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1年度高考資訊處理類科上榜心得(代PO)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1年度高考資訊處理類科上榜心得(代PO)作者
alibodawahah
(ali)
時間推噓 4 推:5 噓:1 →:1

這篇心得主要希望能激勵和我一樣在倦怠期感到絕望的人,不要放棄自己、堅持下去是會有機會的,祝福各位考生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一、 前言
國立大學本科系,畢業一年考取高考資訊處理組。升大四暑假開始到各家補習班試聽課程,最後選擇函授原因有三,一是學校離北車上課地點有段距離,覺得通勤會消耗時間和心力;二是能更彈性地分配學校課業及準備國考的時間,鄰近期中或期末時也能隨時調整讀書計畫;三是線上課程能針對不熟悉的考點反覆聽講,已經理解的部分能加速看過,有效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二、 成績
國文 69
法學知識與英文 58
資通網路與安全 80
程式設計 62
資料結構 50
系統專案管理 45
資料庫應用 85
資訊管理 60

總成績63.63 (錄取標準 57.37)


三、 準備時程
大四利用寒假上完兩科課程後,仍決定以課業為重便中斷備考計畫,接著於畢業後開始全職準備一年,其中約有5個月為倦怠期,期間讀書效率極低,故前期的上課階段和最後的衝刺階段為上榜之關鍵。
【前期】上課期—約5個月
每周一至五遵照讀書計畫看2堂課,常為上午看較不拿手的科目,搭配下午看較拿手
手的科目,這種方式較能持之以恆,並於周末補上當周落後的進度,若無則為休息時間。 聽完課程後會馬上做該單元的練習題,最後將該單元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做成第一版本
的筆記,並透過錯題將易錯的重點特別註明,之後寫考古題時會發現常錯在同一個觀念。

【中期】倦怠期—約有5個月
這期間基本上讀不進書、提不起勁,心情浮躁且焦慮,與其強迫自己坐在書桌前面對
課本,變得對念書越來越厭惡,我選擇讓自己去放鬆紓壓、轉換心境。一個禮拜約只上
1~2天網課,其他時間我會和朋友約出去聚餐、旅行,也會在家烘焙、看電影或追劇,因對我而言,心態健康是最重要的,當然會因放鬆而感到罪惡和焦慮,故要調適之間的平衡。

【後期】衝刺期—約2個月
雖倦怠期比想像中長,但也得以讓我上緊發條、撐完最後的衝刺期。除了每天密集的練習考古題(範圍為高考/地特/調查局7年內考古題),同時將第一版筆記修改為第二版筆記,我是將較陌生的觀念改為深色;熟悉的觀念改為淺色;重要的考點改為紅色,會另外歸納重要考點是因這些為一定要拿到的基本分,即便是自己已熟悉的觀念,仍建議在考前再複習一次,因考試時間有限,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基本分,才有多餘的時間且能較安定地去思考其他題目。在考試前一至二周,我有將第二版筆記再做精簡為第三版筆記,畢竟考試前約只有一個小時的空檔能複習,避免自己看不完筆記反而慌亂,便再次將筆記做簡化,刪去自己已掌握九成但近八年較少考的觀念。最後建議考生邊讀邊修正做筆記的方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一味地跟隨他人方法,效益不高且容易迷惘。

四、 各科準備方向
【共同科目】
國文和英文基本上為平時積累,沒有特別花時間讀書和寫考古,因共同科目占分比例
不高,故將更多的時間投入於專業科目,報酬率較高。公文是在考試前三天看「青草茶的部落格」,主要是反覆背誦格式,也沒有特別花時間練習考古,但會在考試前在白紙上試寫,確保自己掌握好格式。

【資通網路】和【資訊管理】
這兩科雖原有基礎,但它們範圍廣且雜,加上要背的考點多,故整理成筆記是提升效
率的關鍵。在上完課後先將講義讀過一遍,再將內容和老師的上課筆記用自己的話整理成筆記,可將考點前加大標,節省往後大海撈針的時間。網路這科是上張又中老師的課,老師會畫圖來講解複雜的概念或比較表格,我會在課程結束後動手將圖表畫在筆記中,動手畫圖除了確保自己已經掌握觀念,也更能順便背下內容,往後複習也能更快理解,還能用於考試時輔助作答。雖需多花時間作筆記,但之後在練習考古題時,先看過筆記再寫題目定會比看講義更容易讀和理解,加上每次練完題後會再修改筆記,使其更精闢且符合考題方向,最後考前衝刺階段能更輕鬆地準備。

【程式設計】和【資料庫應用】
這兩科原就有基礎,準備方式為上完課後,接著做該單元的練習題,並將錯題整理成筆記,程設是上金乃傑老師的課,老師的解題方法真的簡單易懂且好檢查出哪一步驟出錯,基本上上完觀念後,每題歷屆考題都會帶大家練習,並提醒容易忽略的地方。程設常遇陷阱題,故基本概念需理解透徹,打下穩固基礎對往後作答能事半功倍,也較不易掉入考題陷阱。遇到名詞解釋的題目,因不是常考題,我會將其放入筆記,考前再反覆背誦加深印象。
資料庫是上唐箏老師的課,老師也是在上完觀念後會帶沒有答案的歷屆考題,剩下有答案的讓學生自己練習,我自己是會把每題都寫完,這科一定要親自把圖畫下來,才知道自己會在考試時忽略那些細節,如各種圖的規範和限制。

