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情報] 政府推山林教育 著重登山準備、能力評估

看板Hiking標題[情報] 政府推山林教育 著重登山準備、能力評估作者
icandoit
(向遠方走去)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2

https://reurl.cc/8G15oR

2020年8月3日 游伊甄 林昆民 台北/台東報導

台灣山林資源豐富,越來越多學校會帶領學生爬山,就像政府推行的山林教育,就是希望民眾有基本的爬山知識,讓山林回來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颳風下雨的天氣中登上台灣最高峰玉山主峰,台中豐原高中「追山者」登山隊的師生,行前近半年紮實的訓練,讓他們順利克服惡劣天氣。登山隊隊員陳品霖表示,「六個月,每個禮拜二都會留下來訓練,回家再自己練一個小時。」

登山隊指導老師方妍淇說,「爬山一定是要有完全的準備,要有體能也要有正確的觀念,設計專門的課程,循序漸進讓他們去瞭解這個山林。」

這一群高中生通過繩索垂降的考驗、克服懼高,準備萬全,才開啟這趟初識台灣山林的壯遊。隊員蔣羽芊表示:「我沒有想過我能夠在17歲登上玉山,東卯山的行前訓練,第一次揹著玉山的行囊上山,到山頂我忍不住就哭了,那次我真的有嚇到,因為真的好累,從來沒有這麼累過。」

這群高中生要克服的,不只是自己的恐懼,還有家長的擔憂。隊員管將朝提到:「出發前的可能一個禮拜吧,那時候在吃晚餐,(爸媽)又看到山難(新聞),把我叫過去說,你看,就是大學生太閒去爬山才變這樣。(登玉山後)他們應該有放心一點,而且他們後來也跑去開始爬山了。」

「登頂」是形式上的目標,重點是過程之中,學會怎麼跟山林相處。戶外教育工作者廖文泉指出,能夠在山區多變的地形跟氣候中判斷情勢、瞭解風險,「撤退」比起義無反顧往前衝,更加需要勇氣跟智慧。

廖文泉表示,「(畢業證書)不是在山上頒,應該是在山下頒,回來跟你講,我登山這天沒有登頂沒關係,我有什麼感想,應該是這段才對,我感覺這才是登山教育。」

登山家詹喬愉表示:「冒險運動這件事情,它的本質,本來就是要你去學習怎麼樣掌控風險,很多人會說冒險精神,一個國家的國民冒險精神強不強,跟這個國家國力強不強是直接關係,原因是因為冒險精神就是告訴你說,你就是要經過你自已的學習,你就是要經過你自己的鍛鍊去突破你自己的極限。」

能夠掌控風險,登山就不再是「冒險」。曾挑戰國內外大山的台灣登山家張元植指出,山林本來就是台灣島嶼生活重要的一環。

張元植說:「但是很奇怪的是,對我們大多數現代人來說,山其實是完全脫離我們日常生活的範圍,就是我們走到山裡面是一個跟日常脫節的經驗,其實不應該是這樣子,(如果)可以知道這些歷史的話,其實山有可能除了冒險之外,有另外一層意義是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山林不只是景觀化的觀光遊程,也不只是冒險精神的體現。山林教育讓山林回到民眾的日常之中,具備登山的體能、能判斷風險、有愛護自然的素養。在人民心中種下一座座台灣壯闊的大山。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243.182 (臺灣)
PTT 網址

neverfly08/04 11:45為什麼不先教導颳風下雨的天氣不要勉強上玉山?

venking08/04 13:43又推給學校教啊?

xkiller190008/04 19:29現在高中生體力那麼差?去個東卯就哀哀叫阿

hoverfall08/05 12:42可能是重裝上東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