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徵求推薦ITX機殼
近幾年ITX變成很多玩家甚至入門新手都想嘗試的領域,我不敢說我玩多久,
但我目前玩過幾咖的感想是:
1. 很花錢,非常的花錢,你會一直買東西來嘗試更換直至你的理想狀態。而且超花時間2. 你會變得很神經質,裝完後始終會覺得哪裡不完美。
3. 組裝ITX前,材料選購,整體電腦使用需求必須要事前完善規劃,就算完善規劃
安裝後翻車機率還是很高。
4. ITX給店家組裝除非是找專業改裝店幫你安裝,不然罰站屋,藝人店基本上線綑一綑
就給你塞進去,絕對達不到你要的理想狀態。
5. 沒事不要給ITX塞水冷,幫朋友弄過一咖很想死。另一台弄Ghost S1搭L12散熱器裝起來輕
鬆愜意,對我來說不上水冷為前提,11L左右的機殼反而相對簡單,只需專注在理線。6. 如果普通ATX規格、M-ATX規格組裝上,理線這部分沒耐心、或是功力不夠,千萬不要 碰ITX,裝完後你會神經質*10000倍。
7. ITX配置下,更換一個零件很容易牽一髮動全身,如有遇到想升級或是更換散熱配置, 務必再三爬文、研究產品尺寸、事前規劃。
8. 玩ITX的人,Bit螺絲組合工具是最基本的、束帶、鑷子、等等都要考慮購買。
分享一下我踏入ITX的經歷,
緣起,用了7年的E2-1245V2在2018年某一天晚上自刎,導致沒電腦用,當時還是M-ATX
的電腦,使用PS07機殼,當時已經覺得是我自己的頂峰之作,沒什麼好挑剔,一直嚮往
弄一台ITX小型點的主機(同原PO),但至少我是有一點組裝基礎在。也趁這時也跳槽到的AMD 選用ZEN+ 2700X,然後地獄不歸路就開啟了。
簡述一下個人電腦必須要的需求:
1. 至少兩顆3.5硬碟,我喜歡本機存一份,自用NAS一份冷儲存一份。
2. 散熱中等偏上,要安靜(所以我下文散熱設備幾乎清一色選用貓頭鷹)
3. 我有爆管恐懼症,所以自己電腦絕對不使用水冷。且我懶得買訂製線。
4. 我是電腦不發光主義派,也絕對不要有側透。
5. 15~20L的規格是我個人較喜愛的,靈活變化擴充多,比較不死板。但也噴錢。
6. 因為有Rip CD需求,起初很堅持要有5.25光碟槽,但後期妥協改外接。
一. PC-Q18時期,出社會前,一直很嚮往買聯力機殼,想說第一次組剛好又問到此款
有庫存,就訂了,這架構算是N200、M1架構和我現在愛用殼DA2的史始祖,當初是
面向NAS組裝為主,散熱擴充能力極差,但是硬碟擴充能力超級優秀,我算是反其道 而組,一開始配置是2700X(L9x65散熱器)+顯卡VEGA56,當然散熱是災難一場,當初 玩聖歌基本上CPU和顯示卡都是頂著溫度牆在運作的...且14cm進氣風扇風切聲真他x 不然這殼的外觀真的漂亮,如果聯力可以依M1架構改良復刻我絕對買單。
https://i.imgur.com/cdanpYf.jpg
二. PC-Q11時期,因為受不了兩個月Q18配置都是頂著最高溫在跑,且實際遊戲需求
用不到VEGA56,就把56賣掉換RX570 ITX小短卡,但2700X溫度實在是不好壓,
適逢5600X開賣就換掉,穩定使用,但下方3.5吋專門放rip檔案的硬碟一直吃顯卡
廢熱,硬碟溫度到冬天還是常駐溫度50+。
為了壓制2700X、5600X溫度以及避免CPU風道和PSU搶風,陸陸續續換了鐮刀大手裡劍 3、AXP-100普通版搭貓貓、AXP-Full Copper 搭貓貓、L9a直到換了L12S散熱器並往PSU 風扇裡吹氣才達到理想CPU溫度壓制。
