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情報] 碧血編劇會客室(下)

看板Palmar_Drama標題[情報] 碧血編劇會客室(下)作者
scottayu
(偽裝成熟女控的正太控...)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2

身為菜編腦粉,看到有人分享就把它整理上來啦

『碧血玄黃」編劇會客室 (下)

千呼萬喚始出來~~~~~编制亦雲的會客室專訪終於壓軸重磅登場!話不多說,請大家
沉澱紛亂的思緒、清靜心靈,準備進入梵宇的佛門殿堂。
資料提供,编制組


【亦雲會客室】

梵宇是你第一次寫的佛門組織,在寫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一次寫佛門組織,確實很有挑戰性。在下筆之前,我就很清楚,真正的佛,難以言說、難以描寫,我辈凡夫俗子注定寫不了「覺者」,能盡力去寫的,只有修行者而已。他們不是佛,只是「向佛」。

所以在寫梵宇時,我不想隱藏筆下角色的人性,不想粉飾他們的貪嗔癡慢疑,反之,我更想把這些東西凸顯出來。當梵宇有渡世三昧這種神通,我就想寫他們為此而設計的法制;當梵宇之中有了皈者與修者兩種群體,我就想描寫他們的分別心。以及當心嚴面對宗佛之將逝、水僧面對人僧之慘亡,他們所表現的也都是「雖明佛理,亦難免傷情」

只有當戲中的他們與戲外的我們有了以人性為基礎的共通語言,戲才能鮮活好看,這些角色也才值得我們去探討。

是因為這樣,所以才創造了問菩提這樣一 個對佛充滿質疑的主角嗎?

應該說是一脈相承的兩種體現,我本來就想在佛門背景下寫一個這樣的「疑佛者」,而同時這樣也必然會要去寫一個凸顯許多爭議的佛門,一體兩面吧。不過有趣的是,原本想像的方向又產生了質變。照理說如果讓梵宇越迂腐、越頑固,就越能凸顯問菩提「疑佛」的正當性,同時也能讓理念之爭呈現出一個簡單的二分法,易於讓最多數的觀眾都能看懂,也能讓問菩提顯得最英雄、最偶像。

但到後來卻也不想這樣寫,因為過去那種食古不化的佛門組織實在出得太多了,不想讓觀眾真的一直覺得「佛門組織就都是這種人」,所以最後讓梵宇內的人,還是要表達出一些他們的正當性,所以這場疑佛的理念之爭,結果就變成是像場辯論比賽一樣,我盡可能從雙方立場去呈現出各種「正確的可能」,然而到底怎樣才是「正確」?就交給觀眾去做評判。

之前的大哉問中曾經聊過宗佛,那這次能不能說一點梵宇的其他角色?

那就來聊聊心嚴吧。最初他的角色定位只是做為問菩提與鳳懺的對立面而存在,原本可能會成為頑固派的代表人物(?),但後來一方面是不想去把他們做出開明或頑固之分,而拿掉正面與反面人物的界線,其次是在描寫心嚴的過程中,也越來越能感受到這個角色自身的生命力(轉捩點大概就是他淚眼對宗佛的那場戲吧)。到後來他變得比較像是所謂頑固派的反思者,透過他倒也折射出一些議題上的不同層面,這樣也挺好的。

心嚴雖然不是那種先聲奪人、一出場就能吸引觀眾目光的角色,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在與眾人的互動中,他都漸漸进發出超出原先所想的光芒,或許不算搶眼,但卻很溫厚。後來寫到由他承接梵宇主事的位置時,莫說劇中人,連我都是覺得心服口服的。

