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劇評《做工的人》,影響是戲劇本身最希

看板TaiwanDrama標題[心得] 劇評《做工的人》,影響是戲劇本身最希作者
overpast
(噗嚕嚕)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1

6/7晚上有幸參加了《做工的人》座談會暨特別放映,
聽著製作人、編劇、原著作者到演員們的心路歷程分享,
心裡有種感動,謝謝你們,讓我們看了一場好戲。

>>點我看 圖文好讀+後記悄悄話版:https://pse.is/QTT2Y

=========


「我之前有個朋友,他很愛作夢,買神像、養鱷魚,但是全部都沒賺到錢,
反而變得越來越窮。」

「阿不就損友?」

「但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跟他在一起的那段時間,蠻開心的」

\

其實在《做工的人》被翻拍前,我已經閱讀過原著,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翻閱這些社會議題相關的書籍,好像只有透過文字,我們才能深刻的感知,社會上還有一群很辛苦的人,可能是做工的人,可能是移工、外配,那些存在我們生活中,卻又好像平行世界的人。


閱讀原著的時候,常常一個章節看完就需要停下來思考,還有喘息,因為作者的描述很真實,字字血淋淋到令人心痛。無論是吸毒、買春、借貸,很多人嗤之以鼻的行為,其實都是工人們的日常,而透過文字,有了完整脈絡的故事,才終於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吸毒,或許是為了想要抵抗那深深的疲倦與高工時的勞動,賺取更多的報酬;買春,有時候只是勞工階級的人們可以好好享受放鬆的時候,又或是,彼此取暖;而借貸,則是因為家裡經濟狀況無法支援突如其來的變故,當然,也可能是更不好的循環,比如賭博。


人生有很多沒辦法選擇的時候,每一個成為工人的人,都有他們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過往只是工人茶餘飯後的閒聊,或是偶爾幾個想研究勞動行為的學生收集的資料,幾乎沒有太多人把它當作一個故事,好好地說出來。所以想要謝謝作者林立青,一個真正生活在工地,和這些勞工師傅們哀樂與共的人,透過自己的書寫與紀錄,才讓我們看見這些沒有被粉飾的原貌。


後來知道《做工的人》即將被拍成電視劇,抱持著相當期待的心情,推薦了身旁的親朋好友。首播後陸續看了三集,有點困惑的思考編劇是否想要擺脫勞工朋友們在書裡,或是在大眾印象裡的刻板印象,所以主角們個個樂天,劇情幽默有趣,想用輕鬆的方式來呈現嚴肅的議題。但是從第四集開始,慢慢發現,前面的喜是一種情緒的堆疊,悲傷的部分他們都藏起來了,正如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一樣,能把今天過好,就是最好的了。


劇中的阿祈(李銘順飾),是個常常做發財夢的工人,和阿全(薛仕凌飾)、阿昌(游安順飾)並列工地三大噗攏共,從買神像、養鱷魚到撿回收,只要有機會賺錢的都不放過,但卻總是越弄越窮,很多人笑他們傻,騙不怕,那時候追著劇的我,也覺得他們很傻,怎麼沒想過腳踏實地好好存錢呢?


後來我才知道,老是作夢的阿祈是最勇敢的,社會上有多少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已經失去作夢的能力,儘管阿祈常常因為判斷力不足,失去賺大錢的機會,但是當他真正擁有兩百萬的財富時,卻又捨得把錢送給比他更需要的人, 是這份善良,才讓阿祈總是化悲為喜,有甚麼不如意的,笑笑就過了,只要日子還過得下去,沒有甚麼是不能過的。


後來,阿祈步上和父親一樣的路:中風,當不希望自己成為家累而開口請求自己的弟弟阿欽(柯叔元飾)幫他安樂死的時候,看的心理很沉重,一方面是能理解阿祈不希望自己變成負擔的心情,一方面則是總是笑笑就過的阿祈,這次笑不出來了,當一個人打從心底失去希望,世界就頓時失去了所有色彩。


在做出最後選擇的時候,阿欽推著阿祈走過那些曾經熟悉的路,停在了某個工地,望向遠方,阿祈說:「你看那棟、還有那棟,都是我們蓋的,但是蓋了這麼多棟,卻沒有一棟是我們住得起的。」阿祈總是想著發財,其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希望給妻兒更好的生活,不要老是因為自己而吃苦,就像不希望妻子在好不容易結束照顧自己的父親後,下半輩子還要照顧同樣中風的自己而選擇結束生命一樣,阿祈的善良,才是他自己沒有發現的,最大的財富。


最後在工地裡,兩兄弟的最後對話,是讓人最揪心的。生活一直很難,而我們一直都很努力,只是不幸還是發生了,我們只能做出一個,讓大家負擔少 點的決定。很多人說,為什麼不是Happy Ending,但我卻覺得,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不是每個結局都能皆大歡喜,學會承受不完美,或許也是這齣戲想帶給我們的另一個課題。


其實在當下,或多或少能理解阿欽的決定,因為知道長年吸毒的自己,已經開始出現相關症狀,加上沒有妻小需要顧慮,最深愛的人也已經嫁人,原本活著也就只是活著的阿欽,與其選擇讓阿祈孤單的走,不如兩個一起,這樣到了另個世界還能做伴。


短短六集,卻讓心情像雲霄飛車一樣,製作人說,這是她覺得剛好的節奏,也許,就像是走過一段某人的人生一樣,短暫卻絢麗,卻也希望這樣稍縱即逝的火花,能在你的心裡留下甚麼。


很謝謝整個製作群,以及演員們,當然還有原著,共同演繹了這樣一部有血有淚的好作品,內心也欣喜,因為播出的成功,可以看到留言讓很多同溫層外的人,開始對勞工階級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也讓原本就是勞工階級的人,有種自己的日常被演出來的感覺。


作者說,身邊很多師傅會在播出後發給他很多私人訊息,大概是99+的等級,告訴他怎麼沒有拍到哪裡哪裡,或是哪種專業的師傅你都沒有寫等等,讓人覺得既可愛又有趣的參與感。


影響是戲劇本身最希望留給觀眾的禮物,希望將來我們經過工地時,看見那些辛苦的工人們,會想起這些日子裡,你在劇裡看見的點點滴滴,可能是一瓶水、一句謝謝,或只是一份善意,我想,都是參與這部戲的你我,最希望看見的改變。


--

跟著阿魯去旅行:www.facebook.com/Lusphotgraphy/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28.48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overpast (111.240.28.48 臺灣), 06/09/2020 17:22:53

Tribute06/09 18:52感謝原PO分享,有些想法跟電影的「日日是好日」,很像。

overpast06/09 21:16喔喔我還沒看過日日是好日呢

x7383106/10 07:30