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有人看過世界名著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有人看過世界名著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嗎??作者
zz2895341
(煙大屌宅男)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 引述《zz2895341 (煙大屌宅男)》之銘言:
: 我想請問一下
: 有人看過世界名著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嗎??
: 這本小說在講什麼
: 可以科普一下嗎??
: 等等要去看一下電影

角色介紹編輯 語音
小說最突出的特徵是作者把英雄人物平民化了,作者要表達的是普通士兵的戰爭生活,要塑造的是平民化的英雄形象。作者通過五個年輕貌美善良的女戰士的遭遇來襯托戰爭的無情和殘酷,刻意從全新的角度來演繹戰爭。 [1]
麗達
中士麗達是現任女兵班班長。她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卻精明幹練,勇敢頑強。同時內心有著火一般的激情和河一樣深的母愛。戰前她在一次與邊防英雄聯歡的晚會時結識了英俊靦腆的小尉奧夏寧,並很快結婚了,一年後兒子阿爾貝特出生。可是戰爭爆發的第二天她的丈夫就犧牲了。
得知這一噩耗的麗達堅決要求上前線,她要報仇、她用高炮親手打下了德國人的飛機。當她發現敵人的偷襲後,帶領女兵前往阻擊。在戰場上她勇敢地阻擊敵人。腹部受傷後,為了不連累准尉,她義無反顧地開槍自殺。垂死的麗達在聽了瓦斯科夫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後,輕輕地說:「不必這樣,我們在保衛祖國,首先是祖國」。在死前她深情地要准尉吻她一下,表達了她對生活的無限眷戀,對和平和幸福的無限嚮往。麗達的形象足典型的俄羅斯女軍人代表,在她身上表現出的勇敢無畏和博大母愛。 [1]
熱尼亞
女兵熱尼亞與麗達形成鮮明的對照,她出身於紅軍指揮官家庭,是一個熱情開朗又聰明漂亮的姑娘,可以說是五個姑娘中最漂亮、最有氣質的。她早就參軍,並在戰爭期間與她的上校產生了戀情,為此受到處分,被安排到171兵站。她的到來像一股清泉,給兵站帶來了透明的激情、快樂和美麗。為了了表現女性的曲線美,她給女兵們改軍服;為了慶賀擊落德國飛機,她提出舉辦舞會;為將上前線的上校和戰友們送行,她不顧副排長的警告,不顧一切衝向車站,她對愛情的執著令人感動。可是這樣一位姑娘也有自己的不幸,戰爭爆發時她的一家三口慘死於德國軍隊的槍口。另外她也有些愛虛榮,甚至有一些刁鑽尖刻。但是在戰火的洗禮中,她一向堅定自若。在面對敵人時她表現佔大智大勇,義無反顧。為了騙引敵人的偵察兵,在距離敵人只有10米的河中,她嬉笑拍水,把一頭秀美拖地的秀髮迎著太陽曝曬,順從高聲唱起了震撼輝威的戰歌《喀秋莎》:「正巧梨花開在了天邊,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終於把敵人給嚇唬住了。在麗達受傷時,為了引開敵人,她機智靈活地與10個敵人周旋。中彈負傷後她依然繼續向敵人射擊。最後子彈打光時,她還抱起一塊石頭砸向敵人,直至最終壯烈犧牲。德寇面對她的死亡,面對她那死後依然顯得高傲麗美麗的面龐,也不由得肅然起敬。 [1]
麗莎
19歲的女兵麗莎在森林的小木屋裡長大,她的少年時代在照顧病魔纏身的媽媽中消逝,性格逐漸變得孤僻和沉默寡言,但是她單純善良,嚮往城市,渴望愛情。她曾經對一個獵人有好感,卻遭到對方冷冰冰的拒絕。戰爭爆發了,她上了前線。換防到兵站後,她對準尉瓦斯科夫一見鍾情。但是她一直被自卑和羞怯壓得喘不過氣來。她有幸得到和瓦斯科夫合唱民歌的約定,她眼裡現出情竇初開的喜悅和純真,心裡湧動著幸福的暖流……在需要執
