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BIOSTAR X870E VALKYRIE
原文轉自 UNIKO's Hardware
網頁好讀版:
https://unikoshardware.com/2024/10/biostar-x870e-valkyrie-review.html
https://i.imgur.com/EY7wEzI.jpeg
BIOSTAR X870E VALKYRIE,映泰女武神她真的來了!筆者自 COMPOUTEX 親眼看到她的身影後,便對她念念不忘,這段期間相信各位也看過不少高階 AMD X870E 主機板評測,也對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有基本的了解,但筆者相信直到此刻還是有不少 AMD 粉絲忍著還沒出手,就是在期待 AMD 後面的猛料啊!
最頂遊戲處理器,其實不一定要配最貴的主機板,剛好筆者手上有一塊樸實無華,基本功紮實,卻不太貴的 AMD X870E 主機板,以下就容筆者跟大家介紹一下來自台灣的老牌板廠映泰 BIOSTAR 所最新推出的旗艦級型號 X870E VALKRYIE 女武神,希望各位看完後,可以感受到樸實無華、堅守傳統價值、和實實在在的老牌味道,說不定她最對你的味。
包裝與配件介紹
根據官網資訊顯示,BIOSTAR X870E VALKYRIE 有意攻佔創作者市場,提供各種高速連接,同樣串聯起 AMD X870E 的本意。
對比最初以來的包裝,以大量金色主題佔據女武神的設計已消失,這次改以實心、鏤空的結構色文字,標示品牌名稱、與女武神 VALKYRIE 字樣,女武神的翅膀 LOGO 則改以更細緻的方式雕繪出來,搭配整體變得更深邃沉穩主題的黑色背景,並融入一些電路板紋路連結產品。總之,第一眼看上去就是簡潔,連名字都沒有拖成一串,低調但深刻啊。
盒子背面四大賣點以金色標出展示窗框,裡面再以主機板各區塊特寫搭配金色亮點標記,這些都是 AMD X870E 南橋的重點,包括 DDR5、PCI-E 5.0 X16 插槽、PCI-E 5.0 M.2 SSD 插槽,以及 USB4 TYPE-C。
以上其實就是 X870E 的定位,映泰是未有加入自己獨有設計的介紹,只為 AMD 介紹平台特性,相當低調和給足 AMD 面子啊。下方區塊是主機板的基本規格,與後置 I/O 的完整圖片與介紹;右上角有 2 組 QR CODE,方便使用者快速查閱官網資訊。
https://i.imgur.com/zMosFfI.jpeg
配件包含一張介紹主機板佈局 (與競品快速手冊封面有著相同概念) 的紙卡、一張有著 VALKYRIE 種樣式的信仰小貼紙,4 根 SATA 線、和 1 顆前置面板的集線器。
雖然主機板設有 Wi-Fi M.2 插槽,也包含了內部的 RF 天線,以及 I/O 處的外部天線連接,但是沒有附送 Wi-Fi 模組,也沒有外部天線。
細看這張紙卡,可以看到上面也有 QR CODE,方便讓使用者直達下載頁面查找使用說明;另外,上面也標示各主要插槽和高速連接的位置。
https://i.imgur.com/aywHCly.jpeg
主機板外觀介紹
對比 X670E VALKYRIE 時期,在供電與南橋散熱器採用大面積鏡面的的外觀設計,這一次鏡面範圍縮小,並用回最初在 INTEL Z590 時期登場的桃紅色寬線條設計,本體色調與包裝相同有種變深的感覺,看來女武神等級已再度提升,接著來看更多細節。
整體散熱器的表面材質由髮絲紋變更為磨砂質感,散熱器的邊緣不再是常見的 90 度硬切,而是做出填滿金色,與整體拉深的主配色做出跳色差異,還帶了 45 度斜角設計。
供電散熱器上的背景不再是鏡面後,只要使用者點亮 RGB 燈效,VALKYRIE 字樣看起來反而更大更顯眼,品牌呈現效果更直觀,不需要花俏的裝飾也能很有效果。
來到正面下半部,基本上被金屬的音效裝甲、M.2 散熱器、以及南橋散熱器覆蓋,第一眼就會注意到那條桃紅色的寬線條跨越四塊散熱器,線條中央還以連續的 VALKYRIE 黑色小字做點綴。
散熱器與晶片散熱器上分別以銀色霧面與黑色磨砂背景,搭配亮銀色、亮黑色、以及結構色共同組成,共同呈現這一代女武神翅膀 LOGO;這區塊可看到從音效區拉到最下方 M.2 散熱器的金色線條,其尾端還標有 X870E 的文字,一塊亮面小小的金色裝飾,則位於第一個 M.2 散熱器左方,承接上半部金色斜切面,繼續往右看至南橋散熱側邊,就能看到與之呼應的亮銀色斜角設計。
大面積的黑色金屬背板保護女武神的後方,左上方表面挖出 VALKYRIE 字樣的刻痕,右下方以右半邊翅膀同樣運用刻痕呼應,最後整體再以黑色印出一些線條與區塊,呼應整體設計,整體最下方區塊以金色和桃紅色寬線條與正面設計相呼應。值得一提的是,背板表面沒有因為導熱貼而凹進去,外觀上一致性更大,更順眼。
https://i.imgur.com/ChNwK9B.jpeg
再多給大家看看映泰這次新引入的亮面金色與銀色的削平設計,筆者覺得非常好看!