所以後來真正還走頑固派路線的,大概只剩下獨尊無我(聖老)了,畢竟若要呈現不同的價值觀衝突,即使是不討喜的立場,也得有人去站。縱然如此,在寫聖老的時候,還是有盡力去把控呈現的尺度,不能因為想彰顯他對立面的價值觀有多正確,就把他寫成一個討厭或令人鄙夷的人(即使這樣寫往往比較快又見效)。反而常常在一些關鍵時刻,還是得讓聖老表現出清醒的一面。我希望把他的感覺維持在大多數人身邊都會有的某種長輩那樣,或許因為年紀和成長的背景,讓他們的價值觀與立場顯得比較封閉頑固,但站在他們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他們並不真的是什麼壞人。如此人物才會比較立體,故事背後的議題也能展現出比較多層次。至於醍醐則真的只能做個配角去寫,後期他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充個場面,讓反對派的聲音顯得像是「一派人的想法」,而非單純只是聖老一個人的聲音。雖然存在感不強,但若是少了他,對整體局勢的感覺還是會差了那麼一點。

這次梵宇好像也是佛門組織中「帶髮修行」的人數最多的,這也是因為 想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佛門嗎?

這倒沒有刻意為之。其實當初開檔之前,由於確定要推出佛門組織,就有先請造型組有空時盡量裝一些自創的佛門偶,也就是說在還沒有人設的情況下讓造型師們自由發揮,之後再視風格為他們取名、安排角色等等。如地水火三僧以及闡醍醐、半度緣等等都是如此,其中帶髮者就佔了滿多數的。後來的心嚴、宗佛也沒有強調要有或沒有頭髮,唯二有具體要求造型風格的,大概就只有鳳懺和問菩提,希望他們是半佛半俗的風格,以凸顯他們「近佛卻又非佛」的角色背景,其餘的角色 造型就純屬巧合,才讓梵宇比較秀髮飄飄(?)了一點。

禁世龍囂與劍默言這對「小龍劍」也受滿多戲迷們喜愛的,關於他們有沒有什麼想聊
聊的?


龍囂與默言的身世(?),確實有某些共通之處。比方說,他們一開始都是功能性明確的角色,作為重要角色身邊的重要配角而誕生。龍囂是為了呈現帝隳的無情、默言是為了表現佛劍的理念。而到了中期,兩人則皆轉為凸顯「入佛」的不同面相而開展戲路,龍囂是做為被入佛的對象,讓觀眾明白所謂的入佛是怎麼回事;默言則是做為質疑者,領著觀眾的視角去思考、體會這一切。當故事推進,他們看待彼此的方式,隨著「入佛」「返魔」而幾經變化,曾有的仇恨,也在過程中聽著兩人的成長而逐漸轉化,到了關鍵的時刻,才發現對方早已和自己成為了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這種「事實先於定義」「平時互相嫌棄打鬧,關鍵時彼此肝膽相照」的相交模式,讓他們有種飛揚年少的大男孩氣息,可能也因此激盪出一些火花。

即使後期故事重心已不在他們身上,也還是會盡量讓他們在一些關鍵時刻展現出自己的靈魂,比如默言阻止眾人請佛劍殺問菩提、龍囂在鳳裳與帝隳兵敗時攔路等等,用一些雖小卻關鍵的戲,讓他們盡量不至於路人化。

這對組合中,戲路波動變化較大的是龍囂,他曾經犯下殘暴的罪行,也曾經捨身與邪惡對抗,如此之大的立場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入佛的過程中多少被引發出一點未泯的善性,但更大的原因是,打從一開始,不論為惡為善,其實他的目的都不在善惡本身,而是在爭取一種群體的認同感。在被入佛前,他雖性格叛逆,但內心仍是希望爭取父親的認同,在經歷入佛一遭後,一方面是與父親的關係破裂到了難以修復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因為梵宇能給予他相應的認同感,讓他能找到自己有歸屬感的地方,他才走上了正途。或許我們能說他的惡非全惡,善也非全善,但很多時候人的行正或踏差,也就是在這一個簡單的立場差別間。就像許多誤入歧途的不良少年,本性非惡,只是因著群體的影響而做著壞事,很多時候只要身處的群體轉換,可能就是改邪歸正的區別。

在故事的尾聲,尊傅曾經對龍囂說過,帝隳對他們母子其實充滿愧疚,這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其實我有點故意去模糊化,讓這件事停留在「或真或假」的可能性之中。他只是尊傳的一面之詞,或許真有其事,但也可能只是尊傅為了讓帝隳脱身所編造的,甚至可能是帝隳為了應付龍囂很可能在某天出現的反叛,而事先鋪設的一個伏筆與計謀。真相究竟是哪一個,我希望留白讓觀眾去想像。