行回兵站送信的任務時,她堅決聽從了瓦斯科夫的派遣,她一個人穿越森林和沼澤,幾度迷路,非常害怕。在那片籠罩著死亡的寂靜的沼澤裡,她慌不擇路,陷身於無底的淤泥之中。「救命啊:來人啊!無力的慘叫在赤褐色沼澤上空孤零零地迴盪。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泥沼無情地吞沒了。麗莎死得很可惜,甚至有點無謂的,但正是她在執行任務中的恐懼和看似可惜無謂的犧牲,活生生地凸顯了一個平凡、真實而偉大的女兵形象。 [1]
嘉莉婭
女兵嘉莉婭個子不高,嚴格廣說還算個孩子,她從小就沒了父母,在孤兒院長大。她習慣於把孩童般的夢想當成事實,參軍初衷裡夾雜著一些羅曼蒂克;看到孤兒院的夥伴都入伍了,她也編造自己父母犧牲上了前線。但是戰爭的殘酷性把她的羅曼蒂克徹底粉碎了。她常常會憫然若失,垂頭喪氣,夜裡還偷偷地哭泣;當她與德國鬼子正面交鋒時,她嚇得渾身發抖,一直趴在地上,一槍沒放。後來准尉帶著她去追擊敵人,此時的嘉莉姬由於極度恐懼已經接近於精神崩潰的邊緣,她在看到全副武裝的德寇在自己的頭上尖聲喊叫,她突然從樹叢中跳了出來,抱頭狂奔,嘴裡喊著「媽媽!」她被德國鬼子當場打死了。她的死可以說是一種懦弱,是個膽小鬼。但是作者仍然把她列入英雄的行列。她沒有離開戰場,她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死的。未成年人上戰場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作者用一個真實的嘉莉婭的死來譴責戰爭對少女的摧殘。 [1]
索尼婭
女兵索尼婭戰前是莫斯科大學文學專業的高材生,是五個女兵中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她是一個猶太人父母在明斯克。突然爆發的戰爭使她中斷學業,參軍入伍。這是一個才情橫溢、有著夢幻般色彩的姑娘。她喜愛文學,酷愛詩歌。即使在戰爭中她也堅持寫詩,並且為戰友們朗誦詩歌,歌頌自由、光明和愛情。她有個連姓名都不知道的男友,卻時時癡情地渴望膜拜的愛情。在戰鬥中她對很有男子漢氣質的瓦斯科大也隱隱產生好感。瓦斯科夫想抽煙,她主動為他去找回丟失的煙袋。結果她不幸陷入德軍的包圍,面對德國鬼子的刺刀,她流露了片刻的恐懼,但更多的是坦然和無畏,最後壯烈犧牲,只留下了一本帶血的詩集。索尼婭的死不僅譴責了戰爭對美好生命的梢殘,而且隱喻廣戰爭對人性、對文學、對生命的殺戮。 [1]
瓦斯科夫
准尉瓦斯科夫是5個英勇獻身的美麗姑娘的見證人。他英勇而機智、嚴厲而善良、熱愛和平卻不懼犧牲,愛兵如子卻略顯苛刻,管理死板卻屢有疏漏。在兵站,他不僅是最高指揮官,還是姑娘們的兄長,處處為姑娘們服務。在帶領5個女兵上戰場阻擊德國人時,他發現德國特種兵不是2個而是10個時,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擇。明知敵我力量懸殊,明知他帶的是幾個沒有實戰經驗的女兵,但除了殊死戰鬥他別無選擇。看到女兵們一個個倒在敵人的槍口下,他憤怒痛苦,甚至感到絕望。他憑著頑強的意志不服利的信心最後終於將殘敵俘獲。最後的勝利和勳章並沒有使瓦斯科夫高興,他陷人深深的自責,為什麼姑娘們都死了,他還活著。戰爭中最可貴的是什麼,不是勝利,不是勳章、不是鮮花,而是生命,人的生命高於—切。
可以說瓦斯科夫是俄羅斯軍人的真正代表,但他區別於傳統的英雄人物。他外表粗悍,甚至不修邊幅。他為人忠厚隨和,性格善良。卻又缺乏主見.常常受到女兵的嘲笑。他沒有什麼崇高理想,只是想做一個好木匠。他自幼喪父,短暫婚姻留下的幼子也很快夭折。他只有初小的文化程度,靠著在部隊服役30年的資歷獲得了准尉的稱號。他覺得自己就是祖國最後一個兒子和保衛者,必須履行堅守的職責到死。 [1]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251.220 (臺灣)
PTT 網址

tomcop 08/18 09:59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