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開箱] 客製化AudioPC - ASUS ROG STRIX B760-I

看板PC_Shopping標題[開箱] 客製化AudioPC - ASUS ROG STRIX B760-I 作者
whydan
(真是抱歉啊)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6

雖說現在還有在玩PC訊源的玩家大都往Roon Core靠攏,也就是走NUC架構
NUC總歸來說只是方便易上手,還是有些微不足的地方,所以也就有了這台實驗機
因為整機還在做最後電源的微調,所以拆成上下篇先寫主板的部分

官網: (因model name太長網址一行放不下改用縮網址)
https://reurl.cc/KMkrA9

直接看主角,外箱還是一如以往的黑紅風格
https://i.imgur.com/I2awwnq.jpg


內容物,主板+一堆M.2配件+LED線材+WIFI天線+束線帶,附束線帶實在太搞笑了
其他配件有其難度就算了,一個玩家連束線帶都搞不定要廠商附,建議也別DIY了
https://i.imgur.com/oMeIiMc.jpg

廢話不多說直接看本體,這代的ID風格我有點看不懂[email protected]@"
另外就是左側的散熱片是跟塑料蓋二合一,IO上那一塊並非全金屬
https://i.imgur.com/LVpnO8P.jpg

背面,在CPU socket後面加了一圈文字,有點圖騰感(抱歉我沒什麼慧根
照慣例也加了一條M.2在背面,從PCH出所以可以通吃PCIe/SATA
https://i.imgur.com/uXWCPwL.jpg

看到Socket背面有點不妙就拿利民的XP90-53的LGA1700背板來合一下
可惜還是有元件干涉而無法使用,因為強化背板非公規所以很難完全相容
https://i.imgur.com/xs4VeeM.jpg

IO,HDMI+DP+USB2.0*3+USB3.2 Gen1*4+USB3.2Gen2x2+WiFI+Audio
老實說很夠用,以前還會嫌沒光纖但現在主流就USB介面了
https://i.imgur.com/mPMRNdr.jpg

拆開散熱片,CPU VRM提供8+1相給CPU,除了i7/i9的CPU外都很夠用了
https://i.imgur.com/f9L3jJa.jpg

VRM的控制器使用自家常用的DIGI+ EPU ASP2100
左邊是ASM1442為TMDS to HDMI2.1的level shifter
https://i.imgur.com/5qOE17X.jpg

VRM使用Vishay DrMOS SiC659提供80A的電流,中階板用這顆也蠻有誠意
https://i.imgur.com/y9L4gE7.jpg

VccGT使用onsemi FDPC5030SG Dual N-ch的MOS, Gate driver在背面
LAN使用Intel i226-V 2.5G,i226是i225的低功耗版,不過最近有點災情
https://i.imgur.com/ymZiYhq.jpg

USB HUB ASM1074提供USB3.2 Gen1*4,TypeC的MUX使用ASM1543
右邊是Realtek Codec ALC1220P跟耳擴Savitech SV3H712
最左邊是WiFi-6E網卡,這片的是AX211但官網沒寫型號
https://i.imgur.com/evKCdsp.jpg

正面M.2的散熱片,使用M.2快拆的設計,但快拆還是有鎖孔來加強固定
上下散熱片都有Thermal PAD加強導熱,打ASUS LOGO的不確定還是不是Laird
https://i.imgur.com/MmrmkAt.jpg

B760 chipset本體,這年頭高速介面越來越多PCH也越來越大顆
SuperIO使用 nuvoton NCT5798D,下面是PCIe Gen5 x16,使用SMD type Slot
https://i.imgur.com/GmIYrvD.jpg

前置面板的IO,SATA*4,USB3 19Pin,USB 3.2 Gen 2給TypeC,LED針腳
https://i.imgur.com/Femzdzk.jpg

快轉7749個小時,組裝成品照,細部配置留給下一篇來寫
https://i.imgur.com/YRItzDT.jpg

測試的部分,因為這台主要是拿來播音樂,升頻又壓低功耗才是重點
第一組,使用重載的ASDM7ec v2跑DSD256,功耗約25~28W上下
第二組,使用中載的ASDM7跑DSD512,功耗約16~18W上下
第三組,使用輕載的PCM升頻跑PCM768K,功耗約9W,應該可以再往上
https://i.imgur.com/KlR1Dl3.jpg

在做評估時,幾個跟其他平台考量點
1. 跟前代B660-I比,升級成WiFi-6E,LAN從i225-V換成i226-V
以目前的價差來說換B760-I很值得,去電商單買WiFi卡都不只那個錢
2. 跟NUC平台比,用更大的散熱片去換更強的CPU能力升頻
另外還有PCIe Gen5的插槽可以選擇更好的USB卡或是網路卡
3. 跟其他串流訊源比,本質是PC使用的彈性更好,也可以當文書機

結論:
得利於Intel 12th P-Core強力的單核IPC讓這件事變的可行
理論上i3-12100是應該能做到DSD512用重載的濾波器,但上限89W解不掉
受限於機殼解熱能力,基本上挑40W上下的CPU,再多也是過熱降頻
13th目前roadmap看來不會有新架構i3,多方考量下還是選用現在的組合

以上,給有興趣的朋友做參考 :)

--
ID有why的人都很nice的,會這麼雞排一定有什麼誤會在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7.176 (臺灣)
PTT 網址

sxing632602/15 20:31線性電源呢

原來沒拍到sorry~~~下回分曉

ang72802/15 20:33會不會衰聲

B嘴你這帶衰,我的豆花~~~50塊~~~

unique6602/15 20:33推Why蛋

我就why~~~

ferr020402/15 20:33之前226-V好像很多瞬斷災情,現在不知道修好沒

我自己的案子是沒遇到啦,還一次用四顆

lazioliz02/15 20:35這帥帥的cooler是什麼東西

AreLies02/15 20:36被動式散熱機殼

AreLies02/15 20:36散熱器跟機殼是一整個套件

沒錯這機殼是HDPLEX H3

mrme94502/15 20:40D4、D5對這個用途會有差別嗎?不同家主板用起來有差嗎?

我沒在同一個platform上比較過D4/D5的差異,只有在10代跟12代比過,所以不太準 但在拉高頻率時會覺得有好那麼一咪咪的錯覺,畢竟在升頻時資料量變大需要大頻寬

allancool50002/15 20:45我也有計畫弄類似這個的,想買小石頭家的LiveMixer

allancool50002/15 20:45但問華擎都被已讀…

找替代方案吧,通常會這樣就代表不會上,有可能只是慨念性的板子不會正式上市

※ 編輯: whydan (223.136.7.176 臺灣), 02/15/2023 20:55:39

kasuke02/15 21:21附束線帶很好啊,沒準備束線帶就不能DIY嗎

a10606253002/15 21:57推壞蛋開箱!

kashima22802/15 23:23推沒有違建 不怕遺失

goldie02/16 00:12推壞蛋大開箱!好像瞄到 U.2 的 Intel Optane SSD... @[email protected]

whydan02/16 11:59就是那個貴貴的Optane QQ

goldie02/16 14:26Optane!!! 啊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