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實驗性動鐵的殘響 SONY XBA-A3

看板Headphone標題[心得] 實驗性動鐵的殘響 SONY XBA-A3作者
clurinzler
(林斯勒)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4

XBA,正式全稱Experience Balanced Armature

是SONY在2011年中發表的動鐵耳機系列前綴

初期系列由XBA-1、XBA-2、XBA-3、XBA-4構成

從命名部分就看得出來是一單體、二單體、三單體、四單體的平衡電樞耳機

當然現在大家都叫它動鐵,也行


總之這個系列是SONY第一次做平衡電樞耳機

因為沒有使用現成的平衡電樞方案,所以推出前花了三年研發

但是做出來的東西非常地菜,連媒體都沒辦法幫忙講好話

同年底AKG就使用Knowles的訂製平衡電樞推出了經典的K3003

而SONY還在地上慢慢摸索

所以甚至有燒友覺得這系列該叫Experimental Balanced Armature

實驗性動鐵,也就是今天的標題


2012年SONY推出了第二代升級款,XBA-10、XBA-20、XBA-30、XBA-40,聲音好了不少

2013年接著出了動圈、平衡電樞混合的XBA-H1、XBA-H2、XBA-H3

H1跟H2是一個動圈配一個平衡電樞,H3是一個動圈配兩個平衡電樞


理論上動圈的低音+平衡電樞的中、高音會是一個理想的配置

AKG的K3003也是採用差不多的架構

不過SONY還是那個SONY,做出來的東西跟自家比是進步不少了,但是還是有問題

最被人嫌的我記得是H3中音域人聲有凹陷的樣子


終於,到了2014年,SONY的實驗性動鐵迎來了一個里程碑

XBA-A1、XBA-A2、XBA-A3,以及作為旗艦的XBA-Z5

為甚麼說是里程碑,因為這大概是實驗性動鐵的最後一站

包含這代,SONY在平衡電樞上的造詣都還是有點問題

但在往後的XBA-N1、XBA-N3

甚至是後續實驗結束(?而展開的新系列IER(In-Ear Receiver)

基本上就穩定下來了,沒甚麼大問題


其中XBA-A1是一個動圈配一個平衡電樞,XBA-A2、A3、Z5都是一個動圈配兩個平衡電樞

A3、Z5配有跟經典動圈型號MDR-EX1000同樣尺寸的16mm動圈

而A3的動圈是比較普通的LCP材質,Z5的則是鍍鋁LCP,說是擁有更廣的頻率響應範圍

因為XBA-Z5之前已經開箱過了,今天的主角自然就是XBA-A3


XBA-A3

老實說我跟這副耳機沒什麼交集

當初2016下半開始對耳機有興趣的時候,SONY展售店早就不擺A1到A3了,只剩Z5

雖然我很喜歡Z5搭配原線的造型,但對那時的我來說Z5實在是太貴了

A3算是一個有同樣造型但是平價一丟丟的選擇

但也還是很貴,而且當下的我想要個耳罩,所以就跑去買了MDR-1A

A3就只剩在網路上搜尋過的印象而已


時間跳到退燒後的現在

因為我想要一個在外面可以隨便用的SONY耳機,但又不想花太多錢

設備只想使用我前陣子便宜買來的NW-ZX2

XBA-Z5因為是信仰機所以也出不了門

怎麼辦呢?我接著就想到了XBA-A3

既然被大家視為實驗產品,當初也沒到真的非常貴,現在二手價自然不會太高

所以很快地就讓高橋克德幫我去從MERCARI買了一副回來
https://i.imgur.com/nQ4Diu2.jpeg


包裝大概是我這陣子買下來最隨便的
https://i.imgur.com/CxyF3dy.jpeg

盒子倒是還可以
https://i.imgur.com/djyKxxG.jpeg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品項有點超出預期地爛,尤其是SONY祖傳的調音棉

