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有沒有四十二章經的懶人包= =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有沒有四十二章經的懶人包= =作者
F00L
(愚者)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

※ 引述《milkBK (blitzkrieg比較低)》之銘言:
: 以前都在看周星馳的鹿鼎記
: 裡面一直出現四十二章經
: 結果每次看完都不知道這本書在幹嘛
: 四十二章太多我怕我看不完
: 有沒有這本書的懶人包可以參考一下

康熙續道:「當年攝政王爺進關之後,將八部經書分賜八旗旗主。八旗之中,正黃、正白、鑲黃上三旗的兵馬是天子自將,但田地財物,仍分屬三旗旗主管領。正黃旗的經書,父皇一直放在身邊,帶了去五台山,後來命你拿回來賜給我。鑲白旗旗主因事獲罪,鑲白旗的經書沒入宮中,父皇賜了給端敬皇后。」




【正黃】順→韋→胖→羅→韋→康→建→毛→九→★→桑

韋小寶回到靈境寺,關上房門,打開包裹,果然是一部《四十二章經》,只不過書函是用黃綢縫制。他琢磨行痴的言語,和陶紅英所說若合符節。

正黃旗的經書,父皇一直放在身邊,帶了去五台山,後來命你拿回來賜給我。

康熙道:「……老婊子手中已有了四部經書。可是有一件事奇怪得很,父皇賜我的那部正
黃旗經書,我一直放在上書房桌上,卻忽然不見了。你想又有誰這麼大膽,竟敢到上書房來偷盜物事?」





【正白】蘇克薩哈→鰲拜→韋小寶→毛東珠→★

只見一名衛士遞上一隻白玉大匣,匣上刻有五個大字,填了朱砂,前面三字正是「四十二」。韋小寶急忙接過,打開玉匣蓋子,裏面是薄薄一本書,書函是白色綢子,封皮上寫著同樣的五字,問道:「索大人,這便是《四十二章經》罷?我識得『四十二』,卻不識『章經』。」

問道:「另外那部正白旗的,不知鰲拜是哪裏來的?」康熙道:「他害死了正白旗旗主蘇克薩哈,將家產、財物,連經書一起佔去。哼,這逆賊死有餘辜。」





【鑲黃】鰲拜→韋小寶→毛東珠→★

康熙道:「皇太后吩咐,她老人家愛唸佛經,聽說正白旗和鑲黃旗兩旗旗主手中,都有一部《四十二章經》……」韋小寶聽到《四十二章經》五字,不由得全身為之一震。只聽康
熙續道:「這兩部佛經,都是用綢套子套著的,正白旗的用白綢套子,鑲黃旗的是黃綢鑲紅邊套子。

接著那侍衛又遞上一隻玉匣,匣裏有書,書函果是黃綢所制,鑲以紅綢邊。

鰲拜是鑲黃旗旗主。那日派你去抄鰲拜的家,老婊子要你找兩部經書,一部便是鑲黃旗的,另一部是正白旗的。





【鑲白】旗主→順治→董妃→毛東珠→★→康親王→康熙

鑲白旗旗主因事獲罪,鑲白旗的經書沒入宮中,父皇賜了給端敬皇后。

康熙續道:「老婊子害死了端敬皇后,自然也就佔了她的經書。

下面是個長方形的暗格,赫然放著三部經書,正是他曾見過的《四十二章經》。兩部他在鰲拜府中所抄得,原來放經書的玉匣已不在了。另有一部封皮是白綢子的,那晚聽海老公與太后說話,說順治皇帝送給董鄂妃一部經書,太后殺了董鄂妃後據為已有,料想就是這部了。





【鑲紅】和察博→瑞棟→★→陸高軒→洪安通

韋小寶叫道:「啊喲!」急忙伸手入懷,取出從康親王府盜來的那部《四十二章經》,幸好他躍入水缸之後,立即為瑞棟抓起,只濕了書函外皮,並未濕到書頁。兩部經書放在桌上,除了封皮一是紅綢、一是紅綢鑲白邊之外,全然一模一樣。

張康年道:「是宗人府的鑲紅旗統領和察博,聽說是得罪了太后。瑞副總管把他捉來後,逼他繳了一部經書出來,後來在他嘴上、鼻上貼了桑皮紙,就這麼活生生的悶死了他。」韋小寶聽得暗暗心驚:「原來老婊子為的又是那部《四十二章經》。瑞棟取到經書,幹麼不立即去交給老婊子,卻藏在自己身上?還不是想自行吞沒麼?」隨即想到瑞棟絕不敢吞沒經書:「嗯,是了,老婊子一見到瑞棟,來不及問經書的事,立即便派他來殺我。

