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外文系跨考111應屆高普會計雙榜 代PO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外文系跨考111應屆高普會計雙榜 代PO作者
ssss8564
(黃小花)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

一、 前言

有鑑於之前備考時受到許多前輩的上榜心得文鼓勵,因此上榜後想寫這篇文章回饋給各位考生。

背景及報考動機:
清大外文系應屆畢業生,在學期間也有修經濟系的課程,在校成績中等,準備一年,會計類科對我來說算是0基礎,在學期間只修過一年的初會,其餘科目完全沒學過。
大三時覺得短期內,並無繼續讀研究所的打算,畢業後想先工作,但礙於對本科系沒興趣,想從事商科方面的工作,但覺得自己並非商科科系,沒有說服力,再加上現在大學畢業起薪低,因此決定報考公職。
而因為我非本科系的關係,所以當初就決定報名補習班,且因為自己住的縣市沒有面授課程,就選擇了函授課程。

選擇會計類科的原因:
在學期間有修過經濟系的課,發現自己對經濟學相關科目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在選擇類科時,把要考經濟學的類科都刪掉了,也因大學修過初會,發現自己對會計蠻有興趣的,再加上自己設定目標一年內考上,就選擇了錄取率較高的會計類科。

從開始唸書到考前大略分成幾個階段:
2021/7~2021/8
我是函授生,課程通常要等到8月才開課,但報名時補習班送了中會的課程,所以7月開始就是每天固定看一堂中會,並且上完一堂課以後一定會先複習,寫完課本後面題目,才會再接著下一堂課。因為當時覺得中會範圍太大,又覺得自己是非本科系,想趁中會正課開課前多跟一些課,到了8月正課開課(財政、政會)以後還是維持著每天必看一堂中會的習慣。
這時期還沒很認真準備,大概就是一天固定看一堂課,週休二日完全不碰書。
2021/9~2022/1
這時候開學了(大四上仍有9學分),也因為有接家教的關係,沒有很多時間能看課讀書,不過基本上只要沒事的時候,都在讀書跟課,但因為個人習慣,一定都是複習完當天上課內容以後(並寫完課本後面題目),才會接著下一堂課,也因為這樣我永遠趕不上函授進度,這時候覺得自己蠻慘的…也很怕自己到了考前連課都看不完,因此真心奉勸大家真的要在函授課程更新前,補完上次進度,不然課程多到真的很像無底洞。
這時期一天沒事時讀書時間約7-8小時,若學校有課或要去家教時則是大約5-6小時。但我進度真的很落後,如財政學、政會10月結束課程,到12月才看完。

2022/2~2022/5
這時期因為課程落後太多,都在努力趕課,只能逼自己轉倍速趕快聽完,每天幾乎都看兩堂課以上,大四下因為時間不足,也把家教都辭掉了,學校只剩下3學分,基本上就變成全職考生了,除了中會、成會這兩科會在課後複習、寫題目、跟著小考(只有中會有小考)進度外,其他背科(如審計、會審法規)都是聽完一堂就直接接著下一堂了,因為時間真的不允許….
這時期從來沒碰過財政、政會….因為都在努力趕其他科的課程,也沒有時間複習第二輪

直到4.5月,好不容易終於把課程趕完,準備要進入複習衝刺階段後,接到家人生病的消息,對我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的打擊,那陣子身心狀況真的不太好,過了一個多月後,又接到了家人突然過世的消息,當時真的每天讀書都提不起勁,也因為這樣大概回家兩三週完全沒碰書,也完全沒心情讀書,每天都有想放棄考試的念頭,當時覺得自己大概不會上了,畢竟真的落後太多,進度永遠都補不完。

2022/6-2022/7
雖然提不起勁,為了不愧對自己以及在天上的家人,還是得逼迫自己認真讀書,這時期大概是我備考過程中過的最痛苦的時候,常常自責自己在備考期間都沒有回去看看家人,每天真的過得又焦慮又痛苦。
同時這時期也因為報名了中會狂作題班、政會、審計題庫班,一個禮拜有2-3天都必須通勤去台北上課(單趟約需一個多小時),時間緊迫只能選擇好好利用時間(如在通勤路上背會審法規、在車上讀中會惡補當日小考之類的)
因為狂作題班每次小考範圍真的太大,一個禮拜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花在讀中會上,其他科則是是沒什麼時間讀,都靠自己之前的印象,也是直到考前兩週(7月初)才密集練習各科考古題。
這時期讀書時間增加到每日8:00-晚上11:30,幾乎沒休息,除了吃飯時間都在讀書。

