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玩玩十幾歲的老爺機x86 NAS

看板PC_Shopping標題[心得] 玩玩十幾歲的老爺機x86 NAS作者
Cubelia
(大胸智乃)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10

好讀:
https://www.ptt.cc/PC_Shopping/M.1643866138.A.227

不是很缺NAS,之前就有買一台TR-002當備份用的DAS
但網拍剛好看到這台賣很便宜就衝下去了

耐看的紫色面板
https://i.imgur.com/vYmPRvC.jpg


後面的I/O相當豐富,除了雙LAN和eSATA以外連VGA輸出也有
VGA主要是用於debug(設定BIOS和安裝OS),日常運作當然是無頭系統了
https://i.imgur.com/zjUpjuF.jpg

這台的型號是I-O data LanDisk HDL-Z2WS(系列)
日本品牌但實際為Qnap代工品,原型TS-259 Pro
規格為Intel Atom D510(x86-64|2C4T)+2GB DDR2+雙1Gbit Intel NIC

x86架構的NAS一向都相當昂貴
TS-259 Pro當年的售價更是驚人的20500元新台幣,是相當高級的NAS
特色主要在x86-64架構可以裝x86作業系統(廢話)
當時應該不少玩家為了這logo讓好幾張小朋友出走
https://i.imgur.com/LsysuqP.jpg


I-O Data當年是灌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8
但依現在的眼光來看灌Windows會慢到連填海都嫌麻煩
也因此裝專用NAS系統或利用雙LAN裝OpenWRT(當軟路由)會比較有搞頭

當然NAS用久裡面肯定很多灰塵要清
看看前面這USB孔都因為負壓差積滿灰塵了
(小型家用NAS的風扇幾乎都是用負壓差的設計)
https://i.imgur.com/rrDawUf.jpg


一層點點的灰塵(因為有通風口)
https://i.imgur.com/tUrTb0P.jpg

拆光光之後發現鋼材用料十足,結構也相當穩固
畢竟對NAS來說鬆動的部件=產生震動,震動=傷HDD
https://i.imgur.com/qmGS1Z6.jpg

https://i.imgur.com/MxZaNjm.jpg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完整的x86解決方案
(Qnap TS-259 Pro是用右上角的USB插DOM存放韌體)
https://i.imgur.com/6C7IGtx.jpg

NAS本身就是必須要很耐用的產品了,用料自然不能省
整張主機板只有鉭電容+Sanyo聚合物固態電容
而生產這張主板的廠商為IEI(威強電),在嵌入式解決方案是老司機了
https://i.imgur.com/xIIfDXn.jpg

但可惜散熱片拆不下
怕原廠用導熱膠硬黏在一起,會大力出奇蹟就不拆了
總之底下是Intel Atom D510和南橋

這顆Atom D510為比較早期的Atom產品,13W TDP在當時(2009!)算低
Cinebench R15 MT只有50分,你沒看錯就是這麼低(而且這還有開HT,2C4T)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支援x86-64和可以無風扇是買它的唯一動機了

內顯基本上就亮機用的GMA3150,連H.264硬解都不支援
所以別想著拿它當多媒體伺服器了

當時是還有硬解卡這東西的存在,Intel才沒急著將硬解做滿
此外記憶體只有單通道、SO-DIMM只到667MHz,這台也是如此
https://images.anandtech.com/reviews/cpu/intel/pinetrail/d510.jpg

(來源anandtech)

雙Intel 82574L 1Gbit LAN(9301CT也是一樣的晶片)
https://i.imgur.com/1BgwbpC.jpg


為了體積優勢使用70mm雙滾珠風扇
(這顆和當今Qnap TR-002用的幾乎一樣,轉速不同而已)
https://i.imgur.com/f4Pr6Rl.jpg

RAM單條金士頓DDR2 800 2GB
令人訝異的是中國代理的標籤,難道說是日本洋垃圾輸出到中國,最後到台灣?
https://i.imgur.com/uZqsyfC.jpg

