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長崎天草基督徒遺產巡禮(5) 野崎島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長崎天草基督徒遺產巡禮(5) 野崎島作者
traystien
(青春18きっぷ)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2019/11/22 小值賀島→野崎島→小值賀島
https://www.ptt.cc/Japan_Travel/M.1608141354.A.EC4 好讀版

起床時天還沒亮,一個人靜靜地起床,靜靜地沿著海岸走往笛吹商店街。
往民宿老闆推薦的麵包店前進,儲備這天的早、午餐。

海岸邊有許多漁船泊靠在碼頭邊,街上無人車聲,彷彿整個小鎮都還在沉睡
只有幾艘趁夜出海捕魚的船隻返航,泊靠在裝卸碼頭邊整理漁貨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685183_a67d804668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79797_f0371b639b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257331_8fee9a1575_c_d.jpg

麵包店營業時間剛到,年輕的女老闆還在辛苦的跟麵包奮戰,暖簾還沒掛上。
直到發覺我接近時才靦腆地打開店門招呼。

櫥櫃裡擺滿了圓滾滾的麵包,還感覺得到熱氣,外表雖然樸素,但是使用法式麵包的
作法,飽滿紮實而有嚼勁,十分地令人驚奇。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422001_ddc0b63c8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5678318_3eeaab27f9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9695013_03cbf52133_c_d.jpg

往野崎島的町營船乘船位置位在商港外圍,未與前往本島的渡輪、高速水翼船共用。
太早到達,往野崎島的快艇還要前往鄰近的大島將學生接來上學的前趟航程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91532_5fbac226dc_c_d.jpg

小小的離島待合所候船室空無一人,兀立在海岸邊更顯寂寥

目送快艇離去後不久,おぢかアイランドツーリズム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辦理報到,
確認上島的許可證跟身分,等著快艇回到港邊
等學生跟少數上班族(公務員?)下船後便登船出發前往無人的野崎島。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6317337_da4b23d725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91002_f290971f36_c_d.jpg

野崎島的登島碼頭位在遠離小值賀島的背側野崎擊落,快艇以順時鐘的方向繞行前往
當船接近野崎島的北端岬角時,陡峭的岩岸突然出現一座鳥居
視線再往左上角移動標高305m的山頭附近鬱鬱蔥蔥的森林中突然突出幾根垂直岩柱,
一塊4坪大,2m厚的巨岩恰巧跨坐在兩根近24米糕的岩柱之上形成兀字形的奇景,
便是野崎島的名景──王位石。
聳立的巨岩成了附近居民的崇拜對象,下方建立了沖之神島神社
(沖ノ神嶋神社,おきのこうじまじんじゃ)
海岸邊的鳥居便是海之參道的起點。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90142_0e926f976f_c_d.jpg

https://images.plurk.com/73nmlZKuNjA3pX0LwUm6Z6.jpg

傳說中沖之神島神社的建立與遣唐使有關。

公元702年日本再次派出遣唐使尋求恢復貿易往來,彌補與唐朝因介入百濟與新羅的戰爭而破裂的外交關係,由於與新羅的關係還未恢復,放棄沿朝鮮半島西岸北上渡過黃海
前往中國山東半島的北路,改為經由五島列島橫跨東海往江浙沿海港口。
途經小值賀島時發現了王位石。

兩年後當遣唐使經由五島列島返抵日本時,便在王位石下方建立了沖之神島神社,
並在對岸小値賀島前方郷建立地之神島神社供平日遙祭,成了五島列島最古老的神社。

町營船繼續繞過岬角南下,接近野崎集落時,陡峭的山邊突出一塊熔岩台地,
是野崎島火山的火山口,台地的後方便是野崎島的登島碼頭。
町營船駛進無人島港口的突堤內,遠方的碼頭邊有人正等候著,
原來是島上野崎島自然学塾村的工作人員將前一晚露營住客送到碼頭邊離島。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692483_ca40246a15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87157_b9b8dbfb0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6327957_970d39735d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205073_8a7f1e4c44_c_d.jpg

登上野崎島後,工作人員先是打開島上觀光資訊中心的大門,讓我們進去等候。
簡單的說明島上的地理位置跟注意事項後,有規劃行程的人就地解散。
工作人員則帶領我們前往沖之神島神社的神官屋敷參觀。
這曾是野崎島最後有人定居的住宅。

這棟木造建築是明治29年建立傳統的木造建築物,仿效江戶時代武家屋敷的特徵設有
迎接訪客的「表玄關」,並在正對著王位石的方向在屋內設置神棚、屋外設有神殿
作為「遙拜所」,供平日祭祀之用。