https://i.imgur.com/B6G2h5Q.jpeg
VRM 供電散熱
整個供電散熱器非常巨大,表面甚至延伸至 I/O 擋板,作為 I/O 裝甲。全金屬的設計,加上多層凹槽切割,與熱導管連接兩邊,使底下主要供電模組和電感得到妥善照顧。
供電電感在電流規格屬 36A 版本,比以往的 34A 版更強,主要是 22 組 110A SPS 的設計每顆不大可能需要長期輸出 30A (18 組共 540W),也是有一種說法稱電感的電流規格,其溫度有點高,不像是一般供電模組那樣都在溫度低的時候標出電流規格,不過 AMD 9950X也很難上到 300W,所以電感的電流規格沒差。
官方資料顯示 X870E VALKYRIE 的供電由 22 組 110A 一體式供電模組組成,還有非常多顆固態電容作為輸出電容,這數量之多也是女武神的標誌性設計之一。
女武神的輸出固態電容多到足以與電感平排,這是同級中非常罕見的做法。映泰採用高規格的實心針設計,EPS CPU 8-PIN 與 ATX 24-PIN 都一樣。
媒體資料中有提到,採用實心針版本溫升表現更佳,其中關於 EPS CPU 8-PIN,若使用單 8-PIN,請先插左邊那一顆 (ATX_12V_2X4_2),如只有單 4-PIN,應考慮換電供,否則請先插左邊那一顆的右 4-PIN。
https://i.imgur.com/7FHDtso.jpeg
I/O 背後輸出
提供預先安裝好的一體式 I/O 擋板,方便使用者直接組裝電腦把主機板放進機殼裡。
I/O 檔板表面還是採用噴墨磨砂設計,細看下那些白色也很不錯看,映泰標示識別也做得很好,甚至加入了 VALKYRIE 字樣和其代表翅膀 LOGO。
‧ 1 組 HDMI 2.1 8K60Hz
‧ 1 組 DP 1.4 8K60Hz
‧ 1 顆 SMART BIOS UPDATE 觸發鍵 (透光版本)
‧ 8 組 USB 10 Gbps Type-A
‧ 2 組 USB 40 Gbps Type-C 連接埠,含 DP ALT 功能支援 DP 1.2 4K60Hz
‧ 1 組 Wi-Fi 外部天線連接 (SMA 標準設計)
‧ 1 組 RJ45 2.5 Gbps 有線網路連接
‧ 5 個 經鍍金處理的 3.5 MM 音源孔
‧ 1 組 OPTICAL SPDIF OUT
把 10 Gbps USB-A 做成藍色也是老,但筆者喜歡啊,筆者的年代有 USB 3.0 已經是很強,藍色就是高級。新派都做成紅色。
https://i.imgur.com/QvZvkQ1.jpeg
筆者真心想說,這套 I/O 其實很有料!
首先是 DP 1.4 與 HDMI 2.1,特別標注為真 HDMI 2.1,4K120Hz 和 8K60Hz 的支援恰巧反映出這點。
實際上映泰為這 2 個傳統影像輸出連接分別使用不同的中繼器,以支援 RYZEN 7000 / 9000 I/O DIE 的原生 DDI 輸出能力。只是頻寬過大,要是沒有中繼器等額外晶片和電路設計,就算是 CPU 拉到 I/O 那麼近也搞不定啊。
這也許跟 CPU 也有關係,很久以前 INTEL CPU 直出只能是 4K30Hz,4K60Hz 還得加晶片甚至把 DP 換回 HDMI,事實上這幾代的旗艦級主機板上也再看不到 ASM1442K 的身影。
說回 I/O 影像輸出,AMD 高階 X870 / X870E 南橋往往只提供 1 個原生 HDMI,很少有再用原生 CPU USB 10 Gbps 換來 1 個 DP 或其他影像輸出了。X870E VALKYRIE 足以利用 IGPU 內置顯示功能,同時接上 4 個 4K60Hz 顯示器,非常誇張!
那個 SMART BIOS UPDATE 實體鍵,透光設計可以讓使用者輕鬆從外面看到免開機更新 BIOS 的 LED 小燈珠。
這顆小燈珠會以不同的閃爍方式來提示使用者不同的運作狀態,例如有沒有找到 USB / 合適的檔案、正在載入不要亂動、載好了等等的資訊。
所以能直觀看到該小燈珠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透光版按鍵的優勢,按鍵既好看 (高級),又透光不用在檔板上開一個小孔。
不開孔又不透光的設計,使用者往往只能從各 I/O 連接的縫看到些小微弱的燈光,更新個BIOS 把房間的燈關起來也是有夠悲哀的,雖然正常情況上也不怎麼會用到這功能。
USB-A 全是原生直出設計,而且是全 10 Gbps 版本,也就是真原生設計並無任何降級。也幸好映泰沒有做成 2 組 USB 19-PIN,因為很多機殼都沒有 4 個前置 USB-A 5 Gbps,總計 8 個不算少了,考慮到音效部份的設計,再塞 USB 2.0 也不容易。
可不可以在 I/O 或音效區域附近多拉幾個 USB 2.0 9-PIN,非原生上 HUB 也可以啊,只要再送一個含 4 個 USB 2.0 TYPE-A 的檔板就好,筆者 10 個 USB-A 不夠用啊。
至於音效設計上,5 個音源孔的設計在這一兩代的頂級主機板上很少再看得到了,有些更把 SPDIF 拿掉,所以這邊也是看得到,傳統的設計映泰總是會做好做滿,只是筆者也想不通也搞不懂映泰為何總是不提供 Wi-Fi 模組。
2.5 Gbps RJ45 的部份相比競品來說略顯失色,不加 USB 2.0 也很可惜。
LAN 的部份雖然都是 2.5 Gbps,但已從上代的 I225-V 換為 REALTEK 的最新版本 RTL8125D 而非 RTL8125B(G)。相信有助解決斷流問題,特別是因過熱而斷網的問題。
關於 RAELTEK CODEC,映泰好像是台灣五板廠中仍未用過 REALTEK ALC4080、 ALC4082,也沒用過 ESS DAC。ALC4080 和 ALC4082 經過好幾代的演變,其 SPDIF 和 LINE OUT 好像都不再爆音了。
AM5 CPU
CPU 插座的保護殼是透明版本,非常有特色,上面還有一張 VALKYRIE 的黑色貼紙做識別,底下的 LGA 1718 面積不大,但已足夠支援 16 核 32 執行緒的 CPU,也提供共 28 組 PCI-E 5.0 通道,4 組 USB 10 Gbps 連接,以及支援 DDR5。
https://i.imgur.com/daExUXr.jpeg
DDR5
4 根 DDR5 插槽採用內層佈線設計,加上 8 層板低損耗的設計,確保 DDR5 訊號完整。QVL 現支援至 8000 MHz (1:2),貼合 AMD EXPO 的最新標準。各插槽加入金屬裝甲,既可保護貼片式的插槽,也可以承受重量更大的高規格記憶體。
