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Google砲轟微軟壟斷雲端 損害AI等技術發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Google砲轟微軟壟斷雲端 損害AI等技術發作者
bobbytung
(Ebookismyfate)
時間推噓 推:2 噓:2 →:4

※ 引述《Wolfgang9527 (Madao)》之銘言:
: 只是想起唐鳳當初說明為何要成立多元宇宙科啦
: 唐鳳進一步說明,大型跨境平台現在都是各自使用帳號密碼,臉書帳號不能登入Google

: Google帳號也不能登入蘋果的服務,在這些平台的元宇宙中,只能網內互相聯絡,但是
: 平台的互通性比較缺乏,這就像使用者可能一人要辦3個門號一樣,新興創新如果三家
: 型平台業者都不支持也很難發展。多元宇宙科就是要研究這類跨平台的互通性標準,增
: 創新的可能。

我來說明一下這段話的來源好了。

數位發展部在2022年8月17日成立。

早在前一個月,W3C發表了一份新聞稿,說明「去中心化識別碼(DIDs)」技術成為推薦標準。
新聞稿在此,有簡中版可參考:
https://www.w3.org/press-releases/2022/did-rec/

其中提到:

There is a historical analog to this announce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mobile phone numbers. Originally these were owned by the mobile carrier and "rented" to the individual. This required individuals to change numbers if they changedcarriers. With the adoption of mobile phone number portability, individuals could now "take their numbers with them" when switching carriers.

這項聲明可以類比到行動電話號碼的演進史。最早手機門號由電信商所擁有,「借給」
個人使用。這表示個人在更換電信商時,就必須更換號碼。隨著手機門號可攜性的普
及,現在個人更換電信商時,就可以把門號帶著走。

——

自由時報2022/9/8報導「多元宇宙科是什麼?唐鳳用「攜碼」比喻」:

唐鳳今天接受網路節目專訪,針對多元宇宙科再詳細說明。她直截了當表示,為了促進「多個互通的元宇宙」,多元宇宙科工作是要研究「跨平台互通性的標準」。

什麼是跨平台互通?她以手機號碼舉例,民眾可以「攜碼」換電信公司,也就是保留原本的門號和新的電信公司簽約,不用改變門號就能換電信商。但是場景換到跨境平台上,臉書的帳號不能登入Google,反之亦然。

——

所以怎麼看都參考了W3C這份新聞稿。

不過說真的,現在「以Apple登入」「以Google帳號登入」「以Facebook登入」,登入權利的
真正擁有權不在於你。

而要是能使用DIDs與FIDO和WebAuth、VerifiableCredential這些開放標準結合做出可行的
服務,就可以處理這種「明明是你的網路身份,實際卻由國際企業擁有」的狀況。

也許你會說,啊2005年不就有Open ID了,現在還搞這些做什麼?其實已經有人做DIDs與OpenID Connection (OIDC)的整合了。

然後數位發展部有在研究怎麼做。

完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34.246 (臺灣)
PTT 網址

newforte 02/28 12:13最棒就是用自然人憑證登入

johnhmj 02/28 12:14所以數位身分證要出來了嗎?

paufan 02/28 12:24所以遠端投票勒

lpbrother 02/28 12:33這是唐鳳部長的新帳號?

loadingN 02/28 12:37所以研究到哪了??

dias7812 02/28 12:50別吵 在畫地圖ㄌ

wellymac 02/28 13:13連臉書詐騙廣告都擋不下來 跟我說要做

wellymac 02/28 13:13跨平台 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