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AMD 如何應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看板PC_Shopping標題[閒聊] AMD 如何應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作者
Severine
(賽非茵)
時間推噓23 推:27 噓:4 →:54

原文來自對岸 智通財經網
盡量修了一點用語 如有疏漏請見諒

本周,業界關注的焦點非CES2021莫屬了,英特爾(INTC.US)、AMD(AMD.US)和英偉達
(NVDA.US)這三家,憑借其市場影響力,以及同時具有半導體行業和消費類產品核心元器件供應商的「雙重」身份,是歷年CES展最受關注的廠商,今年自然也不例外。這其中,AMD似乎更受關注,原因自然是其近幾年披荊斬棘般的攻城掠地速度,在PC用CPU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有壓過英特爾之勢。

趁著這股勢頭,在本屆CES展上,AMD發佈了13款移動PC處理器,其中的重點是採用Zen3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該系列產品的代號為Cezanne,最多8核16線程,相對於上一代產品,L3緩存容量翻倍,從8MB變成了16MB。

此外,AMD還介紹了移動版的RDNA2獨立顯卡,可支援[email protected]的遊戲,預計會在今年上半年
發佈,桌面版的主流RDNA2顯卡也是在上半年發佈。

推出這麼多的新品,體現出了AMD的自信,其底氣自然是來自於其CPU亮眼的市佔率。就在上周,據媒體報導,自2017年推出銳龍品牌之後,AMD在PC CPU市場份額逐步提高,與英
特爾在這一市場的份額差距也逐漸縮小,近期還一度超過了英特爾,來自benchmark的CPU使用數據顯示,當地時間1月4日上午,在採用x86CPU的PC市場上,AMD份額為50.8%,英特爾
為49.2%。儘管這次只是短暫超過英特爾,但這是AMD在PC CPU市場的份額,時隔14年再
次超過英特爾,上一次還是在2006年。

雖然AMD在桌上型機CPU市場的份額已與英特爾分庭抗禮,但在筆記型電腦和伺服器領域,還有很大的差距。在筆記型電腦CPU市場上,英特爾目前的份額高達83%,AMD僅佔17%;在伺服器市場上,英特爾更是高達98.9%,AMD僅1.1%。

可以說,AMD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要繼續在筆記型電腦CPU市場上發力,以求複製其在臺式機市場上的成功,爭取同樣在市佔率方面趕上英特爾。


半路殺出程咬金

不過,就在AMD忙於追趕英特爾的時候,半路殺出了程咬金,那就是蘋果,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該公司的PC和筆記型電腦一直都是採用英特爾的CPU,但這一格局隨著蘋果推出M1處理
器而被打破。基於Arm架構的CPU一直備受爭議,無論是在PC端,還是在伺服器端,都不被大部分業者看好。然而,M1的推出,似乎從根本上動搖了這一認知,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打磨,蘋果自研的M1處理器,與傳統的x86處理器相比,除了先天具有功耗優勢之外,在性能方面也不輸英特爾的產品,甚至還有超越,引得業界一片驚歎。由於蘋果具有強大的產業鏈垂直整合及控制能力,再加上其封閉的軟硬體系統,一款性能和綜合指標強悍的M1,必將在PC市場颳起一陣Arm旋風。

M1的推出,影響的不僅是英特爾,AMD也同樣面臨挑戰,因為它與英特爾同屬x86陣營。本來只有英特爾一個競爭者,現在殺出了蘋果,無疑會增加PC端(台式機和筆記型電腦)CPU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不知道這對AMD是好是壞?

實際上,在CES2021上,推出M1處理器後,蘋果與AMD的競合關係,也成為了展會上關注的焦點。

在被問及對蘋果公司首次涉足台式機(M1首先應用於蘋果的筆記型電腦MacBook,接下來將會拓展到Mac台式機)有何看法時,AMD首席執行官LisaSu博士表示:「M1的推出,是一次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進行的創新。從我們的角度來看,PC領域仍然有創新的空間,我們有很多選擇,人們可以在許多不同的環境中使用相同的處理器。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專業化產品,蘋果可以繼續與我們合作,成為他們的GPU合作夥伴,我們也願意繼續與他們合作。"

這裏,不僅談到了x86與M1的競爭,還涉及到了AMD與蘋果的合作,特別是在GPU方面,蘋果一直在其MacBookPro,iMac和MacPro上使用AMD的Radeon顯卡,但是,隨著蘋果自研晶元觸角不斷拓展,GPU也在其射程範圍之內。目前來看,蘋果將在其第一批基於M1處理器的Mac中使用集成顯卡,但該公司很可能正在研發PC專用GPU,以實現處理器的全面自主。