進度規劃:
基本上我沒有特別安排每天要讀什麼,都是看心情讀書,不過每天一定會碰中會,練練手感,只要一天不算中會就會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二、成績:
111高考
總成績 62.4
國文 68(申54 測14)
法學知識與英文 50
中級會計學 90.5(申48 測42.5)
會審法規 71(申37 測34)
財政學 54(申22 測32)
成本與管理會計 70(申30 測40)
審計學 50(申14 測36)
政府會計 44(申10 測34)

109普考
總成績 69.67
國文 68(申56 測12)
法學知識與英文 54
會計學概要 89.5(申47 測42.5)
成管概要 85(申45 測40)
審計學概要 63.5(申26 測37.5)
政府會計概要 58(申13 測45)

三、 各科準備:
以下內容會著重在專業科目準備,因為共同科目完全沒準備就去考試了。
<共同科目>
時間不夠,完全沒準備,只有考前幾天背公文格式而已,而補習班課程也只有公文有看過課,其他課就直接跳過了。
不過作文、公文的標準真的很迷,我自認文筆超差公文又寫得很爛,高考及普考卻意外拿了很高分(之前考地特、關務都沒拿很高分)

<專業科目>
1. 中級會計學
中會是我花最多時間的科目,雖然是大家的大魔王,但卻是我在備考過程中最喜歡的科目,一開始報名補習班函授時有先上預熱課程,但因為自己當時還沒收心,是直到去年7月才開始認真看課程。非常推薦鄭泓老師的課,老師上課有趣又認真,人好又親切,即使我是函授生,但遇到讀書上的問題,也很認真的幫我解惑,講義編排認真,會整理出版本差異(真的要記!今年就有考出來),也會說哪裡是重點(打五顆星星的真的必看),而且有一種讓人愛上會計的魔力,雖然中會課真的很多,但真的就如老師所說,會計的實力是用累積的,只要跟著老師的方法,這科就沒問題了。
準備方法大概就是:上課認真聽,回家要複習,上課過程中跟著老師大聲回答、打計算機。最重要的是,課本內容要能蓋住講出大概,例題要蓋住也能寫得出來,絕對不能死背,勤奮地練習課本後面的習題,小考一定要自己跟著做並訂正,也要逼著自己跟著老師的小考進度走,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問題點,而且身為函授的同學,遇到問題也有臉書社團可以發問,基本上有疑問都能解決。真心推薦購買老師所出的制霸,無論是選擇或計算題都有詳解,多練題目也能讓自己會計實力增加,這科我大概把講義/制霸全部題目都寫過了。

這科我還有多上狂作題班,這時期大概是讓我中會能力突飛猛進的時候,雖然通勤、複習都要花很多時間,常常上完課回到家就半夜12點了,但我真心覺得超有用!雖然每次考試又難到很挫折,但透過這樣的訓練,才能讓自己完整的複習完中會的內容,不然內容真的多到太可怕了。
狂作題班的模式就是:平日一週約考1-2次小考,考完助教會上台解題,下課有問題也可以留下來問,助教都很親切,也會很耐心回答問題,假日則是老師會過來上課,上課內容就是一些比較困難的變化題,但也從中學到很多解題技巧!

2. 成本與管理會計
這科雖然大家都說是簡單的一科,不過我卻考得不太好,不過這科真的是會影響排名的關鍵,基本上這科大家都考得不錯,因為歷年考古題也變化不大。但課程太晚結束,讀到後面時,前面的內容我幾乎都忘記了,後來因為時間不足的關係,沒有時間再做第二輪複習,所以我都是靠寫考古題再回頭複習,也會發現常考的重點。這科我上的是徐媽的課,我覺得徐媽講解得很清楚,對於會計本科生來說應該很得心應手,但對於非本科系的我,真的需多聽幾次,才能慢慢理解重要的觀念,因為徐媽課本中放的例題都是比較難的變化題,對非本科系的我來說真的有點吃力,後來就索性直接從考古題來練習這科的題目了,不過若能把課本題目全部都弄懂,一定能拿高分!

3. 審計學
這科完全是我的痛,雖然自認自己背誦能力不差,但審計完全不能靠死背,一定要理解,不然絕對會跟我讀的一樣痛苦。尤其是申論題根本就是大海撈針,今年又出的特別偏門,我自己是背了好幾十題的內容,大概只考出一兩題有背過的,其他只能憑感覺寫,但若要大量練習選擇題的話,推薦購買陳友心老師出版的「審計學制霸」,因為每題都有詳解,可以很快速的找到答案在公報的哪裡,也是透過這本書我才能比較理解審計這個科目,但這科我只求拿到基本分就很心滿意足了,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我也沒花很多時間準備,大概就是標記公報本常考的地方,多看並加深自己的印象,背了羅老師總複習提點的重點而已,但如果時間允許,真的奉勸大家要早點開始背,不要像我一樣拖到考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否則真的很難背完。
因為覺得自己審計太爛,所以有加報題庫班的課程,是陳仁易老師的課程,老師有把公報整理成架構圖,會更好理解,也會提點一些重點,若課後有問題私訊老師也會很熱心的回覆!