“PCI-E x1插槽”用於轉接SATA插槽子卡
實際上這並非我們常見的”PCI-E”,單純是借用現成的插槽跑SATA訊號而已
https://i.imgur.com/VshCUIn.jpg

前面板的LED與按鍵,值得一提PCB都有打上Made In Taiwan標記,MIT讚啦
(當前Synology、Qnap和asustor的NAS全都是台製)
https://i.imgur.com/WWmKMrW.jpg

清乾淨組回去,原賣家只有一個托盤
筆者在此暫時用淘汰下的120GB SSD做測試,型號是OCZ ARC100 120GB
(測平台瓶頸是否嚴重,畢竟是十幾歲的Atom)
https://i.imgur.com/ciTW99O.jpg

Qnap還有在賣一個500元的備品+送螺絲和鑰匙,就看是否可接受
https://i.imgur.com/mEvaulX.png

與Qnap TR-002 DAS、500mL啤酒罐對比:體積真的不大!
(濾網是為了防塵,畢竟前面缺了一槽)
https://i.imgur.com/zDOEgWH.jpg

https://i.imgur.com/faKORVw.jpg

經研究後確定這台的金屬外殼不是I-O Data的原廠品
看起來是直接拿Qnap的殼套上去,可能是殺肉過?
https://i.imgur.com/C8I67k5.jpg

開機真的就是一台電腦,最先出現的是I-O Data logo
https://i.imgur.com/Gy4fkg5.jpg

按下Del或是Tab之後就會有AMI的POST畫面
(冷知識:開機按Tab會顯示POST資訊,Pause Break可以暫停)
https://i.imgur.com/TQbfKCN.jpg

很BIOS的BIOS(廢話)
https://i.imgur.com/gvPrdnz.jpg

比較需要調的是風扇轉速:全速、自動和手動固定值
筆者開了手動用固定值,被動散熱的風道你開自動模式非常難調
(更不用說不是跟著CPU溫度走,而是系統溫度)
https://i.imgur.com/Bh1rXuz.jpg

北橋設定只有IGD/PEG/PCI之間的切換以及VRAM大小
IGD那項改了你會中風(因為沒有PCI插槽可插顯卡),VRAM則鎖死8MB
https://i.imgur.com/dfIMhnI.jpg

使用CPU-Z進行確認:正式版Atom D510+Intel ICH9R
(請原諒這張用genius,懶得用Print Screen存圖了)
https://i.imgur.com/y3PdQMw.jpg

令筆者訝異的是南橋用ICH9R,最丐的D510搭配為NM10
部分高級的嵌入式解決方案會改用ICH8M
ICH9R就是最佳了,只查到Supermicro出過一款定位於伺服器用
https://i.imgur.com/ILWRAvJ.jpg

買這台不是為了OpenWRT,但這邊確定能裝啦
https://i.imgur.com/mZbz4o7.png

裝第三方NAS系統才是重點! 不過硬體性能低落+RAM太小
故使用硬體要求比TrueNAS+ZFS還要低的OpenMediaVault+EXT4
(2GB RAM使用率不到10%,可惜CPU性能不夠裝太多插件)
https://i.imgur.com/xhQZe5d.png

筆者的網路環境為中華300M方案用UBNT ER-X撥號+DHCP
無線AP是華碩AC1900(ACRH17),AP、NAS和電腦直插ER-X

開sambashare(SMB)從LAN拉大檔進去速度大致上穩105~113MB/s
約1Gbps LAN極限時CPU使用率60~77%還行,基本上一個人存取很夠
https://i.imgur.com/6XoLqrX.png


零碎檔案也OK,將31.5GB的CSGO資料夾拉進去只花了383秒
https://i.imgur.com/YNAC3p6.png

參考值:
ThinkPad X230以SSD複製到U3高速碟(4K Fire 128GB)約290秒
NAS會慢些主要是大檔瓶頸(只有到113MB/s),因為大檔.vpk包約21GB
後面零碎檔案還可以有這樣的速度很棒了