這一消息對AMD來說無疑是個利空,因為蘋果不僅要甩開英特爾的CPU,目前來看,還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拿掉AMD的GPU。

當下,AMD的GPU在PC和遊戲主機市場能夠呼風喚雨,是經過多年努力得來的,且來之不易。

談到AMD的GPU悲喜,就要回到2006年,當時,其與英特爾的競爭處於白熱化,為了提升競爭力,2006年7月,AMD宣佈以54億美元收購圖形卡製造商ATITechnologies。這筆交易是一場巨大的財務賭注,收購佔當時AMD市值的50%,當時,這筆收購的價格是空前的。

業界認為,ATI被高估了,因為它並沒有給AMD帶來與之價格相當的收入。由於高估了ATI的商譽價值,AMD吸收了26.5億美元的減記,最終承認了這一錯誤。

2009年,AMD似乎又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將當時ATI的移動手機GPU部門Imageon以可憐的6500萬美元價格賣給了高通,使得AMD基本失去了在手機市場的話語權。反觀高通,則是以Imageon的相關技術為基礎,逐漸發展成Adreno系列GPU,在手機平臺上大放光彩。

那之後,經過多年的努力,雖然在手機GPU方面沒有了競爭力,但在PC和遊戲主機用GPU方面逐漸有了起色,形成了今天的市場規模。在該市場站穩腳跟後,AMD似乎又想起了當年的手機GPU業務,對於失去它心有不甘,於是開始與三星合作,以謀求在手機市場收復河山。

三星與AMD在手機應用領域合作開發GPU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雙方都比較低調,公開的細節不多,最早是在2019年6月份,雙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作為這項協定的一部分,三星將獲得AMD的圖形IP授權,並將其應用於手機平臺。就在昨天,三星發佈了新一代高端手機處理器Exynos2100,三星還宣佈,與AMD合作的移動GPU會用在下一款旗艦手機中。目前還不清楚雙方合作研發的移動GPU,整合的是RDNA還是RDNA2架構,或者兩者都有。據
TechPowerup報導,雙方的合作在2020年5月有了突破,獲得非常好的性能。

時隔多年,AMD終於殺回了手機市場,如果與三星的合作成果最終能通過市場的考驗,對AMD而言意義重大。


英特爾殺入戰團

在AMD擅長的GPU領域,覬覦這塊蛋糕的不只是蘋果,還有英特爾,該公司最近幾年潛心研究的Xe架構GPU已經開始成型,推出了第一代產品,第二代也在流片當中。

此外,在此次CES2021展上,幾乎是與AMD的新銳龍系列CPU針鋒相對,英特爾也推出了幾款
CPU。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下一代處理器「AlderLake」,該處理器代表了x86架構的重大突破,也是英特爾可擴充性最高的系統級晶片,將於2021年下半年上市。AlderLake將高性能核心和高能效核心整合到單個晶元中。AlderLake也將成為英特爾首款基於全新增強版10nm製程SuperFin技術構建的處理器。

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AlderLake將高性能核心和高能效核心整合到單個晶元中,這聽起來很耳熟,與基於Arm架構的手機處理器的大小核設計如出一轍,目的是兼顧性能和功耗,當需要高速運算時,就啟動大核,當運算負載較小時,就可以關閉大核,使用功耗較低的小核。看來,英特爾的10nm製程技術終於走上了良性軌道,可以在高新能和低功耗之間順暢地切換了。這些原本是Arm架構的優勢,如今,英特爾的x86處理器也開始進行相應的設計。可見,應用和市場需求使大家殊途同歸了。

談到這裡,不禁就要拿AlderLake和蘋果地M1進行一下對比,因為按照英特爾的研發風格和對外口徑,其10nm製程與台積電的7nm性能相當,而M1採用的是台積電的5nm工藝,雖然比
AlderLake的先進,但也是很接近了,而且都採用了大小核設計。

對於這兩款處理器,有網友認為,AlderLake在概念上與M1很類似,AlderLake設計是對M1的下意識反應。蘋果公司與英特爾相比的競爭優勢在於它的垂直集成使其可以結合晶元來設計和優化操作系統內核。此外,台積電目前正在前沿製程節點上製造晶片,而英特爾剛開始量產10nm。這樣對比的話,恐怕M1會更勝一籌。

該網友還表示,目前來看,AMD似乎並不認為混合型x86架構(大小核設計)具有必要性。因此,AlderLake的表現如何,還要等到其正式發佈後推向市場後才知道,特別是其IPC性能如何很關鍵。