或許帝隳對龍囂母子真有愧疚,而他的扭曲就在於,因為自覺無法彌補,於是選擇破罐子破摔,就讓龍囂恨他到底,因為不願面對愧疚,就選擇面對永遠的怨恨,一如他選擇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鳳懺,就因為不想面對鳳懺的背叛。

但就像龍囂說的,不論尊傅所說是真是假,無論帝隳做這些事的心態為何,傷害既已鑄成,背後的動機再怎麼充份,也不足以構成諒解的理由。當聽到帝隳的死訊,龍囂仍難免有些複雜的情緒,畢竟他的父親到死都沒有向他道歉,他到最後都沒有在這段父子關係中找到滿意的出口,難免遺憾,但也就是僅此而已。

「粘花惹草的勇氣大師」靜如禪,也造成了不少討論度,關於他有沒有什麼可以分享的?

一開始是想在問菩提身邊安排一個類似主僕關係的角色,但後來想想,若要凸顯問菩提疑佛者的內涵與菩提樹所生的背景,可以讓這個角色既是他的經師,也是他的園丁。有趣的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師長與園丁這兩項特質加在一起非但不突兀,反而融合得很自然,又能有許多內部的對照,於是靜如禪的基調就這樣定下來了。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也遇見過許多亦師亦友的師長,覺得那樣的互動關係很有趣,同時對於雙方也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描寫可以呈現,所以也算是注入了一些我個人的經驗在他們兩人的關係中,問菩提對靜如禪敬重卻沒有隔閔、交心卻不黏膩放肆,呈現出來的效果我個人也挺滿意。

靜如禪在這檔的戲份並不多,但他的角色定位卻不低,在大多呈現人性的梵宇中,大概也就屬他與宗佛是最有「佛味」的了,設定上絕對也是個高手,能力可能還不在兩大主角之下。只是他的角度比較超然,或許也是因為他明白,眼前的劫厄艱險,都是屬於梵宇眾人與問說雙佛的課題,所以就像老師不會幫學生寫作業一樣,除非必要,否則他也不會對眼前的難題干涉過多。或許將來有一檔可以試著讓他當主要角色來寫寫,到時,也許屬於他的課題就會真正到來。

至於他的名字,「如如不動,靜如禪」是我自己放在取名庫裡多年,一直在等哪天寫到佛門大咖時可以拿出來用的名字,一方面氣質開靜悠遠,二來七個字裡有三個如,卻又不覺突兀,感覺挺有趣。這次覺得跟這名園丁+經師挺適合,才終於讓這名字得見天日。是後來寫著寫著才發現,啊,他也是個「靜如」,挺適合給別人勇氣,最終才按捺不住地把這個梗給寫進劇本裡了。

在碧血玄黃結束後,梵宇的一些角色們依然留下來繼續參與新檔戰魔策的故事,這是當初就決定好的嗎?

當我們在開展新一檔全新的故事時,初期常常面臨一些問題,比方說如果檯面上全是新角色,觀眾很容易覺得陌生:「我是誰?我在哪?我在看哪的?」,但如果全是上上禮的舊角色,你方唱罷我又登場,就又容易顯得兩邊的故事很割裂。折衷的方法就是前一檔還是盡量留下一些角色,讓下一檔有個延續性的熟面孔。但重要的新主角由於戲路變化大,還沒寫到結尾可能我們也不能完全確定他最後會走到怎樣的成長終點。所以比較適合當這種跨檔延續角色的,往往是一些中階角色,比如墨如鴉與太叔望就貫串了兵烽決與朝靈闕初期,這次的梵宇也是一樣,算是提供一些角色,讓下一檔開局時能有更大彈性空間與資源。

