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哈拉] 11/22~11/26 裝甲兵學校教召

看板Militarylife標題Re: [哈拉] 11/22~11/26 裝甲兵學校教召作者
mkjay00000
(大隻的肥羊)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

教召的團體觀察與心得
.
教召流程已太多人寫過,我想寫其他角度的東西。
.
這次大多是退伍4~7年的一年役跟志願役,年齡約在28~38歲。跟以前服兵役的素質不太一樣,可能體制把以前那些吸毒、因病停役的篩選掉,再加上入監服刑、身故的也不會召,大家在工作上都已小有所成,來得都是正常人。有時候當社工當久了,一下子跟這麼多正常人在一起滿開心的。這是第一個開心。
.
雖然較召短短五天,「軍隊-權控機構」還是展現去個性化、去個人化的特質。我發現在軍隊根本就不需要名字,每個人都是依照胸前名牌的顏色判斷自己歸屬的連隊(小單位),衣服上的職務與階級去判斷這個人的親疏遠近與權力。像我這種士兵就只是大部隊裡面一個無聲的組成分子。
.
判斷一個人在軍隊的權力高低,通常看一個人在軍隊能展現自己多少的個別化。例如:高勤官可以在0500著便服在營區自由跑步、文書士騎腳踏車送公文......等。
.
人的本質卻是跟這樣的體制相反的。只要是人就會追求自己的舒適度、表現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所以在這群召員中很快區分吸菸咖、天兵、沉默不說話、愛睡覺的人、錶哥(專門報時的人)......等。短短五天個人可識別的個性與作息,透過集體的共識而替每個人貼上標籤。其中有些是被少數人刻意貼上的,例如:三個吸菸咖偶爾碎念某個遲到的召員。
.
可以預測如果待得夠久一些,一定會涉及權力與小團體間的競爭,例如:霸凌、人際資本的交換......等。此時每個人都會透過自己的特質與能力在團體中取得一個適當的位置自保,例如:專長業務、跟著小團體交好。而沒有取得適當位置的人就是被霸凌與排擠。
.
第二個開心。聽連長、排長、班長講故事,他們的故事參雜軍隊與個人成長,有個班長主動提到「志願役退伍後又回簽,通常是在外面混不下去的只好再進來。我為什麼再進來
?......」連長提到「以前特戰急行軍的生活......」「傘兵訓的生活......」「怎麼跟夫人認識......」
.
這些故事讓我看到背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如何去思考自己與生活,在冰冷的軍隊體制下看到軍人如何思考如何適應。我可以說他們是體制挑選過生存下來的人,是勝利者的故事,他的背後可能有其他萬骨枯。
.
「一個基層旅營連級的主管應該是如何?」;「軍隊體制到底想要培養什麼人?」;「體制的專長培訓與模塑性格,最終到底是什麼成果?」看著這些人可以略知一二。
.
30歲的自己,還是可以跟這些28~38歲的人像個大男孩一樣,教召前一晚興奮睡不著(不好的興奮)、還能重回新訓時的焦慮、能跟一群一輩子不會有交集的人講講幹話。
.
我覺得這個體驗驚豔,但還是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229.246 (臺灣)
PTT 網址

jason82 11/27 21:57蠻樂觀的~體驗感想 回去努力增產報

jason82 11/27 21:57國 抵死不回

kbten 11/27 22:16結論還是最後一句話而已

Seiran 11/27 23:07推,感謝您的深刻感想,跳脫常見的

Seiran 11/27 23:07例行流程心得

Petrovsky 11/30 18:46推 心得很特別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