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聲海欲出售消費型產品事業
小弟不才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原文回了一大堆但都有點雜亂,
這邊直接回一篇完整的。
文頭提示:我的觀點主要是自身體驗,
會有很多主觀成分,算尬聊性質,
想嗆我也沒關係,反正就是抬槓而已。
一、近20年的耳機發展與市場:
(1)MP3小型播放器:
我第一次認真接觸耳機是國高中,
那時候因為MP3播放器很流行,
就前前後後買了5~10個播放器。
當時覺得一個小小的棒狀物體能夠撥音樂很方便,
音質那時也沒有太多琢墨,
耳機就是買買Sony或鐵三角的這樣,
這波的流行讓3.5mm耳機風靡一時,
不然之前的3.5mm只會在電腦上看到,
其他地方很少見。
更久之前對耳機的印象只有:
1、看電視的時候(或聽上課錄影)
2、用錄音帶隨身聽
為何那時候會用MP3這類的物品不用手機?
因為手機那時候還沒有3.5mm,
用Sony Ericsson那條轉接很麻煩,
三不五時接觸不良要換線,
其他品牌的2.5mm則是沒什麼好選擇,
3.5mm耳機能給MP3用也可以給手機轉接用,
確實會覺得可以好好投資一條
(但也只是1000~2000元,唱片行能買的那種)
那時候在唱片行能買到給電視用的耳機,
夭壽難推,用MP3根本沒聲音。
後來是某個機緣進了音悅,
買了Shure srh240,開起來發燒過程(?)
那時候覺得架上有支像百葉窗的耳機醜爆了,
而且還很貴,真不知道誰會買這個...
(2)手機開始有3.5mm
這大概是大學的時候,手機都有3.5了,
所以就不再用MP3了
(後來有買過Sandisk Clips跟Kenwood F504)
因為手機支援3.5mm,讓耳機的使用需求暴增。
這陣子很多大廠開始做各個價位的3.5mm耳機。
Monster Beats也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
價格嚇死寶寶。
不過這期間的耳機的市場定位很明確,
大眾向就是耳道式、發燒向則是耳罩式,
只有少數廠商生產繞耳式的耳機
(Shure、Westone、UE這類專業向)
森海出過CX980,
坦白說是好產品,
但調音不是很大眾向,而且不好驅動,
ie80則好一點,所以某陣子賣得很好。
非耳道式的大眾向耳機大概是風中蟾蜍了,
只剩下PX200這類的和KOSS Prota Pro。
(這類產品在MP3時代吃香一些)
用手機也會用,但就是方便性稍差,也沒隔音。
鐵三角的耳掛式也逐漸成為絕響。
(3)Chi-Fi興起
耳道式的熱門以及Chi-Fi興起,
自然而然輕度燒友會選擇Chi-Fi,
讓傳統大廠的耳道式榮景不復存在。
除了往更貴的價格做以外,
在原本的價位很難生存(看看Westone)
調音不是萬能的,價格跟話術才是。
(4)3.5mm斷頭到的現在
森海也出了不少無線產品,
我自己買過CX6.00 BT,
坦白說很不錯,音質上,
但森海可能沒有顧慮到音質以外的部分,
這也是無線產品跟有線產品的區別之一,
兩者不是只差在線,
還有其他的應用功能,
像是通話、降噪、續航力、TWS+等等,
這些森海都沒有顧到,
所以市場反應冷是不用意外的...
大廠跳下來做有做好的可能就Sony跟鐵家吧,
其他都是隔行如隔山。
但這部分取決於供應鏈、產線等等,
這兩家在中國的工廠規模很大,
生產低價位的產品優勢比較多。
森海在這方面沒有特別優勢很難贏。
比較可惜的是森海沒有把原本有優勢的發揮好,
隔壁棚Amiron Wireless風光到不行,
反觀森海沒有類似的產品。
然後又開始搞660s,這個我真的不懂,
這價位的耳機其實已經被森海定義了,
但卻又花成本跟心思重新定義,
不是很懂原因。
反觀拜耳DT系列根本是換膚王,
從05年到現在沒有重大改款。
然後是森海在歐洲的工廠有搬移,
這些都會有不少的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只有銷量不好就很難平攤。
=============================
二、產業內對比
(1)拜耳:
拜耳跟森海的規模差異很大,
所以可能很難去參考拜耳的營運模式,
但拜耳的新產品卻能吸引市場群眾,
比方說Amiron一改原本的調音,
讓更多人能舒服享受音樂。
或是像T1 T5 3rd的嘗試,
減低旗艦耳機的門檻(但我持保留態度啦)
這些嘗試在森海上沒有很明顯感覺到,
HD660s跟這些的價差滿大的不好比。
畢竟搞個新產品,
加點價格賣少一點,風險可能小一點。
HD660s可能不會開拓到新市場,
而是壓縮到原本600, 6XX的市場。
另外是跟Drop的合作,
6XX太成功了...也會壓縮到原本600系市場,
反觀拜耳真的爛
搞個177X被罵到臭頭
發燒友只好默默掏腰包再買T1(?)