金屬裝甲帶來額外的 PCB 焊接處,為每根插槽合共提供七處焊接。
一般普通黑色插槽採用貼片式焊接在 PCB 表面,另有 3 處 (上 / 中 / 下) 焊接至 PCB背面作為固定。在黑色插槽以外加入金屬裝甲,可在上下兩處也就是卡扣的部份,各新增兩點作為 PCB 背面焊接固定。
另外,插槽採用雙邊卡扣設計,使用者要小心上方的 PWM 4-PIN。
https://i.imgur.com/y0XD4cv.jpeg
PCI-E 與 M.2 插槽
主機板提供 3 組 PCI-E 插槽,全是 X16 的物理規格;以及 4 組具散熱片的 M.2 插槽,全不支援 SATA M.2 SSD,且附有正面的散熱片,但都沒有背面的散熱片。
‧ ATX 第 0 槽沒任何相關插槽
‧ ATX 第 1 槽沒任何相關插槽
‧ ATX 第 2 槽有 PCIEX16_1
‧ ATX 第 3 槽的左邊有 M2E_WIFI 插槽,右邊有 M2M_CPU
‧ ATX 第 4 槽有 M2M_SB_1
‧ ATX 第 5 槽有 PCIEX16_2
‧ ATX 第 6 槽的左邊有 M2M_SB_3 插槽,右邊有 M2M_SB_2
‧ ATX 第 7 槽有 PCIEX16_3
以上分佈不俗,只要顯示卡不超出 3 槽厚度,或只超出 3 槽厚一點點,應該尚可使用 PCIEX16_2,要是把 PCIEX16_2 往下移,便能隨便用 4 槽厚的頂級顯示卡。
只是當 PCIEX16_2 位於 ATX 第 6 槽,因應主流 MID TOWER 機殼一般只有 7 槽設計與存在電供罩,在 PCIEX16_2 上便未必能夠放下超出 2 槽的裝置了。
重新使用 ATX 第 1 槽作為第一根 PCIEX16 插槽是有必要的,這十多年來主流做法改為第2 槽主要因為要避開沒做避讓式設計的風冷塔散 (寬 140MM ~ 150MM 那些)。
PCB 下方的插座,沒有 USB 19-PIN / TYPE-C 那種很頂的連接,所以不大可能擋到 PCI-E裝置,這一點不錯。
PCI-E 插槽設計和通道分配:
‧ PCIEX16_1 獨立通道來自 CPU GEN5X8,另有 CPU GEN5X8 與 PCIEX16_2 共享。
‧ PCIEX16_2 沒有獨立通道,只有共享通道,來自 CPU 的 GEN5X8。
‧ PCIEX16_3 沒有獨立通道,與 M2M_SB_3 共享來自南橋的 GEN4X4 通道。
以上就是 CPU GEN5X16 的分配,要是 PCIEX16_2 上沒有裝置,PCIEX16_1 便全享 GEN5X16,否則 PCIEX16_2 與 PCIEX16_1 都被佔用時便分別各自享有 GEN5X8。
兩組插槽都是 GEN5 等級,也都是貼片式插槽把 PCIE 通道的連接點焊接在 PCB 表面,卡扣為普通版本,也不算做得特別大。
兩組插槽都有金屬裝甲保護插槽,提高拉扯抗性,也增強卡扣鎖住裝置的能力,使各貼片式插槽在 PCB 背面多達 7 處焊接加固。
PCIEX16_3 沒有獨立通道,與 M2M_SB_3 共享來自南橋的 GEN4X4 通道。
位置上 PCIEX16_3 與 M2M_SB_3 較靠近,也就是它們插槽附近各自的 4 對 MLCC (對應 X4) 比較近,佈線上比較好處理,距離也短。
PCIEX16_3 實際上是 X16 滿點焊接,就算只有首 X4 被接到通道切換中繼器 / 南橋,金屬裝甲的焊接部份好像只有 5 處不過有全 X16 的焊接已經足夠;穿孔式焊接至 PCB 背面,卡扣也是普通版本,不算特別大。
映泰在 3 組 PCIE X16 插槽的 PEG 部份的附近,分別補上 2 顆 POSCAP 貼片電容作為供電處理,相信也能降低一點電壓因 POWER EXCURSION 而下降的幅度。
PCIEX16_2 與 PCIEX16_3 的附近還有 3 顆 220uF 的 SPCAP,目測好像也跟這兩組插槽的PEG 供電有關。
映泰最終沒有替 X870E VALKYRIE 加入 PCI-E 插槽的快拆設計,筆者小小失落,畢竟今年COMPUTEX 展中看到 Z890 VALKYRIE 上已經有。
可能是因為 AMD X870E 與 X670E 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 PCB 接近一模一樣,也就難以大改設計並加入新東西。
https://i.imgur.com/ylBJP9f.jpeg
M.2 插槽設計和通道分配:
M2E_WIFI 是 Wi-Fi 模組專用,KEY E 意味不支援一般 M.2,也就是 KEY M。
其通道來自南橋的 GEN3X1,另有 1 組應該是同樣由南橋提供的 USB 2.0 作為藍牙傳輸。
映泰表示這插槽支援 Wi-Fi 7 模組,意味 5.8 Gbps 甚至更高的傳輸都沒有問題,只是映泰沒附 Wi-Fi 模組啊!不過他們已準備好內部 RF 天線,還走好線了,連接處也事先套上保護膜。
據使用者回報,Wi-Fi 7 模組在 AMD 主機板上有點挑,不選 INTEL 的 BE200 系就好,映泰好像也沒有提供相容性測試列表。
‧ M2M_CPU 插槽只支援 2280,獨立通道來自 CPU GEN5X4。
‧ M2M_CPU 插槽有金屬裝甲加固,意味有額外兩處作為 PCB 背面焊接。
‧ 金屬裝甲的表面有兩處凹陷,似是為了固定散熱裝甲而準備,只是 VALKYRIE 的 M.2 散熱片仍然是以螺絲固定。
由於 M2M_CPU 的 2280 處同時是 M2E_WIFI 的固定處,它們共用同一顆螺絲,也就不支援映泰最新推出的免工具固定和快拆 M.2 SSD 的設計。這免工具設計名為 M.2 Anchor,類似競品的 M.2 EZ-LATCH PLUS,具彈簧自動回彈和鬆開的機制。
使用者在安裝 M.2 SSD 時,插好後直接壓 SSD 下去就可以,卡扣會自動鬆開再回彈鎖住 SSD。要拆開 SSD 時,橫推一下那個 M.2 Anchor,就會自行鬆開 SSD 讓 SSD 彈起來,同時 M.2 Anchor 也會重新歸位,準備下一次要裝 SSD 時再自動鎖上。
‧ M2M_SB_1 享有來自南橋的獨立 GEN4X4,支援規格包含 22110 / 2280 / 2260,是板上唯一支援 22110 的 M.2 插槽。
‧ M2M_SB_1 這種普通插槽,其針腳直接以貼片式焊接在 PCB 表面。
‧ M2M_SB_1 特別支援首度引入的 M.2 Anchor 快拆設計。