所以在碧血中期時,就已經確定梵宇有些角色可能會延續到下擋,但由於兩檔會是同時編寫(只是理想時程上可能會是「碧血寫到中期時,戰魔策才剛初期開始,碧血寫到結尾,戰魔策則己寫到中期」這樣,理想上啦),所以到了戰魔時期的梵宇則就交給下一檔的編劇們負責寫,戲路上也是由他們去做安排。

或許有些觀眾會想,是不是不愛某些角色,才把他們讓出去?其實也不是。如果對一個角色沒有一點熱愛,就無法把他寫出靈魂,但如果因為對他們的熱愛就捨不得讓他們離開手就本末倒置了,因為能起到串聯作用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只讓一些沒靈魂的角色去做,反而意義也不大。箇中如何選擇,都是經過精細討論的,比如戰魔策與佛魔相關,所以梵宇比較適合,而龍囂身為隳魔的背景,續演反而容易失焦,相對又不如默言適合,諸如此類的,會有許多考量。

也是因為這樣,戰魔策的片尾才會是佛門相關的「菩提願」嗎?但MV似乎又是以瑯笑衣與問菩提為主角,有什麼考量嗎?

當初主要也是為了增加一點新舊檔的連續性,而且第一尾的籌備其實往往很早,有時可能新檔的前置都還沒完備,因此才討論出戰魔策片尾沿用碧血玄黄的內容。而當時隳梵、靖玄、神道師三條線都有預計製作演唱歌曲,只是還未確定要由哪一首去當戰魔策片尾,後來因為梵宇算跟戰魔策有相關,才決定用這首菩提願。

至於MV的腳本我也滿早就有雛形,若說要挑選出「能夠貫串梵宇在碧血玄黄故事的角色」,那大概就是大家看到的問菩提與瑯笑衣莫屬了。這兩人一個做為兩大主角之一,一個做為最終大反派,其實當初在故事設計上,就有意讓兩人做為一種隱性的對照關係存在。

兩人在劇中實際對戲的次數雖然不多,但其實彼此的故事恰如光和影一般,有其相似之處,他們圍繞著的課題與內在衝突十分相似,在故事中也互為彼此的因果,因此最終的對決,看似陌生,卻又有其宿命的必然。

這樣的關係,當放到一首MV的篇幅中時,我希望能維持他們彼此故事的完整呈現,但也希望能隱約呈現出這種對照感。所以有特別在腳本中註明,間奏時要在鳳懺化為聖隳、犯下最極端惡行的同時,穿插當初問菩提犯下屠僧之罪的畫面,並在鳳裳的惡推至頂峰時,再把視角轉到問菩提的故事。而最後剪接組同仁展現出來的成果,也相當令人驚艷!

看完本篇滿滿的梵宇介紹與說明,讓人恍如瞬移到深山老林,接受暮鼓晨鐘的洗涤,心靈都要被超渡了,大家是不是都已經踏入了亦雲的思考領域?期待再繼續看到編劇們精采的幕後爆料與設定分享嗎?請不要錯過2022Pilifan招募!咱們下年度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21.32 (臺灣)
PTT 網址

zxcv820421 12/07 20:03推 梵宇真的寫很好

zorroptt 12/07 20:29大推菜編~

ckk6636 12/07 20:54感謝分享

Fantasyhisai 12/07 21:05梵宇寫的不錯,好險沒德風古道化

cbunsg 12/07 21:07這麼一說 德風可是少數正派到底的儒門組

cbunsg 12/07 21:07織呢

gandalf1231 12/07 22:57大推已經不菜的菜編~

szdxc17 12/07 23:19這順便解答了片尾MV的事就是

jenSTUDY 12/07 23:57說好不提(?)墨如鴉與太叔望的XDDD

yao0101 12/08 00:20看看墨如鴉...周師父對梵宇真的有夠溫柔

fumifumi 12/08 01:02推園丁大師

idylliclun 12/08 02:37推園丁大師<3

hasroten 12/08 06:34俠儒表示:

※ 編輯: scottayu (123.192.221.32 臺灣), 12/08/2021 12:42:08

Ansdy 12/08 13:29

umunya 12/08 18:49

justin28468 12/09 20:26梵宇 線 我真的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