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客製] 客製耳機DIY 過程紀錄和心得

看板Headphone標題[客製] 客製耳機DIY 過程紀錄和心得作者
NoobCV
(晴空萬里)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7

開頭得先謝謝jason大,他在2020年所寫的教學文真的讓人受益良多
連結在此:

[心得] DIY客製耳機 教學篇
https://www.ptt.cc/Headphone/M.1608964137.A.979

在當初看完文章後其實早就有動手的念頭了,只是拖拖拖到現在開始
為了讓文章架構更清楚一點,我就同樣按步驟來分段

STEP 1
取耳型,這個東西的名稱好像各家定義有點不同,耳型、耳印、耳模,問價格時要確認一下,像是科林的話耳印指的是取完耳型後第一次翻模出來的成品

當時問了比較幾家知名的店,最後是去北車的柯林取模,雙耳600服務又很好,可以取多次挑最滿意的,上面有小瑕疵的話也可以直接幫忙補
https://i.imgur.com/pkE09OK.jpg



STEP 2
耳印修飾,我是找朋友要了幾張他VE3.2的照片學了一下,jason大文中也有提到一些細節,這裡得謝謝他不厭其煩的按照我要的角度幫忙擺拍XD

我自己認為最主要的部分還是在修底部的形狀,一方面則是決定裡面空間有多大,能塞多少單體(謝謝加煒的店員告訴我這點)

另一方面形狀會決定看到這隻耳機第一眼的觀感,巴哈有另一位網友紀錄他DIY的過程,他的兩耳底部形狀歪曲不同,給人的觀感就很差,不過還是謝謝他無私的分享讓我學習
https://i.imgur.com/zzRG9gV.jpg

https://i.imgur.com/XaSkTot.jpg
https://i.imgur.com/MX7eLAo.jpg
https://i.imgur.com/NPQxmio.jpg
https://i.imgur.com/ykJmdHy.jpg


STEP 3
3D掃描,嘿 以為接下來是掛蠟嗎?我一方面懶得買蠟(也不確定到底該買什麼型號),另一方面想說土法製造照抄太無趣,就想到了3D掃描

很遺憾的是,坊間掃描的公道價一般落在1500元一件,雙耳就3000沒了,對於這種興趣DIY而言實在吃不下去

因此這裡的非常感謝我們學校應用科技研究所的教授借給我這台掃描儀使用,才有機會繼續推進計畫
https://i.imgur.com/VNzgO74.jpg


掃描後匯出成STL檔,送入Blender處理
基本上就是用平滑筆刷刷滿,然後處理海綿和棉線導致的凹痕,在把底部選好角度切掉,說實話這幾個步驟在現實都比較好處理,從零入門blender滿折磨的...,還遇到後來發現兩耳切的角度不一樣得重做
https://i.imgur.com/iDLMgbo.png
https://i.imgur.com/JCzjFfM.png
https://i.imgur.com/l4JIV4x.png

這時候的模型還沒有厚度,我再把它丟進meshmixer加厚(這個軟體後來被autodesk放棄轉去開發Fusion 360, 但我下載下來不太會用...)
meshmixer因為相對古老,好像GPU利用率很差,每個步驟加工完都要等個十幾秒
https://i.imgur.com/wMY0cAk.png
https://i.imgur.com/MZ7jJQw.png
https://i.imgur.com/kPNJv7k.png



STEP 4
3D列印,這裡得再次感謝學校的教授跟學長讓我有機會使用高貴的光固化機台,還幫我花時間印了好幾個版本,越來越有出社會後的人脈焦慮了..
https://i.imgur.com/C3dYvC0.jpg

https://i.imgur.com/rvHNyeR.jpg

成品霧濛濛的,仔細看可以看到等高線,後面刷上UV膠就透明了
https://i.imgur.com/3lKPHEl.jpg
https://i.imgur.com/Orek0Yn.jpg

STEP 5
單體,這裡直接拆了我的westone w40, 當作改模了,他戴著是很舒服,唯一我比較垢病的就是隔音,連同內部的設計一起搬過來,可以盡量避免音色改變(最後還是有差就是了)

換掉原本mmcx插座,黏上音導管 搞定
可以看到兩顆單體中間那個可能比頭髮細的導線,要是斷了....
https://i.imgur.com/tvF0lB1.jpg

https://i.imgur.com/3N7wLUb.jpg
https://i.imgur.com/SjmtrKn.jpg
https://i.imgur.com/DmR7clP.jpg
https://i.imgur.com/60QQTQA.jpg
https://i.imgur.com/8kdLeKf.jpg
https://i.imgur.com/Tm0CjqV.jpg

STEP 6
面板製作和組裝,除了幫音導管和母座挖洞外,再來就是設計面板了,基於我怎麼方便怎麼來的方針,把目標動到了印表機頭上,直接在711用特殊用紙印了喜歡的一些圖案
https://i.imgur.com/Gl0J5km.jpg

然後上UV膠,灑亮粉,再上UV膠
https://i.imgur.com/0WYYNoB.jpg

因為他畢竟是紙,為了不至於分層解體得把背面也塗UV膠並讓他浸透,代價就是像是濕掉的紙,圖案會變得黯淡,但折衷手法大幅降低自訂特殊圖案的門檻,還可以接受
https://i.imgur.com/CeN1Hvk.jpg

最後把他們全部黏起來,然後外層刷一層UV膠,完工
https://i.imgur.com/9aHQ9Kd.jpg
https://i.imgur.com/ryrRKep.jpg
https://i.imgur.com/qtOtjCl.jpg
https://i.imgur.com/m5ucfzd.jpg

謝謝大家收看


PS. 不過最後還是有一點小瑕疵,現在兩耳都正常戴著的話是有一點點偏音的(左小右大),因為是拆機單元也不太像是阻抗問題,如果將左耳更用力塞進去一點,或把右耳拉出來一點則剛好平衡

我目前的想法有把左耳耳道部分加長,或稍微切短右耳的部分

想在這裡釣一下jason大或其他大佬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37.68 (臺灣)
PTT 網址

Tabris15705/01 03:01推方舟玩家

pobearla05/01 05:46

eddie081705/01 08:34超帥 推

tw2080305/01 08:56

iitze05/01 09:43推DIY

wableHD05/01 09:47超猛

gameguy05/01 10:48台灣還是要靠年輕人,台灣No.1

Pixar199505/01 10:53讚讚

www1017705/01 12:06推,好猛

ColdUser05/01 12:10推,好厲害

chacharu0005/01 12:44厲害~~

shaylin305/01 13:17厲害

b02019325105/01 14:24可以拿來賣課程了 哈哈哈

NoobCV05/01 14:50不敢不敢 我都沒什麼自信做第二套出來

NoobCV05/01 14:52而且這還是在做自己的耳機,可以隨改隨試的情況,可以想

NoobCV05/01 14:52像VE UE那些外國廠商要在只有一對耳印沒有其他資訊,且每

NoobCV05/01 14:52次來回動輒數月的壓力有多大

f82020305/01 17:01推實驗精神以及分享

hanjibus05/01 18:26推,超酷的經驗

zodhk0105405/01 22:08推精彩的實作,感謝分享

x94fujo605/02 01:04最後的問題 就單元到鼓膜距離不一樣造成的

x94fujo605/02 01:04也可能是阻尼的深度 調阻尼應該可以修正

ziky12805/02 08:16好強,有趣耶

BrianAndrew05/02 10:10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