不過映泰使用的版本跟競品很不同,因為在 PCB 背後竟然出現該 M.2 插槽的穿孔焊接,別家沒裝甲的黑色插槽都是全 SMT 再無 DIP 焊接,看來可靠性 / 穩固性 / 安全性都是老牌板廠的首要考量啊。
以上 3 組 M.2 插槽 (KEY E & M) 都在 3 槽厚的顯示卡的底下,會受到顯示卡廢熱的影響。但這種設計在高級主機板上也很常見,算是無解,除非板廠願意在 ATX 第 1 槽拉 X8 甚至是 X16 的插槽作為 M.2 SSD 轉接卡的專用插槽。
只是成本上要準備 PCI-E M.2 轉接卡,也要在 PCB 板層上佈線上訊號上作特別處理,尤其是南橋拉過去基本上會與 CPU 接到 PCI-E X16 插槽或其中繼器 / 通道切換晶片的佈線交錯,過孔處理走其他的板層,很多東西要配合了。
‧ M2M_SB_3 沒有獨立通道,只有與 PCIEX16_3 共享的 GEN4X4,來自南橋,支援規格只限 2280。
‧ 插槽同樣是普通黑色版,焊接上也是 SMT + DIP 的獨有版本。
‧ M2M_SB_3 特別支援首度引入的 M.2 Anchor 快拆設計。
‧ M2M_SB_3 與 M2M_SB_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M_SB_2 獨立通道有 GEN4X4,來自南橋,規格支援 2280 與 2260。插槽同樣是普通黑色版,焊接上也是 SMT + DIP 的獨有版本。
‧ M2M_SB_2 特別支援首度引入的 M.2 Anchor 快拆設計。
‧ 散熱上 M2M_SB_2 與 M2M_SB_3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以上各 M.2 SSD 插槽,其 M.2 散熱片每塊都採用兩顆螺絲固定,但螺絲欠缺防掉設計。M.2 SSD 插槽的中間 (2280 ~ 2242),也沒有任何黑色軟墊預先裝上,以作為 M.2 雙面 SSD 的支撐防止受壓時變形,也沒有附送相關配件作為單面 SSD 的支撐。
所以,使用者在安裝 SSD 後不要一開始就鎖緊 M.2 散熱片,防止底下 M.2 SSD 因下壓力而過度變形,要是溫度看起來不對勁再上緊一點。
旗艦級主機板的 M.2 插槽大多都有配備 M.2 的背面散熱板和黑色軟墊,主要是為雙面 SSD 而設。
不過因為正面散熱板的下壓力,M.2 SSD 或多或少都會凹一點,也就有可能觸碰到背板。只是筆者認為也不必為單面 SSD 撕開背板的導熱貼膜,因為還是會有灰塵進去,但這屬於機殼氣流與防塵的範疇,筆者只知道導熱貼沒有表面的膜當隔絕後,很容易黏到灰塵而且清不掉。
另外筆者有一點關於通道分配特別是 M.2 插槽的地方想要再補充,一直以來把通道拆分都需要用到通道分拆的晶片,佈線上也要有相應考量 (訊號),所以一般只會在高階主機板上出現。
只是 AMD X870 與 X870E 多虧 AMD 賦予 USB4 規格,使板廠不得不花錢把 CPU X16 分拆至 M.2 插槽,若不談成本與價格,這種高階設計實際上卻容易引起混淆和驚慌,甚至是誤會。
筆者看到不少社群玩家和外媒在評論 AMD X870 / X870E 時,傾向使用通道被分走 / 搶走/ 偷走等詞彙來形成分拆設計,甚至直接臭罵的也不少。
先不說這種說法在主機板設計和定位上是否公允,跟 AMD 有沒有關係,但當在社群中如此熱烈反映這類看法時,相信不少板廠心碎一地,就算用料的錢一毛都沒算少。
筆者是看到更多人喜歡不含通道分拆的主機板設計,這邊是指 M.2 插槽不佔用 CPU X16 的分拆設計,那群人卻很喜歡雙 PCI-E 插槽共享 CPU X16 的設計,看來 M.2 通道分拆的設計有走向多 SATA 和多 USB 2.0 等同有失高規格定位的命運。
說回 X870E VALKYRIE,雙南橋設計共拉出 3 組 GEN4X4 通道,其中有一組與 PCIEX16_3也就是 GEN4X4 共享,加上 6 個原生 SATA,相信會獲得不少青睞和讚賞。
這要說到 PCB 上各 M.2 插槽的標示設計,那組字小得可憐啊,筆者真的看不到。老牌板廠看用 SB 一字代表南橋 (SOUTH BRIDGE),希望映泰讓新一代使用者看看什麼是 SB。
https://i.imgur.com/wybuDED.jpeg
豐富的連接埠
X870E VALKYRIE USB 前置輸出提供 1 組 USB-C 20 Gbps,1 組 USB-A 10 Gbps 19-PIN (共提供 2 組 10 Gbps USB-A)。
很多機殼都只支援 1 組前置 TPYE-C,X870E VALKYRIE 前置 USB-C 的分享上更貼合使用情境,不過映泰沒有跟隨競品提供支援高功率快充的設計。
至於 USB 19-PIN,就只有映泰堅持在做 10 Gbps 版本,這也沒有很貼合實際使用情境,因為筆者好像沒看過機殼廠商敢標 10 Gbps USB-A。可是這可能跟高功率 USB-C 快充一樣,就算達不到標稱值,應該也會比基礎值更高。
現今高階主機板為 USB 5 Gbps 而使用中繼器晶片的設計絕無僅有,映泰暴力使用 10 Gbps 中繼器晶片,屬高成本之作,更別說 19-PIN 內有 2 個輸出意味需要用到 2 顆中繼器,或 1 顆雙輸出的中繼器,這是 VALKYRIE 系列的重大特色之一。
https://i.imgur.com/fBj78Jk.jpeg
前置 USB 2.0 9-PIN 方面提供 2 組,共輸出 4 個 USB 2.0,要是映泰想辦法多塞幾個前置 USB 2.0 9-PIN,我願稱映泰為遠古板廠。
事實上現今主流裝置不乏使用 USB 9-PIN 作為連接,包含一體式水冷、ARGB 裝置等等,而 AMD X870E 由於是雙南橋設計,有多達 12 個原生 USB 2.0,另加 CPU 的 1 個,13 個 USB 2.0 卻因為主機板定位而大多不會在 I/O 處出現,這也是市場為勢所逼。
筆者是很喜歡 USB 2.0 的,前提是那是原生設計而不是拿原生 10 Gbps / 5 Gbps 換來,也不覺得 I/O 上出現 USB 2.0 會落伍,對於一些裝置來說,USB 2.0 甚至非常友好,例如藍牙和 2.4 G。
很多 AMD X870 / X870E 主機板因為 AMD 強制綁定 ASM4242 USB4,而把 USB4 / THUNDERBOLT 的連接砍掉,X870E VALKYRIE 是少數有保留下來的型號,相信能吃下 TB3 和 TB4,不過沒有標示為 TB5 READY。