當然這是SSD給的速度優勢,到時候用HDD會慢是正常的
這邊只是想測試D510是否會造成I/O瓶頸而已,現在看來是不會

至於耗電量算是硬傷,看TS-259 Pro雙碟使用大概是15~40W
要省的話可以將NAS系統開自動待機或關機,要用的時候WOL(網路喚醒)

此外在Linux系統下背面LAN1和LAN2位置是對調的
LAN2=eth0,LAN1=eth1
所以插在背面LAN1卻找不到eth0可不是bug,而是插錯而已

結語:
看那麼多玩軟路由和自組NAS的文就很想動手玩玩看
省錢,然而相比現成產品會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調校
(光是OMV裝好要怎麼設定共享資料夾、SMB和可以開始拉檔案就查了一個小時)

起碼這台是半現成的,總比用一般主機自組還要簡單一點、體積也小
畢竟現成的全新雙碟NAS(ARM)至少都要四千元,x86更是10K起跳
1K撿到這台已經很不錯了啦,彈性大且穩定(看看Intel C2000系列Clock bug)

筆者打算年後從Qnap官網再買一個托盤加裝上去
是有想過原本裝在DAS的那兩顆4TB娜絲郎(RAID1)移給這台用
但想了想既然是便宜玩NAS那簡單就好,4TB DAS繼續當定期離線備份用
用以前淘汰下來的ST1000DM003,再額外買一顆二手1TB HDD來搭
組個雙碟RAID 1的”雜物間NAS”

不過AC變壓器也要再買一個,原賣家給的只有12V3A(36瓦)
這台原配是12V5A,DC接口是5.5mm*2.5mm
應該有考慮到雙碟HDD啟動電源抽很兇才會配那麼高
保險還一點還是會額外買一個12V5A的變壓器來換

然後過一陣子會有這傢伙的開箱文,敬請期待
https://i.imgur.com/eSCMeSb.jpg


--

姊姊 姊姊 我們好像變成簽名檔了

雷姆 雷姆 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2.199 (臺灣)
PTT 網址

Alllllogo 02/03 13:32推分享

AreLies 02/03 13:33

oppoR20 02/03 13:48難怪覺得跟qnap一摸一樣 原來是貼

oppoR20 02/03 13:48

oppoR20 02/03 14:01另外qnap系統真的是夠爛的 開個機

oppoR20 02/03 14:01要10分鐘..

這台+OMV開機還算快,應該是Qnap系統本身的短處

max7227 02/03 14:10這台我多年前日本買回,現已放在角

max7227 02/03 14:10落生灰。不過當時使用體驗上真的屌

max7227 02/03 14:10打一堆arm的nas

畢竟ARM機種在最入門的2 bay市場與x86機種相比價差幾乎等於翻倍 ARM機種就犧牲性能、可玩性,"當個能用就好的NAS"這樣 雖然現在ARM機種比以前好很多了,例如有編解碼引擎可以提供影音功能 但NAS用途x86終究是霸主 DIY市場當填海的Atom和N/J系列賽揚奔騰,在NAS上卻是異常優質的神器

soulgem 02/03 14:57想到現在真小檔 NAS 對傳不到10KBps

soulgem 02/03 14:59GbE 上面可以不到 10KBps...

soulgem 02/03 15:09DS414j -> TS-h686, WebDAV...

soulgem 02/03 15:21還是是 CloudSync 的問題... 囧

其實我對NAS不熟,只能說買新的

oppoR20 02/03 15:32沒錯 之前有人qnap改黑群暉速度快

oppoR20 02/03 15:32一倍以上XDDDD

最近Q真的很黑,要加把勁了

xiaotee 02/03 16:41推C大~

感謝支持

jakkx 02/03 19:37原來是QNAP代工…

好在不能裝QTS(欸)

bilibala 02/20 11:47威強電就 QNAP 母公司啊....

※ 編輯: Cubelia (1.173.161.140 臺灣), 04/09/2022 0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