(2)Shure
跟森海、拜耳一樣是耳機、麥克風雙棲的公司,
Shure沒有偶像包袱,
產線都在中國,
所以成本可想而知的低,
當然Shure的價格也不高,
但也創造了很多經典產品,
而且一個產品一賣就5~10年,
產品的價格帶和功能也都很明確,
就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不太會排擠到自己的產品。
然後是通用料件也多,生產上很方便。
(3)鐵三角
或許是規模可以跟森海比的一家,
產品在X世代有點迷航,
且也是最後才搞高價旗艦的,
早期就是萬把塊,偶爾搞個限量貴森森的,
低價產品一大堆,但卻沒有把高價弄臭,
覺得鐵家在產品定位跟行銷很成功,
我猜低價就是不斷換殼而已,
研發成本可能就是塑膠射出跟外殼設計。
工廠的分佈也很明確,日本、台灣、中國,
有趣的是台灣和中國也有自己的高端產品,
也都賣得不差。
至於為何鐵家開一堆產品線卻能活但森海不行,
我覺得主要是成本因素,
對於一些大眾向的就隨便搞搞,
殼子和包裝漂亮就好,
但森海卻很認真的搞,
哪怕是CX300都認真這樣,
然後就被蘋果斷頭QQ
鐵家抓市場定位的部分很保守,
從ADX5000這麼晚才出來就可知道,
而且三鐵共構也慢了HDVA800好幾年,
但一出就抓到市場需求。
出了這種小姐姐難道不買(?)
http://i.imgur.com/fVaiosG.jpg
(4)Sony
似乎近20年多半時間都在搞大眾向的,
或是高階耳道式(EX1000之類的),
直到Z1R出現,
同時也很快的給了原廠三件套,
產品好不好沒人知道,
但每間Sony Centre都能看到,
產品易達程度極高,
大眾就算買不起聽一下也中毒。
生產成本控管部分Sony應該也是大師級別的。
(5)Grado
就...小作坊,
但生產成本其實控管也很好,
一堆共用料(Bandai級別),
且大眾向產品或是不熟悉的耳道式領域,
會使用在中國生產的方式壓低價格,
或是找鐵三角合作減少開發成本。
凡是真的不用什麼都自己來,
機會成本的概念很重要。
像是igi或iGrado這種產品真的是有特色就好,
其他不用強求,
高端產品顧好要緊,
多做只會多錯QQ
最近的真無線沒意外也是用這個模式做,
能OEM或ODM就盡量外包,
產品毀了也不會毀了公司或品牌,
因為骨幹的旗艦還是穩穩的。
(6)AKG
咦?阿尼你怎麼死了...QQ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4.
--
推老燒
還好啦,沒玩過MP3以前的 耳機MP3時代我還不燒
AKG QQ
講著講著就流淚了
推差不多的歷程 以前CX300真的是不錯
放到現在都很棒 但就是沒需求了... 產品再好,沒需求就是沒用
MP3當時也沒有甚麼hi-fi概念 128K的爛音質滿大街
那時候有wav啦 但一點也不隨身 要高音質只能CDP或其他的
三鐵的調音跟素質真的是很成功啦(adx5000, BHA-100.,adx50
00 的原廠升級線)真的有那種森海650跳到800的那種巨大變
化感(價錢也是)
這麼猛歐(?)
我覺得這篇,最後那句才是重點XD (默哀)
其實我有偷婊某耳機(?)
MP3那時候128k不得不如此,容量不像現在可以那麼大
是沒錯
想當初買一支Iriver 128MB的隨身聽,就要台票七千上下.
...