https://i.imgur.com/FXMo9Nz.jpg
三. Streacom DA2 ITX(銀時期+黑時期),PCQ-11有致命缺點是濾網位在側板內,每次清潔 都要將12顆側板螺絲鬆掉才能清潔,加上顯卡溫度和硬碟溫度始終達不到理想溫度, 起初尋覓預計換N200或M1,但默默看到MOMO此殼有特價、自由骨架設計和外觀完全打 中我的點,就捏著買下去了,雖說是自由骨架,但玩來玩去在雙3.5吋硬碟需求下
用M1架構配置去組裝還是最理想。硬碟溫度解決了,期間把RX570替換過技嘉和華碩 2060 itx短卡,但這兩張單風扇實在是太吵了,後來改用ZOTAC 1660Super TW FAN
才達到滿意的溫度和噪音壓制。
a.Q11轉DA2 ITX(銀)
https://i.imgur.com/8M5I4IZ.jpg
往兩邊跑,導致撞風,積熱在主機板和PSU之間,側板在這空間背後都非常燙。
https://i.imgur.com/hnMFhC3.jpg
b.後來看到DA2 ITX出V2版本,主要是把電源延長線線頭改良,並改進上下壓克力板設計重點是V1版本缺貨已久的黑色,V2馬上有貨,而且又是萬惡的MOMO折價券,就刷下去了。https://i.imgur.com/seAv4Tv.jpg
起初維持下吹式配置,背面也重新整線,但後來發現CPU電源線因為這角度整線導致破皮(右上角),但剛好自己用的PSU都是銀欣的,模組線材通用,後來就拿閒置的線拿來替換。https://i.imgur.com/QJdVrY2.jpg
後續研究外國的組裝文章,將下吹散熱器改用小塔散U9s、並雙背風扇,此時CPU已改為
5700X,整體電腦的散熱和效能平衡性已趨成型。
https://i.imgur.com/a5Yo16v.jpg
後來覺得屎色才是貓頭鷹本色。就換成一般版U9S,起初也是雙背風扇,但測試後
發現單一顆其實壓制力已經很夠,就取消雙背。顯卡也同一時期改為RTX3060。
https://i.imgur.com/KWNVSue.jpg
較近期配置,CPU已換5900X、主機板也升級為X570SI、顯示卡也更換為RTX4070,
但卡長較先前ITX長很多,考量顯卡發熱量沒以前高,就將吹硬碟的A12x25改為NF-A9,
基本上已經沒什麼不滿意了,已經是很理想的狀態,唯獨U9s壓5900X稍嫌心有餘而力不足https://i.imgur.com/RAFbg6z.jpg
當前最終配置,基本上已經不太會再動了,對我來說散熱器、CPU、顯卡配置已經是此機殼架構的頂規了,剛好搭配折扣就把看很久的D12L拿下。同樣5900X ECO模式之下,因空間捨棄正後方NF-A9排熱,但相較於先前U9S散熱器,燒R23、玩遊戲都降超過10度,電腦風切聲整體來說大幅下降,不刻意近聽幾乎無聲。背部也全面重新換線、整線。
https://i.imgur.com/VjRSaRF.jpg
電腦配置參考:
CPU:5900X ECO Mode其餘全AUTO(跑預設105W目前新D12L也是輕鬆壓)
主機板: 技嘉X570SI AORUS
記憶體: V-Color DDR4-4000 32G*2(因CPU問題頻率跑@3733)
PSU供電: Silverstone SX800LTI鈦金牌
顯示卡:Zotac RTX4070 Edge Twin FAN,長度在理想範圍,且8PIN接頭,不想用新接頭。HDD: 東芝企業8T*1 、WD金標*1
