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某個銀行

看板MenTalk標題[閒聊] 某個銀行作者
LongRanger
(孤星)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7

話說最近某家未來的銀行 因為遲遲無法上線 然後就上新聞了
本來想說只是一篇 沒想到前幾天出現第二篇 肥宅做個紀錄順便閒聊

先看第一篇:

https://bit.ly/3dgLoYC

App有上百個bug、IT不會寫程式!將來銀行劉奕成被臨陣換將,背後原因大解密
這邊講的是總經理請辭的新聞, 引用一下網站內容:

據了解,將來銀行的資訊團隊成員,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有專業的金融背景,其他的人才大多來自其他非金融領域,多元人才在許多網路產業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將來銀行IT部門跨業人才的合作度不足,導致欠缺金融業要求穩定度至上的觀念。

某銀行高層觀察,金融業管理的是客戶的金錢與財產,必須有非常強烈的「穩定」概念,而將來銀行多數的資訊團隊員工並沒有,導致產品開發狀況多。舉例來說,金融背景的人,會認為系統必須內部確認100%沒有問題,再請金管會來審查,但是部分資訊部門的人卻認為,就算有一些Bug,也沒什麼關係,事後再來修改就好了。

業內人士觀察,將來銀行之所以會被主管機關揪出許多系統問題,就是因為App與內部系統沒有經過完全檢測,就交給金管會進行Demo,這樣的系統品質,金管會當然不能接受。

哇哈哈 這邊要來分析一下這個銀行的股東組成

將來銀行為三家純網銀中股東結構最複雜的,主要股東是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掌有41.9%股份;第二大股東兆豐銀行占股25.1%,其餘新光集團14%(新光人壽10%、新光銀行2%、新光保全1%、大台北區瓦斯1%)、全聯實業9.9%、凱基銀行7%、關貿網路2.1%。

就肥宅的分析, 在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 單純的只是想說, 這應該是經驗不足造成的

然後花了發, 出現這個文章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3505

為何將來銀行最晚開業?資訊長周旺暾親上火線,揭露1年來資訊團隊的挑戰

為了讓這家新銀行能有所創新,周旺暾表示,人力組織一開始就刻意安排來自科技業、金融業、電信業等不同產業的人才,「希望讓不同來源的人,在此激盪火花。」

這段對應到上面, 這不就代表一開始就這麼決定了, 怎麼後面算起帳來了

然後再貼一段:

周旺暾提到,特別是開發團隊人力進來後,得全面從頭建立Scrum流程,可是,他沒料想到的是,每個人對敏捷開發有不同的作法。他事後回想,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歷經過敏捷的全部過程,導致,甚至有敏捷開發經驗的人在一塊工作時,卻互相覺得對方並不敏捷。

到這裡我已經不敢隨便評論, 實在很怕被告, 現在太流行什麼 Scrum, Agile, CI/CD
AB Test, DEVOP 之類的, 但是結果是, 很多寫程式的根本不懂, 就是自己以為的方式去進行, 這個其實不僅限於這間銀行, 很多企業我遇到的也是不懂寫程式, 他們只會管理
廠商

最後評論的是, 這幾年看到的很多是, 上面找很厲害的戰將, 哇產學官經歷驚人
但是底下實際工作的 - 越便宜越好, 不存在中階的實戰好手, 至於最底層的,
就不多說了...等過幾天我不怕死再來說說目前銀行用的軟體是甚麼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218.110 (臺灣)
PTT 網址

ken72033103/28 06:55唉最後一段看的感觸XD

sapphinc03/28 09:16最後一段也是很多企業做不起來的原因

lpbrother03/28 09:39不太懂現在銀行這麼多了為啥還要開新的銀行?

lpbrother03/28 09:40而且最詭異的還是銀行投資開設新的銀行?增加自己的競

lpbrother03/28 09:40爭者?

forsakesheep03/28 09:40我也看不懂,金融現在就是遊戲

這個其實是服務的型態不同, 現在開的都是網路銀行, 為什麼現在才有 啊就金管會啊, 金管會對於台灣金融科技有著無比的貢獻, 舉個例子 金融機構作業委託他人處理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辦法 包括金融機構應確保作業風險控管、對雲端服務業者負有最終監督義務、應確保本身與主 管機關及中央銀行,或其指定之人取得受託作業資訊及實地查核權力、客戶資料應採行加 密或代碼化等保護措施、客戶資料處理及其儲存地以位於我國境內為原則,除經核准者外 客戶重要資料應在我國境內留存備份,以及應訂定妥適之緊急應變計畫。 然後又沒有寫施行辦法, 可怕的是還要報董事會通過, 細節我就不說了... 我怕被查水表, 畢竟我還在失業又被封殺就很 QQ 了

※ 編輯: LongRanger (111.241.218.110 臺灣), 03/28/2021 10:01:05

heartlock03/28 11:33銀行往線上走是必然的趨勢,醫療也是

heartlock03/28 11:35但是每個專業的訓練背景都很不一樣,很需要磨合

ken72033103/28 11:36低調點

heartlock03/28 11:37所以之後跨兩個、甚至三個專業的人才培訓也會是主流

我中午跟我好友聊這件事 他竟然知道比我還多 哇

※ 編輯: LongRanger (111.241.218.110 臺灣), 03/28/2021 13:00:07

lazybr03/28 18:29可是跨領域專業人才並不便宜…以文中老闆的尿性,請得起?

ken72033103/28 18:32想要低薪請..

ccufcc03/29 00:04第一次聽到將來銀行,不得不說名字取得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