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基本面分析常見的幾種邏輯謬誤

看板Stock標題[心得] 基本面分析常見的幾種邏輯謬誤作者
yahoo168
(努力就會有騷貨)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1

朋友寫的文章,雖然舉例是期貨市場,不過股市也適用

蠻多板上的文章在評論多空的時候常常忽略這些問題

都是很淺白的道理,不過做起來比說得困難多了。

全文在 medium:https://reurl.cc/b58Gby


簡單摘要如下:

1. 以不考慮價格的角度看待基本面資料

基本面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偏多或偏空;唯有相對於價格來說,才有所謂的偏多或偏空。

2. 忽略市場預期
市場價格並不只是單純反應過往的歷史資料,同時也反應了對未來的預期,尤其是在遭逢重大事件或在供給面情況有所轉變的時候。市場價格並不只是單純反應過往的歷史資料,同時也反應了對未來的預期,尤其是在遭逢重大事件或在供給面情況有所轉變的時候。
尤其是在遭逢重大事件的時候特別容易忘記市場價格並不只是單純反應過往的歷史資料,同時也反應了對未來的預期。


3.相信商品價格下跌不可能顯著低於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未必是價格的支撐因子,這個結論尤其適用於儲存成本高的商品(如石油)。

4.單純只依據消息面(例如報章雜誌的新聞)進行交易

好消息和隱憂其實會同時存在,但是媒體傾向先畫箭靶,再去射箭,
亦即根據當天市場的行情,再去尋找符合價格走勢的敘事。

5.忽略時間維度考量

就短期而言,穀物價格上漲,將造成生產者成本增加,
可能導致生產者急於將牲畜推到市場上兜售,造成短期供給轉鬆,
進而造成肉品價格下跌。

但就長期而言,因為穀物價格上升,造成生產者成本墊高,
最終導致肉類供給減少,價格也因此上升。

從不同的時間維度切入,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6.單純與去年同期的資料做YoY對比

單純比較各個年度的資料的話,很容易忽略各個年度所獨有的價格驅動因子,
例如:當年度的景氣榮枯、通貨膨脹率、特殊事件等

7.對於資料數字缺乏正確認識

譬如:
第一次看到時會覺得少了10,000英畝的玉米是個大數目,
但是如果考慮了美國農業部在2019年估計有9,000萬英畝的玉米田的時候,
或許10,000英畝的玉米無法收成就不會是影響市場的關鍵了。


--
Warning

你願意這輩子都讀我的U文嗎?
______
我願意
▔▔▔▔▔▔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7.35.14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yahoo168 (175.97.35.149 臺灣), 06/28/2020 17:12:27 ※ 編輯: yahoo168 (175.97.35.149 臺灣), 06/28/2020 17:13:02

dabih 06/28 17:21統稱為,知識缺乏XD

xcc363dkq 06/28 17:56推。但第四點想說的應是先射箭再畫靶?

sooge 06/28 18:00應該是先射箭再畫靶?

jimmyid4 06/28 18:55

wbuffet3ds 06/28 20:13優文

Formalin 06/28 20:59感謝

chihua1204 06/28 21:08

jakeblue 06/29 11:12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