另外,由於外置 TB / USB4 的擴展卡,大多吃 GEN4X4,有時候更需要主機板有指定 PCI-E 插槽。剛好映泰留有 GEN4X4 的 PCI-E X16 插槽,更是在 ATX 第 7 槽的位置,很適合 TB / USB4 這種高規格的傳輸裝置。
https://i.imgur.com/BYPCbrs.jpeg
COM 9-PIN 這東西在高級主機板上很少見,算是 VALKYRIE 的特色了。
有一點值得注意,那些 PWM 4-PIN 風扇連接,特別是 SYS_FAN,在 PCB 上有分 1 / 2 / 3 / 4,筆者個人建議是順序用,不過映泰這邊的分佈也不是順著來,例如 2 跟 3 在左下,右下那個是 4,然後右上的是 1。
至少在 FAN CONTROL 這套風扇控制軟體上,在筆者使用 Z790 VALKYRIE 的經驗來看,只能認到 SYS 1 跟 2 跟 3,認不到 SYS_FAN4。
當然映泰是有自家軟體 VALKYRIE AURORA 控制風扇轉速,BIOS 裡也支援直接控制風扇轉速,這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
這些 PWM 4-PIN 在轉速控制上,DC 電壓模式和 PWM 模式都支援 VALKYRIE AURORA。
https://i.imgur.com/f2JACjl.jpeg
在 AMD X870E 主機板中提供 6 個原生 SATA 連接的型號很少,因為平台可用 / 板廠可調用的 PCI-E 通道在 USB4 強制出現後變得更少,而原生 SATA 也會吃掉 PCI-E 通道。
所以重視原生 SATA,或想利用 PCI-E 甚至是 M.2 插槽轉出更多 SATA 連接的使用者,應該要選用 AMD X870E 而非 X870 南橋,BIOSTAR 的方案就很合適,不過 X870E VALKYRIE沒有附上對應數量的 SATA 線材,是認為使用者都已經有足夠的線材可使用了嗎?筆者不解。
https://i.imgur.com/kDQRkr8.jpeg
友善設計
‧ PCB 右上角有 2 顆實體鍵,分別是開機鍵 (P) 和重啟鍵 (R)。
‧ 燈效管理晶片 (ENE) 放在這個區塊也算是 VALKYRIE 的特色之一。
‧ 此區還有 2 組 5V ARGB 3-PIN,和 1 組 12V RGB 4-PIN,各最大支援 3A 裝置,供使用者提升 FPS / 使用體感。
‧ 另外 2 組 5V ARGB 3-PIN 則在 PCB 左下方區塊,4 + 1 共 5 組 RGB 相關連接在競品中也是不多見。
https://i.imgur.com/3jVyCkE.jpeg
‧ PCB 右下角區域有 2 組需要手動操作的實體鍵 / 切換 (雙檔)。
‧ 一旁是 CLEAR CMOS 實體鍵。
‧ 此區域還有 1 顆 DEBUG CODE 雙碼除錯燈。
LN2_SW1 為極限超頻而設,手動切檔後可把 CPU 頻率鎖在最低連行頻率,以免當機,筆者認為一般人不要動它比較好。
CLEAR CMOS 實體鍵,映泰建議按住幾秒來確保有妥善觸發重新載入 BIOS 原廠設定。
筆者個人認為關機後按 CLEAR CMOS 會比較保險,有條件的斷電源供應器 (AC)才按,不過筆者是比較懶,也幸好沒出過事。
關於 CLEAR CMOS,映泰在 VALKYRIE 上沒有提供 CLEAR CMOS 的 2-PIN 作為物理短接,這也算是 VALKYRIE 的特色了,不過 X870E VALKYRIE CLEAR CMOS 的電池還是很好找很好拔,所以也還好。
BIOSTAR 有提醒使用者在更換 CPU / 重新安裝 CPU 後,必須斷開 AC 以及按 CLEAR CMOS鍵。
這邊比較少見的設計是提供 DEBUG CODE 後就不提供那 4 顆反映不同硬體的狀態別識燈作為快速判斷,相信沒有人能夠質疑映泰老牌板廠的地位。
身為一家行銷多年,一向受人信任的貨物品牌,老牌板廠當然不只因為資歷夠久就能隨便喊,事實上微星、技嘉、與映泰都在 1986 年於台灣成立,1986 是一個好年份啊,對台灣以至世界的影響一直至今。
映泰為 USB 9-PIN、前置面板連接、COM、前置音效連接等等,都提供外殼作為保護!
https://i.imgur.com/pCVaTwq.jpeg
‧ 在 CPU 插座正下方,有 1 個實體切換,兩檔切換兩顆 BIOS 晶片。
‧ BIOS 晶片旁邊也有對應的小燈珠作為使用識別。
筆者是比較喜歡可手動切換的雙 BIOS 設計,遠比 DEBUG CODE 來得重要,可能是因為筆者爛,不懂得看 DEBUG CODE;雙 BIOS 方便嘗試超頻設計,以及嘗試新版 BIOS,同時可保留原 BIOS 原設定一鍵切回,不會因 CLEAR CMOS 和更新 BIOS 後遺失所有設定。
https://i.imgur.com/O9A600A.jpeg
軟體控制
映泰雖然歷史悠久,但軟體的部份應有的還是都有。想要在系統內控制燈效,可獨立下載一個名為 VIVID LED DJ Utility 的官方軟體,內有多組預設燈效和支援控制速度和顏色;想在系統內控制風扇轉速,則需要下載 VALKYRIE AURORA Utility,再打開 A.I FAN 的部份;至於那個 BIOSCreen Utility 軟體,是用來換掉開機時那個映泰的畫面。
音效方面,由於 X870E VALKYRIE 採用 ALC1220-VB2 和雙外置 AMP,使用者在安裝 VALKYRIE AURORA Utility 後可到 SMARTEAR 那邊把 GAIN 從 L 調為 H 換來更高阻抗模式底下的放大效果。
這個 GAIN 一經設定,就會自動生效 (預設是 L,應該是指 LOW IMPEDANCE 的意思),系統不須掛著 VALKYRIE AURORA Utility 這套軟體。
前置 3.5 MM LINE OUT 與後置 I/O 的 3.5 MM LINE OUT,同樣可享受放大功能的效果,放大功能基本上,就是放大音量 (和細節嗎?筆者不確定)。
主機板拆解介紹
裝甲與散熱
全部件拆下後有一些重點值得一說:
‧ 散熱器熱導管好像有點粗。
‧ 散熱器背面沒有螺絲,看來映泰對表面的燈板的耐久度非常有信心啊。
‧ 擋板背面是有海綿軟墊的,緩衝一下也抗 EMI。
‧ 南橋散熱和 USB4 散熱都是小小一塊,是比競品要小。
‧ 背板的導熱貼也沒有厚到很誇張,不做凹陷處理看來是正確的做法,背板比較美觀。
主要是這套供電設計的能力加上 CPU 的功耗特性,真的沒必要瘋狂堆上去。
