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一個大哉問,什麼是大哉問?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一個大哉問,什麼是大哉問?作者
lcmars
(很低調的娃娃臉..)
時間推噓 推:0 噓:0 →:7

※ 引述《lcmars (很低調的娃娃臉..)》之銘言:
: 本肥呢,會寫一些東西在自己的粉專自娛,
: 可是很奇怪,每次本肥自娛完之後,就會在批踢踢看到自己在自己粉專的概念
: 所以呢,本肥決定把之前貼的一些東西貼過來,以免自娛裡面的概念被換掉
: 不過本肥還是會先問一些問題啦,大家可以先想一下
: 什麼是歷史呢?
: 什麼是民族呢?
: 甚麼是大哉問呢?大哉問是從哪裡出現的?
: 有沒有八卦?


說到讀歷史,最開始是從義務教育開始,當時碰到最初讀中國史的問題就是『夏商周秦漢魏晉....』,這麼多的朝代,為什麼我們不是叫思想齊鳴大放的周人,或是世界讓初曉東方國度的秦人,不然也可以選擇最接近的朝代說我們是宋人或是明人,而是偏偏叫做漢人(族)呢?這個問題從最初始像一個結,深埋在我的心底,後來理清頭緒的契機是因為發現「漢本位」思維。當發現它之後,才意識到它的存在,也才有機會能夠跳脫它,否則順著直線思維下去,怎麼樣也不會得到這題的解答。下段開始慢慢道出發現它的脈絡由來。


從近100年清末民初那個時候,新思想都從西方世界傳來,清朝的想法也從蠻夷〈不屑一顧〉轉而成為學習他們的〈中體西用〉,此時西方思想在近代學者中慢慢開始流行起來,而當時西方傳來的思想就是潮. 當時西方有法國大革命、民主思潮、自由思潮、共產主義,所以那個時候的中國學者們就想著有甚麼可以跟這麼潮的主義相呼應可以使中國自豪呢?那無庸置疑就是草根平民起義的漢朝了。


非常符合共產主義的形象,既有草根精神又如同中國版的法國大革命,由平民推翻貴族統治的人物,而理所當然「漢」就成為標誌性的符號,自稱為漢。


既然以漢族為自稱,自然就不得不提一下漢朝的開國始祖—劉邦,史記中記載滅秦、楚漢相爭並且得勝而成為開國始祖,「漢」剛好符合他們(近代中國學者)的要求。當時這個沒有任何道統的強盜集團-也是東方的第一次無產階級專政,打破自古以來的貴族社會血統論,並且透過宣傳並洗白成為正統的漢朝,劉邦被宣傳是受命於天的『斬白蛇起義』的故事,對於不明就裡的大眾來說,足以使他們信以為真。而劉邦跟共產主義究竟有多少相似度呢?我們就先拿劉邦做的事情跟共產黨做的事情拿來做對比一下吧!

1. 精通宣傳戰(造神)
漢:斬白蛇,自稱:「我兒是白帝之子,化成白蛇躺在路上,卻被 赤帝之子殺死了。」
共:解放備受奴役的人民 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2. 跟貴族比沒有道德高度
漢: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推到陣前說:「你如不撤兵,我就把你的父親烹了。」兩軍將士本以為劉邦會十分為難,情感也都傾向劉邦這一邊,誰知大家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劉邦根本就不在乎,竟然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們倆曾經結拜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若把你爸爸煮了來吃,請把肉湯分一杯給我喝(分我一杯羹)。」面對這樣的無賴,項羽能有什麼辦法呢?只得把劉邦的父親放了。

共:不信守對外做出的承諾,已做出的契約如果對他們不利,就如同廢紙一般,在外國做的事情可以明顯看出。(契約精神,貴族看重契約精神)

3. 道德底線
漢:打了敗仗,為了能讓自己跑快一點,竟然把自己的兒女妻子從車上推下去,俗話虎毒不食子啊。結果部下看不過眼,就把孩子抱回來,不料劉邦再一次把他們推下車。

共:各式各樣的自己說的算的嚴刑峻法、種族滅絕、國內做的事情·可以明顯看出(不
擇手段)

4. 屢次毀約
漢:楚河漢界互不相侵

共:不需多說了,中英聯合聲明、西藏和平協議......等

5. 兔死狗烹
漢:開漢名臣有幾個有好下場?

