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問卦] 如果轉生成慈禧太后怎麼逆轉大清國運?

看板Gossiping標題[問卦] 如果轉生成慈禧太后怎麼逆轉大清國運?作者
destiny1895
(1895的命運)
時間推噓 5 推:7 噓:2 →:33

眾人皆知

慈禧太后是帝制中國歷朝最後一位有實質大權的女性

當時戊戌變法想要將大清徹底改革西化,走向君主立憲

但是硬生生被慈禧太后給擋下

慈禧不但追殺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啟超等人

還把光緒帝軟禁

如果你今天轉生到大清帝國成為年輕的慈禧

要如何改變大清的國運呢?

說不定現在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不存在

只有大清帝國耶!

有這方面的八卦嗎?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39.225 (臺灣)
PTT 網址

syearth 08/26 13:541.一定要打贏甲午戰爭

如果是慈禧剛掌權的時候就改革應該有機會

OPPAISuki 08/26 13:54學蔡EE就好了

養網軍嗎?

Nakata0911 08/26 13:54叫包隆星管好同治皇帝不要早死大有可

Nakata0911 08/26 13:54

seabox 08/26 13:55變法之前 早就有西化了

部分而已,沒有從政治和思想層面改革根本沒用,還是以舊官僚體制為主

※ 編輯: destiny1895 (42.75.39.225 臺灣), 08/26/2023 13:55:25

sagarain 08/26 13:55縫在上

※ 編輯: destiny1895 (42.75.39.225 臺灣), 08/26/2023 13:56:59

seabox 08/26 13:55自強運動就搞過西化了好嗎

s999132 08/26 13:56太晚

GKKR 08/26 13:58為什麼要逆轉?自己過得好不就好了

lolen 08/26 13:59慈禧太后是旗人,所有的一切思考都必須以維

lolen 08/26 14:00護旗人利益為主,如果能提高國家實力但是卻

lolen 08/26 14:00讓旗人利益受損的政策,基本上就不可能實施

Nakata0911 08/26 14:01跟樓上說的不同啊 漢人大臣基本都是

Nakata0911 08/26 14:02靠太后紅的 包含最後的袁世凱 太后

Nakata0911 08/26 14:02一死 貴族就想排擠漢人勢力了

seabox 08/26 14:02君主立憲也是假議題 漢人怎麼可能讓滿人永

seabox 08/26 14:02遠當君主 就算是虛位君主也不可能

seabox 08/26 14:03況且 二鴉、太平天國打完後清政府早就不行

Nakata0911 08/26 14:03所以革命一開始喊的都是驅逐韃虜 進

Nakata0911 08/26 14:03滿城殺滿人阿

blueskyqoo 08/26 14:03全部送給美國

Kcarpenter 08/26 14:06慈禧比她老公還有道光強太多了,她一

Kcarpenter 08/26 14:06直有在軍事西化上做為。

Kcarpenter 08/26 14:08滿清對漢人來說就是外來政權,中國人

Kcarpenter 08/26 14:08哪可能接受。就算當下不廢,等政局日

Kcarpenter 08/26 14:08後穩定也一定廢掉的

seabox 08/26 14:09清朝爛的開始就是嘉慶道光

Kcarpenter 08/26 14:12如果命題是逆轉”清朝”國運,那在慈

Kcarpenter 08/26 14:12禧掌權那個時間點已經沒救了。

NCUking 08/26 14:19邱淑貞的外貌我可以

neos042 08/26 14:24學EE不接受聯訪

potter1529 08/26 14:49慈禧剛掌權的時候東南有太平天國 北方

mopigou 08/26 14:49自盡,不要干政

potter1529 08/26 14:49有捻匪 西北陝甘有回亂

potter1529 08/26 14:49等內亂處理完 過兩年中法越南衝突

potter1529 08/26 14:50真正有機會改革讓國力進步復甦的是中

potter1529 08/26 14:50法衝突結束至中日戰爭的這10年

potter1529 08/26 14:50前期半個國家在動亂還不滅國蠻厲害的

potter1529 08/26 14:51中日戰爭海陸軍互相拖後腿 朝旨錯誤

potter1529 08/26 14:51指揮讓北洋大好的戰力去填坑送死導致

potter1529 08/26 14:51被滾雪球 陸軍被自己海軍基地倒著打

potter1529 08/26 14:52這算是光緒跟翁同龢的鍋 指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