一首歌4~5MB 在當時能裝的也不多
我的第一支MP3是512MB的Creative... PSP的第一張記憶卡也是...超貴
無線消費性的領域,森海還是一直只想靠品牌力跟
音質撐著,難怪最後還是要下去,根本搞錯方向
只有音質真的不管用 除非是碾壓級別
AKG:你今天很嗆喔,不過森海很可能會跟AKG一樣的結果...
還好啦,起碼母公司還活得好好的
不過我的第一台是MP4 記得是iPod Video 60GB吧
我還有32Gb 的IPC...
有事燒紙的結果
要是裝個320k的,搞不好一首婆羅密多心經就結束了
這XD
我記得當時裝了一萬一千多首歌吧
而且萬一森海被中國手機廠買去的話不見得有stax的待遇阿
如果跟AKG一樣就...唉 手機廠商不可信
鐵三角低價位的產品我印象比森海多很多,我猜應該不少人
初燒都是從鐵三角低價位開始,反倒是森海突然要下來搞中
低價位的無線產品,品牌認知度在低價位不高產品又非同價
位最頂尖,就是被自己的策略弄垮了吧
我覺得還有成本因素, 如果只是低價產品定位錯誤應該不會這麼慘, 低價的成本壓不下去, 高價的HD600系列又被自己打亂 (600, 650, 6xx, 6XX同台較勁...) 累到自己卻沒賺更多這樣
我是覺得鐵三角在低價位出太多垃圾 反而搞臭自己
對啊,確實搞臭 不少初燒對鐵三角嗤之以鼻(如我) 但去店裡聽一下AD1000X之後... 鐵三角就MIJ和MIT能推薦,我是這麼想
以前的鐵三角看到不少負評
不過還是入門款中最具知名度的品牌
可能某個時期的行銷很成功 品牌深植人心 產品易達度也高 唱片行或文具店看到的都是Sony或鐵三角
資本額,財報,每季獲利率都是可以查得到的,跟聲海比較
接近的可能只有鐵三角,但他們在拔了耳機孔跟Airpods橫
空出世以後,鐵三角也是苦哈哈的,日本已經是公認對於
高價的HD600系列又被自己打亂 (600, 650, 6xx, 6XX同台較勁...) 累到自己卻沒賺更多這樣
我是覺得鐵三角在低價位出太多垃圾 反而搞臭自己
對啊,確實搞臭 不少初燒對鐵三角嗤之以鼻(如我) 但去店裡聽一下AD1000X之後... 鐵三角就MIJ和MIT能推薦,我是這麼想
以前的鐵三角看到不少負評
不過還是入門款中最具知名度的品牌
可能某個時期的行銷很成功 品牌深植人心 產品易達度也高 唱片行或文具店看到的都是Sony或鐵三角
資本額,財報,每季獲利率都是可以查得到的,跟聲海比較
接近的可能只有鐵三角,但他們在拔了耳機孔跟Airpods橫
空出世以後,鐵三角也是苦哈哈的,日本已經是公認對於
發燒最友善的市場了,都因為他們國家iPhone的高佔有率
客戶了
我倒覺得也不是,因為聲海的聲音並沒有明顯的退步或是
以我的經驗來說 森海的糞作比例不高 感覺都很用心在做產品 但幾乎都只關心音質...
做出那種真的騙錢的爛聲玩意,而是整個願意在他最大獲利
區間裡願意掏錢的整體族群急速地縮小了,導致這個餅不夠
吃,這跟大環境脫不了關係,所謂大環境牽涉很廣
話說56大的F504還留著,要不要找看看上古神器KENWOOD D9
EC啊XD
找機會(?) 我有504足矣 推老鐵AD1000剛剛好
整個數據顯示每個耳機廠的中階產品核心客群都已經被
大環境、真無線、Airpods或是藍芽耳罩給掠奪的時候
會越來越少人像爬格子一樣入門變微微燒就是再自然也不過
的邏輯推演。
Chi-Fi出現以前, 大廠還能玩一下2000內的, Chi-Fi出來後5000內的不好做。 拔了3.5mm後更慘... 只能做TWS... 10k內的主力產品除非本身很強, 或是有很好的商譽, 不然基本上都不太會就進入大眾視野, 除非有超級網紅推廣(DT990pro案例)
※ 編輯: rugger5566 (157.97.120.33 美國), 02/22/2021 21:41:53森海一直用老觀念玩它的產品,一路都是這個模式
才在這個新變革的世代直接踢到鐵板,當它目前的
唯一獲利模式不獲利了,又跟不上時代
成本也低不下來..種種因素讓它變成現在這樣子啊
發燒一樣發燒,但現在新手會進來發燒的機率已降低
但其實與他同規模的耳機廠也只有鐵三角而已,目前也看不
出鐵三角有什麼特別的對策,所以你說聲海就是死腦筋等等
搞不好也可能是非戰之罪
因為其他廠不是規模太小,就是已經受到集團的保護
是不是有推文被吃了...爛JPTT...唉,對推文大大感到抱
歉...