相聚台積電

綜上,AMD、英特爾和蘋果,這三家處理器廠商的競爭關係越來越明晰,激烈程度也在提升。然而,到了晶元製造環節,它們都相聚到了台積電。

當下,作為晶元製造業最權威的廠商,台積電的吸引力越來越強。蘋果每年都是台積電最大的客戶,無論是7nm,還是當下的5nm,或是今後的3nm,都已被蘋果預定。而晶片製造傳統霸主英特爾由於先進製程進展緩慢,且整體產能嚴重不足,不得不越來越多地依靠台積電,無論是將其最新Xe架構GPU外包給台積電的7nm產線製造,還是採用5nm製程的CPU,台積電接單英特爾的場面很可能會逐步常態化。

AMD同樣如此,自從採用台積電7nm製程製造銳龍系列CPU之後,該公司的市場拓展腳步越來越快,市佔率不斷提升,投片量也與日俱增,目前,AMD已經擠下多家晶元大廠,成為了台積電第二大客戶。據悉,AMD今年第一季度的CPU和GPU出貨已被ODM/OEM預訂一空,並持續追加在台積電的7nm投片量。業界預估,AMD今年在台積電7nm投片量較2020年將增加八成,並擠下高通成為台積電7nm製程最大客戶。

從市場競爭和發展策略來看,今後幾年,以上這三家晶片大廠對台積電的依賴程度會越來越深,這種情況下,似乎對AMD和蘋果更有利一些,英特爾則稍顯被動。到時候,很可能會上演AMD和蘋果"聯手"蠶食英特爾PC處理器市場的戲碼。


結語

在PC應用市場,AMD將英特爾逼得節節敗退,無論是CPU,還是GPU,市場表現都非常亮眼。眼下,蘋果也加入了戰團,使得競爭更加激烈,也越發複雜了,同時,看點也增多了。不過,這一切只發生在PC市場,而在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用的伺服器CPU應用領域,英特爾依然是無法撼動的霸主,而且這塊的利潤更加豐厚,可預見的未來,AMD和蘋果還看不到趕超的希望。這個任務只有交給英偉達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164.3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Severine (59.127.164.31 臺灣), 01/14/2021 20:06:54

dave123 01/14 20:16想太多,蘋果晶片不支援原生windows,不會影響pc戰

dave123 01/14 20:16場,生態圈差太多

jjasoncool 01/14 20:20個人覺得 windows 的不穩定讓市場有逐漸萎縮的趨勢

yymeow 01/14 20:20MacOS仍然被定位在繪圖或設計市場,至少在這邊是如

yymeow 01/14 20:20

jjasoncool 01/14 20:20身旁的朋友大多跳去 mac

a1379 01/14 20:21想太多 M1根本吃不了多少市占

a1379 01/14 20:22DIY的不會買 政府企業不想用 能衝多少銷量?

a58524andy 01/14 20:22原來xe確定投gg

husky9487 01/14 20:22這篇到底是三小…講的淺卻可以化成一大篇,還夾雜

husky9487 01/14 20:22一堆炒股消息

iori35i 01/14 20:22mac對STEAM支援之差 玩遊戲選WIN 商業用途才選mac

aegis43210 01/14 20:25等i皇12代出來,風向就轉了啦,ARM乖乖去吃低耗能市

aegis43210 01/14 20:25場就好

pc0805 01/14 20:28GG或成最大贏家

widec 01/14 20:29M1可以跑windows?

yymeow 01/14 20:29https://3c.ltn.com.tw/news/39236

yymeow 01/14 20:29這一年前的報導,MacBook的佔有率在10%以下而且緩慢

yymeow 01/14 20:29下降。個人是以為M1的問世有助於MacBook止跌回升,

yymeow 01/14 20:29但是要對於windows-x86造成明顯威脅應該是不至於

a58524andy 01/14 20:32m1可以在qemu裡跑win

a58524andy 01/14 20:32驅動有了應該沒問題

dave123 01/14 20:34macOS只有在移動電腦(筆電)還行,部分地區可以到15%

dave123 01/14 20:34-20%市佔。大部分仍是windows市場。m1只是會更鞏固

dave123 01/14 20:34本來的使用者,一般消費者不會因為cpu效能好一些就

dave123 01/14 20:34切換整個系統生態...