工作人員帶我們從平常使用的玄關進入主屋參觀,一次進入各個房間,
指導我們看拉門上的神棚、訪客出入的裡玄關、主屋旁的遙拜所、
準備祭祀供品的台所(還說明了平日與新年大祭時要準備的祭祀餐點)跟浴室。
在僅剩神官居住的最後幾年,神官如此行禮如儀的度過一個又一個的日子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6012171_90c513cb0f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690783_8ce139b5f5_c_d.jpg
神棚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54802_2fa9eee633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58173_45e5152e08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697221_4a72705d1e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9822108_475dfd96d7_c_d.jpg
備置供品的廚房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773582_ac858ae207_c_d.jpg
用灶餘熱加熱的浴缸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518296_2f5befd619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428217_900daaca98_c_d.jpg


參觀完神官屋敷之後就真的解散了(其實只有三個人XD)
一個人穿過廢村聚落爬上熔岩台地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49222_1e32162b3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47387_678e993867_c_d.jpg

野崎聚落北側的台地是島上罕有的平緩地形,近百年來在島上居民的開墾下
以石垣疊成一道道階梯狀的旱田,但島民陸續離村後石垣逐漸頹傾回歸原初狀態,

緩坡上的草原成了野生鹿群悠哉生活的天下。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33678_f545124048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50353_dcbc056a9c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44237_82789a6bfa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23706_4ea73d5a7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21481_07e58963cd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20826_598578c12e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18866_bb55529044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44723_393b756807_c_d.jpg

熔岩台地的末端是陡峭的玄武岩懸崖,ㄩ字形懸崖是野崎島火山口的一部分,
火山口北側歷經海浪侵蝕已經化為淺礁。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14141_b35bf5454d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38927_95c85e894f_c_d.jpg
破火山口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51523_210cc3f717_c_d.jpg

自觀景平台往遠方望去,平戶島已經清晰可見,
可惜小值賀島跟不遠的宇久島皆無往平戶的定期船,必須搭船到佐世保換乘公車前往。

接著走回港邊,沿著小徑前往野崎島中央的野首聚落。
野首聚落位在南北兩座大山間相對平緩的鞍部台地,
但是與野崎聚落間夾著陡峭的山壁,山路沿著山路開闢陡上,
寬度僅能容納輕型自動車通行。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08016_119b2bb84b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24862_b71167544a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231856_cd08d179b1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19217_4b45ddebd1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18323_7c27c6bebd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610117_841a4d8a35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6264442_df1297ca78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78038_61bdbd70e4_c_d.jpg

途中可見野首聚落西側懸崖下漂亮的白色沙灘。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498342_659ba27ca9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6192276_011b5b215e_c_d.jpg

進入野崎小中學校校舍再利用的野崎島自然学塾村借用廁所,
在自動販賣機買了瓶冰涼的啤酒,接著就看見聳立在半山腰的舊野首教會。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270501_0594cecfe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504907_128208a15d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279336_3f3136e7e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274986_afbb76b916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380721_2ae6248176_c_d.jpg

在十八世紀之前,野崎島大約住了20戶居民,集中在東岸的野崎聚落。

西元1716年來自小值賀島的商人糾集了農民前來開墾野崎島中央鞍部的緩坡。
大約1797年,因為五島藩急需開闢新田,和大村藩訂了協議,招募來自長崎外海地區
的佃戶開墾荒地為數不少的隱藏基督徒藉此躲避遷往五島藩領。
(當時大村藩為了控制人口和控制地下基督徒社群,訂有一胎化政策,殺害長子外的嬰兒)其中兩個家族應募來到野首地區,來到這個貧脊的島嶼在相對平緩的坡地堆置石垣,
建造梯田,種植番薯與麥等旱作,在艱困的環境中形成了近兩百人定居的聚落。

另外,1845年長崎外海地區的十造家族三人被發現是隱藏基督徒的事實,躲進了碰巧
入港的小值賀廻船問屋(貿易船),連夜逃往小值賀島,隨後到了野崎島南邊,
離野首聚落兩公里但須走四小時山路的舟森(瀨戶脇)地區,
在更為陡峭的山坡地開墾新田。隨後形成了超過150位居民的地下基督徒社群。

在這兩個聚落中,分別有水方跟帳方家族存在,在傳教士禁絕的時代為新生嬰兒傅洗
維繫天主教信仰。同時偽裝成野崎聚落沖之神島神社的氏子,參與祭典。
並且由小值賀島上的佛寺管理,定期安排踏繪等聲明自己不是基督徒的宣示。

1865年,大浦天主堂發現隱藏基督徒的事件發生後,
野崎島的隱藏基督徒們前往長崎大浦天主堂接受傳教士的洗禮,恢復公開活動。
隨後在明治政府的壓迫下,野首與舟森共有15戶人家50多人被押送到平戶島強制改宗
回到野崎島時,原本擁有的財產與農具均被掠奪,一切從頭開始。

隨著1873年禁教令的廢除,野首聚落於1882年建立了第一座木造教堂。
同年舟森聚落也建立了瀨戶脇教會,在聖誕節等大節慶時,舟森的居民會走四小時山路
到野首教會共同慶祝聖誕節前夕彌撒等大祭典。