把ie40換上一個正常的mmcx就可以迎戰了吧 獨眼龍也知道大家
想要換線升級的可能性 但就是天才大廠出一些與顧客為敵的設
計
編輯文章是建議用PiTT啦
人家才不會買鐵三角Earmuff Headphone呢 哼哼 009s和
鐵三角部分,我覺得在成本管控方面應該是贏森海,中低
1266才是王道
價的競爭力會比森海強勢,森海死腦筋只搞音質,在重視
多元應用的現代很難生存,除非願意縮小規模
@ruru大,我現在一律推薦009s,其他都邪門歪道,花錢
又沒音質
@hydeless大,真的抱歉...
AKG QQ
以APM這種東西來說,坦白說根本動不了主流大廠的藍芽
耳罩,因為定價跟耳罩對比耳塞方便度的差別,目前註定
無法像Airpods一樣造成那麼廣泛地衝擊
但是蘋果早早把他定位成哪種多功能的「影音」耳機,這有
可能埋下衝擊的因子,因為串流影音的崛起,越來越多人
有多裝置或是移動式的影音需求,他們很賊一直用品牌潮度
墊高大眾對耳機價格的耐受性,難保之後第二代或是平價版
推出後,會像Airpods一樣改變那個價位附近真的市場規模
畢竟多數人聽音樂的訊源,都不只有聽音樂的唯一一項功能
鐵三角以前潮牌啊,靠著一堆低價垃圾產品搶市,不過高價
還是有獨特的設計跟調音
AKG已經是三星形狀了 哦不 是只剩下logo了
我是羅技E840入門的...那時是大家都在推薦口耳相傳這樣...
那時的想法很單純,就玩電子小說和打CS希望音質好一點這樣
結果沒有想到後來走這麼遠....
我就是是鐵三角入門的,ATH S100
e840 +1
聲海的饅頭跟Urbanite我都覺得很難聽...跟APM差不多
而且我很確定板上根本沒幾個人記得聲海有出過HD630VB
我記得XD
買Elite-840的大概都是受了DH這個站的影響吧
推px200,伴我度過沒錢的青春歲月...
原本挺有興趣 但看評價大滅火哈哈哈哈
我個人是認為沒有要到倒閉這麼嚴重 也許聲海看到了未
來前景已經不好,或是自己沒有辦法找到順應潮流的經
營方法,打算找更有能力的集團或管理人來轉型
我是覺得上一篇海德講汽車的例子蠻好懂的,聲海還是
有機會再出一個類似Taycan戰力強的TWS
不做好藍芽就下去吧 現在用airpods方便到不行 耳罩放
防潮箱快半年了 想到拿出來還要開擴熱機 聽完還要收
回去就....
