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霹靂] 碧血玄黃21、22 天地之間,何須“主宰”

看板Palmar_Drama標題[霹靂] 碧血玄黃21、22 天地之間,何須“主宰”作者
jean17
(醒/夢,亦在人間。)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https://i.imgur.com/nJW45DT.jpg




已是相隔好一陣子,才終於回頭補完的心得,之後也會陸續重看與兩集兩集補心得,雖然速度應是無法"快",但還是有想好好重刷與重新品味此部的私心在。



先簡單說說看過21、22後的直觀感受──首先是,情感上蠻吸引自己去關注的兩章。這點
主要是想談談佛劍與劍默言的"師徒情",以及神道師與紘,以及鴻隳與帝隳、皇隳的"兄弟情"。



再來,就是讓自己覺得蠻特別的"天地主宰"的"主導權"之爭。



雖然覺得神道師與他的"紘"的重逢,"親個不停"的情感表現顯得有些"黏膩",但對照他在墮天三隳裡,越看越像是被當成"工具人"的處境。



又會想到強勢卻又不失"溫柔"的紘,可能真的能算是情感強烈,卻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顯得蠻"孩子心性"的神道師,在這難免與其格格不入的凶險世道中,獨一無二的"救贖"。



目前看下來,當年的隳天浮屠事變,想必與墮天三隳之間的矛盾有關,甚至這三位兄弟可能早已"決裂"過一次,如今再聚極有可能僅是,山雨欲來般的表面和平與喜悅。



也有可能他們多多少少都失去一些關鍵記憶,不一定是有誰從中做手,可能是在漫長歲月中,經歷了太多征戰與變故,像是皇隳也是曾徹底死亡而後"重生",帝隳則"自封"了好一段時日,鴻隳則是有紘基於"善意"或"保護"使然,為其消除了某一段身在隳魔眾的記憶。



總之,蠻期待之後蠻有可能上演的"兄弟鬩牆",看帝隳自然而然地表達,寧可要一個失去摯愛而傷心的兄弟,也不願兄弟因得到"幸福"而離去。還有皇隳一聽到鴻隳要離開隳魔眾,就對其實施"你把兄弟當成什麼了?",這般的"情緒勒索"。



就會為仍在意皇隳與帝隳這對兄弟的神道師略略感到悲哀,也難怪他會"一心向紘",至少目前看來,紘是真心欣賞也支持熱愛製作道具的神道師本身,而非將他當成能夠製作對隳魔眾有利的道具的"工具人"或"道具師"www



以下,也分成數點來談談21、22這兩集裡,自己蠻想記錄與分享一下的個人心得。


>>>>>>>>>>>>>>>>>>>>>>>>



01. 師徒情:佛劍與劍默言、宗佛與心巖殊臺



在第二十一集裡,最讓自己感動的還是,劍默言與佛劍的那場戲。



感覺佛劍雖然沒有正式收劍默言為徒,但實際上他已將其當成"徒弟"來教育與培養,且格外珍惜這因緣際會的"緣分"。



能感應到佛牒被取走的佛劍,卻不怪罪反而理解劍默言必有苦衷,進而將這難解的危機,當成某種試煉他"守護"的決心的契機。儘管功體在每一場戰役的損耗中,早已瀕臨反噬己身的臨界點,佛劍仍親身入局,就算因劍默言的錯誤選擇而再度重傷,依然相信他近似"背叛"的行動是基於捨不下的"守護"之心。



也因此,當倒在地上的佛劍,親自見證了其"徒弟"因著對他的歉疚,而捨命相護同時也將先前閉關修行所得的功力發揮到"淋漓盡致",這對"師徒"之間的羈絆與情誼透過那場"背叛",反倒更加確實而不突兀地呈現出來。



而目前也蠻期待劍默言的後續發展,總覺得看到身為經典角色的佛劍分說,在最新的劇集裡有了"傳承者",一步一步將其的"護世"精神,學習同時彰顯於其在生嫩中逐漸沉穩的際遇與表現中,著實不失為蠻有趣又令人感到溫暖的編排。



在第二十二集裡,也有蠻感人的"師徒情"的呈現。其實對於心巖殊臺這角色,基於目前的伏筆所顯示,梵宇裡很有可能藏著"內鬼",存在感不算高且也在梵宇主事的候選人名單裡的心巖,很自然而然就是蠻適合的"背叛者",同時他在某些時刻的表現(像是去找神道師要他別幫隳魔眾那段),也予人低調中暗藏"野心"的印象。



基於如此會讓人懷疑他跟宗佛之間的"師徒情",是否也不如表象上來的穩固,或許藏著面對其他修者或皈者,難解的忌妒或比較心態,從而產生對於貌似對梵宇中人"一視同仁"的宗佛的埋怨或不滿,進而構成與敵方"合作"甚至親手"背刺"恩師的犯罪動機?