要是映泰加背板上為 ASM4242 USB4 和雙南橋晶片補上導熱貼輔助解熱就好了。
整塊背板都有保護膜防止短路,螺柱也有黑色軟墊作緩衝,邊緣也有黑色軟墊作為支撐和防變形和防觸碰 PCB,整體保護性極高。
原來映泰也是知道有黑色軟墊這種東西,下次拜託墊一下 M.2 SSD 那邊。
USB4 的散熱器,這已經沒有到很誇張,有些大到不行,不做高一點的原因相信與 Wi-Fi 外部天線連接有關。既然 ATX 第 1 槽往往無作用,把 Wi-Fi 外部天線塞到擋板插在機殼第1 槽就完美了,只是少不免惹來臭罵,板廠也是很可憐啊。
相較 INTEL 即將發佈的原生直出方案,AMD 對於推高 AM5 主機板售價這一點真的不遺餘力,有料才能賣得貴嘛,價格就是價值。
https://i.imgur.com/FedxTiy.jpeg
X870E ATX PCB
把所有裝甲拿掉,完整的 ATX PCB 上滿佈用料,留白的空間不多,記憶體插槽那些銀色金屬裝甲現在變得更顯眼,競品很少有在用記憶體裝甲了,就算有也不過兩根。
背面的沒有太多主要晶片,主要是電容的天下,主供電部份那些 POSCAP 陣列非常壯觀啊。
https://i.imgur.com/navRT4j.jpeg
主供電設計
‧ 左上方有 2 組 EPS CPU 8-PIN,搭配 2 顆日系固態電容非常醒目,沒有輸入電感。
‧ CPU 插座的上方和左邊,共有 23 顆比較大的電感,分別有表面沒絲印的 1 顆電感、4顆 TR10 電感,以及 18 顆 R10 電感。
‧ 實際上,TR10 電感分別是 Vsoc 和 Vmisc,R10 電感則是 Vcore,至於無絲印的電感就是 Vccio_mem (MC)。
‧ 左邊共有 12 組供電,當中 10 組屬 Vcore,底下 2 組是 Vmisc;上方有 11 組,分別是 8 組 Vcore、2 組 Vsoc 以及 1 組 Vccio_mem。
‧ PCB 表面除了 EPS CPU 8-PIN 下方那 2 顆輸入固態電容,好像就沒有更多固態電容作為輸入了,因為輸入電容都在背面,全是 POSCAP。
‧ 輸出電容值得一說,因為那些固態電容都是台系鈺邦的 10K 小時版本,都是 560uF。之所以值得一說,因為上代仍然是日系固態電容,更是 20K 的版本。
就筆者所知,以固態電容來說,日系也沒有比台系好,反正日系都是中國製,台系固態電容甚至是電解電容都做得很不錯了。
其實就電供上,也慢慢不再是日系電容的天下,因為成本太高又沒有比台系強很強。
事實上縱觀各大板的電容選料以及對外宣傳,日系已不是主流了,甚至在高階主機板上也是這樣。
這邊筆者只是感到自己不年輕啊,當年日系大肆宣傳大行其道是多麼風光,如今卻連映泰都換掉日系。
不過 20K 換成 10K,是有點不好看,可能是電感和供電模組改強後的配合吧,固態電容據說也不是越多越好,背後講求搭配平衡。映泰這邊給得很多,相信有自己的考量,超多固態電容作輸出電容也算是 VALKYRIE 的標誌了。
https://i.imgur.com/1UGGktS.jpeg
‧ Vcore 的一體式供電模組是 RENESAS R2209004HB0 110A SPS,目前還查不到其他資料,官網說這是 110A。
‧ Vsoc 的一體式供電模組是 INTERSIL (RENESAS) ISL99360 60A SPS。
‧ Vsoc 的輸出電容包含 4 顆固態電容和 1 顆 SPCAP,以及幾顆 MLCC。
https://i.imgur.com/EWIMF5A.jpeg
‧ Vcore 與 Vsoc 的 PWM 控制器是 RENESAS RAA229628,目前查不到資料,但相信是一款 20 組 PWM 輸出的雙路控制器,負責直連 18 組 Vcore 和 2 組 Vsoc。
‧ Vmisc 的一體式供電模組同樣是 INTERSIL (RENESAS) ISL99360 60A SPS。
‧ Vmisc 的 PWM 控制器是 RENESAS RAA229613,目前查不到資料,相信可提供 2 組 PWM訊號直連控制 2 相 Vmisc。
‧ 絲印 UV=AJ 是 RICHTEK RT8237K 單相 PWM 控制器,內含上下橋驅動直連上下橋負責 Vccio_mem。
‧ 上下橋都是 SINOPOWER SM4364A N-CHANNEL MOSFET。
https://i.imgur.com/V7m2DCW.jpeg
南橋與平台擴展
PROM21 0GA2 以上行 GEN4X4,擴展兩組獨立的 GEN4X4,和一組 4 個 SATA 或 一組 GEN3X4;另提供 6 個 USB-A 10 Gbps 和 6 個 USB 2.0。
雙南橋採用串連設計,實際上共提供獨立的 3 組 GEN4X4,以及兩組共 8 個 SATA 或兩組共 GEN3X8,USB 數量翻倍。
全憑猜想,平台擴展分配猜測如下:
CPU 28 組 GEN5 通道:
‧ PCIEX16_1 佔用 GEN5X8
‧ 4 顆 PS7101 佔用 GEN5X8 並決定分配至 PCIEX16_1 或 PCIEX16_2
‧ M2M_CPU 佔用 GEN5X4
‧ ASM4242 佔用 GEN5X4 但只能吃 GEN4
‧ PROM21 0GA2 佔用 GEN5X4 但只能吃 GEN4
CPU 與南橋共 16 組 USB 10 Gbps:
‧ 後置 8 個 USB-A 10 Gbps 佔用 8 個
‧ 後置 2 個 USB4 USB-C 經 ASM4242 佔用 2 個
‧ 後置 DP 1.4 佔用 1 個
‧ 前置 1 個 20 Gbps TYPE-C 佔用 2 個
‧ 前置 1 組 USB 19-PIN 10 Gbps 佔用 2 個
CPU 與南橋共 13 組 USB 2.0:
‧ 前置 2 個 USB 9-PIN 佔用 4 個
‧ Wi-Fi 插槽 (BT) 佔用 1 個
‧ ENE 微處理器佔用 1 個
雙南橋的 20 組 PCI-E 通道:
‧ M2M_SB_1 佔用 GEN4X4
‧ M2M_SB_2 佔用 GEN4X4
‧ PI3EQX16012 與 PI3EQX16021 共同佔用 GEN4X4,按組態分配至 M2M_SB_3 或 PCIEX16_3
‧ 6 個 SATA 佔用 GEN3X6
‧ Wi-Fi 插槽佔用 X1
‧ RTL8125D 佔用 X1
整體分佈合理,主打原生設計,PCIEX16_3 與 M2M_SB_3 的切換提供彈性,CPU GEN5X16 有分拆兩組 PCI-E X8 插槽屬高級設計。