但絕對不是像現在出一個賓士EQC(饅頭TWS)那種東西來
跟特斯拉對打
然後Shure耳機應該只是"順便賣"而已 XD
藍芽那個電池壽命,根本讓人不敢買高音質的東西,能換
電池再說吧,我才剛買820跟ie500誒情何以堪
我看朋友一年就掛掉的耳機,每年都要買當消耗品就覺得
可怕
傳統耳機大廠做真無線只顧音質,其他的大多都不會
其實是需要一個懂玩消費性產品的合作夥伴去共同開發
消費性產品,這樣你開發真無線藍牙耳機才有前景
650買到現在快十年了還是頭好壯壯。
其實認真說一句,真無線市場只需要消費性電子大廠
跟傳統耳機廠技術合作,出來的東西就多半不會太差
但獲利的比例就又是另一件事了
蘋果的例子就是贏者全拿,他不想"再"跟傳統耳機廠合作了
蘋果以深度的體驗綁架使用者,去取代它音質的不足
這大家都知道啦 XD
但以消費者角度出發,其實應該很樂見他們合作吧
音質可能也能顧到一些 XDD
蘋果就取回他開發出來的潛在市場而已啊~~
傳統耳機廠原本主要面向DAC、DAP那邊一小塊的市場
911大說的沒錯,只是最近這個界線被畫更清楚,且發燒
圈的圈子會更小、窄,3.5mm流行的時候界線沒有這麼明
確
鐵三角的耳機定位其實還蠻明確的,高中低都有他的區
間,只是初燒入門不懂的人只會碰最便宜的
圈子稍微變小、窄 和某大大鐵口直斷的「中階死光光、上
面一攤死水」 我想還是有很大差異啦
然後為什麼不討論APM帶動高價耳罩價值觀的部分 最後發燒
圈的大小實際上是變大還變小 只要不是那種鐵口直斷的頭
腦 相信都不敢隨便認定啦
確實APM有可能會讓一般大眾入坑,比方說發現HD600很便
宜、音質更好之類的,這部分值得觀察
不過APM對潛在性初燒而言,可能也有一部分的吸引力,
排擠了傳統耳機一定價位帶內的消費客群,總之就是,現
在只是抬槓,過個3~5年才有答案
這樣分析客觀多了 再給你一個讚啦
senn本來還有機會用ie300讓人接藍芽模組 結果自己做特規mmcx
把自己活路封死
阿對了56大,484也可以用Nokia來舉例呢?以前說三星會贏
Nokia會被笑死,結果現在QQ
nokia手機的真正死亡是微軟那德拉人為造成的
推
我這篇主要是不想偏題,所以沒有很想參考其他產業的公
司案例,純粹用耳機廠來比較會比較好,不然外生變數太
多。可惜我對STAX或AKG的狀況不熟,不然拿來做分析應
該會很有趣。AKG當年不是已經病入膏肓才賣,1992年出
現第一次虧損,1994馬上賣給哈曼,這點歐美企業都蠻會
算的,起碼品牌商譽這類的無形資產還有價值,多少能賣
點好價格。
話說,上次我特別針對“錄音”這點,專挑aimer和lisa這種去
試009s,結論是我有兩三成的音樂會死去……反而d8k和adx500
0 這方面好不少,這邊真的讓我對009s猶豫了……
009s是音檔和錄音殺手,太糟的會直接死亡,Spotify根
本沒法用,必須無損,不過他對DAC或是擴卻存在一定的
寬容度
前面的好文是在幫最後一句鋪哏吧,哈哈哈
Nokia情況比較複雜一點,現今智慧型手機生態系早別人
好幾十步,然後衝太前面就死在沙灘上
第二次M$施展死者蘇生,後期慢慢起來,然後就被掐死了
ms問題是自己也是手機市場的敗者…錢錢攻勢有用ms就不
會是敗者了
是新ceo不爽前ceo的策略所以故意掐死業務的吧
或者說是山頭大戰的犧牲者
看到Clips真懷念,還能刷機玩doom
M$在移動端業務其實還蠻畏首畏尾,不像xbox比較敢投資
源。當年想用zune戰ipod,但除了特定國家比較容易買,其
他地區不好買到,相關服務也半套,到最後果然收攤,還被
阿諾開戰車輾過揶揄James Gunn 也放到電影裡面酸
除了筆電這種老本行不能輸的,就做的有聲有色
akg晚期真的很糞
AKG主要是轉手後,不然以前我也很喜歡AKG耳塞,光是
入門款的K309就很不錯了,調音很棒
我的315斷線一直沒修
找機會修一修吧,都是好東西
現在這種調音很少見惹哀
記得當年大學時還推薦妹紙買K319,獲得好評,然後...
以前高中第一支耳罩買鐵三角的 一副900多塊吧 撐了好
幾年都很滿意 直到去123試聽完燈泡牌X1回到房間帶上鐵
三角才發現聽不下去= = 低階真的不行
不過不影響中高價位的評價吧
不亂聽很基本的(?
亂聽常常就是錢錢出走QQ
當初還是小白的時候,第一支入耳買的是鐵三角$900元的
隨便一家店亂買的,結果三個月就壞掉,當時還以為鐵三角
是什麼垃圾牌子,後來才知道他們高階跟低階品質差超多...