說起來,就算在第二十二集裡,心巖殊臺對於即將圓寂的宗佛"真情流露",表露出真摯動人的不捨與孺慕之情,這依然只能證實他對於其恩師的感情是真誠的,而這點透過劇情演繹,也著實帶來動人且足以讓觀眾對其"改觀"。



然而,心巖的立場究竟是如何,是否崇敬宗佛卻仍有背離梵宇的可能,似乎仍存有可供探討的灰色地段。或許若梵宇真的有誰勾結隳魔眾,也不一定是純粹的"背叛",其中可能藏有如劍默言被命無思等人"算計"那般的不得已,或者是不認同"渡世三昧",而做出了看似錯誤卻"將錯就錯"的選擇。



而不管之後梵宇主事的"選舉"結果如何,說起來仍希望心巖這角色,能有更豐富且有層次的呈現,說起來與曾為魔而被"渡化"而向佛的鳳懺殊臺,曾經不認同"渡化"隳魔的做法,而衝動犯下殺戮皈者的罪業的問菩提,相對這兩者的心巖殊臺,更像是被定位在宗佛的正統"繼承者",若要有戲劇性或反思的效果,這倒是蠻可能被安排為"別有居心"或"野心"的人選。



就希望無論如何,他都能不輸給問菩提與鳳懺殊臺,各有特色與堅持的角色就好,無論正邪只願能看出這位角色的個人特色與抉擇,而這也正好能豐富滅度梵宇,這目前越看越有意思的組織的故事與重要角色之間的對戲張力。




02. 神道師的兩難處境:"做自己"或成就"兄弟"?



一開始看到第21、22章時,推測當年的隳天浮屠事變,幕後黑手大概是皇隳或帝隳,而今已演到第30章,謎底揭曉鴻隳並非被"兄弟"所算計,造成神道師重傷的兇手另有其人。雖然如此,這篇心得還是以21、22章裡的劇情為主,畢竟自己私心想藉由重看並寫心得,再來好好回味一下這部在各方面都還蠻吸引自己的戲。



三隳之間,除了鴻隳多多少少被他的"兄弟"們當成"工具人",諸如此類的疑慮或陰暗面之外,感覺蠻像"偏執狂"或"控制狂"的帝隳,以及看來有點"暴力傾向"或嗜殺成性的皇隳,對照熱愛製作道具,對道具與紘充滿愛,可說是"與世無爭"的鴻隳,會讓人好奇這"三隳"當初是如何相識而結交,直到劇情演繹的"如今",仍以"兄弟"相稱。且可以看出相對"自我流"的神道師,也是在"做自己"與"兄弟情"之間,著實有著一番不失矛盾的拉鋸與掙扎。



說起來,隳魔眾與滅度梵宇的眾角色,在性格描述與人生際遇上,似乎也多有刻劃入裡,讓人會隨之思考與探問的困境與議題,在各自的堅持與對應角度上,引發種種相互對照或強碰的路徑與謎團。如果自身身在其中,又會如何前行、後退與抉擇,包含"對待"另一方的態度與方式,似乎都牽引著劇情的後續發展。彷彿一念之差,眼見為憑的"世界"或"生存"本身,即隨之變遷甚至變異成近乎全然陌生的面貌與曲折,繞了一大圈卻好像在出口與入口間,試圖再重新走過一回,那般的執意與諷刺。



神道師的角色塑造予在第三十集出完後,才又回頭從二十幾集開始重看的自己的感覺,有點像誤入叢林的獵物(不一定是小白兔),特別是從與他相伴的賦八落的角度來看,身分揭曉後的迦樓尋紘的亟欲帶神道師退隱,看起來也蠻像是隳魔眾裡,欲脫離"當局者迷"卻反而迷失於其中的旅人。短短的走過一遭看似與自身無關的風景,卻因見證一抹純粹的靈魂,而以"善意"編織謊言為代價,只為帶著在幻境裡自得其樂的身影,遠離那弱肉強食的是非之地。



對照三隳之間與隳魔眾的存亡或霸業掛勾的"兄弟情",彷彿看到單純的道具控神道師,與見證了他的"純粹"而就此對他不離不棄的紘,這兩人之間的愛情是如此的澄澈、熱烈卻又趨於寧靜。或說,這也算是在個人的小情小愛與家族或說"族群"利益間拉鋸而兩難的故事?



看著這兩章裡,重逢的三隳把酒言歡,還是會覺得這算是在戰火中,不失真摯的兄弟情或說"羈絆",只是當帝隳親口說著,寧可要一名失去摯愛而傷心的兄弟,也不要一個得到幸福而遠去的名字,以此對照他對鳳裳的執著,會讓身為觀眾的自己隨之思考,這樣可以"偏執"來命名的情感,又是如何地左右與譜寫了那些悲喜劇,或許這由戲中人演繹的執迷與張力,也恰到好處激發了引人一探究竟的戲劇魅力吧!