韋小寶道:「前天晚上我躲在她床底下,聽她跟那個男扮子裝的宮女說起,她本來就有一部,從鰲拜家裏抄去了兩部,她又差御前侍衛副總管瑞棟,在一個甚麼旗主府中去取了一部來。」陶宮娥道:「正是,是從●鑲藍旗●旗主府裏取來的。那麼她手裏共有四部了,
說不定有五部、六部。」

康熙道:「豈止三部?她又派御前侍衛副總管瑞棟,去跟鑲紅旗旗主和察博為難。當時我不知甚麼緣故,和察博這傢伙一向跟鰲拜勾結,我也不去理會。現下想來,自然是去取他的賜經。瑞棟又莫名其妙的失了蹤,定是給老婊子殺了滅口。」





【正紅】康親王→齊元凱→★→陸高軒→洪安通

世上本何止萬千,他識得書名的,卻只有《四十二章經》一部,而這一部卻正便是《四十二章經》。經書形狀,和鰲拜府中抄出來的一模一樣,只是書函用紅綢子制成。

正紅旗的旗主目下是康親王,我已命他將經書獻上來。

韋小寶心想:「康親王那部經書,那天晚上已給人偷了去,此刻在我手中。康親王怎麼還獻得出?這一下老康可要大糟而特糟了。

韋小寶回到宮中,另行拿了兩部經書,去尋胖頭陀和陸高軒。他想正黃旗的經書上浸滿了毒水,給桑結喇嘛搶去了;鑲白旗的給了康親王;剩下五部之中,鑲黃、正白兩部從鰲拜家抄來,鑲藍從老婊子的櫃中取得,這三部書老婊子都見過的,這時老婊子如在洪教主身邊,呈上去可大不妙。正紅是從康親王府中順手牽來,鑲紅旗是從瑞棟身上取來,老婊子雖知來歷,卻也不妨。於是交給胖陸二人是一部正紅,一部鑲紅。





【正藍】嘉坤→吳三桂→★→康熙→太后→焚化

康熙又道:「正藍旗旗主富登年歲尚輕,我剛才問過他。他說上一任的旗主嘉坤在攻打雲南時陣亡,一切後事都是吳三桂給料理的。交到他手裏的,只是一顆印信,幾面軍旗,還有幾萬兩銀子,此外甚麼都沒有了。

韋小寶本就站在書桌之旁,一見他轉身,也即轉身,掀開身上所穿黃馬褂,取出馬褂內口袋中的一部四十二章經,放在書桌上,將桌上原來那部經書放入馬褂袋中。這一調包,手法極是迅捷,別說吳三桂正在轉身取槍,便是眼睜睜的瞧著他,也被他背脊遮住難以發覺。八部經書形狀一模一樣,所別者只是書函顏色不同,韋小寶昨晚將一部鑲藍旗的經書封皮拆去了所鑲紅邊,掉了這部正藍旗的經書。





【鑲藍】鄂碩克哈→瘦頭陀→★→吳三桂

翻開櫃中錦被,依稀見到被底有一部書,似乎便是「四十二章經」,急忙放下錦被蓋住,回過頭來,見康熙一臉驚疑之色,再向床上瞧去,只見那被窩高高隆起,似乎另行藏得有人,喜道:「公主藏在太后被窩裏。」
●放下錦被蓋住≠拿走●
韋小寶回到下處,從懷中取出書來,果然便是見慣了的「四十二章經」,這部是藍綢書面,鑲了紅邊,尋思:「這是鑲藍旗的經書,嗯,是了,陶姑姑說,她太師父在鑲藍旗旗主府中盜經書,經書沒盜到,卻給神龍教的高手打得重傷而死,這部經書多半便落入了那神龍教高手的手裏。怎地事隔多年,仍不將經書交給洪教主?也說不定當時沒得到,最近才拿到的。」

康熙皺起眉頭,在書房中踱來踱去,說道:「鑲藍旗旗主鄂碩克哈是個大糊塗蛋,我要他呈繳經書,他竟說好幾年前就不見了。我派侍衛到他家搜查,一無蹤跡,我已將他下在天牢,叫人好好拷問,到底是當真給人盜去了,還是他隱匿不肯上繳。」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157.90 (臺灣)
PTT 網址

frommr 10/20 14:26所以一本到底有幾章,卦否?

Dcwei 10/20 14:27臣亮言

PanaS0Nic 10/20 14:27一本有42章啊

oibmk 10/20 14:36你42章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