4. 政府會計
這科我真的是又愛又恨,我上的是羅威老師的課,老師上課常常會鼓勵我們,或是講一些小故事激勵我們,可以激發自己想趕快考上的心,羅威老師也是非常親切的老師,無論是讀書上、或是政會上的問題,老師都會很耐心地回覆!也非常感謝羅威老師回答我許多問題(我都問到被老師記得了…)。
雖然課程內容並不多,但我花了大多數的時間在準備準則公報、普通公務會計的部分,結果今年高考50分的申論,卻出了我完全沒準備的特種公務會計,不過真的印證老師所說的,大家都不會的題目也不用太擔心,但近幾年真的有越來越常出特種會計的部分,因此建議有時間的考生,有空還是要一下特種公務的部分(或許能成為贏其他人的關鍵)。
這科我也有上陳友心老師的題庫班,老師會帶大量題目,會更熟悉一些題目的出法/解法,基本上選擇題多練習就能得心應手,老師講義也整理的很清楚!

5. 財政學
這科因為太早開課,我大約12月看完課程一直都沒時間再碰了。非常推薦張政老師的課,以前大學上課時經濟相關的科目我都在死背,不過張政老師的課卻能讓我更懂圖形、理論的邏輯,而且老師圖真的畫得超精美,筆記也整理得非常好,有問題的話老師也都會用群組回覆,不過因為時間不足的關係,我沒有做第二輪的複習,但直到考前1.2個月真的幾乎把所有內容都忘光光了,就用兩倍速重新看課程,慢慢喚起自己的記憶,雖然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做太多準備,也沒有考得特別好,最後兩三週就是瘋狂練考古題找到考試重點,然後再回去看自己不熟的地方,不過今年應該算是幸運,剛好考到自己有點印象的公式推導,申論題才有拿到一些基本分。這科我也有買施敏老師出的制霸題庫,若時間允許的話,應該真的能從練習題目中進步很多,不過因為時間關係,我大概只寫了幾頁,剩下就是看看申論題的擬答自己跟著練習而已。

6. 會計審計法規
這科是所有科目中,較能迅速上手的科目,基本上只要多背、多練習考古題,這科就沒什麼問題了,而且也是努力最能跟回報成正比的科目,這科我上的是李建老師,老師上課幽默風趣,課後也很快回覆問題,而且老師回答問題都很能切中要點,一看就能迅速理解,也很用心把法條整理成彩色法條(真的是寶物!),方便能找出重要的法條(我個人是只有背到藍色),這科真的只要背熟法條,申論題就能迎刃而解,不過要比較注意的是,選擇題真的考很細,也很常玩文字遊戲,因此真的就是要多練習考古題,在自己常錯的法條做記號(也要把「應」和「得」搞清楚)。


四、 總結:
國考這條路真的就是一場馬拉松,唯有堅持到底不放棄的人才能成功。雖然備考過程真的很痛苦,備考後半年幾乎也完全沒有休閒娛樂,每天就像讀書機器一樣關在家裡、或是在圖書館度過一整天。
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自己擅長的科目並多加衝刺,努力拿到高分,比較不擅長的科目不要失分太多,拿到基本分即可。
身為非本科系的我也遇到了不少挫折,也會很擔心自己今年萬一沒上榜該怎麼辦,很害怕面對旁人的眼光,也不允許自己失敗,尤其我在考前又走到了人生的低谷,常常每天提不起勁讀書,不過真的要相信自己,其實直到考前一天,我都覺得自己不會上榜,因為真的覺得自己太多東西都沒準備,也覺得自己都沒有好好規劃讀書進度,沒想到卻上榜了,還拿到比我想像中還高的名次。
在備考過程中,我一直記得鄭泓老師曾說過的「因為中途放棄的人太多,只要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定會上榜。」而這句話也是支撐我備考一年的力量。
非常感謝高點補習班的老師,尤其是鄭泓老師及羅威老師,很耐心回答我課業上、讀書上的問題,也感謝身邊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同時也很感謝去年考上的學姊,雖然我們完全不認識,卻耐心地跟我聊了好多。

也建議各位考生可以多報考有關的考試,例如我在準備期間,有報考過地特四等(成績非常慘烈)、關務四等(差點上榜),可以更增加自己臨場感,也能更熟悉國考的流程,這樣考試時才不會那麼緊張!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73.89 (臺灣)
PTT 網址

maymaywooed10/13 18:29恭喜你

dolphin10/13 20:08中會超高分耶 好強

Thuin10/14 08:35恭喜上榜,太厲害了~

reindeer013010/14 23:24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