03. 天地主宰的反轉:"大同"世界裡,由誰做"主"?



回頭又重看天地主宰的"重現"這段劇情,會發現部分讓自己感覺蠻有"哲理"的觀察角度,而這也是在當時觀看時,依稀想到卻還不鮮明的意念匯聚,如今可以相對清晰地訂下標題,也覺得是重看所帶來的小小收穫吧!



戾禍與道樞的相處,讓我覺得蠻有意思的還是,這兩位一開始應該是處於"正邪不兩立"的狀態,解天籟會成為戾禍口中的"好友",除了戾禍是在道樞遇到改變他的"處世觀"的危難時,出手相救的"救命恩人"之外,感覺起來這兩人的立場其實是從大相逕庭的出發點,因命運的弔詭安排而離奇地走上"不謀而合"的軌道。



從關於道樞當年接掌道門法宗,所遇到進而讓他棄善從惡(至少是檯面上的效果或一般是世人眼光的"惡行")的"背叛",能夠推測他對"人性"已是趨於強烈的不信任,特別是
他當初在道門的副手,是為了"權勢地位"而將身為領導人的他推落,甚至差點或說在象徵意義上了結他曾經"天真"的命途。而就算目前出到第三十集,而自己也已看到第二十八集,對於道樞的心境轉折,為何會與"世界觀"可說是不計代價的殘忍與良善(從"萬物"的角度來看)的戾禍,成為以理念結交,卻又暗中"留一手"的"盟友"。



這部分希望在往後的劇情呈現上,能有相對有"層次"的探討與鋪展,也能藉此豐富道樞乃至戾禍的角色厚度。總覺得至少從戾禍與道樞這對"惡友"來看,這部裡的"魔王"也並非純粹地"為惡",像是戾禍是基於貫徹自己的"世界觀",說他"自私"但對萬事萬物卻又擁有近乎"犧牲奉獻"的無私,而這也從他被解天籟吸收,卻又無所怨尤所體現(當然若是另有盤算就靜待後續發展吧)。



而道樞反而像是基於個人對人類社會的"猜忌",而決定要運用"皂識"來扭轉趨於"失序"的塵世,讓這曾讓其懷抱希望卻又墜落於"絕望"的俗世,歸零重整為不再由人類"主導"(天地主宰看起來也不再"人模人樣"W),卻更加井然有序或說因"平等"而無須擔心"失序"的美好新世界。



然而,從戾禍想要吸收他的兩位兒子,以及之後又被道樞反將一軍,成了天地主宰的"回歸"中,意料之外的"祭品"。會讓人想到,所謂的"大同",竟然就在渴望實踐此道的人們手上,赤裸裸而充滿"寓意"地彰顯出其難以被掠過的"盲點"。那就是,所謂的"天地主宰"的存在,就是大同世界最大的悸論。既已是人人平等,或說萬事萬物皆無差別的世界,那又何須"主宰",如若還是須要有誰"主宰",那所謂的主宰者又要如何去定奪所謂的"眾生平等"?



還有透過解天籟對戾禍的算計,甚至一開始戾禍要吸收無非與羽鱗,說起來那真的像是"自定義"的大同世界,立意自是良好過程卻充滿相互角力的矛盾。何謂大同?何須或誰能主宰?雖然這真是難以甚至無法提供解答的議題,卻也像是拋出了一個可供世人去探詢與反思的角度,而這也許是戾禍這角色,有別於其他純粹為惡的魔頭,在無論從世界或人類的角度出發,以"個人"為代表的萬物,或多或少都渴望成其"主宰"的天地之間,帶來了幾許接近於"存在"本身的矛盾與可供探詢的深度。




>>>>>>>>>>>>>>>>>>




目前應是會繼續從23~30這樣兩集兩集補心得,繼續挖掘與記錄從戲中看到的一些個人觀點。說起來,知道後續發展又回頭補心得,雖然少了推測劇情發展的樂趣,但反正自己本來就是個喜歡被劇透的觀眾,加上重看後又可加深或推翻自己先前的所感,或抓到一些相對鮮明的觀看角度,想來也是蠻有意思的。



就持續一陣子這樣的方式,當然也希望能在正劇結束前補完,或至少要緩慢地補齊對於這部讓自己覺得蠻特別的劇的"個人心得"了(笑)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45.11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jean17 (111.83.45.119 臺灣), 09/19/2021 23:42:03 ※ 編輯: jean17 (111.83.45.119 臺灣), 09/19/2021 23:42:59 ※ 編輯: jean17 (111.83.45.119 臺灣), 09/19/2021 2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