也因為這件事讓我對鐵三角印象很差,直到ADX5000出現後XD
我朋友的鐵三角毛茸茸用了八年 AD400 用了 12 年 都很耐
然後那個入耳式 900 元的耳機 用不到七天就壞 Orz
ADX5K之後對鐵三角大改觀+1
19
[請益] 求推薦3k左右的真無線藍芽耳機新買的手機沒有3.5mm耳機孔,所以打算購入真無線 然後因為以前都用有線,就有點在意音質 (雖然爬文後知道真無線音質一定比有線差,但希望至少不要太糟 平常都聽K-POP,特別是女團歌,常常看打歌舞臺跟直播等,加上本身是讀資訊類,耳機 有時候一戴就是5~8小時20
[請益] 新手初入建議耳罩耳機/耳擴或DAC各位好,小弟潛水耳機版多時, 近期購入山靈M3X欲將音樂需求與手機分開,想針對聽感需求作進一步的提升; 現行耳機僅有SONY WH-1000XM2。 下一隻需求:耳罩式/可家用可外帶/未來可升級。 分享近期有試聽過的耳機,訊源是我的手機S20+(身上只有手機,含type-c轉3.5mm):15
[問題] iPad Pro(2021) USB-C轉3.5耳機孔 疑問我是昨天剛拿到iPad Pro 也是第一次使用蘋果產品 因為iPad Pro沒有耳機孔 所以如果要插有線耳機就必須使用轉接線 我使用手機贈送的USB-C轉3.5mm12
[請益] 3.5k以下真無線藍芽耳機推薦大家好,第一次在這個班上發文,在用藍芽耳機以前使用的是Sony的MP3跟ATH-ES7、ES5,都算是有點年代的耳機了。 後來因為時代演變,我的手機拿iphone,漸漸地動漫歌曲跟布袋戲歌曲也是在iphone聽,然後因為我很常把耳機線弄成打結,所以過保換線也是一筆費用,加上身體健康花費及科系因素要花費的金錢支出蠻重的,後來小妹後暫時捨棄了習慣的音質,買了SONY WI-C310,雖然音質差很多但價錢不到2K,也算方便不用再用轉接頭。 但人生總有意外,SONY WI-C310的頸掛式常常在我戴圍巾時掉落,在禮拜三時去學校附近吃午餐後,他真的不見了。不 個人有著沒有耳機就無法出門的 呃,怪癖?大概十歲開始就這樣了,那時候的隨身聽也是放著動漫音樂然後帶著耳機我才能放鬆出門。 這幾天是拿ES5+轉接頭接IPHONE,深深地感受到音質上的差距。6
[請益] 5K-15K MP3 播放器推薦使用的耳機為 westone UM Pro 10 (不是高級貨) 服役4年的SONY NW-A25 進去洗衣機洗了1小時 馬上拆掉 丟防潮箱3天了 還是開不了機 —————————————————————— 歌曲為 日文歌曲7成 英文3成 MP3 無損皆有6
[請益] 請推薦支援Pixel 6的Type C 耳機如題,想要找可以使用在Pixel 6的有線耳機, 主要是通話用,音質普通不要太差就好。 原本拿了家人給的轉接頭想插上支SONY的耳機繼續用,結果發現轉接頭跟手機不相容。 加買原廠Google Pixel USB-C™ 耳塞式耳機應該是最方便,但是要990元; 在沒有特別講究音質的情況下,有線耳機好像可以更便宜一點?4
[請益] 3.5mm對3.5mm的線材建議?請問一下大家 我耳機的贈送的3.5mm線材開始有點生鏽 接觸不良的狀況有點嚴重 不曉得像這種線材對於聲音的表現 影響大不大?4
[請益] 5~6k左右藍牙耳罩式耳機選擇最近想買個無線的耳罩式耳機 平常用來接電腦(3.5mm)跟iPhone 藍牙聽音樂 因為我本身是木耳 大概只能簡單分出清楚跟沈悶的聲音 基本上音質有中上水準我就可以接受了1
[心得] ATH-ANC300TW入手一個月聽後感如題,第一次在耳機版po文就獻給了這隻新入手的耳機啦! 如果有什麼用詞不明確的地方還請各位見諒 會想要入手這支耳機主要是因為換手機,現在大部分手機都取消了3.5mm耳機孔的 關係,在耳機上接了轉接線也感覺很麻煩,不能邊充邊聽,再加上鐵三角在特價, 就直接入手了這個耳機,因為沒有試聽的關係,所以以下只能跟手上有的兩款耳機(X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