所以光忙著處理就沒多拍照了

直接跳到整理完
https://i.imgur.com/9Quptt4.jpeg


上面那些看起來像是皮屑的其實是收納包裡的灰塵,沒甚麼衛生問題

雖然品項比我預期的糟,但是至少有線控的線、耳塞、收納包是全新的

耳機本體整理完就可以直接捅上NW-ZX2上工了
https://i.imgur.com/MnyrUOQ.jpeg





其實聲音甚麼的是沒在當初的採買考量裡的

但實際上聽了之後,發現XBA-A3其實是一副挺不錯的耳機


首先,跟大姊Z5比起來,XBA-A3真的是好推多了

A3用NW-ZX2的效果大概等於Z5用原廠雙3.5平衡線接沒有任何電源處理的TA-ZH1ES

寬鬆但有存在感低頻、中低頻

突出但是溫和無齒音的中頻、中高頻

以及恰到好處、可以適當凸顯細節的高頻

剛好都是我喜歡的特性

本來聽說A3當時並沒有收到太多好評,實際聽過我只覺得

幹怎麼可能(X


再來,比起三頻的分布、特性,戴上A3後比較會注意到的是空間感

跟我其他萬元左右的入耳式耳機不一樣

A3有一個非常刻意的空間感,或說是空氣感

這跟Z5類似,Z5是音場大、空間感明確,A3音場沒那麼大,但空間感一樣鮮明

樂器、人聲都不會特別有距離,但是彼此的間隔很開

不是割裂的那種

而是分別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往周圍消散淡化,殘響逐漸跟其他聲音混合

跟我自己系統上的MDR-Z1R + AXIOS Cu還真的有那麼一點像


低音域部分,可以聽得出來中低頻的強調多於低頻,但還不到轟的程度

在氛圍上有舒適的包覆感,同時不會吃掉該要有的低頻下潛

而連續鼓聲的地方,低頻打點也不大會顯得牽拖

本來怕單體橫擺會吃掉一些侵略感跟速度感

但實際上只有侵略感低一些,速度我覺得可以

總之對流行歌或交響樂的適性其實都挺高的


中音域上,過去聽過板友說SONY的中音平衡電樞是屎,但實際上我覺得沒那麼不堪

A3中高頻較為突出,其它部分中規中矩,至少不會被量稍多的低頻影響

在2kHz-3kHz附近有祖傳突起,女聲明亮

再加上沒什麼齒音,聽起來溫潤甘甜又帶些亮度

在我自己的測試曲裡面兼顧色澤跟清甜,可以說是非常適合聽ACG女聲


高音域主要就是有照顧到空氣感跟圓潤的聽感

在適當強調樂器細碎音跟空間明確程度的同時保持潤滑的質地

也是我喜歡的走向


總結來說

A3在各方面的表現,考慮到當初價位,我覺得其實都滿可圈可點的

跟NW-ZX2搭配下來,一些我在我自己的系統上會要求的東西

女聲、細節、空間、低頻感染力

A3意外地都有個雛形,調音完成度對我來說挺高的

至少我不會笑她是個Experimental Balanced Armature

未來在使用頻率上甚至會高於我自己的1750CU吧,我猜


唯一能嫌大概只有塑膠框體的部分

我以為就算前後蓋是塑膠,至少中框會跟Z5一樣是鋁鎂合金

結果整隻都是塑膠,超輕

但當然這樣也有好處,至少不會跟Z5一樣戴一戴都覺得整顆USB要掉下去了







好了,那就這樣吧

能在停產多年後聽到10年前實驗性動鐵的殘響,作為索廚已經足夠幸福了

感謝在座的各位








--
水星の魔女絶賛放送中
https://i.imgur.com/BTWTupq.jpg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78.7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clurinzler (36.231.78.77 臺灣), 06/01/2024 15:37:05

AbeNana06/01 15:55A3當年評價就不差了吧 以前很多初燒入坑選這支

G然,我忘記我沒太多好評的印象哪來的了 也有可能是跟Z5的風評搞混了

※ 編輯: clurinzler (36.231.78.77 臺灣), 06/01/2024 15:58:18

AbeNana06/01 15:57也可能是我記錯了 我記得A3/N3AP都是好評居多

笑死,兩個對記性沒自信的w 不過N3我倒也記得評價還不錯

※ 編輯: clurinzler (36.231.78.77 臺灣), 06/01/2024 15:59:42

AbeNana06/01 15:58不過問我也不一定準 因為我一直都是F廚

得看看板上有沒有2014前就入坑的索廚了

※ 編輯: clurinzler (36.231.78.77 臺灣), 06/01/2024 16:00:36

VSirin06/01 18:14想當年讀書的時候,我在家緯聽了一圈選這個系列欸,就這

VSirin06/01 18:14樣聽了好幾年A2,小編制室內樂特別好聽

看來是比我早一梯的燒友,XBA-A3有這個表現,A2感覺應該也不錯

a137906/01 18:162024了還有人買XBA 趕快戴上EXK壓壓驚

我EXK上次跟日本人決鬥輸了,但成功讓他多花10000日圓,既不爽又有點爽(?

a137906/01 18:16當年學生沒錢 買了XBA-1 時代的眼淚

原來烏波是2011梯的,大佬

※ 編輯: clurinzler (36.231.78.77 臺灣), 06/01/2024 18:30:51

agb598606/03 08:262016高中,我買了a2,家人還覺得我亂花錢,一路順順用了3

agb598606/03 08:26~4年才擁抱新歡。

ned781706/03 16:12原來已經這麼久!當年買的XBA-40現在還在拿來開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