SSD: M2- OWC P12 PRO 2TB*2、 2.5吋- 創見SSD230S 4TB*2
CPU cooler : Noctua D12L
DA2 ITX缺點:
1. 無M1或N200顯卡下方可再加裝兩顆風扇幫助進氣。但目前RTX4070玩單機遊戲地平線
全開大概也才7X度。(其實下方可以裝風扇,但顯卡幾乎只能用單槽款)。
2. 顯卡最多限制2.5槽厚度,要拔掉下面散熱網的壓克力板才好安裝,不然角度會卡死。3. 硬碟區無法如官方宣傳的4顆3.5吋並排組裝,實際是可以,但是會卡在散熱以及線材 安裝間距。
4. 貴、真他X的貴,如果沒對這外型很愛的話,建議有閒錢再嘗試。
DA2 ITX優點:
1. 自由骨架架構,可以參考官方或是代理網站資料,如果我沒限定3.5吋硬碟一定要有的話,玩法會超級多元,不用依賴M1架構基礎下安裝。
2. 散熱和防塵能力優秀,目前我的只開啟ECO其餘全AUTO配置下沒看過頂到溫度牆過,夏天不開冷氣散熱依然優秀。
3. 濾網清理簡單,上下濾網外觀擦一擦就好,側面側板免螺絲壓一下就起來好清潔。
4. 板金板厚非常優秀,做工細膩扎實,其實這咖真的貴,但我買了不後悔。
後續有機會再分享NAS ITX好殼銀欣CS01。
https://i.imgur.com/NPZcI6F.jpg
以上小弟潛水很久難得獻醜,請多指教包涵,謝謝
※ 引述《HIRU (HIRU)》之銘言:
: 其實現在用的機器也才一兩年(i5-12400)(m-atx)
: 不過換換病發作 很想搞個itx來騷屁股一下
: 目前在考慮Fractal design的Terra
: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推薦的選擇?
: 另外看了一下版上單子的風向
: 看來cpu的風向又轉回A家了是嗎?
--
Grado的好,只有GG最知道。
https://i.imgur.com/HPxZC9E.jpg
--
真實故事
最吐血的是擺弄拆裝半天,搞不好溫度沒
低多少= =
何止降沒幾度,弄完還會給你升溫呢!!
換來換去最近快要崩潰放棄ITX殼了
推推,有興趣
笑死 真的就這樣 所以組了NR200P之後都不看
菜單了 想加3.5也是打開側版看看 OK算了
我有一咖 ITX 拆了以後五年沒動過...
A4h2O我換網卡 拆到不爽就抱去給欣亞拆
裝了 抱回來還可以
我之前formd t1為了要把水冷換薄扇還要去
找美規m23 16cm的螺絲
台灣五金行根本買不到最後只能用掏的
Itx 過程 買了新零件了好爽 等寄到了 裝
上去就開始是這樣嗎 啊對呀裝下個零件變
成為什麼裝不進去然後思考 有對了然後又
卡關 就變成你他媽的什麼
但塞進去就是爽 又小又強
是說a4那咖本來就設計來給水冷的 給空
冷的高度很低
第一台朋友的他5800X3D只好摸鼻子上水,第二台朋友的只用5600X,我就L12 塞進去了事(挖鼻孔,可惜當初兩台忘記拍照,不然可以分享更多。 →更正,我幫朋友組的應該是Ghost S1記錯...
裝習慣之後會覺得有水冷比較好裝
Itx好幾個殼看的時候官方影片都是用開放
式水冷的
因為基本上都是煙囪排熱,所以風道好控
兩個冷排風扇好用
我的meshroom mod從加拿大寄來了現在很怕
想裝又不敢裝
現在真的會懶,本來今天D12L到貨安裝前做比對以為要拆顯卡覺得懶,想丟到過年再玩, 就先只拆原有U9S,意外地可以直上,但風扇扣具弄老半天,沒手路...