【資訊安全】和【系統專案管理】
資安和系統專案管理對我而言是相對陌生的科目,故我放在最一開始準備,讓自己有
更多時間、更安心地唸。上課時會重複聽不懂的地方,直到聽懂後馬上用自己的話做成筆記。資安是上金乃傑老師的課,老師對於觀念的講解會用很多淺顯易懂的例子去解釋,像我一樣是資安的初學者應該都能在課後掌握大部分的內容,另外我會將老師的例子寫下來,在未來寫申論時就能派上用場。
系專的部分建議上完課後搭配考古題來確定自己能將考點寫成申論題的答案,避免抽象的觀念無法應用於實例。資安和網路一樣,畫圖能加深觀念,且助於答題篇幅,資安也可能出較時事的題目,平時可多留意資安新聞,也推薦訂閱資安人電子報,但於閒暇時間閱讀即可,考試最重要的還是掌握考古題基本分。

【資料結構】
資結是我花最少時間準備的科目,因為我深知自己對這科最無興趣,一開始便打算用
其他科目來補足這科分數。故我只將課程聽過一遍和寫完考古題,沒有特別做重點整理和筆記。另外建議零基礎的考生先上完程式設計課程再上資結,會更容易上手。

【關於作筆記…】
不論是一路求學還是國考準備,在作筆記上走過許多彎路,嘗試多種方法才找到適合
自己且有效地作筆記方式。當初最後考前衝刺期,真的很感謝在上課期不偷懶作筆記的自己,不論是寫考古前還是鄰近考試前的時候,都能讓我快速且較有效率地刷過每個考點。 以前作筆記很容易掉入抄課本的陷阱中,覺得課本上的每句話都很重要便都寫在筆記
上,後來才發現完全沒做到重點整理,看筆記等同看課本,還浪費許多時間在抄寫上。之後轉換方式,先將課本內容讀懂後,再用「自己的話」將內容寫下,即便很白畫也無妨,要的是一未來看筆記時,能馬上看懂、迅速掌握觀念內容,二是寫筆記下來的同時也是在確認當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該考點,能夠實際運用在考題上,也就是在做申論題的練習。 第二個陷阱相信是大多同有完美主義的考生都會遇到,對於筆記的美觀程度很是在意
,但寫好漂亮的字和想好排版會花上不少時間,更不用說寫到一半才發現少畫一欄表格,糾結要重寫一遍還是硬畫上去的進退兩難窘境。我認為最好的方式便是使用電子筆記軟體,我是使用電腦版NoXXon搭配平板的GN,對我而言它們操作起來很友善,也符合我要的功能。GN多是用來畫圖,主要還是將重點整理和筆記記錄在NoXXon,一是可依個人喜好排版,二是插入截圖或表格方便,三是portable,可隨時在各種裝置查看或修改筆記內容,也不必帶紙本筆記到考場,紙本較不易保管且重量較重,四是可在備考期間依自身對觀念的掌握狀況,將筆記精簡成多個版本。
但考古題的練習最好還是親手寫在紙上,來模擬考試時的場景,習慣寫到手酸的感覺
和拿筆的手感。網路上雖都有擬答,但仍建議考生要回到課本將不熟的題目再過一遍,並用自己的畫紀錄到筆記上。

五、 結語
大四寒假基本上只將資安和系專課程上完,畢業後全職備考一年的日子除了讀書,便為吃飯睡覺,規律但枯燥乏味。「忍受孤單是考生必經之路」,因此在過程中適度放鬆是必須且正常的。相信許多考生會對休息放鬆感到些許罪惡,但人為肉體之驅,讀到一定時間身體定會感到疲憊,固定的休憩才能熬過日復一日的讀書日常。感覺疲乏時,和親友出門聚會、運動、看場電影都能讓我重拾動力,繼續面對書本。切記比的不是誰唸書唸得久,而是看誰找到適合自己且有效地讀書和作筆記的方法,並保持身心健康地堅持下去。考試時看到陌生的題目時心不要慌亂,想著大多數人也對這題感到陌生,先將會寫的基本分穩穩拿到手後,再回到不會寫的地方仔細審題,圈出看過的關鍵字整理好架構再下筆,除了寫得會較言之有物外,也能避免塗改導致版面不乾淨,造成改題者困擾,總之考試時須平心靜氣,忌諱心浮氣躁。最後再次祝福各位考生早日上岸!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94.228 (臺灣)
PTT 網址

twwangwang10/24 13:37恭喜

gbshann10/24 13:39恭喜

wchaiwen10/24 14:32恭喜

advance12310/24 18:56近本科系進去公務體系後就會後悔了

advance12310/24 18:57按錯,沒有要噓,只是想推文而已

wakke10/24 19:02反正有種人一講話就是酸,跟噓一樣讓人不舒服,有何差別。

james898310/26 15:07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