共:降兵降將被派去打朝鮮戰爭送死、幫忙奪得名聲的學者被大清洗.....等


其實劉邦真的非常幸運,秦始皇已經幫他做了一大堆前置作業—例如:爭議最大的「書同文,車同軌」,在統一之前各國擁有自己的語言、各自的文化,秦始皇彌平了這一切的鴻溝,以致於劉邦可以用同個語言溝通開城門降低衝突統一中國。而我們再來看另一點,劉邦明明是楚國人,為什麼不已楚為朝代名而是以漢為朝代名呢?當初揭竿起義時流傳一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當時楚國是最晚被滅國的,因此反抗意識還很強烈,在憑著楚人的身分起義,勢必有許多人前來歸附。那麼最後成功打倒敵人之後為什麼不稱統治的地區為『楚』呢?那是因為劉邦既非王族、也非貴族,真正的楚國貴族是「項羽」,名不正言不順的,因此為了斷開人民與楚國的聯結,於是取了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漢」,但是這樣也是無法讓人民信服,於是我接著就要說到幕後的推手(黑手)。


讓漢民族成立的人是誰呢?......就是儒家。透過儒家不斷的宣傳,人民認為了「漢」是一個正統,但是為什麼古代儒家會如此的厚愛漢這個朝代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在秦朝時,剛被統一成一個大國,而那時的時代背景風氣是「養門客」,主從關係較不明顯,那時的儒生怎麼能夠一下子就接受君權至上的秦國風氣呢?於是儒生們當然會宛如破殼小雞一般,去跟秦始皇講書中的治國大道,可能是毫不留情面的那種,然後想當然爾,大家也知道發生了甚麼,「焚書坑儒」,於是儒家對於秦朝滿懷著怨恨極盡的醜化。而為什麼推崇漢朝呢?除了漢把秦滅亡了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漢武帝的「罷拙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一躍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控制著所有中國人的思想。因此他們不以發跡的時代「周」來為自己的民族命名,因為自家學術思想並非當時代的主流。


我們再轉移一下視角,讓我們來看看,那個時代的平民究竟是如何思考的呢?當時的時代背景處於大多數人都是文盲,能夠閱讀與書寫的都是貴族與王族的權力的狀況下,人民對於「民族」與「國號」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向心力呢?即便於到了現代,文盲減少了,發生了一些重大事情如「武漢肺炎」,只要事情沒燒到自己大部分人都會抱持著「歲月靜好」的狀態過活,無法如同貴族與王族般吸收資訊的平民更是如此,改朝換代對他們來說不過就是換了一個統治者而已,根本沒那麼在意。所以民族對他們來說重要嗎?如果沒有人蓄意的去煽動他們,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常常生活過不去還會主動敞開城門去歡迎侵略者。所以我們再讀的就是貴族菁英、文人墨客們所認識的歷史觀,儒家的宣傳就是想要把一般的平民百姓拖入他們的鬥爭中而已。因此以漢為民族名,存續三千多年的歷史,容我粗俗的說一句 不過是文人墨客的自慰而已。


再讓我們想一下,歷史是誰所寫的呢?常常可以聽到一種說法「歷史是贏家所寫的」,但是皇帝真的會撰寫歷史嗎?那些編寫歷史的人叫做史官,又有人曾經去注意過史官的操守嗎?他們可以選擇跟皇帝合謀編撰出對其有利的歷史或是私下編寫他們的歷史,等到皇帝不再在公布出來,其實他們可以肆意的操控。而哪些人有資格當史官呢?沒有意外通常都是儒生來擔任,所以儒生對我來說,不過就是一群想要操縱歷史的傢伙,反而有時領導者或是皇帝,為了追求所謂的歷史定位而做出許多傻事。


接著我再來提到大一統的思想是怎麼出現的呢?還記得儒家所追求的終極世界是甚麼樣子嗎?


大同世界。那麼要如何能夠達到世界大同呢?是的,這時候就有人想說讓世界統一或是思想統一就會變成大同世界了,於是大一統的觀念便因此而產生了,這便是我們讀歷史放在中國人頭上的金箍,因為儒家的思想自然而然地追求大一統,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國家統一於是出現「書同文.車同軌」,思想統一於是出現「獨尊儒術」。東方其實很早就落入了儒家的理想鄉了


那可能有人會問說,儒家的學者們裡面有沒有好的?當然有好的,只是大部分都像破殼小雞一樣不求甚解,以為讀著聖賢書就可以拯救全世界,卻完全不會顧慮現實狀況,以為憑著理念就能救世界,而小部分好的只能做悲情人物。說到這就不能不提到法家了,因著戰國時期的現狀,給秦始皇獻了良策,統一全國,另一般平民也能信服的思想體系。不過我要說的是,什麼法家與儒家,其實通通都是儒家,只是法家就是比較「接地氣」(*註)的儒家,因地制宜想出帝制,歷史上著名的法家:韓非、李斯,還不是一個大儒家教出來的得意弟子,歷史上許多的法家都是儒家訓練出來的,只是所謂的法家讓儒家認為很不光彩而把他區別出去而已,其實根本通通都是儒家,將不光彩的部分丟給法家,自己則是「偉光正」,再遂行「外儒內法」的帝王學對待人民。
*註:這邊接地氣的意思是學者關在學術的象牙塔內自己研究驗證,實際實行卻與外界格格不入,而他們有將觸手伸出採取另一套學術外加實際經驗接觸目標人群。