訂製電源線是該花的一筆,這筆錢千萬不
要省!
這部份看人,A4夾結構比較需要,銀欣、海韻本身的線偏軟可以不買訂製線。
本來想要組ITX放房間 查了一下有夠麻煩
還是組ATX放客廳用筆電串流就好
ITX就是拆拆裝裝裝裝拆拆XD
自己買meshroom已經算相對容易裝的
結果喬280水冷管一樣重裝了兩次XD
Deskmeet簡單多了
等以後賺錢了再來玩itx好了 不用組就
知道超花錢
所有東西都是越小越貴 手機也是 筆電也
是 外送茶也是
ITX 就高端低端兩種,低端像是deskmini
,就花費不高也不難組,高端的就是要
上顯卡要上高功耗CPU 的,要處理散熱問
題。
配deskmini 的人大多數都只是i3/i5或者
是APU 。
你是心魔太多才有這麼多問題吧,你放不
下就算是裝一般atx也是會有這些問題,我
itx就零件買一買裝一裝就用了,也沒管理
線,只要不吵,溫度高一點甚至手降點壓
跟頻率也沒差
欸欸!!經你一說,真的是心魔,神
經質後最高境界,哈哈
傻瓜超人K39 K55那一派的其實可以便宜
又不難裝,而且體積真的小才算itx
原Po比較追求完美才會這麼累
不要有顯卡一切好說,文書機最佳解
就是要追求那種好看的殼才會自己在那邊瞎
折騰 但就是好看啊
推一個 看到8700G發表 也讓我有買ITX來
玩的衝動 要是沒3A遊戲需求 不裝顯卡 理
線的難度應該會降低很多吧?
顯卡的整線難度反倒還好,用a4機殼難度
還更低
比較麻煩的是主機板24p,還有面板io開關
那些
ITX真的是不歸路
我第一次挑戰組itx,meshlicious機構上沒
遇到問題,但反而遇到CPU跟pcie延長線DOA
,反覆送修拆拆裝裝真的崩潰
直接變A黑,逢人就說不要貪便宜買AMD
看起來都是$$$ 猛
QQ我是i5 12500的deskmini,算低端了
但我ram32g m.2 2G耶
我跟板大一樣itx機殼換來換去,最後還
是回到tt core v1 前面海綿換成塑膠網
,側面改磁吸網,再改個type c接口
便宜又好用,淘寶過來7xx之前買了一堆
,什麼nr200啦,美國火牛啦,大陸各種
,聯立,都便宜出清了
itx板底部ssd拉出來改裝
誠如板大說的itx要繳很多學費,傷錢又
傷腦
想買8600G 但看到ITX主機板要9000元
實在吐血 我還停留在5000元的時代
等2024年底8600G售價降低點再組
啊不過到時候可能又變成DDR5 很貴了
呵呵
ITX文書機蠻好入門的,重點要確定沒有升級
需求,之前幫兩個女性朋友弄精緻小巧的ITX
文書機,可以美美的放在桌上,又可以輕鬆開
機+插USB,省腳下空間也不容易長灰塵,用了
五年還是內部和新機一樣乾乾淨淨,她們也一
直用得很滿意~
中階板大概5~6000啦 amd的,8600g也算
文書機吧,等二線三線場出的itx板
itx難在要夠小,又要塞強cpu和gpu硬體
和軟體的調整,文書機順順問題不大
50
[閒聊] ATX 大板的必要性?其實標題應該包含MATX的 目前的電腦組了有好一段時間 使用的是MATX的主機板 一般除了裝顯示卡以外 另外一個PCIE插槽好像沒有用到的機會 就算是ATX大板好了38
[請益] ITX機殼哪個比較好?未來想要組ITX,被這2款機殼燒到 1.SSUPD MESHLICIOUS 2.NZXT H1 如果推薦SSUPD可能會買塔扇(預計組12代I5配3060等級顯示卡或4060) (還是這款推薦水冷?)38
[心得] 2022 ITX電腦配置指南聲明:本文沒有為任何廠商打廣告,內文提到的產品也只是僅供參考,並不代表一定推薦 。所有價格請以市價為準。 無廣告網頁好讀版: 隨著CPU與顯卡功耗爆炸性增長,現在的ITX玩家是越來越辛苦了,Ncase M1的停產更是對26
