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1年氣象高考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1年氣象高考上榜心得作者
jenny030587
(鮮)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0

(代po)

詳細筆記以及準備心得可以到以下連結,歡迎自由取用: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0/folders/1bon81v7ESg_flRsL5lCgU1H24DwmJm0b
祝大家金榜題名!


讀書方法:
我從3月初開始準備,平日盡量白天做研究晚上念書3小時,假日也花3小時,其他時間耍廢。提醒一下這樣的排程可以work是因為我住家裡不需要自己煮飯洗衣等等,如果你自己在外面住的話建議要拉長準備時間。
3~4月中:大氣動力學
4月底:應用數學(專注傅立葉和Laplace)
5月:大氣物理學
6月:天氣學+氣候學
7月:寫考古題、訂正複習
空閒時間看看大氣測計學

大氣動力學:
念大氣動力學的時候建議使用斐波那契數列學習法,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自己記得熟。我為此寫了一個很陽春的python檔讓自己知道每天要複習哪幾個章節。注意不要把
schedule排太密,每天都要有新進度的話一定會累死,本來就熟的地方可以適時偷懶,當然把整體時間拉長更好。
*斐波那契數列學習法:在讀某章節後1、2、3、5、8、13……天後皆複習此章節。

應用數學:
應用數學我去年暑假就有念向量微積分跟ODE,所以今年只是先準備Laplace和Fourier、偏微分方程(所以只排一~二週給他),看影片學習做筆記真的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偏微分方程沒有找到好的影片,還是看課本做最基本的練習而已,其他則是寫考古題不會的時候再回去翻(例如泰勒和羅蘭級數)。

氣候學:
本實驗室的專長!所以這次提供了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這樣大家以後不用再多花時間找ENSO和MJO的資料了,大概從影片、投影片中定性去瞭解機制和交互作用影響即可。另外也要看Manabe convective model,這個彥婷老師的氣候學有教過。

天氣學:
跟前人講的差不多,李清勝老師天氣學講義讀熟,但考古題還是很多不會(比如說高空鋒、平流層反轉),這時候就是厚臉皮的去問身邊天氣學神人取得快速解答。

大氣物理學:
許o愷提供的雲物理上課筆記熟讀就很穩了。因為近期大氣輻射學氣體吸收譜線蠻常考,我另外提供一份之前去波恩大學修課的投影片,裡面包含氣體吸收譜線、對應到什麼模態的震動,有些理解不了就背起來。

大氣測計學:
蕭o珉提供的投影片就蠻足夠!另外測量標準之類的名詞可以去地面氣象測報作業規範背一背。

其他建議
最好做一份自己的筆記,不一定要好看精美,只要有在腦袋過一遍把重點寫出來也可以。跟別人一起討論,訂正或精進自己的答案,並練習擬答技巧。
大氣動力學念熟之後,其他科就蠻輕鬆了,我是把念書當作每天研究之餘的調劑。


入職注意事項(建議考前先看):
1. 建議把所有想修的課、想參加的活動都在11月中之前完成。因為正額錄取報到多在11月初~中,當天就開始3個月實務訓練和1個月基礎訓練。基礎訓練由文官學院辦理,幾乎不可能調開,大概會在報到後1個月內開始,看你被分到哪個梯次,而且不能請假5天以上(印象中)。實務訓練包含5天集中實務訓練以及其他天的各單位實務訓練,請假超過7天就會扣薪並延長實務訓練。
2. 每一年的缺都不太一樣,能不能進想要的缺真的是運氣實力缺一不可,或是有特殊專長、人脈等。
3. 正額的預估缺寫隔年的6~9月並不代表隔年6~9月才報到,而是代表從拿到錄取通知書開始到隔年6~9月之中某天會被徵召,通常就是當年11月。像我今年就是遇到人事室在11月把預估缺轉現缺,就必須在11月報到。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67.206 (臺灣)
PTT 網址

loveppears4u12/06 18:53恭喜也大推好心人!

Slowbro12/06 19:51

ben10847212/06 20:05今年的數學難到準備都沒啥用,以後終於要廢了

ntuaswsc12/06 23:22事隔多年總算有人分享氣象高考心得與筆記了~~

jses112/07 07:54數學有要刪掉嗎?

preed12/07 10:13感謝分享

arju0512/07 11:50推推

jasonnn12/07 13:45推~

wade651012/07 16:25能考上氣象高普考都是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