接著野首聚落的17戶基督徒決定建立一座磚造教堂,原本打算跟小值賀的商人貸款取得
建設資金,但對方聽說是為了建造教堂便一口回絕。野首聚落的基督徒們決定縮衣節食
以一日兩餐、出海捕撈丁香魚(キビナゴ)等方式籌措資金,以現金交易支付教堂建造費
並延請上午島的鐵川與助建築師建造教會,於1908年落成。
當年建造費共3000圓,相當於現在的2億日圓。

1950年代野崎島上東側的野崎聚落(傳統信仰為主)、中央鞍部的野首聚落(地下基督徒)與南側岬角的舟森聚落(地下基督徒)合計有近600位居民。
接著居民陸續離開島嶼,集體赴外地求職。

舟森聚落一度有34戶居民,到1965年時僅剩13戶居民,於是隔年被政府安排集體離村
搬至小值賀島,原來的瀨戶脇教會司祭館也一併帶到小值賀島重組。
野崎聚落也從戰後28戶171人,1970年時僅剩6戶28人,1971年集體離村遷往小值賀島,
豎立在聚落半山腰的教堂就此荒廢,直到1985年由小值賀町出資整修,並於1989年被
指定為長崎県指定有形文化財。

如今空無一物的廢村裡,磚造教會兀立於村後的崎頭上,
山后一道道梯田石垣像是一個實體的見證。
曾經有一群人,為了信仰與良心的緣故,甘願在貧脊的小島開墾出自己的一畝田
這是享有信仰自由、遷徙自由的今日的我所無法想像的。
我也無法想像他們所信仰的神的形象是否與我所信仰的一致,而甘願如此犧牲
但無礙於感覺到跨越時空親切、欽佩與親密。

在空無一人的教堂內念著日課午禱,不間斷的海風在窗外狂嘯,
雖然教堂內已無祝聖後的聖體常駐,聖體龕旁的油燈不再點亮,
但仍能感受有神在這裡存在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40826342_e2a0249238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97658_b3cff29e79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95398_016df9c547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91878_e7c6c836b7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586422_81ab8b6a13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86158_6de18a39a5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580197_ecdfb36cea_c_d.jpg

用完午餐越過稜線,映入眼前的是野崎水壩,蓄積可貴的淡水跨海送往小值賀
海岸邊有座小碼頭,中通島津和崎的海上計程車會在此登岸,是小值賀公營交通船以外
最便宜的登島方式(小值賀島的海上計程車會從東側的野崎碼頭登岸)。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803398_3b30f36a6e_c_d.jpg

離島時間將至,走回野崎聚落的旅遊資訊站。
工作人員好心的開始撥放一連串申請世界遺產成功後的介紹影片。

望著公營交通船駛進港內、鳴笛、迴船靠岸
捨不得地上傳離開畢生無法忘記的「樂土」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290731_606e28d2f3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509367_356b442352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10818_ca25aeecfe_c_d.jpg
野崎島舟森與中通島間的水道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10818_ca25aeecfe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5763953_66b08c7438_c_d.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335176_189a004ed8_c_d.jpg

回到小值賀島後趁著天尚未黑,逛了小值賀島的民俗文物館
看了許多當地有關古老捕鯨業與教會相關的文物與介紹。
接著在港邊的笛吹商店街漫步
經過費心整理的聚落不再傾頹,有一股春雨後新生的萌發氣息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318306_44d7be283e_c_d.jpg

漁港夕景

走回旅館時一時性起想繼續往西尋找好的展望點,詢問路邊聊天的阿姨路是否有向西延伸阿姨二話不說邀請我上車,載我到她心目中的私房日落景點
一路用剛學上不熟練的英文!跟我憋腳從沒學過的日文閒聊
感受到質樸豪爽的濃厚人情味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126308716_cf87bdd918_c_d.jpg

地方媽媽的私房夕陽景點

晚餐在港邊一間精心打造宛如咖啡廳的長崎強棒麵餐廳
老闆打扮有型,聽著爵士音樂,端上的炒麵味道醇厚但實惠
晚上同寢的室友是自營建設會社的建築士老闆跟他的大工工匠
到小值賀島體驗海釣,蒙他們的福一起享用他們當天釣到比目魚生魚片(由旅館代工)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239778128_1455fecfa2_c_d.jpg


兩日間的體驗令人從心裡愛上這個致力於地方創生的可愛島嶼
可惜今年的武漢肺炎對島嶼初萌的旅遊業造成強大打擊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讓這群愛鄉愛土的在地人的努力成果能被更多的人體驗與喜愛。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165.236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traystien (116.241.165.236 臺灣), 12/17/2020 01:56:32

blizzard200212/17 14:01推 這是極冷門的世界文化遺產

JH474812/18 20:42推~ 第一次知道,好美~

postit12/19 10:04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