yymeow 01/14 20:35同意樓上,並竟不是每一套軟體在MacOS上都有對應版

yymeow 01/14 20:35

dave123 01/14 20:35emulator那種就別說了吧...大家討論的是原生os

b325019 01/14 20:39我還要看驅動支援狀況,如果console都有出相對應的

b325019 01/14 20:39驅動我應該會買一台來跑機房

helba 01/14 20:40細現在的狀況是能跑不代表能用..連外置設備的驅動相

helba 01/14 20:40容都能有問題==

hungtp0706 01/14 20:41M1最吸引普通用戶的絕對不是效能,是功耗,連我這個

hungtp0706 01/14 20:41長年windows非專業用戶都想整組過去了

b325019 01/14 20:46同意,我現在ultrabook大概也就撐四五個小時,如果

b325019 01/14 20:46他功耗真的好到夠我用一整天不用充電很吸引人

michelin4x4 01/14 20:48原生ios軟體 只要改改人機介面 重新compiler 很快就

michelin4x4 01/14 20:48可以上市了 整個生態系統算是完整

hentai1989 01/14 20:51反正買來灌windows就好啦(O)

husky9487 01/14 20:53上面Y網友三句就講完了,M1能做就是拯救低迷的Mac

husky9487 01/14 20:53Book,要威脅Windows是不可能

KS571 01/14 20:53呵 還是不是都靠台GG

LastAttack 01/14 21:05還不是代工

Severine 01/14 21:05我們有後端工程師買m1了 我一直喊 還不聽 超信仰的

yymeow 01/14 21:14我自己是用MacBook Air灌win10,不玩遊戲續航八小時

yymeow 01/14 21:15或十小時是不難。但是像這樣原生支援win10都很小眾

yymeow 01/14 21:15了。為了續航力跳M1真的不是很看好

yoshilin 01/14 21:18intel少了Apple這個客戶,產能就釋放出來了

spfy 01/14 21:23台灣我不清楚 但強國真的有點蘋果迷思 門市一定要放

spfy 01/14 21:23整排iMac全部裝Windows

spfy 01/14 21:23還有26同事分期買最低階的MBA裝Win開發C# 整個問號

Severine 01/14 21:25我同事也是阿

yymeow 01/14 21:26MBA其實CP不錯高,要買一台差不多的PC NB其實不便宜

Severine 01/14 21:27只說蘋果掌握了話語權,一般人以為它重定義了CPU,

Severine 01/14 21:27而且不管AMD INTEL的cPU多強,一般也不會上大眾媒

Severine 01/14 21:27

hellomotogg 01/14 21:282330或成最大贏家

hentai1989 01/14 21:30哪個平行世界的一般人以為貧果重定義CPU?(黑人問號

hentai1989 01/14 21:30有一般人會去買貧果的CPU插在自己的電腦上嗎?

hentai1989 01/14 21:31現在提到CPU,一般人還不是只認intel和amd啊...orz

robin5339 01/14 21:37很多人買mac灌windows吧

pokiman 01/14 21:38市佔不到5%的程咬金

gamania3161001/14 21:38當然是無腦果粉阿

nucleargod 01/14 21:50反正我筆電是 linux ,隨便啦

DarenR 01/14 21:53笑看蘋果m1

alicemoe 01/14 22:04m1爛就爛,還想拖intel下海

pttae 01/14 22:23所以是要all in台GG的意思ㄇ

laechan 01/14 22:43身旁的朋友根本沒聽過mac os 的一堆

softflame 01/14 22:56mb裝windows的已經少到不行了吧

ray2000 01/15 00:26沒台GG 通通都GG

farnorth 01/15 00:40用Adobe要買蘋果

pcfox 01/15 01:17買M1上PTT?

sova0809 01/15 01:50邊緣人就硬裝主流了 講再多 主機系統霸主仍舊是M$

tn601374 01/15 04:49護城河很深的,m1就是呵呵

NingK 01/15 09:57M1根本不同市場是要競爭三小

comipa 01/15 10:55白癡報導..Apple就是有錢到玩自己的 他也不外賣

Severine 01/15 11:13對辦公和生產力需求的用戶來說 還真的當成一樣的

Severine 01/15 11:13前提是軟體轉移的過程不會太痛苦

Severine 01/15 11:13對PC玩家來說 M1就是垃圾

kingofsdtw 01/16 01:07不能裝windows的蘋果...pass

JKGOOD 01/16 02:21原來程咬金指的是M1,會把M1放在眼裏的只有果粉,

JKGOOD 01/16 02:21還是草包的那種

bobboy8755 01/16 15:59結論:歐印GG睏霸鼠錢 今日高點 明日低點 今日壓力

bobboy8755 01/16 15:59 明日支撐 PTT法人目標價上看1000 快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