[心得] 大廠教你做ITX機殼,酷瑪NR200P開箱本文沒有葉配,請安心服用。 無廣告網頁好獨版: 話說我組裝完當天就看到Huan發布這個機殼的新影片,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整線比他好看。 Coolermaster(我喜歡叫酷媽)在去年推出ITX規格的H100P,前面板使用一顆20公分RGB風扇 ,十分有特色,可惜安裝繁複,相容性也不好,似乎目前已經停產了,好在這次推出30
[請益] ITX機殼選擇大家好,初次發文請教 因在外租屋房間空間有限,原本主機放置於地板上嫌占空間 近期看到朋友自行組裝一台ITX規格的主機放置於桌面 覺得很清爽,所以也想組一台替換現有主機 需求:26
[開箱] FSP CST350機殼開箱狼窩好讀版: FSP CST350機殼特色: ●體積小型化,四個面採免螺絲易拆結構,模組化設計可修改空間配置,自由搭配Micro ATX或ITX主機板,ATX或SFX電源供應器,支援顯示卡直立安裝26
[開箱] CST350緊湊型M-ATX機殼裝機心得本文同步發表於PTT、巴哈姆特、個人網誌MATTERS (本篇測試文有點冗長,因此在文章的前段會先曬圖+總結給大家聞香,後段才會寫比較細 節的部份,留給買了機殼的你們) 緊湊型M-ATX機殼在台灣的DIY市場相當罕見,在對岸卻是熱門選項,因為ITX主機板+SFX 電源通常價格較高,使用M-ATX主機板+ATX電源可以降低很多預算。對於主流消費者來說11
[開箱] 巨大化ITX塔型FD Meshify 2 Nano裝機開箱希望也能另外更換顏色面板之好讀版 Fractal Design 的 Meshify 2 以及 Define 7 主要分為 E-ATX 以及 COMPACT 緊湊型的 ATX M-ATX以及ITX則是一直沒有補齊推出7
[開箱] 這個ITX機殼不一樣 NZXT H1開箱Matters無廣告網頁好讀版: NZXT H1同樣是大廠進軍ITX的其中一員,其獨特的設計和高昂的售價令不少人望而卻步, 筆者認為,NZXT H1定位清晰,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相信喜愛的人就會愛不釋手。 本文一樣拜託給我錢沒有業配,看到有人便宜賣就買回來玩。 NZXT H1僅有13升的體積,自帶一組140水冷和650W金牌SFX-L電源(海韻代工),台灣定價3
[情報] 視博通 SAK251(W) MATX 新機殼上市視博通新殼 SAK251 SuperChannel 視博通 SAK251(W) $ 2090 支援背插式主機板裝置 , 降低安裝的難度
爆
[情報] NVIDIA RTX 5090為何那麼貴 黃仁勳說真話99
[情報] 9070XT跑分超4080S 10%?價格16K起?真假..52
[請益] 癢到受不了 7500f想換 該選7700還9700X?14
[請益] 君主創世紀850W是否可轉接16pin18
[請益] 850電源選擇35
[開箱] AM4用六年! R7 5700X3D極簡升級紀錄51
[心得] 5700X3D到底多賣?6
[菜單] 130K遊戲機1X
Re: [情報] 真...是時間不夠?9070XT跑分超4080S 10%?4
[菜單] 20~25K 看股機1
[菜單] 38-40k 遊戲機(含OS)4
[菜單] 30k左右遊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