CPU GEN5X16 沒有再分拆出 M.2 插槽滿足喜歡 M.2 插槽隨便用的使用者,不會導致使用者不爽顯示卡只剩 X8,要是能提供更多 USB 2.0 就最為理想。
有 1 個 USB 10 Gbps 好像沒分配,不知道用到哪裡去,沒用到的話好可惜。
https://i.imgur.com/aytUZJH.jpeg
網路與音效設計
‧ REALTEK RTL8125D 2.5 Gbps 有線網路控制器,提供 1 個 RJ45 2.5 Gbps。
https://i.imgur.com/9gu6P5H.jpeg
‧ REALTEK ALC1220 CODEC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內建放大器更支援 3 級自動調節。
‧ 完整的音效隔離線由 I/O 拉自左下角,最後的倒勾走線筆者也沒看到競品有類似做法。
‧ ACL1220 旁邊有 1 顆 POSCAP,也是罕見,下面還有 4 顆音效電容。
‧ 2 顆 SAVITECH SV3H725 AMP 放大器,好像比常見的 715 版本更強,而且映泰用了 2顆之多。
‧ 有看到 AU2 那一顆 SV3H725 AMP 連向左下的三條腿 MOSFET,似是用作阻抗偵測和防爆音以及調節。
‧ 實際上 3 顆放大器 (2 顆 725 和 1 顆 1220),筆者也不知道 VALKYRIE AURORA 軟體裡的 SMARTEAR 是在調哪一顆。
‧ SV3H725 以下還有 1 顆絲印為 GH15B 的 DIODES AZ1117C LDO,作為供電。
https://i.imgur.com/eh2h1Jt.jpeg
USB 與影像輸出
‧ NB7N621M 是 ONSEMI 12 Gbps LEVEL SHIFTER / LINEAR REDRIVER,目測負責 DP 1.4 8K60Hz 輸出。
‧ P3HDX1221A 是 DIODES 的 HDMI LINERA SHIFTER,目測負責 HDMI 2.1 8K60Hz / 4K120Hz 輸出。
‧ 以上兩款晶片都是 8 Gbps 版本,四通道合計 48 Gbps,足以支援真 HDMI 2.1 無 DSC設計。
‧ RAA229628 之下有 2 顆同款晶片,DIODES PI3EQX1004E DUAL 10 Gbps USB REDRIVER,各可負責 2 個 10 Gbps USB 的訊號。
‧ 目測負責 SMART BIOS UPDATE 按鍵下方的 4 個 10 Gbps TYPE-A。
‧ ASMEDIA ASM4242 USB4 40 Gbps 控制器,以 GEN4X4 提供 2 個 USB4 USB-C 40 Gbps,且負責提供 DP ALT 功能。
https://i.imgur.com/Lzm8wve.jpeg
‧ ASM4242 之下還有 2 顆同款晶片,DIODES PI3EQX1004E DUAL 10 Gbps USB REDRIVER,各可負責 2 個 10 Gbps USB 的訊號。
‧ 目測上面那顆負責 USB-C 之上的 2 顆 USB-A 10 Gbps,下面那顆負責 RJ45 那 2 顆 USB-A 10 Gbps。
‧ ITE IT8857FN USB PD3.0 控制器,支援 2 組 USB 的 PD 控制,應該是搭配 ASM4242為雙 USB4 USB-C 40 Gbps 提供基本的 15W PD3.0 快充。
‧ 前置 USB 10 Gbps 19-PIN 旁邊有 1 顆 DIODES PI3EQX1004E DUAL 10 Gbps USB REDRIVER,負責 2 個 10 Gbps USB 的訊號。
‧ 前置 20 Gbps TYPE-C 的訊號由 DIODES PI3EQX2024 20 Gbps REDRIVER 負責。
https://i.imgur.com/JEE7lmX.jpeg
PCI Express
‧ 兩組 GEN5 PCI-E 插槽之間,共有 4 顆 PHISON PS7101 GEN5X2 通道切換器,一同負責將 CPU GEN5X8 按組態切換至 PCIEX16_1 或 PCIEX16_2 上。
‧ 1 雙 DIODES PI3EQX16012 和 DIODES PI3EQX16021,共同負責切換 GEN4X4 至 PCIEX16_3 或 M2M_SB_3。
https://i.imgur.com/aMDLZH2.jpeg
其他主要晶片
‧ RENESAS RC21008 EXTERNAL CLOCK GENERATOR 外部時鐘產生器,提供額外控制 BCLK 的功能。
‧ RYZEN X3D 系列不支援超倍頻,BCLK 超頻成為唯一方法,也不會影響到 DDR5 以及 PCI-E。
‧ 2 顆 DIODES PI4IOE5V9535 I/O EXPANDER,擴展更多 GPIO,未能確定用途。
‧ ITE IT8625E SUPER I/O 晶片,負責監測電壓、溫度、風扇轉速等功能,也提供風扇轉速管理,和負責開機。
‧ 絲印為 232GG 是 DIODES AZ75232GTR-G1,RS-232 DRIVERS AND RECEIVERS,負責提供COM 連接。
https://i.imgur.com/mhMqHYW.jpeg
‧ ASMEDIA ASM1012,映泰告知我們這是用來支援 SMART BIOS UPDATE 免開機更新 BIOS的晶片。
‧ 1 個 ROM,ATMEL ATMLH218。
‧ 雙 BIOS 晶片都是 WINBOND W25Q256JW 32MB 版本,各自擁有 1 顆 ROM_LED。
‧ 風扇驅動器都是 NUVOTON NCT3947SA。
https://i.imgur.com/zz1IAsR.jpeg
‧ ENE 6K7732UA0 微處理器負責燈效管理。32UA0,第一板廠喜獲老牌板廠認同,大小跟針腳數量和封裝都長得一模一樣啊。
https://i.imgur.com/fJJETyP.jpeg
結論
https://i.imgur.com/OsJR7T7.jpeg
希望大家看完以上的解析,能更了解 X870E VALKYRIE 這塊主機板的設計,筆者很喜歡 X870E VALKYRIE 這種簡潔有力的命名方式,很好記在腦海中。
作為 X670E VALKYRIE 的繼承者,AMD X870E 主機板在不大改 PCB 方案的前題下,也很難有變化。但這也沒辦法,特別是映泰並沒有推出多款型號,同一開案設計多用幾次分攤成本也是意料之中。
