉保險法,對於學保險學會很有幫助,相輔相成,保險法訂定原因及用字就是保險學的學理所在。
但是必須注意,這科是考學理,不是背法條,光寫法條不一定會顯示出全貌;也不是背個別保險的細項,根本不會考。
建議準備的時候,看一下近十幾年歷屆考題後,大概會很明確準備方向,會發現書上有很多不會考的地方,知道一下就好。
題外話,第二題「保險商品」的考法,至今還是不知道怎麼寫答案才會高分。

7、財務管理(79分)
坊間似乎只有「張永霖」的專用書,有兩本建議都看,另外「ROSS(王明昌譯)」。太難的就不建議,高考不會考。今年運氣比較好,計算題算是小弟強項,所以考得比較高,好險沒考偏向公司治理的申論。
值得注意的是給分,寫錯全錯?小弟第四題的第二小題少扣稅率10%(這題考得有點細節),似乎15分直接給0分。

8、金融保險法規(57分)
主要有保險法、銀行法及證券交易法三大法。其他像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金融控股公司法…無遠弗屆,大概了解就好,花時間準備的效用不高,充滿射幸性。
小弟的準備方法是先將歷年的考題拿出來分析,整理出三大法考古條號,將法條範圍濃縮,日常複習就只先看以前考過的,透過文字轉語音轉成mp3,搭車上下班的時候聽法條,大範圍複習才看其他的條號。
平常練習寫字速度,也會抄法條。
但,這科之後不知道還在不在,因為考科似乎要精簡。

八、其他
1「定額錄取」的遊戲規則:
只錄取固定的名額,並非光是考高分的及格制。這很重要,差在準備方向。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考科所及的東西全部都會,買一堆書或準備一堆資料反而會失焦,而是要在有限的時間跟能力下,「考贏其他人」。換句話說,別人會的你會,
別人不會的你也會,分數自然比別人高,更容易上榜。
以金融保險科考試為例,大部分考生似乎都是高點及志光,所以第一個步驟是將兩間補習班出的書都先收集來學習。確保從裡面出題時,至少能跟他們一樣的解答能力。至於傳統的大學教科書,可以暫時先跳過。
要先專注在補高點的人會的我會,補志光的人會的我也會,兩個補習班沒有交集的地方我還是會,這樣就會脫穎而出。
達到跟補習班同程度後,下一個步驟才是另外收集考試可能會考的其他教材。但切記莫忘初衷,補習班出的內容還是要記得,那是跟別人同一個水平的根本。

2國考有大量申論題「手寫」:
備考期間,必須要抽出時間習慣長時間(持續2小時)寫字,以及拿捏字要在能辨識的程度下最快速書寫。而這個速度最好能在2小時內寫超過8頁。練習到考試前,小弟大概可以看時間直覺估測,維持筆速下還可以寫多少篇幅,以及是否有落後或超前時間答題。
練習的標的可以直接抄法條,或者書上面的重點或標題。
但必須注意,抄寫來準備申論題內容不是一個好方法A手寫是將自己的訊息輸出
(output),不利於將有層次大量訊息輸入(input)。練習的目的是為了考試時,可以很流暢的輸出訊息。

3作文是用藍筆,申論題是用黑筆,「擬稿是用藍筆v:
前面兩個大家應該都有概念,筆芯用0.5,用立可帶。但是好像大部分的人考試似乎都沒有「擬稿」,考完看一眼望出去其他人題目卷似乎都很乾淨。擬稿不是要寫得很
詳細,只要能等等下筆時連結到可叫出記憶的一個字或一個詞都可以。在審題時段,不先把想到的點「標記」出來,先列出有幾點要寫且要寫什麼,直接下筆會很容易出現忽然遺忘或者跳過某些應該寫的現象,畢竟人在手寫時,思考能力會稍微降低。用藍筆因為很顯眼,黑筆不易辨識。所以專業科目用筆至少準備u一藍二黑」。

4「睡眠」有利記憶、判斷思考及寫作運算,尤其考試前一定要睡到飽:
如果是全職考生,每天要睡「7小時」,這是對於幫助長期記憶的最佳睡眠時間。另外,持續看書請勿超過1小時,正常人持續高度專注力以及最佳記憶力不會超過這個時間。此外根據治療記憶問題的文獻,小弟的安排是每讀40~45分鐘就直接睡5~10分鐘,區間看狀況。準備小睡就馬上設鬧鐘,床上躺下去直接很自然睡著,鬧鐘響了就起來繼續讀,當然也會有睡不著的時候,這時候眼睛一定要閉起來且什麼都不要特別去想。因為白天一直進入睡眠,每天很輕鬆的讀書超過15小時。不管什麼時候要正式7小時睡覺,都要拉到7小時設鬧鐘。
上班之後,中午的午休一定要睡覺,不會硬撐來讀書,效果不佳。
寫申論題需要活力充沛,精神百倍。考試前一兩週,開始習慣「晚上11點」就一
定要睡覺。前兩次考試的經驗,如果出現前一天超過12點睡眠不足,會出現容易失誤且下午會有恍惚狀態,疲累感會使手寫變慢以及寫錯字機率提高。因此,考試期間的中午午休,一定要撥出「半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此外,每科考完小弟都會至少趴下設鬧鐘睡個「十分鐘以上」。睡覺對於考試分數的影響是很顯著地。

5「申論題」的準備與作答:
考科準備到有框架的程度後,至少看一下近十幾年的考古題,參考一下公職王怎麼寫,想一下怎麼寫會更好。這對看書時抓「申論題考點」非常有幫助。小弟做法是每科會單獨一口氣看完考古題後,歸納考點的位置、種類以及考法後,再接著看大本教科書,會變得很有申論題「題感」,更容易直接聚焦變「申論題」需要記的「資訊」,準備會比較有效率。
另外,小弟將考題分兩種:
一種是「類考古題」,凡是能open book寫出答案的題目都歸為這類。這部分是需要努力下重本準備,目標熟到只要考出來要會寫。
另一種是「創新題」,就是從未看過,或者有整疊教科書也找不到答案的題目。考試時不會寫也不用心慌,大部分的人也不會,但是可能是決勝關鍵。考前只需瀏覽一下,記一下有什麼關鍵項目需要知道,範圍太廣,不能本末倒置排擠類考古題的作答能力。
以「貨幣銀行學」今年考題第二、三及四題算是類考古題(占75分),第一題是創新題(占25分)。準備考試的時候,要先把握第二、三及四題這種題目考出來時會寫,至於第一題這種考法,花時間準備的效率不高。但是,如果近年考過,就需要看一下相似資訊,也可能變化成類考古題。
遇到有上面這種「題序」,小弟作答順序是二、三、四、一(最後)。重心是把握後面三題的分數,避免卡在第一題花太多時間思考,而且寫作的時間會比較好掌握。


https://www.dcard.tw/f/gov_employee/p/240139352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47.98 (臺灣)
PTT 網址

darkkai10/03 06:52海豚班都出來了XDDD

sobaster2210/03 07:27北醫哥推

aaalagon10/03 07:49

TIEW10/03 08:05

wchaiwen10/03 09:48

windalso10/04 14:42

peculiarkay10/04 18:19

qoo5389510/05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