而儒家這個團體總的來說是一個集造神與宣傳的詭辯術團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歷史上儒家永遠是「偉光正」這個形象?只要是負面歷史定位的儒生,基本上都輕輕帶過而不會特別強調,或者是說他是個官員,而遇到正面形象的人,就大書特書是儒家觀念影響或是是儒生的話那就是這就是儒家帶給人的影響。接著來點破儒家的造神吧:

1.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常常都說著孔子是「至聖先師」「有教無類」,但是對著一個睡過頭的學生卻是能說出盡極貶低之能的話語還甚至記錄下來被正面宣傳,如果真是聖人的話怎麼沒有發揮聖人光輝悉心調教睡過頭的學子呢?

2. 少卯正事件
倡導「仁政」並以此為中心思想的孔子,照理說掌權應該是立刻推廣仁政,但卻是先翳除政敵,防止弟子跟別人跑了。


儒家只是一種偽善的思想,正常人根本完全無法達到那種境地,而有心人又可以加以利用,以此往復,社會只能是向下沉淪。而東亞人生活在儒家的偽善世界,有良心的人吃饋虧,無良的人占便宜,而且,制約的道德只朝向下管理,越往上層越沒有制約,所以都會固定看到東方世界的崩潰。說到這裡,也許大家會認為我全盤否定儒家,但是我並沒有全盤的否定,因為一個謊言要如何使人深信不疑呢?那就是幾分真、幾分假,所以仔細探究其中也是可以找到一些是真理。


離題太遠了,再轉回來,我們該如何來思考甚麼是「中華民族」呢?而甚麼是「漢人」呢?這兩個問題就必須靠自己尋求解答了,而我自己的答案在最末段。而為什麼滯台中國人要擁抱儒家,即便逃難也要把他從中國遷過來呢?因為書寫歷史的就是這群人,而他們要追求的歷史定位,自身是正統的歷史,也是這群人所能賦予的,於是拼了命也要帶過來,就如同皇帝的玉璽一般。到了現代中國人雖然文化大革命批孔鬥儒,但還是自稱是漢民族,最終還是無法逃不開儒家的魔爪也掙脫不出這個魔咒。


而在台灣提到民族,常常就會聽到有說中華民族啊、華人啊,以及甚麼血濃於水的,會到血濃於水的那是家族好嗎?少在那邊不同的概念混著用稿觀念置換外加情緒勒索。再者,現在的DNA科技已能透過驗血而得知有幾%的血統是屬於甚麼族裔的,而且全世界的人都是混血的,我不相信到現在還有哪個人士純種單屬哪一族的人,所以如果按照那種說法,那就差不多全世界都是華人了。而在我的想法當中,「家族」很多時候是被動的,被動的成分較高,而「民族」則是相對主動的成分比較多,例如:女星「瑞莎」,好不容易拿到台灣身分證,喜極而泣,終於被認可為「台灣人(族)」,這樣的案例,她是需要主動積極的去獲得的;而家族則是比較沒選擇性的,通常生在哪就屬於哪個家族,可以選擇的部分就是自由婚戀,可以選擇誰成為家族。因此,要成為一個民族應該是積極主動的爭取,而不是消極的人家說你是哪一族你就被框架框住,雖然這種方式最為簡便。


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人被儒家搞出來的那套引以為傲,還想要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都跟他們一樣做漢族人,說真的我們到底是甚麼民族呢?不要被那些古人思想操控了,我自己是哪一個民族,對哪裡有認同感,我自己決定!自己去做努力證明自己值得(的價值)。而非被儒家的框架綁架只能做個「漢族」或「中華民族」人。



本篇結束,本肥想說呢,看完別太High,後面會繼續出來,跌破眼鏡的東西。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8.62.175 (澳大利亞)
PTT 網址

lcmars 12/19 16:47喔,其實現在也有發生一樣的事情,台灣話

lcmars 12/19 16:48被斷掉,斷掉原本土地的連結換成滿大人

lcmars 12/19 18:28然後X中正也不是說滿大人,看他口音就知道

lcmars 12/19 18:29後來才改成滿大人,還用一個合理的藉口

lcmars 12/19 18:42而且我好像記得革命的時候,聽到講滿語的

lcmars 12/19 18:42是要直接殺掉的

potionx 12/19 19:35太長 直接END 抱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