筆者認為值得思考的是夠不夠用的問題,X870E VALKYRIE 的確沒有那些前置 TYPE-C 60W快充、SLIMSAS、M.2 散熱背板、PCI-E 8-PIN 輔助供電、SAFEBOOT、CPU X16 手動降速等等的新穎設計,但如果你用不太到這些,也喜歡多原生 SATA、多原生後置 10 Gbps TYPE-A、強大的內置顯示輸出等等,相信你會愛上在基本功花費大量成本和心血的映泰!實實在在不把同一組 CPU GEN5X8 切到三四處的設計,也許正反映著 X870E VALKYRIE 就是純粹、低調、不爭的性格。
映泰也沒跟你扯什麼真假 Wi-Fi 7,因為直接沒附 Wi-Fi 模組,但足夠映泰吹上天又容易觸動遊戲玩家神經的 HDMI 2.1,倒是默默地在官網簡單寫上一句 TRUE HDMI 而已。
音效若把 ALC1220 與 ALC4080 視為同級,那麼映泰這套搭載 2 顆 SAVITECH SV3H725 AMP 的方案,可能是目前同級用料最頂的設計!放大器模式也支援軟體調整 SMARTEAR,競品要麼只上 ALC1220 / ALC4080,頂多再加 1 顆 712 而已。
總結以上,從 X870E VALKYRIE 身上看到老牌板廠很有自己的堅持,走出自己的路,甚至已經超前許多,例如前置 USB-A 10 Gbps,同一時間映泰也有慢慢改變追趕新東西,例如 110A SPS 跟得很緊啊。
如果你喜歡顯示卡就是要 X16,而 M.2 隨便插不影響,BIOSTAR X870E VALKYRIE 女武神值得你留意,她更是其中一款帶 RC21008 CLOCK GEN 的高規格主機板,如果市場售價也進入你的預算好球帶,X870E VALKYRIE 不容你錯過!
--
※ 編輯: AreLies (42.77.246.220 臺灣), 11/02/2024 13:30:41
台灣的映泰還有在運作嗎…好懷疑
還有啊 只是只有在PC家上架而已
映泰進進出出多次了貨又少
非一線廠的BIOS真的用不慣…
這家的 寧願小石頭 我還是選御三家好
momo跟pchome賣的biostar主機板好像
都是低階的,哪裡買得到女武神?
這家板子很謎,工商看得到通路買不到
映泰最大問題是,哪裡買得到啊?
滿帥的, 根本十萬伏特版本
21
[開箱] 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 主機板評測本文經PC Unboxing授權轉載 網頁好讀版: ------------------------------------------------------------------------------- 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 主機板開箱評測19
[開箱] 為9000 X3D做準備! MSI X870E Carbon網誌無廣告版 為了迎接嶄新的Ryzen 9000,AMD偕同板廠推出全新X870、X870E主機板,當然本人最期待 的還是X3D系列CPU,總之先準備好主機板! 個人感覺微星本次在X870及X870E的火力比較集中,只各推出兩款主機板,避免使用者選15
[心得]AMD 7900X與BIOSTAR X670E VALKYRIE實測AMD Ryzen 9 7900X與BIOSTAR X670E VALKYRIE外觀與測試數據影片支持請訂閱 AMD發表桌機AM4 5000系列已接近兩年,這期間僅更新過APU G系列與5800X3D,網路上陸 續有AMD新一代桌機AM5產品線的消息,讓人期待實際表現為何。 早先傳出2022年9月15日上市的網路消息,後來確定AM5平台於9月27日上市,延續Ryzen命13
[情報] BIOSTAR 映泰主機板娘曝光BIOSTAR 映泰主機板娘獨家曝光 -- 如果每天相處的電腦零組件也能變成香香的老婆該有多好!BIOSTAR 映泰神祕女孩們聽到6
[開箱] BIOSTAR Z590 VALKYRIE 11代主機板搶鮮看本篇主機板搶鮮看動態影片請見此: Intel預計在2021年3月份左右推出最新一代,也就是11代處理器, Rocket Lake-S新架構支援晶片組型號目前所知有Z590、B560、H510三種, 這次11代主機板卻在1月12日解禁,跟以往相比更提前許多, 也許提前是要彰顯新架構的優勢,更像是要持續炒熱新架構的網路討論度,3
[情報] BIOSTAR 曝光Z590 VALKYRIE系列主機板BIOSTAR將推出一系列名為Valkyrie的主機板 製造商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預告片可能表示新系列將採用黑白設計。預告片的翅膀與北歐 神話中的女武神相關。 BIOSTAR計劃推出採用新系列的兩款主機板:Z590 Valkyrie(ATX架構)和Z590I Valkyrie(Mini-ITX架構)3
[開箱] BIOSTAR Z590 VALKYRIE搭載11900K超頻本篇超頻測試動態影片請見此: 先前分享過一篇Intel Core i9-11900K有無開啟ABT效能差異, 本篇使用現有配備再進一步做11900K超頻設定、效能比較、散熱表現等分析。3
[情報] Biostar曝光Valkyrie和Racing Z690主板BIOSTAR 率先展示了其即將推出的擁有LGA1700插槽的產品。 目前還沒有ASUS、GIGABYTE或MSI即將發布的跡象1
[情報] 映泰 Z690A VALKYRIE 主機板預購送D4映泰五年保 女武神系列 ★★★預購Z690主板贈品內容★★★ 【GEIL EVO X II 高速記憶體】-DDR4 3200MHz 16GB(8Gx2) 型號: GAEXSY416GB3200C16ADC 1.35V1
[情報] 映泰 X670E 女武神首批送小禮包來源 ︰ 映泰官方FB公布 BIOSTAR 映泰X670E VALKYRIE 首購 X670E 女武神系列 送小禮包
71
[心得] [反推] 華碩全部的X870/X870E主板15
Re: [閒聊] 9800X3D無限伍壓的住嗎4
[菜單] 70~90K 雙螢幕遊戲機健檢12
[請益] 玩rimworld 哪顆cpu比較適合3
[菜單] 12K中度遊戲機2
[開箱] DEEPCOOL MYSTIQUE 360 AR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