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惡堡老田3.5mm轉RCA線

看板Headphone標題[心得] 惡堡老田3.5mm轉RCA線作者
sleep30hours
(一天超過30小時的睡)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一陣子以前,我曾經在板上發文請益有沒有輕軟易走線、聲音又乾淨的RCA線,推文也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以錄音室麥克風線為線基的rca線、高登夢尋千回、47 Lab)。最後我跟露天的賣家訂做了一對47 Lab的rca線,這對線也很符合輕軟且聲音乾淨的要求。不過我後來想了一下,我根本不需要把選項侷限在RCA線啊,因為SDAC有3.5mm輸出。一般
的純Dac很少有3.5mm或4.4mm的輸出,所以我一直沒想到這件事。但是想到了之後我的手就開始癢。不過我已經花了一次錢買47 Lab了,所以我這次給自己的預算只有2K。

我最後考慮的名單只有底下三條:
Neotech NESY-3002
DC Cable H-105AS
Early Bird 3.5轉RCA訊號線

最後讓我選惡堡老田那條線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用他的HD650升級線的線基製作的,只是把6.5mm的頭改成3.5mm的頭、HD600的2 Pin特規插針改成RCA頭而已。老田這條HD650升級線我曾經借用過一段時間,雖然也有他的優缺點但基本上是一條適合HD6系列的升級線,而且線身也確實不算粗重。一來是因為對這條線的好印象,二來我主力的耳機就是HD600,所以讓我願意再盲狙一次這條2K左右的訊號線。

我的系統是NAS --> iFi電訊分離套餐 --> Supra Micro Usb線 --> SDAC --> 訊號線
--> JDS Atom Plus/Elemental Sherlock,訊號線是47 Lab雙股訊號線和老田3.5mm轉
RCA線(HD650升級線線基)。

因為兩條線的接頭畢竟不一樣所以直接比較有點不公平,而且我用老田線時有用Telos
RCA保護蓋讓背景更黑,不過這兩條線的差別還是相當大。我之前第一次換上47 Lab
的印象是乾淨快速、人聲靠前,可能因為是單芯線的關係聽感上和我過去使用過的線材
有不少差異。至於老田這條線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的豐滿、非常的有力。事實上,老
田這條線豐滿到我必須把前端的電源線的位置再調整過才有足夠的空間來消化掉這條線的"肉"。不過這條線也不是只有肉而已,他的線條感、解析度、層次感還是有的,所以要是能夠透過系統調整把音場的骨架撐出來的話有肉也不是壞事。

當我從淇譽4N紅白線或敏力四星這種更低階的線材換成47 Lab時,我覺得47 Lab這條線很直接有力。但是惡堡老田這條線的力道又是另一個等級的,彷彿像是讓耳擴的推力又變大了一樣。原本Atom低增益推HD600我覺得還行、推DT880 Pro覺得軟腳,但換老田這條線之後變成推HD600夠力、推DT880 Pro還行。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很大港"的線材吧,不過印象中老田這條線當作耳機線的時候並沒有這麼誇張的力道。

畢竟這條線的3.5mm接頭看起來是設計作為隨身用途,我也順便拿iPad當訊源接Atom和
HD600用Youtube Music隨便點幾首歌聽聽看。結果有點悲劇就是了,老田這條線實在太
豐滿所以音場沒撐起來就是肥。總體來說我很滿意這條線,但我不大會推薦這條線給別
人,因為這條線的癖性實在略重。確實這條線在厚度和力道的表現上頗令人驚艷,甚至
能夠彌補耳擴推力的不足,可是要消化掉這條線豐滿的成像也需要費一番功夫。除非說
原本的系統的Dac和耳擴乾扁單薄,否則我覺得初燒盲狙這條線失敗的機率恐怕比成功
的機率還高。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63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